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抚平童年的伤痛

    时间:2020-09-15 14:45: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本刊编辑部

    我们的身上,永远带着童年的印迹。回想起往事,有在阳光下奔跑时无拘无束的快乐,也有没买到心爱玩具时小小的愤懑。说不定,在内心的最深处,还潜藏着一二分对家庭的不满:为什么别人都有小弟弟小妹妹,我就没有?无论这些感觉是好还是坏,它们都对我们长大成人后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不断成熟、长大的人,他最需要做的,就是能够找到、发现孩童时代藏在内心的伤口,再用温暖的心和爱去抚平它……

    家庭会伤人

    张晓

    我的孩子我的爱

    我从孩提时代走过,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当我第一眼看到那个小生命的时候,我就知道,他继承了我的眉、我的眼,继承了我的血脉与生命。抱着他时,总有种感觉,仿佛相同的血液把我和他的脉动都连到了一起。搂他在怀里时,总分不清,究竟我和他之间是不是有着隔阂与界限。

    他渐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床,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和生活。说实在的,这让为人父母的总有些不习惯。毕竟,看着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每天都要为他劳心劳力,忽然闲下来,总觉得还有什么可以为他做的。

    曾经有人问过我,爱是什么。我斩钉截铁地告诉他:爱就是一种你会毫不犹豫想去为对方做些什么事,做了之后自己心里会很暖的感觉。这样说下来,爱似乎是在不断减少的——孩子刚出生时,你能做得最多,然后每天都会比前一天少一点儿,直到有朝一日他飞向广阔的社会。

    我永远记得,他和我的第一次争吵。他慢慢地走过来对我说:我不想吃猪肝。

    我知道他不喜欢动物内脏的腥气,不过我还是皱着眉和他说:猪肝对身体好。你要吃猪肝,而且要多吃。

    为了能够保障他每天吃猪肝的“权利”与“义务”,我特意在他每天加餐的盒饭里切几片猪肝。回到家,看着空空的饭盒,我还颇有几份自得。

    然而真相永远是残酷的。他没胆量浪费食物,但他却有办法来应付在他看来绝对是“昏君”的我。他与幼儿园的小朋友达成协议,他负责吃掉对方不爱吃的蔬菜,而对方负责吃掉两人份的猪肝。

    当我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我知道了这个事实真相的时候,他很倔犟地把头扭了过去。那姿势,绝不意味着屈服,反而能从中看到受伤和委屈。

    也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了一本很久以前看过的书:《家庭会伤人》。

    家未必就是避风港

    我们都在不断长大。学会挺直腰板说话以后,我们就渐渐淡忘了该如何用一个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这不仅仅代表我们与他们说话时要蹲下来,还代表我们总是把家庭想得很理性、很逻辑。殊不知,在孩子心中,家就是一个港湾、一片天地,可以供他任意驰骋。在这里,他安全又安心。

    然而实际上呢?我们刻意营造出的家,适合一个成人,却未必那么适合孩子。

    我曾经遇到过一些人。他们很能干,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然而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却总会感到他们身上似乎缺了些温暖和爱。为人处事很强硬,不太懂得变通。或者表面上看起来温文有礼,接触时间长了却发现他们的内心其实坚硬如铁。

    我与他们深聊过,结果却常常会绕到他们的童年上去。很多人的父母,当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亲身抚养他们长大,而把他们寄养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

    让老人看孩子,有优点也有劣势。我们先假设所有的老人都不缺乏爱心。然而,家庭会伤人。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他首先就会觉得自己被否定了。为什么是爷爷奶奶而不是爸爸妈妈在看护我?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是不是我不可爱,不讨他们的喜欢?或者,是不是其实我不是他们亲生的,而是他们从什么垃圾堆或是田地里捡回来的?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他们无法理解成人的那些无奈。这样的孩子会把自己的真实感觉藏起来,会显得很懂事,会尽力去讨好身边的环境和社会。

    所以我常常对身边想要孩子的准父母说:如果你想要孩子,那就要想好该如何抚养他。孩子不是宠物,不是有人管吃喝就万事大吉了。姑且不论父母的知识结构和沟通方式是否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学习的环境,但就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来说,管生不管养就不是什么好决定。

    家庭伤害

    我知道,现代社会让人步履匆匆,很多年轻的家庭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孩子。但如果把眼光转为一个孩子的角度,除了刚才所说的那种“家庭伤害”,我们还会发现什么呢?

    我们会发现,自己好孤单。家里人似乎把自己当成了易碎的瓷器,不许干这个也不许干那个。我们只好自己闷在家里,每天与电视和电脑做伴。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同龄人可以一起玩耍做伴,我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样和别人相处。脸色,眼神,姿态?这些原本在人与人的沟通间应该时刻被把握的东西,我们体会不到。在我们的世界里,沟通与交流似乎就是自己提出要求,对方答应或反对的过程。甚至有可能,父母的骄纵会让我们觉得,别人如果反对自己,就是莫大的过错。

    我们还会发现,这世界好可怕。我们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好,但是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有时候要含泪或者咬牙让我们去学一些自己根本没兴趣的东西。他们说,这是因为世事艰辛,不能让我们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我们要去学钢琴、小提琴、英语、绘画、书法……其实我们最想的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儿,跑得浑身是汗,像个泥猴儿。但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做这些自己爱做的事?是因为我做得不好吗?是因为我比别人笨,所以才要多花时间和力气吗?爸妈说:要想人前显贵,须得人后受罪。可我不想显贵,为什么也要受罪?这些怨气,看着父母辛苦的样子,我们说不出口。那些对自己的疑问,我们也不能和外人提。怨气和疑问,说不定一埋就是几十年……

    更不要说,身边总会有些不好的事发生。有可能小伙伴会欺负我们,我们回家告状,父母却先劈头盖脸把自己训斥一顿。怪叔叔怪阿姨有时候会乱摸我们的身体,但是一想到说出去后可能会有的风波和争吵,我们就都忍气吞声了。再或者自己办了什么傻事,本来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却谁知道引来了嘲笑……这些事情,让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不停地低呀低……

    当我们蹲下身子,把眼光和思想都放到一个孩子的高度时,却愕然发现,原来看似安全平静的家庭,其实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如此多的痛苦与伤害。这些伤害有些当年我们自己也经历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渐渐淡忘。现在,不知道是什么驱使着我们,不自觉地把这些创伤又加给了别人。

    最好的家庭提供给人最好的呵护,最好的呵护却常常带给人最大的伤害。

    好在,我们还有希望。呵护虽然可能带来伤害,但伤害并不等于失败。随着我们的成长与成熟,我们有能力和技巧,走回童年,去重新面对创伤,抚平创伤。

    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能如此。

    旧梦新伤

    墨图心理工作室

    事例1:

    小雪,女,23岁。她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家境也很好,但她对自己的相貌却始终不满意。她的化妆品是朋友圈里最贵最多的,衣服也是最流行时尚的,同样,男朋友也是最帅的。然而她始终不满意,总觉得还有可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化妆品用用就会扔,衣服穿几次就收箱底,男朋友也换得很勤。

    前一阵子小雪瞒着所有人,攒钱去做了整容。鼻子垫高了,脸蛋拉长了,眼睛通过手术也显得比以前大了。然而手术做完,可称“极品美女”的小雪却迷惘了,她开始担心自己嫁不出去的问题。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无法想象的,但小雪始终忧心忡忡。

    小雪的母亲也很着急。她说:女人家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担心什么嫁不出去呢?你这个孩子就是瞎想。想当年你妈不就是十里八乡的美女,然后把你爸迷得死死的?

    事例2:

    小钢,男,27岁,已婚。之前他和妻子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但最近却开始了无端的争吵。他每次一回到家走进卧室就觉得不舒服,看着妻子就想吵架,夫妻生活也无法进行。为了调整夫妻关系,他和妻子出外旅游。在酒店的房间里,两人同床非常顺利,激情四射。但是等回到家中,那种不知原因的压抑感又浮上心头。妻子原以为是因为新装修完卧室里残留有不良物质,但是经过专业检测,一切正常。两人关系渐渐降至冰点,妻子怀疑小钢有外遇,大吵一架后回了娘家。

    心理解读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最好的咨询师和最坏的咨询师,都会去尝试解读来访者的童年经历。

    两者的区别在于:最好的咨询师会有的放矢地从来访者童年经历中,寻找可能影响他现今生活状态的过往。而最坏的咨询师则是从童年经历中,去挖掘材料以证明自己观点的可靠。

    姑且不论两者最终结果如何,通过对人显意识和潜意识的研究,以及对每个人心理的深层次分析,不难看出童年经历和成长背景对一个人的影响确实很大。民间俗语中所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确实有一定道理。孩童时代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的个性、智力、沟通与交际能力以及对待世界的基本观点和看法,通常都是在这个时间段产生。在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中,他甚至认为:一个人在18岁之前会经历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分别培养出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勤奋感和角色同一性,同时克服怀疑感、羞耻感、内疚感、勤奋感和角色混乱。人对于希望的看法、对于自己意志的看法、确立目标的能力、良好的个人能力以及诚实与否,也都在这个阶段形成。

    在我看来,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考虑童年经历对于孩子长大成人后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曾经存在的心结对于将来行为的影响。因为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基本在童年就已经定型了。例如一个人吃饭的口味可能会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但他最喜欢的口味却定性于7岁以前。同样,心结的影响也非常巨大,像电影《沉默的羔羊》中朱迪•福斯特常常听到的羔羊的惨叫就是这样。

    在刚才所述的案例中,小雪和小钢的行为背后,其实都隐藏着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通过交谈得知,小雪的行为,其实是她小时候形成的思维模式在起作用。小雪父母的婚姻,是“郎才女貌”的现代版。她的母亲当年貌美如花,虽然没有其他的技能和学历,但是凭借着相貌,还是俘获了小雪父亲的心。

    这段婚姻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为周围人所称道的。随着小雪父亲在仕途上越走越顺,她的母亲也将此视为自己人生的一大成功。所以无论是母亲还是外婆,在小雪小时候总是会有意无意地灌输给她一个想法:女人上学上得有多好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相貌好,然后才能找到自己一辈子的幸福。

    这种思考模式让小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致力于美化自己,当然,这在她看来完全是正常且无意识的。然而随着她不断长大,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新时代的观念开始让她产生了怀疑:是不是相貌好就能嫁得好,是不是嫁得好就是人生的成功?

    可以说,这就是小雪清理童年创伤的第一步:自觉。

    而小钢的案例则是另外一个原因:心结。

    同样通过交谈,得知小钢童年时父母的婚姻曾出现危机,他的母亲在外面有了情人。虽然听到过种种风言风语,但是小钢从来没想到过,他会亲眼看到母亲和情人亲热。当时还刚刚上小学的小钢有次课间回家取东西,听到卧室里传来奇怪的声响,从门缝里看到的景象让他难以置信。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总觉得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让他抬不起头来。不过随着逐渐长大,他渐渐说服自己,那一切都是幻觉,从来没有发生过。而他成功了,那段记忆已经埋在了内心深处。

    由妻子一手主导的装修却重新唤醒了这段记忆。类似的装修风格,相同的室内颜色,让他每次走进卧室就不由自主地产生“背叛”、“屈辱”以及其他一些不好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他总觉得妻子也会重蹈母亲的覆辙。酒店房间对他来说是个完全不同的场所,所以不会有此类联想。然而一回到家,这种感觉就会浮上心头。

    相关热词搜索: 抚平 伤痛 童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