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梁赞一脉佛山咏春拳与古劳咏春拳_鹤山梁赞咏春拳

    时间:2019-01-29 04:47: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02年9月,笔者之《古劳咏春举阐宗》在《精武》发表后,至今一年有余。闲时又细阅梁挺先生之《咏春传正统》、梁伟明先生之《咏春拳专辑――粤派咏春拳的几个支系》,不禁赞叹两位先生务实求真、不辞劳苦的精神,为探寻本门根源付出不少汗水。但却引起厂笔者对梁赞故居说明内容之“咏春举源流”的质疑,故撰本文,阐述梁赞祖师传下之佛山咏春拳与占劳咏春拳之比较。
      
      一、咏春拳源流
      
      梁赞故居挂图文字。有关咏春派源流写有“先祖严咏春氏,原籍广东。少而母殁,父严二因事被诬,几陷于狱,因是远徒川滇边区,居于大凉山下,以卖豆腐为活,此清代康熙年间事也”。
      评释:据《咏春白鹤拳谱》记载,白鹤拳是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2年)由福建福宁州(现霞浦县)北门外少林举师方钟的独生女方七娘所创。
      方七娘―日在白练(莲)寺内织布时,见一只白鹤飞落在梁间,昂首振翅,舞足弄翼,引喙衔毛,做伸颈觅食之状,后又缠膀歇息,姿态奇妙。方七娘感到非常有趣,即以手中梭盒投之,被白鹤闪跳避过;又以纬尺击之,复被白鹤展翼弹出。俄而白鹤展翅凌空,冲人霄汉。于是七娘感悟之余,精研不辍,乃揉合白鹤种种舞姿于少林拳法中,经数年揣摩衍化,创出别具一格的拳法。
      后永春等地学习白鹤拳的人数最多,范闹最广,影响最大,使白鹤拳在理论和练功方法上形成了具有永春人文地理特点的技术体系,因为这些人的籍贯都在永春,故将此拳称为“永春白鹤拳”。
      咏春拳宗于白鹤拳,而方―匕娘的白鹤拳经过三代人才传到五枚师太,故严咏春没理由生活在1644至1662年间,也与古劳咏春派流传的说法不一致。
      梁赞故居挂图文字写道:“其时河南省嵩山少林派,武风甚盛,招清廷忌,派兵围捕,攻而不下。适有新科状元陈文维者,邀宠献议,设法勾通寺僧马宁儿等,四处纵火,里应外合,少林寺被毁,僧徒四散。于是五枚师太与至善禅师、白眉禅师、冯道德、苗显等五人亦分途出走。而五枚止于大凉山(又名栖霞山)白鹤观。每门下如市,因与严二父女贸易,渐且作稔熟。”
      评释:据叶问宗师撰写的《咏春拳源流》所述,五枚师太是福建少林白鹤拳高手。自从火烧少林寺后,南少林派五老亦各奔东西。至善禅帅逃到广州,遁迹于红船内为“煲头”,遂引出一段“以拳换棍”的故事。
      
      二、咏春拳体系的形成
      
      “时先师(严咏春)年已及笄。有当地恶霸,涎其姿色,恃势逼婚。父女二人日有忧色,为五枚师太所洞悉。因怜其遇,许以传技保身,使该土霸俟能除。咏春随五枚返山,日夕勤修苦练。技成乃约恶霸比武,卒将恶霸击倒。白此五枚云游四方,临行殷殷诫以严守宗风,待 ’婚后发扬武术,同佐反清复明大业。综合历史事实,咏春派拳术,实宗于五枚师太也。”
      春在大凉山厂跟五枚 师人学习永春白鹤拳。―天,咏春在山小练习拳术,见―蛇一鹤相互搏击。蛇鹤各施身形,攻击不休。她
      便停下静观双方战术,并默记心中。搏击终以蛇败鹤胜而结束。咏春归家后,将所见蛇鹤相斗的身形利战术变化加以钻研和练习,取长补短,融汇于自己所学的白鹤拳技之中,这正是外帅造化,中得心缘,也正好体现了“南禅古刹”从“渐悟”到“顿悟”的过程。咏春师祖以方七娘白鹤拳的“龟背鹤身”(即含胸拔背)、坠肘宗鹤拳中“以闪为进”的三角步、南少林拳小的“敛臀高桩”、护裆步“小四平马”等身形、手法和步法。再结合蛇鹤相斗时善于缠绕和吞吐的特点,以腕、肘、肩三部分快速灵活变换的动作为基础,以短距离发出的疾劲“寸劲节力”为主要发劲方式,以上肢动作为主要手法,采取中线(子午线)攻击(水春白鹤拳之“子午归中”的方式,采用追马、闪身、贴身、严密保护上身及连削带打的新型拳术,并且改进了“永春白鹤举”的“鹤翅双刀”为主要兵器。
      师祖严咏春成婚后,传技于夫婿梁博俦。婚后十年,咏春无子女,夫妻决定把梁博俦之侄过继为子。适时梁博俦之亲兄有三子,令其兄十三岁的长子梁兰桂追随自己左右。过继为子后,梁博俦开始授梁兰桂武艺,不久,由咏春师祖接手续教。梁兰桂长大后,先到广东东莞开了一家跌打医馆,但生意萧条,便到佛山并传艺于黄华宝。黄华宝为红船中人,与梁二娣为伍。恰至善禅师混迹红船中为“煲头”,将南少林绝技六点半棍传于梁二娣。而华宝与二娣因共事红船之故,得日夕观摩,互相传习,补短取长,混成一体。
      至此,咏春派基本形成“小念头”(基础拳术)、“寻桥” (防守拳套)、“标指”(进攻拳套)为拳路,以六点半棍为长兵器,双刀为短兵器的拳术体系。
      18岁的梁赞,曾学洪、刘各家拳术,正所谓“同姓三分亲”,由父亲引荐至红船子弟梁二娣门下。两年后,梁二娣觉自己技艺未精而梁赞又堪称学武人才,遂将梁赞引荐到黄华宝门下。黄华宝本是广东鹤山古劳围墩人士,与梁赞是同乡,便悉心传艺。梁赞深得其奥,达于化境。黄华宝感梁赞之天赋超人,他日必能光大门户,便对其说:“你师祖严咏春虽已老迈,但尚在人世,你愿随她学艺,更上一层楼吗?”梁赞应允,带上师父写下的地址,收拾行装后立即启程,途中攀山涉水,终于见到师祖严咏春。梁赞道明来意,严咏春要求梁赞要留下三年,不许回广东。梁赞答应。事实上梁赞三年里所修习的,正是今天我们所见的侧身咏春(也叫偏身咏春)。
      
      三、咏春王梁赞
      
      提起梁赞,且先谈及一下两位文学上的前辈,一是广东佛山坊间小说家区瑞芝,与梁赞是同时代的人,曾著《佛山赞先生六点半棍技服黄飞龙》;二是鹤山古劳田边坊人士劳伟孟,与梁赞之古劳弟子王华三相熟,常与其茶楼闲聊时听其讲述梁赞一生传奇故事,后赴香港谋生,任《华事报》总编辑,并在《华事报》上连载《佛山赞先生》的故事。
      梁赞(826~1901年),又名梁德荣,广东鹤山古劳东便坊人,外号“西海老虎”(西海指西江)(注:旧社会的人既有“名”又有“字”,成婚之后又有“号”,古劳的乡亲都称他为“梁德荣”)。据梁赞的侄孙梁四老人讲,梁赞是在古劳出生、读书的。成年后,梁赞随父在佛山筷子街经营赞生堂药店,兼医跌打。光绪初年(1875年-1880年),梁赞在赞生堂内收徒授拳,将咏春拳发扬光大,被咏春门人推崇为一代宗师。
      赞先生威名大振的原因,并不是设馆授徒,而是靠真拳实脚的比武,一次次胜利使得他的声望越来越高,声名远播,获得“咏春拳王”之誉。
      赞先生传授武技颇有原则。他提出,妙技不可不传 (以免失传),又不可妄传,恐误传恶人,滋生祸端。他认为大姓、强族、暴戾横蛮之人不可传,小姓、弱族而品性纯良者才可传授。
      
      四、梁赞一脉佛山咏春拳与古劳咏春拳
      
      梁赞在佛山所授拳法是以小平马三角身为主,有转身不转马和日字平拳等。套路有小念头、寻桥、标指,器械有六点牛棍、双刀等。由于梁赞少年时已习洪、刘等多家拳术,故也把它们纳入“少林咏春”体系,其早期弟子也习有较全面的长短桥拳术。陈华顺的后人总结出赞先生嫡传的咏春功夫如下:
      拳有十二栏:小练头、四门、寻桥、标指、红砂手、花拳一路二路、伏虎拳、佛掌、桩拳、镜影拳。棍有六合:行者棒、十三太保、十八枪、六点半钓鱼棍等。
      刀有三才:入林刀、出林刀等。长短兵器:匕首、咏春剑、一字梅花锁喉枪、九环大刀、打虎耙等。打拆套路:拆拳、拆棍、双刀拆缨枪等。梁赞嫡传佛山咏春拳师承简表:
      梁赞六十多岁后,五个儿子梁壁、梁枝、梁春、梁元、梁高皆不愿接替父亲赞生堂的生意,各奔前程。长子梁壁(大哥壁)到香港与朋友经营绸缎店,后传技于叶问。二子梁枝与其几个弟弟则到安南(今越南)。数年后,又与梁赞及王华三师徒传下之弟子林伯长(林长)在越南广东会馆传授咏春拳。
      梁赞将赞生堂转让给人。接手的老板依旧是经营中草药,并且专卖凉茶,只是把招牌改成“杏济堂”,意在杏林济世。因而,不少咏春门人还以为当年赞先生的医馆招牌是“杏济堂”。
      赞先生晚年回到古劳乡间,把原来的佛山咏春拳小念头、寻桥、标指的手法浓缩成一套“108点”的正身拳,又把跟随咏春师祖学习的侧身咏春和南少林的一些技击精华改进成一套偏身拳,形成现今流传广东鹤山古劳的一偏一正两套咏春拳术。严咏春师祖在传授侧身拳时,说明这是―套秘传的看家拳,故此咏春同门一向不知有这么―套隐秘的拳术。梁赞传授古劳咏春时,以二字钳羊马、偏马不偏身、出手则转马偏身、羌子拳及小三角马、两头进退手法等为主。侧身拳以“二指”、“二桥”、三拳”、“三掌”、“三膀”、“三肘”、“三脚”著称,共计72点,除了“来留去送、高接低攀”、“你要上我要下,你要下我要上(即上失下取,下来上攻)”外,拳、桥、膀、掌、指均有对应的口诀。在器械中,他主张少而精,精而通。根据咏春白鹤礼叔之诀“拳为艺中之本源、棍为艺中之魁首”,定出古劳咏春举的拳械是“拳为主,棍为师,双刀为父母”。他改进了六点半棍、南少林十三枪棍,吸收了在广西所学的梅花锁喉枪法,独创出三点半棍。另外根据八卦原理,采取了“标指”中的近身刑・法和斗凳技法,创出以横劲为主、重在两端而用在全部的“秘传双头棍”,一长一短,互相辉映。另外,他在师传双刀的基础上,采用了侧身咏春的阴手刀法,定名为“阴阳夺命刀”,并且结合气功十段锦、红砂掌功、时辰打穴法、皱纱带等功夫,传授给占劳弟子,弟子有梁大妹、梁照(肥仔照)、王华三、易英、梁志杨(鬼眼杨)、梁婵、梁显、梁英、梁广光等人(注:梁志杨是梁赞亲侄,与梁赞之子梁壁、梁枝、梁春等自幼随梁赞习武,学有正身和侧身两种拳术,得到系统传授。据乡中老人所传,其习艺二十多套)。王华三传艺于冯应绵、冯朝振等,二冯又传艺于冯根珠(绰号“猪头皮”,现香港仍传此派手法)。知道占劳咏春拳的人并不多,此拳本寂寂无闻,至1966年,冯根珠曾到各地与人比试,多次获胜,此拳才得传名。近年,冯朝振老先牛之公子冯炎强在香港开创了古劳咏春国术研究会,广收门徒,使市劳咏春得以发扬光大。
      笔者在《古劳咏春拳阐宗》中说过,梁婵去世前,曾烧毁家传武学秘笈多本,所幸还有几本尚存人间,如《咏春妙手》、《梁德荣咏春拳》、《咏春派跌打点穴秘笈》、《咏春派红砂掌精图》(吕树后来传古湛四)。
      综上所述,构成梁赞嫡传的古劳咏春派功夫体系有:
      拳:正身拳、侧身拳、十字四门拳等。
      棍:单头棍:三点半棍、双头棍(秘传双头棍)。
      掌功:红砂掌(吕树、梁大妹等人)。
      铁指功:十二时辰点穴法(梁大妹习得)。
      气功:十段锦(梁婵传下)。
      其它兵器:皱纱带(梁婵传下)、单刀(林兵传下)、轻功(林兵习得)、双刀(阴阳夺命刀)。
      还有跌打正骨医术。
      梁赞嫡传古劳咏春拳师承表:
      以上是咏春拳的源流及传承,由于笔者年纪尚轻,不当之处请本门前辈指正,也对笔者编写《古劳咏春拳谱》有所裨益(注:笔者师承是父亲一脉,另一脉则是梁旭传下。另外,以上师承图是针对古劳传人而言)。

    相关热词搜索: 咏春拳 佛山 梁赞一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