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王安石家族,才女无德祸事多

    时间:2021-01-29 02:03: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李开周

    有宋一朝,多出才女,最著名的当数李清照,其次是朱淑真,再次便是今日不太知名但当时颇有影响的几位才女,比如王安石的妻子、妹妹和几个女儿。

    先看一首七言绝句:西风不入小窗纱,秋气应怜我忆家。极目江山千里恨,依前和泪看黄花。

    这是王安石大女儿的诗作,写于出嫁后,表达了对娘家的思念之情。诗意浅白,意境虽不甚高远,但平仄工巧,韵律舒缓,是非常规整成熟的七言律绝。尤其是“极目江山千里恨”,相当大气,格局一下子上去了。

    还有一些没能完整流传下来的诗词片段,分别出自王安石的妻子、妹妹和侄女之手。“待得明年重把酒,携手哪知无雨又无风。”这是王安石妻子的词;“草草杯盏供君笑,昏昏灯火话平生。”这是王安石妹妹的诗;“不缘燕子穿帘幙,春去春来哪得知?”这是王安石侄女的诗。与王安石同时代的魏泰曾在《临汉隐居诗话》写道:“近世妇人多能书,往往有臻古人者,王荆公家最众。”意思是说宋朝多出才女,王安石家尤其多。

    但是,才和德是两回事儿,文采了得,品德未必一定高尚。王安石的妻子吴氏出身仕宦之家,祖父吴敏、父吴芮、叔父吴蒙皆为进士。耳濡目染之下,她自幼聪颖,文采绮丽,宋人笔记多处记载“荆公妻吴夫人最能文”。但在德上,吴氏实在有负名门闺秀的声望。

    据宋人笔记《萍州可谈》记载,王安石罢相之后,曾被贬到江宁任知府。后来,他自请退休,一家人需搬出知府衙门,回自家私宅。衙门里有一张藤床,系公家所有,吴氏甚为喜欢,让下人搬回了家。王安石是清官,从不吞占公物,劝妻子把床还回去,吴氏不听。后来,知府衙门的差役赶到家里索取,百般求情,吴氏还是不理。王安石无计可施,只能穿着鞋子躺在那张床上——吴氏有洁癖,见床已被弄脏,便嫌弃了,这才还给了公家。

    除了贪小便宜,吴氏还护短,甚至视国法于不顾。宋人笔记《东轩笔录》记载,吴氏的弟弟吴生到南京(时称金陵)游玩,住在某寺行香厅。那行香厅又宽敞又雅洁,南京官府经常借用此厅举行仪式。有一天,皇帝生日,南京官员要在行香厅集合,为皇帝祝寿,好言好语请求吴生先搬到别屋,等仪式完毕再搬回。吴生嫌麻烦,不搬。不但不搬,还破口大骂,因此犯下了辱骂官长的罪。

    大部分官员碍于吴生是王安石的小舅子,不跟他一般见识。但也有人忍不下这口气,等仪式一结束,就对他签发了逮捕令。吴生吓坏了,一溜烟儿躲进王安石府里。几个官员去拜见王安石,诉说吴生辱骂官长的经过,王安石听后很生气,准许他们进屋抓人。吴氏却拦着不让进,并大声呵斥这些官员:“相公罢政,门下之人解体者十七八,然亦无敢捕吾亲属于庭者,汝等乃敢尔耶?”我们家老王虽说不是宰相了,老部下们也大都退休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大的官儿也不敢到我们府上放肆,你们竟敢捉拿我家属,莫非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这劈头盖脸一顿骂,使得南京官员不敢还口,只得作罢。

    有其母必有其女,吴氏的泼辣、蛮横也被女儿继承。查《宋史·蔡卞传》:“蔡卞妻王夫人,荆公女,颇知书,能诗词。蔡每有国事,先谋之床笫,然后宣之庙堂,时执政相语曰:吾辈每日奉行者,皆其咳唾之余也。”说是蔡京的弟弟蔡卞娶了王安石的二女儿,这二姑娘知书却不达礼,既写诗填词,又搞裙带关系。蔡卞当副相时,每有重大决策和重大任命,都要先回家跟老婆商量,老婆怎么说,他就怎么办,老婆说让用谁,他就升谁的官。

    戴红倩/绘

    据南宋文献《容斋三笔》记载,王安石的二女儿让蔡卞提拔一个人——王安石连襟的外孙,蔡卞赶紧跑去找哥哥蔡京,一番说辞,最终让那人做了大官。

    王安石的大女儿王堇,乳名伯姬,嫁给了王安石同年好友的儿子吴安持。两人生下一子,取名吴侔。这孩子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备受外公王安石的喜爱。王安石曾为其赋诗一首,就是著名的《贈外孙》: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意思是说小外孙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小凤凰一样,眉目清秀得比画上的还好看。在他小时候,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但是年纪大些时就必须读很多书。

    吴侔兄弟造反事件成了王安石家族命运的转折点:此前,王安石家族蒸蒸日上,他的儿子、侄子、侄孙相继进入官场,并受到重用;此后,王家子孙不得不揖别政坛,甚至文坛,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名人出自这个家族。

    不幸的是,这样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外孙,最终竟误入歧途。

    吴侔有一个堂兄叫吴储,宋哲宗时期出任某地知州。吴储迷信相术,道士张怀素给他看相,夸其相貌“贵不可言”,有朝一日能在关中平原称王称霸。张怀素此人号称“落魄野人”,喜欢说大话,自称“道术非常神通广大,即使是飞禽走兽,也可以呼喝差遣”。他往来于京师,以“左术”游说于仕宦之门,与蔡京、蔡卞等人皆有交往。吴储听了他的一番话,既兴奋又紧张,将之告诉吴侔。吴侔年轻,不知深浅,竟劝吴储造反。

    就这样,兄弟二人开始密谋划策,招兵买马。公元1107年,正在他们预谋起事之际,被人告发,张怀素、吴储、吴侔当即被逮捕,随后被关进天牢,凌迟处死。造反事件发生时,王安石早已去世,但王安石的女婿吴安持和女儿王堇还健在。身为造反者的亲生父母,他们也受到牵连:吴安持知情不举,被判死缓,剥夺一切官职和称号,后减为徒刑,发配到长沙(时称潭州);王堇对儿子失于管教,从轻发落,被软禁起来。

    问题在于,吴侔为什么要造反?一是因为迷信,竟然相信相士的信口雌黄;二是因为狂妄,竟然认为他们堂兄弟二人有能耐掀翻大宋王朝。这狂妄的个性,跟他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外祖父王安石当过宰相,祖父吴充当过副相。他从小到大锦衣玉食,受人追捧,怎会知道天高地厚呢?除此之外,他还缺乏理性的家庭教育。说到家教,其母亲王堇自然难辞其咎。

    王堇有才,以她的聪颖和见识,绝对不会蠢到去撺掇儿子造反。但是再追溯到她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也就不难理解了。王堇的母亲,也就是王安石的妻子,贪婪、护短、泼辣,能指着鼻子将知府级别的官员骂得狗血淋头,事后不承担任何责任。她的女儿们看在眼里,依样学样,自然也就把任性和张狂传给了下一代。

    吴侔兄弟造反事件涉及的案犯多是王氏至亲,加上变法失败后政敌的报复,王安石家族再也没有立足的底气了。这件事由此成了王安石家族命运的转折点:此前,王安石家族蒸蒸日上,他的儿子、侄子、侄孙相继进入官场,并受到重用;此后,王家子孙不得不揖别政坛,甚至不得不揖别文坛——从北宋末年到南宋灭亡,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名人出身于这个家族。

    平心而论,王安石本人在道德上堪称完人。他不贪财、不好色,不倚仗权势欺人,也不喜欢下属溜须拍马。若有人反对他的变法主张,他力图用道理和实效来说服对方,实在说服不了,也绝不会打击和陷害反对者。但是他的家风实在成问题,不然怎会有一个贪婪、护短和暴戾的妻子,之后还有一个不断向丈夫吹枕边风、搞裙带关系的女儿(蔡卞之妻)。

    但这仅仅是家风有问题吗?恐怕不是,真正的病根儿在整个官场的风气上。

    北宋文献《东轩笔录》载有一段故事,说是王安石执掌相权时,“每生日,朝士献诗颂,僧道献功德疏以为寿,舆皂走卒皆笼雀鸽,就宅放之,谓之放生。”每年过生日,百官纷纷献诗,僧道纷纷祝寿,连商贩都提着鸟笼子到门前放生。有一个京官名叫巩申,渴望得到王安石的提拔,“以大笼贮雀,诣客次,搢笏开笼,且祝曰:愿相公一百二十岁。”用大笼子装上許多麻雀,来到王安石的寿宴上,一边给王安石祝寿,一边打开笼子放生。

    王安石变法,反对者多,拥护者少,那为什么文武百官、小商小贩和出家人都来给他祝寿呢?说到底是因为他手中的权位。谁手中有权,就向谁拍马屁,这是历朝历代都有的惯例,也是权力缺乏制衡之时的必然现象。王安石的妻女和后世子孙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很难不走上嚣张的道路,曾经光芒万丈的王氏家族也由此败落。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1042年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参政知事等职。曾两度拜相,主持变法。著书立说,文采斐然,名列“唐宋八大家”。1086年病逝。

    相关热词搜索: 祸事 才女 王安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