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全区2022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时间:2022-08-29 16:20: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全区2022年乡村振兴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近年来,xx区坚持“四个一”工作法,做到“四个不摘”,强化“三个落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任务,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可度、满意度持续提升。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获评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

      一、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成效斐然

      xx年以来,xx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区工作重中之重,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实现了乡村特色产业大跨越,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大发展,乡村振兴工作获得了国务院副总理xx,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xx,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xx,省政协党组副书记xx等领导的充分肯定,被确定为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区。

      (一)立足融入大湾区,乡村特色产业引领xx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近年来,xx区抢抓大湾区“菜篮子”建设机遇,立足融入大湾区、服务主城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细农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大跨越。

      以打造西河沿线2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南部山区2.1万亩高山特色蔬菜基地、xx河上游3万亩食用菌生产基地等为重点,重点规划布局时鲜蔬菜、南瓜、莲藕、食用菌等外销蔬菜品种的生产,建设好“湘江源”标准化优质蔬菜基地,共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5个,海关备案企业5家,基地备案11个,授牌农业龙头企业9家,“湘江源”省级公用蔬菜品牌企业7家,蔬菜绿色食品认证13个,xx镇堆上村(食用菌)被评为第11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xx年1-11月,xx区25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在粤港澳销售蔬菜逾11278吨。

      xx区将创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作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来抓,加强对全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的培育和扶持,出台了支持特色产业园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特色产业园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成功创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1家(xx市xx区xx“湘江源”蔬菜产业园),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家(xx市xx区xx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葡萄产业园、xx市xx区大山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蔬菜产业园、xx丰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产业园),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2家(xx贵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香豚产业园和xx丰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产业园)。

      生猪养殖过程中,xx区坚持“种养结合,以养促种,就近消纳,综合利用”的原则,根据当地畜牧产业发展现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考虑种植业的消纳能力和终端产品利用渠道,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清除面源污染,提高土地肥力,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在提高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方面成效显著,累计投资1.365亿对全区154家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进行改造,改造之后全部达到了环保排放标准,全区所有的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套设备达到了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91.7%。xx年,xx区万头以上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17家,新建大型猪场8个(其中年出栏10万头规模养殖场4个、万头规模养殖场4个),中、小型养猪场60多家,生猪养殖场办证61家,出栏生猪52万头,销售总额约10.5亿元。

      通过大力整治人居环境,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成为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最好的名片。xx区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型、生态农业型等村庄经营方式,坚定不移走文旅融合、农旅结合的路子。依托区内4个4A级景区和独特的丹霞地貌、丰富的森林温泉资源,引入市场主体发展农业体验、田园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康养等新业态,乡村旅游发展来势良好,在飞天山、五盖山、西河风光带等地形成了一批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特色村。xx市xx区那山那水云溪居山庄、xx市天堂温泉酒店有限公司、xx市东华现代观光农业有限公司被评为xx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

      (二)推行试点引路,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强产业支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近年来,xx区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支持模式,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针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长期呈现出虚化与缺位的问题。xx年以来,xx区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并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新成立的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范围主要包括集体资产经营与管理、集体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生产发展与服务、财务管理与收益分配等。

      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科学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管理,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xx区出台了《xx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苏办发〔xx〕11号)和《xx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指导意见》(苏产改办〔xx〕1号)《xx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实施方案》(苏产改办〔xx〕2号)等文件,开展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指导农村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

      积极探索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路径,xx年运用xx市“100万以下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工程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建”的政策,选择五里牌镇红五星村先行试点,由村集体组织承建一条投资32万元的通组公路,直接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在试点的基础上,出台了《xx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建200万元以下小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工程管理办法》,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工程项目摸底,建立农村200万元以下工程项目库,共摸底项目606个,涉及金额2.1亿元。截至xx年底,xx区有43个村严格按照“四自两会三公开”模式,承建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农田水利等68个项目,总投资1300多万元,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万元。

      (三)聚焦精准发力,农村人居环境面貌一新

      xx区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美丽乡村创建等工作,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得到了国家和xx省多位领导的表扬,典型经验xx年7月7日在全省乡村振兴推进会议上推介,并为xx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提供现场点。许家洞镇钟家村获评全省农村清洁行动先进单位。

      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市、区),xx区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突出规划引领,各驻村帮扶工作队按照美丽乡村标准,坚持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共建的原则,带领村“两委”干部全程参与村庄发展规划设计,将村宅基地、道路交通、生产发展、垃圾污水管网等人居环境整治细节内容纳入规划中,确保规划编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为更好地推动规划设计能落地见效,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走访村组党员干部和“五老”人员,征求广大群众对村庄规划的具体意见。在得到群众认可的基础上,通过成立村民理事会,积极发挥村组党员干部和“五老”人员表率作用,带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空心房拆除、户厕改造等行动。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xx区统筹推进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提升等内容。一是打好垃圾治理“歼灭战”。在飞天山镇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和平村、清江村、高椅岭村被列为xx区垃圾分类减量试点村。全区已建成镇垃圾收集中转站7座,配置12吨移动式压缩垃圾箱16 台,摆放密闭式生活垃圾收集箱1740个、垃圾斗车1952个、室内分类垃圾桶26.14万个,安排农村专职保洁人员1740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常态化运行,所有镇及90%的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统一转运处理。位于区内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xx年运行以来,处理农村和城区生活垃圾60万余吨。二是打好污水治理“持久战”。近年来,xx区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3座,正在建设3座;建成农村污水生态处理池106个,正在建设23个。积极推进农村户厕与农村污水处理厂(站)有机对接,全区城镇污水处理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95.3%、80%、91.5%,均高于xx市平均水平。三是打好厕所革命“攻坚战”。坚持“整村推进、分类示范、以奖代补”的原则,对乡村振兴示范村“应改尽改”,其他面上村“愿改尽改”,严把厕具关、技术关、质量关、群众关,强力推行首厕过关制,确保改厕成效。近年来,完成户厕改造10500户、新建公厕91座。四是打好村容村貌提升“主攻战”。抓实乡村建设,全区25户及100人以上的自然村100%通水泥(沥青)路,城乡公交覆盖率100%。出台《xx区xx年农村危旧房、违占违建房整治工作方案》,发动农村党员干部带头无偿拆危拆旧、先拆后建,全面提升村容村貌,xx年以来共拆杂拆旧10万余平方米。通过近年来的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

      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区55%以上的村基本达到美丽乡村标准。xx年,xx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8个,美丽乡村数量和创建工作力度在xx市均排名第一。此外,xx区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32个村大力实施“美丽庭院”创建活动,评选美丽庭院100家。

      (四)着力共建共享,农民主体地位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xx区坚持村民主体地位、尊重村民意愿,引导村民克服“等、靠、要”思想,引导村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环境卫生保洁付费机制,推进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在飞天山镇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全覆盖试点示范。推动落实农村自来水费、卫生保洁费、规范农村建房保证金“三费”收取工作,xx年已在32个村(19个示范村、13个重点帮扶村)开展试点,2022年将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实行环卫保洁费等“三费”收取制度,促进了老百姓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转变了老百姓观念,极大提升了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改变了农村环境整治“上热下冷”“党员干部带头干、百姓站在旁边看”的局面。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xx区想方设法提升农民的内生动力,引导农民自己干,依靠群众的力量建设美丽家园,真正做到依靠群众力量、发挥群众本领。积极引导体现农民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发挥群众智慧和力量维护美丽家园。xx区8个乡镇116个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全面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积极组织农村村民参与“搞卫生、除垃圾、清杂物、防疫情”活动。

      在乡村治理中,xx区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实施“四会治村”工程,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形成“四会治村”“村规民约”基层治理叠加效应,引导群众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截至xx年底,xx区116个村、69个社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三个清单”(依法自治事项清单、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减负工作事项清单)全部落实到位,所有村(社区)完成应急能力建设任务。

      二、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

      xx区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以来,乡村振兴工作成绩显著,但对标高质量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依然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亟待破解。

      (一)产业品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xx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传统产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转型升级仍面临不少困难,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旅游产业缺乏特色亮点,“绿水青山”没有变成“金山银山”。xx区拥有4个4A级景区,总体来看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旅游开发缺乏拳头产品,没有将旅游产品形成一个体系,旅游产品淡旺季非常明显。同时,xx区现有旅游产品整合推广力度有限,旅游知名度还有待提升。xx区生猪产业虽然拥有一定的产能规模,但是高附加值生猪产品缺乏,地方特色猪种挖掘和培育不足,没有形成像宁乡花猪一样的地方特色猪种,使得生猪产业无法跳出“猪周期”,产业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温泉旅游,从本质上来讲是以感受温泉沐浴文化为目的,将原先温泉单一疗养的物化享受,提升到符合现代消费的文化和精神层面,成为一种以健康为主题、达到养生和休闲效果的时尚旅游。xx区有丰富的温泉资源,许家洞温泉小镇位于xx区许家洞镇天堂村,距xx市中心仅10公里,项目不但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更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由于温泉资源开发缺文化,与xx市其他县市温泉产品没有形成差异化竞争,没有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二)土地要素配置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离不开建设用地支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xx区集体建设用地配置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尚未形成完善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政策体系,导致乡村二三产业发展过程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供给不足,影响项目落地实施,市场主体无法依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开展抵押融资。由于无法获得稳定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主体对未来经营存在较多顾虑,影响其在乡村投资的信心。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有待完善

      通过努力,xx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从整体来看,xx区仍存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有待完善的问题。由于观念、习惯、视野等各方面制约,xx区部分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存在“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群众参与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加上政策宣传难到位,农村群众甚至部分村组干部对这项工作不够理解,使得整治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有的乡村因资金受限,只关注了主干道路、沿街店铺的环境卫生,而忽视了偏远地方环境整治。另外,乡村垃圾分类标准不明确、农村改厕技术把握不准、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也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技术难题。部分乡镇除电力、电讯实行有偿使用的设施有专业机构管护外,其他公共设施管理维护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也没有相应的责任考评措施。使得公共设施日常管护无人负责,对于一些损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也很难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四)农业农村优先投入面临财政收支矛盾的制约

      按财政部统计,xx区隐性债务风险等级原为红色,通过稳妥有序推进“防爆雷、退红线、减债务”,综合债务率下降到300%以内,实现退出政府债务一类预警地区的目标,成功取下了戴在xx区头顶上的“紧箍咒”。然而,xx区财政收入总量较小,新增财力不足,质量不高,收支矛盾突出,“三保”工作压力较大,政府债务包袱仍然沉重,政府性债务仍在偿债高峰期,长期的债务包袱沉重制约乡村基础设施投资和项目推进。与此同时,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收入推进,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下,需要优先投入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社会保障日益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宏观背景的影响,国民经济下行,导致xx区财政收入的数量与质量不断下降,财政的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对乡村振兴的公共财政投入,偏离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的政策预期,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的美好生活期盼。

      三、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对策

      虽然xx区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种种因素制约,与乡村振兴示范县(市、区)的要求相比,依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对标打造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区”,xx区需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乡村产业优势,把城区优势转变为乡村文旅优势,把平台优势转变为乡村开放优势,把交通优势转变为农产品流通优势。

      (一)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乡村产业优势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没有兴旺的产业,乡村就会成为“空心村”,乡镇就会唱“空城计”,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xx区乡村资源优势明显,但由于缺叫得响的本土品牌、缺上中下游一体的产业链,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制约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域高质量发展。

      1.把温泉资源转变为乡村特色产业

      举办xx区温泉文化节,通过举办温泉文化论坛、设计走进美丽乡村、“泉心泉意”康养集市、线上惠民抢票、全媒体推介等活动,全面展示xx市xx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展现xx区文化旅游的新形象。以文化创意为依托实现资源转化和活化,通过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2.打造xx区旅游拳头产品

      以xx岭为重点,积极挖掘xx岭文化价值,讲好xx岭故事。xx岭的主峰海拔虽然只有526米,却具备了很多有潜力价值的文化景观,相比xx区其他景区,创5A景区更加具有竞争力。建议xx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xx岭景区提质改造,完善景区及周边基础设施,集中资源打造5A级景区,努力将其打造成为xx区乃至xx地区的一张网红名片。

      3.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观光游、森林体验游等将成为游客的新型旅游方式。xx区生态资源丰富,生态观光游、森林体验游具备一定的基础,建议未来继续统筹推进生态修复、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做好护水、治水、用水、节水“四水”文章,打造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样板区。深入实施湘江保护与治理,持续抓好郴江河、翠江、西河、秧溪河等重点河流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大力推进村庄绿化,引导村民栽种果树花木,开展庭院和村庄绿化美化,建设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营造清清爽爽、干净整洁、精致精美的乡村环境。依托优质的乡村生态环境,创新性地推出更高质量的生态观光游、森林体验游、乡村亲子游等旅游产品,同时推出更多优质有机农产品,助力农民增收。

      (二)把城区优势转变为乡村文旅优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城市市民的青睐,乡村旅游享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xx区作为xx市2个主城区之一,城镇化率超过70%,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市场优势,需不断创新乡村文旅产品,将城区优势变为乡村文旅优势。

      1.依托城区打造xx市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基地

      推动农业主动融入城区、服务城区、建功城区,发展以休闲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为重点的现代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城郊优势,按农游结合、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思路,引导支持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社会资本多元投入,重点发展“城郊游”“体验游”“周末游”“亲子游”等旅游产品。推进乡村旅居发展,把发展旅游民宿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自然原生态和人文原生态,重点引进一批高端品牌民宿,加快乡村团建、乡村夜经济、休闲农场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2.擦亮文旅融合名片

      启动实施“十大文旅地标”“三大文旅走廊”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喜爱、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挖掘和开发红、绿、蓝、古、彩“五色文化”,修缮和改造濂溪书院,传承湘昆剧曲、发展xx话剧,擦亮“xx传说”“飞天寻梦”“十八福地”“爱莲兴学”“功勋铀矿”等文旅名片,让xx故事响彻林邑之城、传遍三湘大地。启动文旅示范带建设,向北串联许家洞、栖凤渡打造红色文旅示范带,建设“711矿”文旅小镇、许家洞至资兴慢游观光火车线路,将“711矿”旧址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向南串联坳上、xx打造湘粤古色古韵示范带,保护和开发裕后街、李家大屋等xx古色民居;向东串联飞天山、五盖山打造生态康养示范带,建设好飞天山文化旅游产业园,打造东湖缤纷之夜、高椅岭等网红打卡点。深度挖掘栖凤渡鱼粉制作技艺、吴溪尝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和旅游发展有机融合。

      3.培育旅游新业态

      加强“旅游+”经济和旅游新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融合生态康养、教育研学、文化体育创意产业,嵌入xx市“莽江红·绝美xx”世界级旅游景区走廊建设,对接大湾区、联动“红三角”。探索研学旅行、科技旅游、休闲旅游、定制旅游等新业态在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文艺演出中的发展模式。

      (三)把平台优势转变为乡村开放优势

      从发展平台来看,xx区叠加了xx高新区、xx自贸区xx片区、综保区、跨境电商试验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园区等平台优势,xx区需充分发挥这些平台优势,不断提升乡村地区开放范围、层次和水平。

      1.依托平台优势进一步提升优质农产品在粤港澳的市场占有率

      坚持农业发展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抓住中国(xx)自由贸易试验区xx片区建设契机,大力发展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创汇企业,增强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重点加强高效出口农业示范园和供粤、供港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发展以“湘赣红”“湘江源”蔬菜、生猪产业为重点的外向型农业。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推动“二品一标”优质农产品创建、农产品“身份证”制度和食用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

      2.依托平台优势推动加工贸易向乡村地区转移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已进入结构调整转型期,由于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成本上升,将产业结构由工业化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向农村转移,既为城市发展服务业腾出空间,又有利于农村人口当地就业,缓解城市人口、资源不堪重负所引发的“城市病”。建议xx区用好xx自贸区xx片区、综保区、跨境电商试验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园区等金字招牌,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推动加工贸易向乡村地区转移,促进农民就地实现就业,助力农民增收。

      3.依托平台优势持续优化乡村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乡村地区加快发展极为重要的竞争力。要以打造更高水平的自贸区联动片区为抓手,对标粤港澳、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以“思想大解放、服务大提质、效率大提升、环境大优化”活动为抓手,打造办事不求人、代办暖人心、服务高效率的“xx服务”品牌。持续提升xx区乡村政务环境,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行“不见面审批”“容缺受理”,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开展乡村地区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对涉企服务敷衍塞责、执法搞选择乱作为、干预插手工程项目、利用职权搭股经商等行为“亮红灯”“零容忍”,坚决斩断破坏营商环境的一切“黑手”。

      (四)把交通优势转变为农产品流通优势

      农产品流通作为连接农业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具有衔接供需、连接城乡、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功能。高效且安全的农产品流通离不开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统,xx区内外交通优势明显,应努力将交通优势转变为农产品流通优势。

      1.依托交通优势高标准建设xx地区冷链物流基地

      积极申报xx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建设一批冷链集配中心,集成整合流通加工、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优化城市冷链设施布局。积极衔接国、省有关冷链物流规划,加快补齐短板,引导相关行业积极融入发展大局,推动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两端冷链物流设施补短板工程,加快建成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农产品主供基地。抓好中物现代物流枢纽产业园物流项目,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槐万路现代物流产业带。

      2.打造xx地区农商联动示范区

      建立农商互联集配中心、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郴货出郴”行动、推进农产品“团销、团餐”行动,加强农产品质量管控和价格收集研判等。打通农产品生产、种植、加工、流通、销售全链条,推进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产品流通短板,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xx区绿色农产品抢占省内外市场,提升优质农产品集散和出口能力。

      3.建设xx地区农副产品综合交易中心

      在京港澳高速xx北互通附近建设xx地区农副产品综合交易中心,对内可解决xx区农副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问题,向外能打通xx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最后一公里”,打造农产品流通高地。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网络建设,鼓励农业中介组织、农户联合体、合作组织(协会)、产销地批发商、收购代理公司、农村经纪人等从事农产品营销流通活动。

     

    相关热词搜索: 乡村振兴 研究报告 农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