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过度自然衔接得体

    时间:2020-12-21 16:05: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王廷义

    有些同学写出来的文章会给人几个片段的生硬组合之感,究其原因是文章缺少自然的过渡。所谓过渡就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后衔接,由前一种意思自然地引出后一种意思,使人感到中间没有间断或跳跃。过渡常常用在从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的转折处;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衔接处;由议入叙、由叙入议的变换处;倒叙、插叙、分叙的起讫处。过渡的任务就是把前后的段落、层次连接起来,使文章给人一种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

    去朋友家吃饭,朋友的妈妈——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端出来六碟小菜,鱼子一盘、腊鱼一盘、腊肉一盘、花生米一盘,另外两盘是时令蔬菜。碟儿都是一色的,不大,比巴掌大一圈儿;菜量也不多,盖住盘底后再往上摞一小锅铲就打住了。菜炒得红是紅、白是白、绿是绿,码得整整齐齐,一根不翘,碟儿外面也干干净净。(从菜量、菜品、菜色、摆盘等方面出发,凸显老太太对吃食的讲究。)见菜知人,老太太通身上下清清爽爽,后面一个发髻梳得整整齐齐,大布衫斜扣襟扣得严严实实,两手虽如枯藤,青筋绽露,指甲前端却剪得圆润,指甲缝白白的。(由菜及人,由吃食的规矩有序过渡到老太太的得体着装,为下文进一步彰显其“吃品”做铺垫。)

    那样分量的菜分明是用来品尝的,不许饕餮。味道极可口,吃一口余味绕齿三圈,你不能连连下箸,盘子会见底的。每人都能吃到,每人都有定量,够吃但吃不够,你真不敢把别人的份额也抢进嘴,坐在那样的人和菜面前,你会自觉的,那种氛围对人有莫名的约束力。

    老太太的吃品是这样的——她伸出筷子,准确地搛起一粒鱼子。之所以用“准确”这个词,是因为筷子头既无偏移也不停留,落箸即起,一搛即中,搛起的数量精确到一粒。然后慢慢放入嘴中,咀嚼,微笑,仿佛食物的美味带给她无限的愉悦,并且使她心存无限的感激。(对老太太的神态和动作进行精描细绘,一连串动词的使用,彰显其吃品的与众不同。)

    之所以用“吃品”而不用“吃相”这个词,是觉得用“吃相”这个词玷污了老太太的风度。吃品与吃相有质的区别,类似于精致清幽的蓝花瓷与放犷粗糙的土钵盂之别。

    每每吃席,看到有人的筷子在盘子里翻来搅去,看到汤满钵满、沿途淋漓的大鱼大肉,看到吃撑了的肚腩和吃得流油喷渣的嘴,食物粗犷,餐盘狼藉,口水汹涌……就是吃相了。(将“吃品”与“吃相”加以区别,意在将徒有“吃相”之人与具有“吃品”的老太太进行对比,粗犷与高雅分晓立见。)

    犹记得那盘一指甲一指甲大的腊鱼块,略咸,微甜,透着清冽的酒香,跟我家腌制的有天壤之别。就问:“怎样做的呢?”老太太不紧不慢地说:“冬至腌的草鱼,腌制半个月后,挂起来晒些日子,再剁开晒些日子。收进坛里,坛底放一杯白酒,密封好。过一个月,让白酒在坛里慢慢挥发熏染,就成了。”(于老太太的神态与言行中,将吃品展现得淋漓尽致。)

    岁月易逝,人生易凋。再去朋友家,这位老太太在墙上的黑色镜框里向我恬静地微笑。好像昨天才吃过她的饭,她清秀的模样和灵净的菜肴依旧可见可嗅,可悦目怡情。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赏析】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的本能,也是生存的必需。文章短小精悍,善用对比,通过老太太的“吃品”与吃席时所看到的“吃相”相比较,不难发现,一个人的“吃品”或“吃相”只是一种外在表现,但它背后所体现与折射的是人的品性与修养,是自律的习惯中培养出的细致与从容,或是放纵的恶习中养成的拙劣与粗鄙。由此可见,“吃品”是对美好生活的品味与感激,“吃相”是对现实生活的欲望与贪婪。

    文章里的段落与段落之间需要相互照应,即利用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否则文章就显得支离破碎。一般地说,有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当记叙完一件事情以后,要写下一件事时,就需要过渡语言,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使这两件事成为一个整体。如《吃品》一文中,先写老太太优雅脱俗的“吃品”,后写其他人粗犷不雅的“吃相”,中间就以“吃品”和“吃相”的区分作为前后衔接的过渡段落,使上下两层意思连接紧密。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当叙述一件事情时,由于不是紧接着发生的事情,而是需要有时间的变化时,这就需要过渡语言。如《孔乙己》一文中,当叙述完孔乙己在酒店里遭到酒客们的奚落之后,写道“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样过”,前半句总结上文,后半句引起下文。一方面深刻说明孔乙己可有可无、可笑可怜、无足轻重的地位,再次显示他的寂寞与悲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的冷漠、麻木,对别人毫不关心、毫不同情。这就把上下文衔接得更紧密了。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开篇就用倒叙手法,叙述主人公全家人每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然后又用顺序手法,以“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一句为过渡,引出下文对于勒以前经历的叙述。

    相关热词搜索: 衔接 得体 过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