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危重新生儿转运制度 [危重新生儿1803例转运体会]

    时间:2019-02-06 04:42: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   文章编号:1003-1383(2007)04-0426-02   中图分类号:R 722.1   文献标识码:B
      
      危重新生儿的及时抢救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抢救能否成功与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临床经验和急救设备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国医疗资源设置的问题,很多医院并不具备重症新生儿救治的能力,所以新生儿转运越来越受到关注。我院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建立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2000~2005年6年间共转运危重新生儿1803例,现将转运体会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2000~2005年6年间住院高危新生儿12153例,由基层转运入院的病理新生儿1803 例,占14.84%,转运指征主要包括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溶血病、出血性疾病、各种畸形以及其它在基层医院没有条件救治的新生儿;男婴1101例,占61%,女婴702例,占39%。早产儿584例,其中2500 g 58例,足月儿1219例,其中≤2500 g 36例,>2500 g 1183例,2000~2006年转运的患儿例数依次为185例、199例、298例、312例、397例、412例,转运的患儿疾病分类见表1。
      2.方法 ①转运设备:专用救护车,内设新生儿转运保温箱、转运用呼吸机、复苏囊、氧气筒、便携式生命体征监测仪、吸引器、微量输液泵、喉镜、气管插管、复苏抢救药品、移动电话等。②建立健全转运网络:与52家基层单位建立转运网络,转运的最远路程360公里,常规服务半径120公里。新生儿科(NICU)成立转运组,由科主任负责转运管理、业务技术培训。所有医护人员通过严格系统、规范的理论操作培训考核后上岗。③转运方式;24小时专用电话,在接到电话后记录转诊医院地址、患儿的病情和诊断、转诊的理由等,接呼叫后白天5分钟内、夜间10分钟内出发,派出2名医护人员前往接诊,并在当地医院现场抢救,待患儿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才转运回院,特殊情况特别处理。转运途中患儿应能得到相当于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疗护理,入NICU交接均严格按常规执行[1,2]。④培训:每年定期举办与我院联系的基层单位业务骨干的短期培训班,定期到网点医院指导,结合实际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等新生儿危重症处理理论和操作。
      
      结果
      
      2000~2005年6年间共由基层转运入院新生儿1803例,转运途中无一例死亡,危重新生儿平均住院天数5.84天,治愈1456例 (80.75%),好转出院278例(15.42%),放弃40例(2.22%),死亡 29例,病死率1.61%,其中死于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8例、新生儿肺出血11例、颅内出血2例、出生缺陷4 例。
      
      讨论
      
      国内NICU已具备开展NETS的条件,NETS的主要功能是妥善的将高危新生儿转运到适宜的NICU进行救治[3]。本文结果显示,6年来我院成功转运高危儿1803例,无一例途中死亡,病死率仅为16.08‰,远远低于国内农村地区新生儿病死率25.8‰,城市地区新生儿病死率16.3‰。这足以说明NETS的出色转运工作,可大大降低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死率,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有效而重要的措施[1,4]。
      NETS通过信息反馈和再教育,普及围产医学知识,提高下级医院救治水平,通过多发病因调查,对下级医院给予技术指导。本文结果显示,6年间通过对网点业务骨干的培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逐年下降,由2000年占转运高危儿的25.4%降至9.07%。这足以说明通过转运和再教育可大大降低基层医院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基层医院救治水平。
      6年来我院NETS的规模、水平几跃台阶,推动了NICU技术的不断提高。尽管本院NETS发展及成绩显著,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进一步探索转运中医护的特点及要求,进一步完善网络的管理,使转运系统在降低危重新生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上发挥巨大的作用[2,4]。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3-146.
      [2]Madar RJ Heonatal transport:safety and security[J].Arch Dis Child,1994,71(2):F147-148.
      [3]封志纯,王 斌,黄为民,等.珠江三角洲新生儿转运网络10年工作及效果报告[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1):8-9.
      [4]陈克正.建立我国的新生儿转运系统[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8):527-528.
      (收稿日期:2007-04-06 编辑:潘明志)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相关热词搜索: 危重 转运 新生儿 体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