•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游乐场里坐着转圈圈的是什么 坐公交车转圈的老俩口

    时间:2019-01-16 04:46: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每天上午8点,家住洪山桥附近的李依伯都会和老伴坐上公交车,从起点站坐到终点站。不是为了办事,只是因为两位老人呆在家里实在闷得慌,在福州又没朋友,只好出来坐车解闷。像李依伯这样的情况并非少数。空巢老人由于没有亲朋好友在身边,为了找精神寄托,常坐着公交车来回转圈。
      
      他们常常在外面坐到天黑才回家;他们需要饲养小动物来排解寂寞;他们常常认真地守在电话机旁,生怕错过每一个电话……
      冬天的寒风凛冽,但在大街上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老人站在阳光下说着什么,他们不是在议论什么大事,而是附近的居民聚在一起闲聊,共同排遣寂寞……
      据2010年公布的一项调查,中国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也达到了38.3%,而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中,这个比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数字十分惊人。
      
      原因篇
      
      老人养儿防老回收孤独
      子女不在身边是老人孤独的直接诱因,而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是造成空巢老人内心失落的根本原因。而且当代的这批老年人,基本上都比较传统,年轻的时候为子女付出了许多精力、金钱,事业也受到一定影响,有些还为孩子的孩子(第三代)作出贡献。他们曾经为子女承担了一切困难,当他们年老体弱,不再具备保护子女的能力时,就非常希望得到子女的回报,期望他们“常回家看看”、常陪伴身旁。
      
      “退休综合征”在延长
      “退休综合征”是指退休后的老人由于被安排好的、规律性的生活突然改变,老年人难免会出现一段不适应期,进而出现种种心理障碍,它会给老人自己乃至整个家庭带来苦恼和纠纷。根据最新的调查统计,老年人的“退休综合征”正呈不断延长趋势,价值感的丧失是空巢老人的又一大心理危机。
      
      健康丧失引发恐慌
      进入老年期,人的各项脏器功能开始衰退,心脑血管疾病、胃、肝脏疾病、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各种疾病开始频频“光顾”老人,这使他们产生深重的危机感。从心理学角度,丧失与抑郁直接相关,对空巢老人而言,这意味着子女陪伴的丧失、个人价值的丧失、健康的丧失,部分老人因为腿脚不方便,还丧失了与社会、与周围人的交流。他们情绪低落,没有活力,对前景黯然、消极,甚至出现失眠,严重者可导致老年期抑郁。
      
      子女责任过重导致逃
      有人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单相思”,这种单相思是造成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的主要原因。其实很多时候,子女的心态也很矛盾,他们宁可用物质的满足来代替情感的需求,这是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责任感导致的逃避和刻意疏忽。
      很多子女总认为,去看望父母,就应该帮他们做点事、买点保健品或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但对老人来说,他们并不很在乎你做什么,有时候,哪怕是打个电话,或者只呆一会儿,也会让他们觉得你在想念他们,这种态度对老人的寂寞心理是个莫大的支持。
      
      危害篇
      
      加重老年人生理疾病
      精神因素会影响生理的病变,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的老年病都与心理压抑,尤其是抑郁有关。长期处在抑郁、焦虑状态下的老人,会导致身体内环境改变,免疫功能降低,人易受感染,原有的病症很可能加重病情。
      从中医角度看,免疫力降低是血液循环缺少动力的结果。抑郁会造成气血淤滞,造成相应器官的病变。空巢老人常见的是,因为气血郁结在心,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这是他们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心身相互影响的研究还表明,躯体疾病合并情绪障碍,会造成愈后难恢复、死亡率上升,且不易取得明显疗效。
      
      导致老人自杀上升
      空巢老人容易患抑郁严重者可萌发自杀念头,而且老年人的自杀成功率较高。不同于年轻人自杀时的冲动,在长期抑郁、绝望的情况下,他们对终结生命的选择是仔细考虑的结果,所以想法很难改变。而身边没有人陪伴,又给他们创造了许多自杀机会。对此,要读懂空巢老人的潜台词。
      这一代老人,他们大多比较传统,不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如何读懂父母看似不合情理举止后的“潜台词”,就比较重要。
      
      剖析篇
      
      躯体疼痛可能是“撒娇”
      李老太半年前开始觉得自己两肋痛、背痛,家人带她去看过骨科、神经科,但都没有查出病灶,李老太因此对家人抱怨不已,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却没有得到解决。在临床上,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有一位老太,半年中做过12次胃镜、拍过很多张片子,肠镜也做过好几次,但是医生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
      那么根结何在呢?其实,许多时候,躯体的疼痛是老人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父母在向你“撒娇”。很多老人很希望子女能关心他、看望他,但又不习惯表达出来,转而用生理疼痛来表达他的抑郁,他们甚至会假装坚强地说:“我不要你们照顾,我只是身体不好,没有办法!”他们不承认内心有不快,但疼痛无法缓解又觉得别人不理解他,甚至开始怨天尤人,这其实已经成为“情绪障碍”。
      当然,对抱怨疼痛的空巢老人来说,内心也很矛盾。一方面,他们渴望子女因生理疾病来关心他们,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频繁看病会给子女造成负担。这种心态使他们变得更脆弱、更敏感,而多次看病却看不出结果,由此产生的抱怨,有时还会造成家庭纠纷,加重他们的抑郁。
      建议:建议老人,如果多次看病而无临床病症发现,可适当减少看病次数。否则,不但会给家人造成精力、时间的巨大负担,看不好病,还可能使自己更沮丧、心态更坏。同时,建议他们可适当去看心理门诊,通过药物、心理、家人和社会的共同干预来治疗。
      
      唠叨也是种心理宣泄
      很多年轻人不爱去看望父母,嫌他们唠叨。然而,从心理学角度,唠叨也是一种心理宣泄。通过对一些小事的数落,老年人变相表达他们内心的不快乐。而唠叨的出现,有两种可能:一,老人本身就很烦躁、焦虑;二,他们内心存在不满。无论哪种情况,都提示你,父母的心情出现了问题,这时,如果你为此和他们顶撞,只会使他们更不开心。很多敏感的人听到父母唠叨,可能觉得这给自己造成压力,并认真考虑该怎么回答,这其实也没有必要。
      建议:最好的办法是,对父母的唠叨,听过算数。虽然唠叨未必是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心理疏导,但是听老人唠叨,有助于对他们的情感支持,避开或顶撞是绝不可取的。
      
      “老小孩”情态讨关心
      家中有个老人,常常好似又多了个小孩,所以人们常用“老小孩”来称呼父母。张海音提醒,其实老人出现“老小孩”情态,提示他们正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需要子女予以关注。正如歌中所说,“人的心中都有个孩子”,这个“孩子”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种“蜕形”的表现,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其实每个人都有非常任性的一面,当个人力量强大时,它会被理智压制,而当人经历难以承受的痛苦或压力时,它就会出现。对空巢老人来说,躯体痛苦、心理抑郁造成了他们的巨大压力,导致他们像孩子一样,爱撒娇、耍小性。
      建议:看好你家的“老小孩“,多关心、爱护他,分担他的痛苦。最忌讳的表现是:“你都活到70岁了,怎么还这样?”千万不要去纠正他!
      
      对策篇
      
      空巢征候群是一个社会现象,老龄化的趋势还在不断上升,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就需要社会各方携手,同时,也需要老人自己的积极调整。
      
      父母:做一个“成功老人”
      (一)不和热点脱节――读书上网
      随着网络的普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高度发展,老人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随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最新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可以与外地的儿女们打电话说一说,甚至试着到网上讨论、交流,发表几句自己的看法,保持与社会的良好接触。
      (二)不和单位脱节――当志愿者
      其实退休和上学、工作、结婚一样,是人生的正常转折点,它意味着一种新生活的开始,而不是离开单位和同事。很多老人退休后发挥余热,充当顾问的角色,把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传递给年轻人,让他们少走弯路,继续体现自身价值。
      (三)不和科技脱节――用新玩意
      老人手机、电脑等专用产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使用不便的困难,可以让儿女多想办法,让父母享受便利。
      (四)不和邻里脱节――窜门聊天
      街坊邻居是离老人最近,也是最容易找共同话题的伙伴。老人可一起组织活动,如交流养花养宠物经验、参加锻炼、一起下棋打扑克、买菜逛超市、聊天、窜门等,既赶跑空虚孤独,又丰富精神生活。
      (五)不和亲友脱节
      充分利用相对闲暇时间给亲戚朋友打打电话、走动走动,问有什么需要帮忙,张罗节假日聚会等。
      
      子女:定期和父母联系
      在中国,老年公寓、养老院等老年福利机构还没完全普及开来,除了收费问题外,传统的“不孝”观念也是限制它发展的原因。张海音表示,在经济许可得情况下,送老人去养老院,并不意味着你就是“逆子”,也不表示就切断和老人的一切联系,你可以常去看望、定期联系,遇到节假日把老人接回来,这样双方都没有负担,处理得游刃有余。对老人来说,和许多同龄人共处一室,有助于缓解孤独感。
      
      社会: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只靠子女来照料老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就需要政府提供社会性的服务。随着老年人的年龄越来越大,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越来越差,因此就需要一个社区服务系统,为老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所以政府一定要提供必要的基本公共服务。
      同时,除了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提供服务之外,民间各种力量也应该积极投身其中,比如说为老人生产各类产品的企业,可以借助政府的优惠条件,进行微利生产,为老年人服务,而其他社会团体和基金会等等,也可以提供相应的完备服务,以应对我们国家即将到来的众多老龄人群。
      总体来说,空巢老人以及其背后的老龄化问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的问题,仅仅要求恢复“孝道”和单纯推给政府,都是不可取的。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要对下一代要求过高,而要依赖各方面的力量。
      
      卜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中西医结合病房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17年,尤其擅长老年精神疾病的诊治,临床经验丰富。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下午、周日全天。
      

    相关热词搜索: 转圈 公交车 老俩口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