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同声传译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问题

    时间:2020-12-06 08:01: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尚 宏

    摘要:同声传译在中国的研究起步很晚,但它在当今国际会议和国际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传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多种活动,所以要求译员协调、合理分配注意力,做到一心多用。,-q-~说,同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有效地分配注意力。注意力分配可以通过“影子”练习、“倒数”练习等训练获得。

    关键词:同声传译;
    过程;
    注意力分配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9)01-0131-03

    一、同声传译历史及其研究回顾

    同声传译,指的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以与讲话人几乎同步的速度,用口头形式重新表述出来的一种翻译实践。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开始借助英、法两种语言的翻译进行谈判。其中一部分谈判采用了同声传译,这也意味着同声传译作为一种专业开始正式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纽伦堡审判第一次大规模地采用了同声传译方式来审判纳粹战犯,这标志着作为一个全新的职业——同声传译正式诞生。1947年联合国正式采纳同声传译,既节约时间又降低了费用。1953年国际会议口译工作者协会在瑞士日内瓦成立。协会负责对会员的专业资格、水平和语言能力进行评价和确认,并制定和维系会议翻译工作的职业道德和标准。

    随着同声传译职业的诞生,同声传译的研究也开始兴起。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以著名口译家J.Herbert出版的《口译教材》为标志。严格地说,这个时期的口译研究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研究,只停留在谈谈个人做同传的经验。但是,正是这些朦胧的概念激发了后来的研究者。第二阶段为60年代和70年代初,即实验心理学阶段,人们开始提出关于同传过程的种种假设并对之进行实验研究,但这些研究的效度和代表性常常是值得怀疑的。第三阶段从70年代初开始到8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研究主要是同传实践者们做的。代表人物有释义理论学派创始人Seleskovitch、kederer、Moser、Gerver、Lambert和Gile。他们总结同传过程的实践经验,把思想上升到理论,由此提出了一些同传模型。但是,这些经验的结晶几乎没有得到实验或观察实证研究的证明。最后一个阶段从80年代末开始至今,其中涌现出不少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如Kurz、Pochhacker、Setton等。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包含有大量的实证研究,不仅有理论研究者和同传实践者的合作研究,也有理论研究者的合作研究。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口译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就口译和口译教学中的问题开始进行思考。第二阶段从静态转为动态研究,对口译过程进行描述。第三个阶段则具有跨学科和实证研究的特点,并开始逐步与国际接轨。

    同声传译的出现在不到一个世纪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成为当代国际会议和国际交往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沟通手段。然而,同声传译研究仍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其过程相当复杂,涉及多项任务的协调处理。因此,要使口译顺利进行,译员必须合理分配注意力,妥善安排听、记、译等各个步骤,使交际效果达到最大化。

    二、同声传译过程中的多项任务处理

    同声传译的过程可以表述为:讲话人-话筒-耳机-同传译员-话筒-耳机-听众。在一个会议厅内,讲话人对着自己的话筒讲话,译员戴着耳机坐在能看到讲话人的同声传译室内,讲话人的声音通过耳机传到译员的耳朵,译员通过话筒进行翻译,译员的译文又通过听众的耳机传给听众。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其过程又可以归纳为:听力-理解-分析-记忆-重新组合-表达。基于对同传这样过程的剖析,Gile创立了同声传译的工作模式,即脑力分配模式。他利用可有限获得的处理能力的概念,设计了一个简单又具有极强说服力的模式来解释口译的过程。复杂的口译操作过程被分为三项基本任务:(1)听力理解。包括对传到译员耳朵的携带源语信息的声波进行分析,到确认字词,到最终决定句子的意思,在脑中形成源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或概念的全过程。(2)翻译。即在获得原文思想内容或概念后用译入语重新组织安排句子,直至述出译文。(3)短时记忆。即译员在接受原文信息到输出译文之间的时间差内将听到的信息储存在短期记忆中,直到相应译文的输出。在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必须协调处理好这三项任务,即合理分配其注意力,才可能使口译顺利进行。换句话说,也就是译员要使自己做到“一心三用”。

    三、从认知科学看同声传译的“一心三用”

    从认知科学来分析,“一心三用”是同声传译最基本的一条规则,也是同声传译的特征和认知基础,其基本要求是:

    第一,用心听。“听”是指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要听准、听全。在此环节,译员没有什么自由,只有听懂后,才有可能进行下面的翻译。因此,全神贯注是绝对必要的。听不准、听不全可以说已“失之殆半”。

    第二,用心想。口译员在同声传译过程中要“边听边想”。它的认知理解运作包括:(1)启动词库功能,吸收、筛选、提取听觉(也有视觉参与)搜集的言语及非言语信息,供语意系统备用;
    (2)启动语意系统以词构句,以句表意;
    (3)启动逻辑思维系统以便整合理解素材,并通过调整、加工、校正,以构建内部言语的雏形;
    (4)启动音位反应的缓冲机制,对音、义两个系统的整体加工整合进行译语表述前的调节:包括概念、判断、推理,摆脱内部言语的芜杂、无序和不稳定等雏形状态,期待实现表达(内部言语的外化)。

    第三,用心说。“用心说”是指“想好就说”。其中有两层意思:“想好”是一层意思,指意思明确、清晰;
    “就说”是另一层意思,指不要犹犹豫豫、吞吞吐吐,而是要信心十足、清楚明快,这样才能使谈话人实现Grice所说的“合作”。当然这里“谈话人”既指说的人,也指听的人,译员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极重要的媒介。

    四、注意力分配在同声传译活动中的作用与影响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注意力分配是建立在认知概念上的,即人脑是个容量有限的信息处理渠道。换言之,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同一时间内不可能处理太多的事。同传过程中的三项任务需要同时分配人的注意力来进行处理,因此译员必须很好地协调分配在各项任务上的处理能力。任务的难度越大,需要分配的处理能力就越多。如果一项任务分配的处理能力太多,分配到其他任务上的处理能力就相应减少,从而可能影响口译的顺利进行。例如,一个译员若是过分追求译文华丽,花在翻译方面的注意力太多,对不断流人的新信息的接收和理解所能分配的注意力则减少,为同传造成困难。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即使经验丰富的口译员,为了不影响口译整体顺利进行,有时也

    只能采用脑中快速形成的并不完美的译文。又如听到结构复杂的长句时,译员必须在听力上投入处理能力,同时翻译上的负担也会加重,故而影响到记忆。因此,能否协调好处理能力在各项任务上的分配直接影响口译的成败。

    五、如何合理分配注意力

    同时完成听与说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罕见的情况,即使有,也难与同声传译中同时听说的认知处理难度相提并论。此外,在同声传译中,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更增加了口译中听力理解的难度。在中国,很多会议上需要将英文译成与之差别很大的中文,而通常英文的听力理解要比中文的听力理解难度要大。在把英语译成中文时,理解英文是译文质量的关键,因为在同声传译中,理解源语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除此之外,译员还必须排除现场各种影响任务完成的不利因素,如现场的杂音、设备问题、发言人的口音等。同时,译员还必须腾出一部分精力监控自己的输出,以便及时纠正错误,并将自己的声音保持在最佳状态,所有这些都会增加听力理解的难度,加重译员认知负担。

    众所周知,好的听力理解是同声传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高质量口译的前提之一,翻译中许多误译都是由于理解不当。而听力理解要做到的不只是识别字词句,更要根据已获得的所听信息决定交际意义。因此可以说,听力理解的最终目的不只是要决定每个命题的意义(尽管这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判断字词句之间的语义与句法关系,建立起一段话语的连贯表述:将意义与文本和环境上下文联系起来;
    决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
    在译入语中表达哪些信息,抛弃哪些内容,及如何表达等等。换句话说,就是为翻译阶段做好准备。理解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将会有助于译员决定采取合适的口译策略。

    鉴于在同声传译中理解常常会受到多种任务同时进行的影响,众多研究者都认为“理解应得到最大的关注”。因此,译员应在管理和分配其注意力时优先考虑理解。

    六、注意力分配的训练方法

    合理分配注意力在同声传译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一名出色的译员正是通过正确管理和分配其注意力才使得口译顺利进行。译员的这种能力并非天生具有,而是通过后天训练掌握的。那么该如何进行注意力分配的训练呢?结合笔者的学习和研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法:

    1、“影子”练习+“倒写数字”练习。影子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适应“一心多用”的同传工作方式,初步具备能同时处理听辨、理解、记忆、复述、监听等多重任务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在倾听源语讲话的同时,以落后于讲话人2-3秒的时差,如影随形般地用同一种语言将讲话内容完整准确地复述出来。与此同时,学生在纸上不停地倒着写出阿拉伯数字(如,从100写到1)。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学生可以将时差逐渐拉大到落后于讲话人半句到一句话,复述的材料也宜从母语发言转为外语讲话,方式则应从对源语讲话所有字词的忠实复述,改为对讲话内容的概括和综述。

    2、“倒数”练习。这是巴黎高等翻译学校常用的同声传译入门教学方法。该方法的目的是在训练“边听边说”的同时,引导学生将听到的信息与自己所讲的信息分开,避免学生机械地重复源语从而形成逐字翻译的不好习惯。具体实施是,教师发布源语并让学生听辨,同时要求学生用另一种语言无间断地从300或200倒数至“零”,倒数时不得出错,不得“听一会儿,数一会儿”,也不得忽快忽慢,或声音太小等。数完后若源语话语仍未发布完,可重数一遍,直至源语话语停止。然后,教师要求学生重述一下他们听到的源语大意。一般来说,学生刚开始可能什么信息也捕获不到,即既捕获不到源语的内容,也不知道自己倒数是否出错,但对源语声学符号刺激和对自己倒数的节奏等还是感知得到的。此时教师最好放慢语速,并注意不要在源语话语为英语时插入大量生词、难词,尽力让学生听辨到的声学刺激不是那么生疏,如此,则可望较快地改善效果。

    3、“双耳分听”练习。在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一只耳朵用来听取源语,另一只耳朵监听译语。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固定一只“主导耳”,用来听辨对同声传译来说最为重要的信息之源——源语,而将另一只“非主导耳”固定在自己的译语监听工作方面,然后长期练习,让大脑中形成两个较为固定的听辨指向,保证一定的听觉注意力分配。

    总之,与其他学科相比,同声传译研究非常年轻。虽然它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而且体现出跨学科的趋势,但就目前来说,人们对同传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依然薄弱,其中不乏有研究人员较少和研究设备不够完善的原因。同时,同传过程又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其即时性和瞬间性的特点使研究人员难以掌控。然而令人欣慰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加入研究者队伍,极大地推动了口译研究的发展,同时随着电脑科技的高速发展,必将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热词搜索: 过程中 注意力 分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