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火锅进化小史

    时间:2021-01-09 04:34: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匡济

    商周:青铜火锅为贵族专享

    大约在一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发明了最早的容器—陶器,其中的陶鼎可用于烹煮当时人们所能获得的各类食材,堪称最原始的火锅。

    商周时期,神圣肃穆的祭祀活动频繁,往往先祭祀后饮食,复杂的祭祀礼仪过后,热食也就变成了凉食。尤其是在寒冬季节,熟食易冷,美味不存。在那个辉煌灿烂的青铜时代,人们制作了大量的青铜饮食器,能为食物保温的“温鼎”应运而生。从现有考古发现来分析,温鼎应为现代火锅的鼻祖,是专供王公贵胄们使用的奢侈品。

    收藏于山西博物院的晋侯温鼎,于1992年出土自晋武侯之夫人墓,用于宴席间加热食物。其上层为盛食物的圆鼎,下层为放燃料的托盘,盘底有十字形镂孔,用以通风去灰。不过,严格来说,这种温鼎只能用来盛装煮好的食物,使其保温。更接近火锅的,是名为“镬鼎”的一类青铜器。镬鼎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等重大礼仪活动中煮牲肉的饪食器,据《周礼》记载,其依形制大小分为牛镬、羊镬和豕镬。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的一只镬鼎,高近1米,口径1.02米,器形硕大,是国内迄今所见春秋时期最大的鼎,出土时内置牛的肩胛骨一块,当为牛镬。可以想象,用它“煮火锅”,应是十分壮观的。

    秦汉时期的“小火锅”和“鸳鸯锅”

    到了秦汉时期,出现了一种小巧的青铜器具—染炉。它由三部分构成:主体为炭炉,下有承接炭灰的托盘,上置一活动的小杯。染炉的容量大约为300毫升,整套炉具高不过15厘米,相当迷你。

    20世纪50年代,湖南长沙曾发掘出一套这样的炉具,经鉴定,其制作时代为西汉晚期,最初一度被认为是当时的权贵用于染布的工具,故将其命名为“染炉”。后来有学者认为,它是权贵吃肉时用来加热调料和酱料的器具。近年来的研究则表明,染炉极有可能是一种雅致的食器,类似于现在的“小火锅”。因为汉代实行分餐制,用餐时一人一炉,也就不难理解它为何如此小巧了。

    2009年,江苏大云山汉墓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内部被分为5格,形如梅花,每个格子用来烹煮不同的食物。有研究认为,那是墓主江都王刘非的饮食器—分隔鼎,可算是现在“九宫格”火锅、“鸳鸯锅”的老祖宗。

    《三国志》中记载,曹丕登上帝位之前,为了拉拢重臣钟繇,曾送给他一件“五熟釜”。釜内也分成5格,每格中加入不同汤料和食物,可同时煮出5 样美味。有观点认为,这五熟釜和前面提到的分格鼎或是一回事。

    “不乃羹”与“拨霞供”

    到了唐朝,出现了一种釜与炉结合的新式食器,外形酷似今天涮羊肉所用的铜锅,但文献中缺少相关使用方法的记载。在唐刘恂所撰的《岭表录异》中有这样一段话:“交趾之人重不乃羹。羹以羊鹿鸡猪肉和骨同一釜煮之,令极肥浓,漉去肉,进之葱姜,调以五味,贮以盆器,置之盘中。”大意是,交趾的居民喜好食用一种叫作“不乃羹”的美食。其制法是将各种肉类放到釜里面烹煮,煮好之后把肉捞出来,加各种调料,调好后,取肉汤装盆。以此法所成的肉汤,有些类似于现在的火锅汤料。

    北宋时,苏轼在其《仇池笔记》中,描述了南方的一种饮食方式,“罗浮颖老取凡饮食杂烹之,名‘谷董羹”—将各种食材放到一起混杂烹制的食物,称为“谷董羹”。南宋的祝穆在其《方舆胜览》中补充说明,“谷董羹”是南方少数民族之食俗。清乾隆年间,《顺德县志》记载称:“(冬至),风寒召客,则以鱼、肉、腊味、蚬、菜杂煮烹,环鼎而食,谓之‘边炉,即东坡之‘谷董羹。”这里的鼎,实际上说的是锅,锅则从釜演变而来;环鼎而食,也就是围着锅边煮边食。这不是和现在我们吃火锅的情景一模一样吗?

    南宋文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一书中记载了一种名为“拨霞供”的美食:“遇雪天,得一兔……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乃随宜各以汁供。”

    寒冬时节在山上打到一只野兔,将其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等调料腌制,于锅中加水,烧开后用筷子夹住一片兔肉在水中煮烫片刻,取出再蘸佐料汁食之。红色的生兔肉片在沸汤中反复摆涮,红色逐渐转变成白色,宛似天空中逐渐改变颜色的云霞,因此,林洪给此种美食取了“拨霞供”的雅号。后来他还为此作诗:“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可谓风雅至极。

    明清时火锅备受推崇

    到了明清时期,火锅就大量见于文献之中了,如明代宋诩在其《竹屿山房杂部》一书中记载了一种涮牛肉火锅:“一视横理薄切为,用酒、酱、花椒沃片时,投宽猛火汤中速起。”将牛肉切为薄片,用调料腌制,投入煮沸的汤中,涮两下捞起来吃。又如清朝末年徐珂在其《清稗类钞》一书中称:“京师冬日,酒家沽饮,案辄有一小釜,沃汤其中,炽火于下,盘置鸡鱼羊豕之肉片,俾客自投之,俟熟而食……有杂以菊花瓣者,曰‘菊花火锅,宜于小酌。以各物皆生切而为丝为片,故曰‘生肉火锅。”顾禄的《清嘉录·暖锅》写道:“中央则置以铜锡之锅,杂投食物于中,炉而烹之,谓之暖锅。”至于器具,明清时期火锅的形制已和今天差别不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火锅在清宫中颇为流行。按文献记载,乾隆朝宫廷御膳中有鸭子火熏白菜热锅、口蘑锅烧鸡热锅、鹿肠鹿肚熱锅、燕窝山药酒炖鸭子热锅等菜品,当是各种类型的火锅。慈禧太后所享用的“添安筵”里面,明确提到有火锅这类菜品,类型则包括野意锅子、八宝鸭子等。乾隆皇帝曾于隆冬时节在乾清宫大办过一场“千叟宴”,布陈膳桌800张,参与者达数千人。这场宴席的主菜为火锅,其原因或许是参与者多为老臣,人数又多,火锅不仅方便,且能御寒,又有自助的妙处。

    巴蜀火锅“异军突起”

    这一时期,西南的巴蜀地区也出现了一种颇具特色的火锅,其历史可能最短,发展势头却极为迅猛,可以说是异军突起。

    巴蜀火锅最初是川江之滨收入微薄的船工、纤夫等社会底层劳动民众用以充饥果腹、驱寒除湿的食物,其器具简陋,就是一个大铁锅,锅中分格,置入汤汁,摆设在桥头街边,食客各选一格煮烫牛下水、蔬菜等简单的食材,很有些“共享”的味道。所以,巴蜀火锅从一开始就带有浓郁的市井气息。

    到了20世纪30年代,有一些重庆餐馆开始将这种火锅从桥头街边移到室内桌上,用铜锅代替了铁锅,汤料有牛油、牛骨汤、豆瓣酱等,主烫毛肚。后传至成都,铜锅换成砂锅,菜品从牛下水扩展到各种蔬菜和肉类,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无所不包。除器具上存在区别外,其他方面与今日的巴蜀火锅已没什么差别了。

    再往后,火锅也进入了百花齐放、各有滋味的阶段,除了广式火锅、巴蜀火锅外,还分化出贵州酸汤火锅、云南野山菌火锅、东北酸菜白肉火锅、潮汕牛肉火锅等。作为中华饮食文化中光彩熠熠的“明星”,火锅经过20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诸多的种类与分支,细品过后,皆是令人回味无穷的舌尖享受。

    相关热词搜索: 进化 火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