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驻沪全国人大代表两会关注哪些事

    时间:2020-09-05 03:58:2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仲颖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制定示范区管理条例,进一步扩大开放

    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已进入密集施工的新阶段。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说,“示范区已经走出了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值得期待”。他建议全国人大加快制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管理条例——“在全国人大的授权下,长三角两省一市的人大常委会可进行跨区域的立法工作,让示范区建设真正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让这项国家战略发挥更大作用”。

    张兆安还表示,除了深化改革、制度创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还有个任务,那就是扩大开放。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把自贸区的一些政策延伸到示范区里。他表示:“现在长三角两省一市都有自贸区,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把示范区直接纳入自贸区试验里面,把自贸区和示范区结合起来,示范区能发挥的示范功能就更大,示范区的扩大开放就能做得更到位。”

    构建示范区环境保护联防联治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任委员邵志清说,今年全国两会,他关注的是示范区环境保护联防联治机制的构建。他表示对照《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当前示范区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沪苏浙皖共饮一江水,上游如果没有控制好污染,下游肯定会受到影响。利益怎么协调、责任如何分担、如何构建相应的补偿机制,都需要有相应的规划”。

    去年夏天,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近40名代表花了三个月,围绕长三角一体化课题来到青浦、吴江、嘉善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发现太浦河上下游保护力度不一。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以为,这需要在统一规划协调、统一财税机制、统一环境保护标准等方面做出机制创新——“这只是一个例子。事实上整个示范区、整个长三角区域都会遇到类似问题。示范区建设就是要通过在这些方面进行探索和试验,逐步形成示范效应,然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据了解,关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环境保护联防联控联治工作,青浦、吴江、嘉善等地环保部门一直在努力,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太浦河水资源保护,青浦、吴江、嘉善三地相关部门已建立了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机制,力求做到加强联动、共同监测、预警预报、信息共享。今后,三地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联动机制,全面提升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安全保障水平。

    推进长三角支付清算一体化

    “我今年提了个建议,希望推进长三角支付清算一体化。”全国人大代表、城银清算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崔瑜在接受视频采访时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涉及多方面,支付清算属于金融一体化范畴。

    “支付清算是金融领域的基础设施。如果把各种金融产品比作汽车,那么支付清算就是高速公路,为金融活动运输资金。我国的支付清算体系比较完善,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但在长三角区域,我觉得还有提升空间。”

    崔瑜建议,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协调地方金融机构组成一体化领导小组,争取短时间内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同时可整合金融基础设施,推动长三角支付清算业务同城化。并提出“还可以将支付清算体系和区块链等创新技术结合起来,将传统支付清算工具数字化,积极争取数字货币在长三角地区先行先试”。

    上海“一網通办”“一网统管”建设

    “云走访”及时解决企业困难、“零接触服务”方便群众办事

    上海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两张网”的建设,旨在抓住城市治理的“牛鼻子”,让城市更智能,让群众生活更便捷。疫情期间,通过“一网通办”,政府部门不仅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而且也为群众线上办事提供便利。据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上海市政府秘书长陈靖介绍,今年3月以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海各级领导走访了11.7万家企业,及时解决企业困难,深受企业欢迎。

    “全市有205万家企业有自己的专属网页,线下走访的同时,我们利用‘一网通办中的专属网页和‘企业服务云,持续开展‘云走访企业,分类型向企业发放问卷,了解企业诉求,其中包括许多中小企业、餐饮业、物流业、建筑业、物业企业等,问卷对象累计110万家企业。”

    陈靖表示,通过“云访谈”收集到企业的问题4.5万个,连同各级领导走访了解到的问题,在疫情期间,办理速度都非常快,遇到一些突出问题有关部门会多次和企业沟通办理结果,分批在“一网通办”企业的专属网页上反馈给企业,形成高效闭环机制。

    上海还推行了远程办、应急办、简化办、承诺办、延后办等“零接触服务”,为群众线上办事提供便利。“短短两个多月,此类‘零接触服务的网办理量,从原来大约占办理总数的20%上升至51%。” 陈靖说。

    电子证照、“随申码”等便民服务得到推广

    上海在推行“一网通办”过程中,电子证照得到大力推广,到目前为止,上海已归集了337类高频使用的证照,这些证照调用使用量已达1.4亿次。陈靖表示,在上海公安部门的支持下,目前电子身份证、电子驾照等证件的线上线下使用已被打通。市民办事通过“随申办”展示电子身份证,出行可向民警出示电子驾照。

    此外,上海已开始在长三角地区努力推行电子证件的互认互用,“比如市民去杭州、黄山等地出差,将来若使用电子证件可能更方便。有些高频使用的电子证件,建议逐步在全国通行互认。”陈靖表示,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跨区域合作,长三角各省市都很重视,有关工作也正在探索中。

    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随申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陈靖介绍,“随申码”上线三个多月来,使用量约5.2亿次。目前,上海正在探索“随申码·医疗”“随申码·交通”“随申码·教育”“随申码·养老”等各种各样的便民服务。“未来,在‘随申码的一些应用过程中,我们争取让它更好用、更管用、更方便,这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大数据+云计算”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一网统管”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牛鼻子”。据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介绍,浦东新区不断推动城运中心的建设以及“一网统管”的迭代升级。他以治理群租为例,“浦东的城运中心有这样一个应用场景,把水、电、煤的数据和户型、实有人口建立一个模型,通过这个模型的计算,会非常精准地智能导出疑似群租的线索,由此我们再实施闭环管理,从而实现及时的处置”。

    杭迎伟介绍,对应用场景数学模型的计算源自感知设备的应用。他表示,今后浦东新区将更好地通过应用场景导向、问题导向来实现效果导向,让这些感知设备通过云计算实现它的功能,提升智能化、智慧化城市管理的水平。

    随着上海“两张网”建设的推进,如何在各类数据流通共享的同时,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呢?邵志清表示,“我们立法立规章,就是希望在这里面找到平衡点。怎样保护隐私?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合理、一个是最小化。政府用的数据,使用要有原则,不能过度、不能非合理,还要依法。这样能从制度上确保是善用而不是滥用”。此外,他建议要从技术上给予支撑——“如果数据的存放是碎片化的,各个地方都存放,那隐患和风险就一定会增大。我们现在建立了大数据中心,实现集中存储,同时要从技术上强化安全措施。”

    编辑:黄灵  [email protected]

    相关热词搜索: 两会 全国人大代表 关注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