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药物治疗的作用分析

    时间:2021-01-16 14:03: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李萍

    【摘要】近年来,患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人数有逐渐增高的发展趋势,患有恶性血液疾病的患者由于需要接受大剂量的化疗,尤其是在出现骨髓移植症状后,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这会进一步导致机体内的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真菌感染症状。本文就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病

    本研究仅选取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拟诊病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计59例,中位年龄39岁(16~78岁)。患者的病例资料依据收集的资料中选用不同的抗真菌药物,分成联合治疗组(17例):同时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伏立康唑组(24例):单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18例):单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抗真菌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及分组资料:按照2013年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制定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四次修订版)》,分为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拟诊病例、未确定病例。本研究仅选取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拟诊病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计59例,中位年龄39岁(16~78岁)。患者的病例资料依据收集的资料中选用不同的抗真菌药物,分成联合治疗组(17例):同时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伏立康唑组(24例):单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18例):单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抗真菌治疗。抗真菌药物资料:两性霉素B脂质体,全称: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商品名:锋克松,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H20030892);伏立康唑:全称:注射用伏立康唑(商品名:迪尔达宁,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H20058963)。

    1.2 治疗方法

    临床考虑合并侵袭性真菌病即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按照抗真菌用药分为:(1)伏立康唑组:单用伏立康唑针剂,治疗剂量为伏立康唑4mg,每12个小时1次,首剂加倍。用至体温正常后14d左右或病灶较前明显缩小或消失,用药过程中给予常规口服补钾(补达秀1.0g,tid)。中位疗程40d(16~78d)。(2)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单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针剂,起始剂量为0.1mg/(kg·d),稀释溶解于5%葡萄糖溶液500mL内避光静脉滴注,滴速小于30滴/min,第2天开始增加剂量至0.25~0.5mg/(kg·d),后剂量逐日递增至维持剂量1~3mg/(kg·d)。用至体温正常后14d左右或病灶较前明显缩小或消失,用药过程中给予常规口服补钾。中位疗程33d(11~63d)。(3)联合用药组:用药方法为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同时予以上相同剂量抗真菌治疗。至体温正常后14d或病灶较前明显减少或消失,用药过程中给予常规口服补钾。中位疗程28d(14~49d)。

    1.3 .4统计学处理

    所有临床数据均采用SPSS1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抗真菌药物组疗效比较

    59例患者中,34例(57.6%)治疗有效(包括痊愈和显效),25例治疗无效(包括进步、无效),不同抗真菌药物组治疗结果见表2。通过x2检验进行比较,x2=8.201,自由度=2,得出P=0.016,即三组之间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药物不良反应评估

    在24例伏立康唑组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低钾血症3例(2.8~3.3mmol/L),肝损害1例(96.2U/L),皮疹2例,总不良反应率25.0%,其中皮疹给予抗过敏治疗后缓解,肝损害给予护肝治疗后恢复正常。在18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组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瘙痒1例,发热、畏寒1例,低钾血症5例(2.5~3.3mmol/L),肾功能损害3例(Scr121~194μmol/L),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5%,其中皮肤瘙痒和发热、畏寒症状通过对症处理后,症状可缓解,而低钾血症、肾功能损害均可在停药后自行恢复正常。在17例联合治疗组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血压升高1例(171/79mmHg),低钾血症5例(1.9~3.0mmol/L),肾功能损害4例(Scr135~254μmol/L),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血压升高给予降压治疗后,血压恢复正常,且血压升高主要发生于抗真菌治疗初期,停药后未再次发生。而低钾血症、肾功能损害均可在停药后自行逐步恢复正常。

    3 讨论

    近年来,住院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且大部分发生在血液病尤其是恶性血液病患者。这主要是因为恶性血液病患者自身的免疫缺陷、频繁放、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因素对患者自身防御功能的破坏。而各种广谱抗生素大量使用虽使细菌感染得到较好控制,但这也客观上导致了真菌感染发病率急剧升高。Wisplinghoff等報道真菌感染已占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第4位。还有研究表明,IFI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的总发病率约为4.6%,而在接受HSCT的患者中可高达10%~30%。而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尤其是侵袭性曲霉菌病,往往会成为导致治疗失败、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5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中,共有20例获得真菌感染病原学证据,其中6例为曲霉菌,表明侵袭性曲霉菌病在血液病患者中并不少见。Pozas等提出G试验和GM试验各自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阴性和假阳性,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对IFI的诊断。本研究中血清学G试验联合GM试验的敏感性达81.3%,对于具有高危易感因素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筛查有无真菌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59例患者中有33例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国外有报道阐述高分辨CT扫描是对肺部IFI诊断非常有意义的检查,其灵敏度可达到80%,但正如我们的结果中所示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表现多样化,使得IFI难以早期确诊,而延误治疗常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已有许多研究提出IFI的经验尤其重要[1]。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对于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单用伏立康唑或单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可明显提高疗效。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应用,其安全性仍可以得到保障,患者往往能够耐受,并能最终获益。

    参考文献:

    [1]赵青.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动脉硬化及其它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3(13):23-25.

    相关热词搜索: 血液病 侵袭 药物治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