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一带一路”中国文化传播的障碍和应对策略

    时间:2021-01-29 10:05:4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一带一路”的目的在于通过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新时代和平发展旗帜,积极开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并建立密切关系,共同建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体。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却在经济增长与文化对外输出之间存在着比例不平衡的现状。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我们有充足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对外文化传播上有极大的潜力。本文就“一带一路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问题提出建议并为破除当前障碍提供应对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自信;障碍;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8-0008-03

    一、“一带一路”提出背景

    在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總书记分别提出合作倡议,要求建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当前,世界正发生复杂且深刻的变化,世界金融危机的威胁依然潜伏,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当前依然是“西强东弱”的局面,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依然存在很多壁垒,面对日益变幻的世界发展趋势,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突破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提高沿线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

    二、中国“‘一带一路文化传播”发展现状(一)发展成果

    “一带一路”的内涵具有广泛性与具体性,关键在于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加强理解,培养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全方位的文化交流是实现国家繁荣、人民幸福这一目标不可缺少的部分,加强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体现出中华文化极强的包容性、普惠性及共享性。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

    目前,中国在文化经济贸易方面成果显著,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产品贸易体量大。

    伴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孔子学院便成了传播中华文化最主要的阵地,对于全世界来说,孔子学院已经成为各国人民学习中国语言文字、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和平台。通过文化交流来带动文明的相互借鉴,“一带一路”沿线的54个国家已经建立了153所孔子学院,149个孔子课堂。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达到1亿多人,同时数十个国家已经将汉语列入了国民教育体系。中国成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学生选择留学的首选国家。

    (二)存在问题

    1.文化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在对外文化出口的六大地区中,文化输出表现出不平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分为六个地区:蒙俄地区、中东欧地区、西亚地区、中亚地区、东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与东南亚文化双边贸易较多[1],在2013年出现几何倍增长,但在2015年后出现下降趋势。与蒙俄地区、中亚地区和中东欧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相对较少。总体而言贸易往来分布不均衡。

    2.文化贸易产品不均衡

    文化贸易产品包括电影、书籍、报纸、图片、针织物、陶瓷产品、珍宝、金属、玩具运动产品和艺术收藏品等。通过分析2013年到2016年贸易走向可以了解到,艺术品、印刷书物等在贸易中所占比例较小,平均占额5%~6%,宝石金属产品在2014年增幅超过200%,高于往年平均水平,在2015年有所回落,但是占比依然较高。

    3.交流过程中文化输出意识淡薄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面临着民族信仰和宗教信仰不同的现实情况,且在沿线国家主要盛行的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而儒家、佛教、道家学说较少。再加上语言不同,这就给对外文化交流的政府机构与民间企业造成了一定障碍。“一带一路”的建设是经济的崛起,当然也必须伴随文化的崛起,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传播中要彰显自己的文化特色,对外来文化采取辩证取舍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本民族文化对外输出。然而在文化对外输出中,我们却缺少这种观点,以致形成了重视工程建设不注重后续工程“售后”的状态,包括在项目使用中,后期人员安排上不注重文化传播,从而造成沿线国家对中国援建人员的误解。如中国在非洲和东南亚的一些援建项目中,在医护、教师等人员安排、运行维护和机构介入上没有注重文化传播,从而使当地人认为中国人员的到来是对当地资源的掠夺,抢夺了本地就业机会,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而西方国家的人员则会先进行医疗方面的义诊、技术设施使用的讲解,再在潜移默化下,让当地人对他们产生好感。

    4.文化传播的“文化折扣现象”

    “文化折扣现象”就是因为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对外来文化认知度较低,从而出现对外来文化传播折损,从而导致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他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并使其价值减低的现象。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过程中,“电影文化”的输出是一项重要的交流策略。以对外文化传播产品电影《长城》为例,这部电影的主线就是长城,对中国人来说长城的概念很容易理解,它不单是一个防御性建筑物的概念,同时也包涵了中国历史的记忆,但是这部电影在拍摄中过度迎合西方的审美模式,采取好莱坞特效,使得画面宏伟却遮盖了对故事情节的叙事,简单的情节、粗糙的人物关系处理,缺乏中国特色的叙事框架,让国外人员很难将故事情节与长城联系起来,因此产生歧义,降低了国外人员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降低了文化传播效果。而印度电影、韩国电影则极力树立本国民族特色,以鲜明的民族特色高调张扬本民族文化,并对国家形象进行积极的形象树立,有极强的民族文化辨识度,这就使我们不得不重视这类文化的影响。因此在“一带一路”文化传播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当地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彼此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以此来提高文化认同。

    5.文化传播中多“快餐”,少内涵

    当前文化传播中,文化产品多,“快餐”文化体现在,提及对中国的印象时,国外人员较多的联系到的是茶叶、瓷器、脸谱等具象物品,但对于深层次的茶文化、瓷器制作与发展和对于京剧艺术的了解却知之甚少,缺少对中国文化的辨识能力。“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人民大都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相对浅薄,对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刻板印象,他们了解文化的途径一般是通过大国宣传片和社交媒体等,接触文化的途径较为单一,难以了解其深层次内涵,而内涵传播的丧失使得中国文化成为无根之木,难以长久吸引国外人员。如在动漫方面《成龙历险记》描述了中国的十二生肖、脸谱和中国龙文化;再如《功夫熊猫》,这是中国的国宝级形象,电影中的熊猫形象憨态可掬,栩栩如生;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表达了中国人的忠孝和坚强不屈等品格,但是这些优秀作品都是由美国拍摄和制作的,不能全部体现中国的语言符号,没有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特色内容,难以做到“讲好中国故事”。

    三、应对策略

    (一)注重文化输出,加强顶层设计

    “一带一路”建设,对于中国人民与沿线国家的人民来说都需要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美丽的“未来”,这不仅需要硬件建设,还需要软件建设。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一方面,要注重培养文化输出意识,建立起中国特色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交流模式,解决沿线人民在精神需求、情感需求、物质需求等多层次的交流,针对基础设施要完善售后服务,做好宣传,与当地人民进行交流,了解沿线人民的需求。在文化输出中要立足本民族文化,从平民化角度入手进行宣传,便于沿线人民理解,如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就是以平民化的视角来讲述人物,将中国人的仁爱和平,艰苦朴素的形象成功地传给各国人民[2]。

    另一方面,加强文化对外开放的格局,加强顶层设计,发挥政府引领模式,制定中外文化交流战略,充分发挥国内各省市的对外交流模式,依靠东盟、上海合作组织、中阿合作论坛等现有的合作平台,进一步丰富和展现有机框架。在“一带一路”中形成“高层认可——中层执行——基层支持”的良好渠道,并倡导以法律、文件、告示等形式形成国家间相互磋商机制。

    (二)重新定位国际市场,缓解市场不平衡现状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主要交流地区是东南亚,其他五个地区文化贸易较少,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文化贸易潜力,这就需要深入调研各国的文化需求,挖掘市场份额。中东欧地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政府和民间对文化遗产有较高的传承和较强的保护,因此中国可以和中东欧地区国家合作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贸易活动,如文化研究和保护技术产权方面的问题。借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潜在市场需求结合本民族文化进行创新,自主研发文创产品。

    中国在文化产品贸易中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宝石金属方面,对于印刷书刊、电影等文化产品贸易量少,这也说明了我国在文化创新产品方面能力较弱。我国在传播像电影等数字出版物产品时可以利用国外具有较强话语权的多媒体平台进行广告营销,利用外媒的公信力来增强沿线国家对电影和书刊的兴趣,增强中国文化的受众影响。同时可以挖掘新媒体技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Facebook、Twitter等移动终端来分析国外受众的需求,开发新的文化项目,传播好中国声音。

    (三)创建中国品牌,减少文化折扣现象

    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建设,以此打造属于中国的“现代化符号”。在动漫产业方面,挖掘中国传统元素,将中国水墨元素和新型建模技术相融合,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动漫产品,如中国和日本合作制作的一次动漫《三国演义》,从画面效果和呈现视觉元素等方面都能体现出了中国元素。一方面,体现出现代科技的渲染效果。音乐艺术方面我们创作过《梁祝》《二泉映月》等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音乐,在对外传播中可以将传统乐器的伴奏效果汇入,如中国古代整体编钟的打击效果,也可以加入现在音乐元素的呼麦和说唱等,促进中国传统音乐效果和现代音乐的融合;另一方面,传播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易于各国人民接受而减少文化折扣现象。寻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文化的共同切入点,寻求能够引起各个国家共鸣的文化,丰富文化传播的内涵并建立起能够引起共情的触发机制。佛教文化在沿线国家有较多印记,可以以佛教文化为切入点,展开文化传播,使沿线国家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增加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培养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度。

    四、结语

    钱穆曾指出:“复兴中华文化不仅为我国民族振衰救弊,实亦可以为世界文化开其新生”[3]。文化交流能够助力国家发展,文化因交流而繁荣,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一带一路”包含三种宗教,四种古文化,上百种语言,尽管文化各异,但都有相互共同的文化内涵,“人類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愿景,以“中国智慧”丰富文化内涵,塑造大国文化形象,并将为世界带来正能量,注入新的活力,做出更大的贡献[4]。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竺杏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分析[J].经济观察,2019(4).

    [2]朱伟健.“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24.

    [3]钱穆.中国文化丛谈[M].台北:三民书局,1975.

    [4]丁威.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努力方向与建议——基于习近平的相关论述[J].新锐新论,2018(6).

    [责任编辑:武典]

    收稿日期:2020-01-15

    作者简介:彭渤,男,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网络新闻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传播 中国 障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