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方位的话语演进及其时代意义

    时间:2021-02-08 10:06: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黎锐楷

    摘 要:自建国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话语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和“新时代”。在这一历程中蕴含着三大话语建构逻辑的基点,分别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践”、“基于‘新时代话语特色及话语内涵”。同时,“新时代”这一话语表达拥有着“锻造自信”、“拥抱时代”、“引领世界”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话语演进;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20)03-00024-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这一重大的战略性判断,对于我们科学全面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代性变化和实践性要求,科学正确地制定各领域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方位的演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择从建国以来的历次党代会的文本作为考察的依据,在宽广的历史视域下看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方位表达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把握其逻辑基点,掌握其时代意义。

    一、三大阶段: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话语演进历程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高呼:“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2]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峥嵘岁月,期间,中国共产党一共召开了十九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一份党代会的报告都或多或少对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进行阐述。梳理清楚其中的内容,明白它“说了什么”和“为什么说”,这将有助于全面宏观地掌握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方位的话语演进历程,深刻地透视出“新时代”话语的深刻内涵。

    通过整理,在历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涉及历史方位或发展阶段的话语表达有“新形势”、“新时期”、“新阶段”、“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时期”、“XX时期”、“XX阶段”等表达,其中“新形势”、“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时期”、“XX时期”、“XX阶段”是通用性的表达,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视内容的需要而灵活使用,而“新时期”“新阶段”“新时代”则带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迹,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在整体上勾划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话语演进历程。

    (一) 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的任务是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因此,党的八大报告关于当时的发展方位作出如下表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开始,标志着我国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开始。”[3]“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这一判断,一方面指明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则有着浓厚的“革命”的实践界定和话语色彩。

    更需要引起重视的是,“革命”一词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二十几年的话语体系的核心词,对于它的不同理解直接引发着社会实践的巨大调整,加之当时党内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治制度的不完善,党的第九、第十次代表大会一直到了1969年、1973年才召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方位的话语表达更是深受当时严重的左倾错误影响,报告出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的历史时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等后经历史检验是错误的话语表达。但是,即使是在这一艰难时期,我们亦不能忽略一些具有历史经验的有益探索,在党的十一大报告中呈现为“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话语表达,这表现出我党对社会主义的笃定和坚持。

    (二)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4]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历史方位的一次全面性的话语表达。“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表述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方位的建构与努力。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关于社会主义发展认识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更多地强调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在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定位的话语表达上,是在坚持基本方向基础上追求有特色的表达,追求符合改革开放实践变化的新表达。这表现在党代会报告上则是“新时期”、“新阶段”的出现与阐释,并且它们经历了三个小的演进历程。

    第一个历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四大。这一时期,“新时期”和“新阶段”相继提出并交叉互用,辅之以“新的历史时期”,没有做太大的的区别。如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在提出奋斗总任务时所设定的发展方位是“新的历史时期”[5],且在后续行文中多次使用,而在阐述党的工作时则是用了“新时期”[6]一词。党的十三大报告和党的十四大报告在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怎样的历史方位这一问题上都做概述,但两者的表达是不一样的。党的十三大认为:“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7]它使用了“新阶段”一词。而党的十四大则是这样论述的:“一九七八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艰巨的使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時期。”[8]“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9]它用的是“新时期”一词。但无论是“新时期”,还是“新阶段”,其前面的定语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的。”或者可以这样说,这一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方位的话语表达,更大的意义在于开启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位的崭新表达,更大的贡献在于肯定“改革开放”的主题,更大的作用在于为后来者在此命题上的阐释规范了主旨和形式。

    第二个历程,自“南方谈话”至中国“入世”。这一时期,“新阶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主流表达话语,同时更加注重其话语主旨的升华。“以邓小平同志的谈话和今年三月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0]党的十五大则是更加鲜明地指出:“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11]党的十六大对过去建设成就进行回顾时,亦做出了相似的表达,“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12]总的来看,这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于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话语表达进行了升华,增加了“现代化”的表述。

    第三个历程,自党的十六大至党的十八大之前。这一阶段,“新阶段”一词继续使用,同时关注新世纪所带来的世情国情民情的新特征,突出这一时间节点的表达。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13]要“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14]“只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5]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是指出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16],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17]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新世纪以来的建设成就进行回顾时,亦是用了“新世纪新阶段”来进行界定这一时期的历史方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新变革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8]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面对剧烈变化的世情国情民情,审慎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华民族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经济全球史的定位和变化,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19]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0]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新时代”是“进入了”,是一个完成时的表达,这预示着我们为进入“新时代”是有一个探索和沉淀的过程。当我们回溯党的十八报告时,不难发现,党的十八报告正是为“新时代”这一崭新的历史方位做了话语表达上的准备和积累,报告舍弃以往惯用的“新时期”“新阶段”的话语表达,使用的是“新的发展阶段”“新形势”“新的历史条件”等普适性名词;更为重要的是,报告在论述生态建设时,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1]“新时代”一词已经提出,虽然只是作为生态领域发展方位的论述,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十九大重新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提供了重要参考,这更是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话语表达上的继承发展与崭新探索。

    所以,总的来说,“新时代”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导向。它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和日新月异的国内发展现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所做出的崭新话语表达。

    二、三个基点: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话语建构逻辑

    “新时代”,这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方位的崭新话语表达,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演进历程,还有着严密的话语建构逻辑,体现为三大话语基点。

    (一) 理论基点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形态受制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其必然会分化为多个发展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又即社会主义社会)。在此基础上,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预见“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转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期……政治上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专政。”[22]它可以整体性概括成为“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三个阶段。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并不仅仅在于记住了有多少阶段,更重要的是在于把握住理论背后对于社会演进客观规律的尊重,对社会形态发展必然性的揭示,对唯物辩证法在历史领域的充分运用。恩格斯曾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3]“无论如何应当声明,我所在的党并没有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24]放眼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如何定位和正确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所处的发展历史方位,将事关能否正确看待成绩,能否正确看待自己,能否正确放眼未来的一个关键性理论问题。

    同時,我们还需要看到,“新时代”依然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并没有超越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国情。它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25]的重要表现,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阶段划分的实质要求的,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是与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定位的认识逻辑一脉相承的。

    (二) 实践基点

    理论来源于实践,“新时代”的新表达,正是基于党的十八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新成绩,所经历的新变革,所面临的新矛盾,所形成的新思想,以及各方面实践的变化。从发展成绩来看,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不断提升,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如此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发展变革来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正在前所未有地大刀阔斧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力图达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从社会矛盾来看,“落后的生产力”的提出已经不太符合我国的发展实际,“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6]是现阶段我们必须下大力气予以解决的,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指导思想来看,党的十八以来各方面的迅速发展使得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7],从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基于这些区别于以往,具有明显时代意义的发展实践新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话语表达需要贴合实际,与时俱进,“新时代”便应运而生。

    (三)语言基点

    话语表达,在一定程度是要看话语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是否能够满足现实的发展需要,其话语特色和内涵更会随着实践需要变化而变化。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再到“新时代”;从“新时期/新时代”到“改革开放与现代化新阶段”,再到“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需要看到它们自身所带有的语言特色和语言内涵的差异性,从而更好把握住“新时代”这一话语表达的鲜明意蕴。

    阶段,是指事物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节点在时空上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可分性和矛盾性,因为“事物根本矛盾在长期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采取了逐渐激化的形式。并且,被根本矛盾所规定或影响的许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了,有些是暂时地或局部地解决了,或者缓和了,又有些是发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28]而在新中国建立到“文革”结束,现实政策的变化带来了社会实践的显著差异性,历史呈现出了阶段分明的特征。因此,“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是比较好地诠释了这一时段的历史方位。同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计划经济体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入世”后,我国经济要融入全球经济的浪潮中,昔日局限于国内市场的生产销售模式要迅速改变,这“一增一减”实践变化都与“阶段”内涵相符合。而“时期”一词,往往是指代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以前,“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时代特征,使用“改革开放新时期”一词来定位当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恰如其份地凸显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具有鲜明的指向性。最后,时代一般是指以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阶段,它一般囊括的时间长度比“时期”要长,它带有的时间色彩比“时期”要更明亮和出色,它蕴含的时间特征是要比“时期”更丰富。因此,用“新时代”更能表现十八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发生的变革,更能诠释出昂扬向上,努力奋斗的时代精神,更能昭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三、三重意义: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话语时代意义

    “新时代”这一新表达,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愈发自信的形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历史发展带来了新的启迪。

    (一) 锻造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它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9]

    他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30]我们应当做到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国概念诠释中国经验,将自身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和自信优势,又能以各国人民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话语方式来进行表达,使得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展现出应有的影響力。

    “新时代”,就是一次成功的话语实践。它以鲜明亮丽欢快的话语形式表达了对新时代政党自信、国家自信、人民自信的深情呼唤,又避免与世界各国人民在意识形态领域上产生话语摩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自信的理由根据,塑造了全党全国全军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更为深厚的理论支撑、内生动力和战略定力。

    (二)拥抱时代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31]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率领全国各族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32],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前所未有的反腐强度、前所未有的斗争深度,开创了政治清明严肃、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欣欣向荣、社会和谐有序、生态持续向好、军队能打胜仗,外交积极有为的大好局面,迎来了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其次,这一时代,又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接棒期。从党的十九大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奋斗十五年,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到2050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再次,这一时代新课题的提出,新矛盾的凸显,新形势的叠加等无不时刻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智慧。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住这多重时代特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将成为重中之重的实践性问题。“新时代”的崭新表达,正是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既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的成就、发生的变革,也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前景。”[33]它凝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涵,阐释了中国特色、中国优势、中国命运,准确和恰当地回应着新时代的现实诉求和未来走向,体现了鲜明的中国话语风格、中国话语特色和中国话语气派。

    (三)引领世界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34]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率先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起了领先地位,建立起了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秩序。“西方中心论”占据主流。进入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峙,最终的结果是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迷。“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然而,“进入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强势崛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势力衰减,现代国际秩序演变迎来百年不遇的历史转折点。” [35]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积新中国70年的艰苦奋斗,聚改革开放40多年的辉煌成就,汇党的十八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每一步前进都前所未有地受到全世界目光的聚焦,“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模式”备受各国人民的关注与探究。在世界舞台上,“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参与国际上的各种事务,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责任。”[36]中国在世界舞台中央正日益发挥着引领新一场国际秩序变革和引领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如何把握和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释放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友好善意,说明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定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当下需要向世界各国人民作出的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表达,既肯定了自身,又充满了友好,更带来了信心。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7]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的话语表达所带给各国人民最大的信息,彰显了社会主义具有光明的前景,也必将在更宽广的范围内引领和推动世界历史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19][20][26][27][31][32][3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10-02.

    [3] 中央档案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57.

    [4][16][17]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17,622,623.

    [5][6] 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0,64.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2.

    [8][9][10][19]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3;214;217.

    [11]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

    [12][13][14][15]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2;528;544;552.

    [18] 王伟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体会[J].中国社会科学,2017(12).

    [2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2] 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7.

    [23][2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3.

    [25]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9.

    [2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30]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33] 陈金龙.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机遇[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6).

    [34]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6-24.

    [35] 孙明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J].红旗文稿,2018(6).

    [36] 王毅部长在外交学院开学典礼上的讲话[EB/OL].(2020-04-09).https://www.fmprc.gov.cn/web/wjbz_673089

    /zyjh_673099/t1187515.shtml.

    责任编辑:龚万达

    相关热词搜索: 演进 话语 方位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