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挪穷窝 换穷业 拔穷根

    时间:2020-05-21 11:41: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合作社这几天正在采挖中药材哩,采挖的中药材销售后,村里人均至少能分到270块钱。不用种植,不用管理,最后就能分到钱!”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鳌石乡均田村村民宋大爷高兴地合不拢嘴,“搬到移民新村均田村后,种植了寒富苹果,明年寒富苹果进入盛果期,收入会越来越多,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这讲的是大同市阳高县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脱贫攻坚以来,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作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头戏来抓,先后建成21个搬迁安置点,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779人,成功实现“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建设目标。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钱地房树村稳”指示精神和省委“六环联动”要求,结合全县“4+N”产业扶贫全覆盖工程,使搬迁贫困户人人头上都有扶贫产业覆盖。

    一、坚持高位推动、特色引领,着力实现“产得出”

    “政府帮咱建了新房,种上了蔬菜大棚,家里有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我们的日子呀越过越有奔头”。龙泉镇花苑新村异地移民搬迁户赵恒逢人就夸,声声说政府好。

    阳高县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科学布局、集聚发展,按照因户施策、互利共赢的原则,合理确定搬迁对象与经营主体的利益分配方式,创新产业扶贫机制,确保产业扶持覆盖每一名搬迁群众。

    一是完善产业规划。该县着眼搬迁群众长效脱贫,依托全县“4+N”扶贫产业,即在脱贫攻坚中进一步发展壮大蔬菜、杏果、小杂粮、养殖四大主导产业,同步发展中草药、黄花、等多项产业,充分发挥光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光伏扶贫和乡村旅游产业,使有发展意愿的搬迁户人人头上至少配套两项后续产业,确保产业扶持覆盖每一名搬迁群众。该县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4.8亿元,规划发展日光温室、移动大棚4600栋;特色露地蔬菜、小杂粮3.6万亩;优质杏果经济林2.1万亩;黄花、寒富苹果、中草药等特色种植8472亩;中华黑土猪、西门塔尔母牛、肉驴、绒山羊等特色养殖5164头;建设千吨马铃薯恒温储藏窖和百吨蔬菜恒温库各1座等。该县已在易地搬迁安置点的3200间房屋安装了屋顶光伏,每间房年可为贫困户分红260元,为贫困村村集体提供收入60元,3798名搬迁贫困人口受益;该县以全域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持续开发大泉山、玉安生态岛、杏泉峪、缘源文化园、阳光99等现有旅游资源,带动800多名搬迁人口实现就业增收;连续四年成功举办“杏花节”,拉动杏果产业,促进农产品销售,共带动近11000名搬迁群众增收。

    二是建强生产基地。该县先后建成京津菜篮子区、观光采摘区、特色品种区、蔬菜标准园区4大设施蔬菜产业区,建设杏韵小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成3个万亩杏果基地、2个万亩小杂粮生产基地、5个千亩杏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6个千亩小杂粮示范片区、6个千亩中药材生产基地,实现后续产业的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标准化、集约化经营。该县依托正大集团打造生猪全产业链,依托山西合创、四季牧场、六棱山养殖专业合作社、大联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起了友宰、古城、王官屯等扶贫产业园,让搬迁户住有居、富有业。在鳌石乡、古城镇创新实施寒富苹果套种中药材项目,以药养林、互补发展,带动2661户6360名搬迁贫困人口人均增收近300元。

    三是注重灵活施策。综合考虑、统筹把握项目长效与脱贫时效、资源禀赋与市场规律、产业之间互补互促三个方面的因素,按照因户施策、互利共赢的原则,合理确定搬迁对象与经营主体的利益分配方式,突出特色抓产业发展,创新产业扶贫机制。采取“政府+企业+银行+贫困户”模式,“我建车间、请你生产”,与正大集團合作实施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搬迁户通过组建合作社,把扶贫小额贷款注入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由正大集团租赁经营,户均年可分红3000元,带动4956名搬迁人口实现稳定脱贫;采取“政府+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借你车间、帮我生产”,古城镇与合创集团合作实施西门塔尔肉牛托养代管项目,镇政府统一购买西门塔尔肉牛,委托合创集团集中饲养、统一管理,669名搬迁人口人均年可获得不低于300元的保底分红;采取“政府+合作社”“政府+企业”“政府+扶贫超市”等模式,“共建车间、共同生产”,全县建成10个“扶贫车间”,涉及杏果、食用油、黄花、马铃薯、特色食品的加工、仓储等项目,1911户贫困户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参与经营、进场务工等方式,获得股金、租金、薪金的“三金”收入。

    二、坚持科技支撑,技术保障,着力实现“产得好”

    阳高县坚决摒弃送钱、送物“输血”式扶贫,推行送能力、送市场“造血”式扶贫,全面提高搬迁群众致富能力。

    该县积极邀请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山西农大专家进驻阳高,设立研究基地,开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功能食品和药食同源产品,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稳步提高,同时邀请50余名专家、博士,开展科技下乡服务共1300次,不断强化科技服务。

    该县坚持科研院所传经送宝、本土专家现身说法、农民夜校专项辅导、农村大喇叭、农家书屋答疑解惑,先后开展技术培训1500多场次,发放培训资料1.5万份,提供实用书籍2000余册,培训搬迁贫困户3万人次,逐步加强技术培训。

    “我们搬到新村后分到了大棚,村里还设有农民夜校给我们作专题辅导,教我们种植技术,我学到了好多种植大棚蔬菜的知识哩,啥也不用愁,搬到新村日子更好了!”该县搬到新村的贫困户高兴地说。

    三、坚持打造品牌,注重营销,着力实现“卖得出”

    阳高县大力实施品牌扶贫战略,多措施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全面激发搬迁群众脱贫信心。

    该县着力打造优势品牌,目前全县已拥有优质农产品商标58个、“三品一标”15个,已获得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山西省瘦肉型猪养殖基地县等名片,实现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特别是与海南佳伟公司合作的水果西红柿项目,水果西红柿以其糖份含量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青睐,直接打入大型超市,解决了我县蔬菜品种老化问题,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有效破解了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不畅的问题,全县已种植600亩,年可实现产值1350万元,带动431户贫困户增收。

    该县不断拓展营销渠道,先后引进“京东”“乐村淘”“农芯乐”“供销e家”等大型电商开辟线上渠道, 线上销售农副产品3000余万元,带动860户贫困户增收;引进北京新发地、海南佳伟2家蔬菜营销公司拓展线下市场,销售农副产品6000余万元,带动5385户贫困户增收;开展消费扶贫,鼓励县内机关企事业单位主动购买贫困户农产品,还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和大同大学积极对接,推荐阳高特色农产品,仅去年春节、中秋节“两节”期间,就帮助536户搬迁贫困户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相关热词搜索: 穷根 挪穷窝 换穷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