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女性抑郁症有哪些症状【抑郁体验问卷中文版在640名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及两种评分系统比较】

    时间:2019-01-18 04:37: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目的:利用国际上通用的两种评分系统分别考查抑郁体验问卷中文版(DEQC)的信度和效度,确立该问卷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640名大学生完成了DEQC的评定,分别采用了因素权重法和条目权重法进行评分。探索DEQC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因素结构、区分效度和内容效度。结果:因素权重法评分:α系数男性为0.65~0.77, 女性为0.68~0.72; 重测信度系数男性为0.59~0.64, 女性为0.58~0.75。 条目权重法评分:α系数男性为0.73~0.85, 女性为0.69~0.85;重测信度系数男性为0.55~0.80, 女性为0.67~0.73。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了与原问卷相似的三因素结构,前三个因子解释的方差在男性为14.5%、6.9% 和5.5%,总和为26.9%;女性为13.5%、6.9% 和 6.1%,总和为25.5%;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示,因素权重评分法符合原问卷的理论构想,即依赖性和自我批评性是两个独立的人格维度,而条目权重法则失去这个特点;采用两种评分方法均显示了良好的效标效度:其中依赖性与CESD及心境和焦虑症状问卷(MASQ)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0.43 (P   【Key words】 depressionprone personality;psychometric studies;DEQC;scoring systems
      
      人格和抑郁症易感性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临床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许多人格理论学家都用不同的术语探讨过人际关系和自我认同作为两个中心过程在个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合人格、心理动力学和认知发展的理论,Blatt[1-4]等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两个具有抑郁倾向的人格维度及相应的两个抑郁的亚型:情感依赖性抑郁(anaclitic depression)和内射性抑郁(introjective depression)。正常情况下,这两种人格结构是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下平衡发展, 逐步完善和成熟。如果过分地强调其中一个维度, 则可能导致个性心理发展的失调。当个体极端地关注和强调人际关系将会形成情感依赖性的个性,这种个性容易导致情感依赖性抑郁,这些个体渴望与他人维持密切的关系,害怕被遗弃,有很强的无助感和虚弱感;而当个体过分地强调自我独立,需要他人的认同来获得自我的价值感,将会形成自我批评性的个性,这种个性容易导致内射性抑郁,这些个体以不断达到过高的目标和他人的认同来维持自尊,害怕被拒绝和否认,自卑、内疚和自罪感明显。大量的研究支持这个理论[5-8],这个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抑郁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长期以来抑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明显抑郁症状的临床状态,Blatt等认为从抑郁倾向的个性发展到临床抑郁是一个连续状态,并根据有抑郁体验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研制了抑郁体验问卷(depressive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DEQ),用于评价这两种抑郁倾向的人格特征[9]。随着DEQ的广泛使用已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发现,但关于该问卷中文版的研究,包括文化的差异和国际上通用的两种评分系统(因素权重评分和条目权重评分)在中国人群中的适用性,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研究征得原作者的同意对该量表进行翻译,研究其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并探讨这两种评分系统在中国人群的适用性。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从湖南省一所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中采样。在研究开始之前,首先填写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研究的大学生共有677人,问卷的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640份, 有效率为94.5%;年龄17~23岁(平均年龄20 ± 1岁),其中男性297例,女性343例,男女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1.2 工具
      1.2.1 抑郁体验问卷中文版(DEQC)
      DEQ[9]主要评定了具有抑郁倾向的两个人格维度,问卷包括66个条目,各条目均为7级评分,从完全不同意(1分)到完全同意(7分)。主要反映了有抑郁体验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共有三个分量表:(1)情感依赖性(Dependency);(2)自我批评性(Selfcriticism);(3)效能感 (Efficacy)。 DEQ的内容独到,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主要有两种评分系统:因素权重评分和条目权重评分。
      因素权重评分是按照Blatt等[9]原研标准样本计算出每个条目的标准分,再乘以各条目对各分量表的因子加权值,得出的各条目分的总和就是该分量表得分。因原研样本中发现抑郁倾向的个性有性别差异,所以,男女的因子加权值是不同的。
      条目权重评分系统由Welkowitz和Bond于1985年提出[10]。按照Blatt的因素权重评分方法,当满足以下标准之一时,该条目就只属于某一分量表:① 条目在某分量表上的载荷在男女均大于0.40;② 条目在某分量表上的载荷最大,即使其绝对值小于0.40。按照这个方法,21个条目归入依赖性分量表,15个条目归入自我批评性分量表,8个条目归入效能感分量表,剩下的22个条目被弃去。
      1.2.2 流调中心用抑郁评定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11]
      CESD 主要用于评定普通人群中当前抑郁症状的频度,侧重于抑郁情感或心境。研究证实该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1]。CESD共有20个条目,各条目均为4级评分,从完全没有(0分)到非常明显(3分)。
      1.2.3 心境和焦虑症状问卷(The Mood and Anxiety Symptom Questionnaire,MASQ)[12-14]
      MASQ主要评定普通人群的抑郁心境及焦虑有关的症状,研究证实该问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12-14]。MASQ共有62个条目,各条目均为5级评分,从完全没有(1分)到非常明显(5分)。本研究主要使用的是该问卷的抑郁分量表总分(MASQD)。
      
      1.3 问卷的翻译
      采用“返译法”对本研究中使用的问卷进行翻译。该方法的具体过程为:首先由精通英语并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中南大学心理学博士,结合文化的特征将原问卷译成中文;然后,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精通中文的心理学博士将初译的中文版再翻译成英文;最后,对比原问卷,双方就其中的差异进行商讨和修订,达成一致后形成最终的中文翻译版。
      
      1.4 统计方法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
      
      2结果
      
      2.1抑郁体验问卷中文版及与美国大学生样本得分比较
      如表1所示,与美国大学生样本(n=1152)相比[15],情感依赖性分量表得分在男性无显著性差异,女性中国样本得分显著低于美国样本;中国大学生男性和女性的自我批评性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美国样本,效能感分量表得分则显著低于美国样本。因条目权重评分的国外正常人群的分数尚未见报道,所以,以上用于比较的得分均来自于因素权重评分法。由于Blatt等[9]的原研标准样本计算所得的部分条目对三个分量表的因子加权值为负数,所以,因素权重评分法计算出来的分量表得分可能会出现负值。
      
      
      2.2 信度研究
      2.2.1DEQC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因素权重评分系统各分量表的α 系数男性为0.65~0.77, 女性为0.68~0.72 ; 条目权重评分的各分量表的α 系数男性为0.73~0.85, 女性为0.69~0.85,见表2。
      2.2.2DEQC的重测信度
      
      DEQC各分量表四周后的重测信度见表2。因素权重评分系统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男性为0.59~0.64, 女性为0.58~0.75;条目权重评分的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男性为0.55~0.80, 女性为0.67~0.73,见表2。
      
      2.3 效度研究
      2.3.1 结构效应
      为检验DEQC及各分量表的结构效度,对DEQC的66个条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Bartlett检验显示球形检验值为10932.57,P   2.3.2 区分效度
      为考察问卷最初的设计思想,即情感依赖性和自我批评性是两个独立的人格维度。本文对各分量表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因素权重评分法时,情感依赖性分量表和自我批评性分量表无显著相关或仅有弱相关(男性r=0.01,P>0.05, 女性r=0.20,P0.05;条目权重法r=0.03,P>0.05),自我批评性个性与MASQD呈显著性正相关 (因素权重法r=0.28,P   7 Klein DN, Harding K, Taylor EB, et al. Dependency and selfcriticism in depression: Evaluation in a clinical population. J Abnorm Psychol, 1988, 4: 399-404.
      8 Koestner R, Zuroff DC, Powers TA. Family origins of adolescent selfcriticism and its continuity into adulthood.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91, 2: 191-197.
      9 Blatt SJ, D"afflitti JP, Quinlan DM. Depressive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Unpublished manuscrip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1976.
      10 Welkowitz J, Lish JP, Bond RN. The depressive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Revision and validation. J Pers Assess, 1985, 49: 89-94.
      11 Radolff LS. The CESD scale: A 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 for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ppl Psychol Meas, 1977, 1: 385-401.
      12 Clark LA, Watson D. Tripartite model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sychometric evidence and taxonomic implications. J Abnorm Psychol, 1991, 100: 316-336.
      13 Watson D, Weber K, Assenheimer JS, et al. Testing a tripartite model: I. Evaluating the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 scales. J Abnorm Psychol, 1995, 104: 3-14.
      14 Watson D, Clark LA, Weber K, et al. Testing a tripartite model: II. Exploring the symptom structur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student, adult and patient samples. J Abnorm Psychol, 1995, 104: 15-25.
      15 Zuroff DC, Quinlan DM, Blatt SJ. Psychol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Depressive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J Pers Assess, 1990, 55: 65-72.
      16 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v.2. Sepa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17 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v.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0.
      18 Beck AT. Cognitive therapy of depression: New Perspectives. In :Clayton PJ, Barrett, JE.Eds.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Old controversies and new approaches. NewYork: Raven, 1983:265-290.
      19 Nietzel MT, Harris MJ. Relationship of dependency and achievement/autonomy to depression.Clin Psychol Rev, 1990, 10: 279-297.
      20 Chang EC, Asakawa K. Cultural variations on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bias for self versus a sibling: Is there evidence for selfenhancement in the west and for selfcriticism in the east when the referent group is specified? J Pers Soc Psychol, 2003, 84(3): 569-581.
      21 Norem JK, Illingworth KS. Strategydependent effects of reflecting on self and tasks: Some implications for optimism and defensive pessimism. J Pers Soc Psychol, 1993, 65: 822-835.
      22 Zuroff DC, Mongrain M, Santor DA. 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personality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Comment on Coyne and Whiffen. Psychol Bull, 2004, 130 (3): 489-511.
      责任编辑:石川
      2007-06-10收稿,2007-09-20修回

    相关热词搜索: 两种 问卷 抑郁 中文版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