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探究

    时间:2023-05-12 15:19:1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路径探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调研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在全党上下掀起了一股调查研究的新高潮。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必须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

      从学界研究和实地调查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部分地方也存在投入大、成效少、见效短、资源消耗多等问题,给当地乡村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风险。因此,本篇调研报告主要是对xx乡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进行剖析,以期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调研情况简介

      xx月2月到2023年3月,xx市辰溪县xx乡持续打造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即以“自组织、自规划、自筹资、自建设、自宣传、自维护”模式为关键抓手,坚持以“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用创意点亮乡村生活”理念为指导,持续激发党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xx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截止到2023年3月,xx乡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已经陆续得到了上级多部门的高度关注与肯定。据统计,xx乡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广大党员群众自发筹资200余万元、义务投工24500余个,完成了道路、保坎、绿化等各类人居环境项目186个,全乡农村人居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制约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问题分析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经过前期不懈努力,我国大部分村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扭转了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但认为人居环境整治领域中,在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效果等方面仍存在治理不充分等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治理主体

      1.基层干部主动作为不足。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部分基层干部存在思想认识不重视,党委政府有具体安排,干部落实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还不强,具体行动和措施还不多,缺乏督促和监督。另外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直接领导者、执行者,村干部及村级自治组织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村组干部对乡镇安排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打折扣现象,对村级保洁队伍疏于管理,村级组织在村民中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发展。

      2.群众参与程度不高。农村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农民参与其中对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显得弥足重要。当前一些群众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对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缺乏认识;部分村民对村委会存在极强的依赖心理,认为个人力量有限,要改善农村环境,只能依靠村集体等现象。

      (二)治理结构

      1.资金结构不合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不足且呈现碎片化结构,这一直是乡村两级的“心头病”。当前很多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维护、提升的资金都是依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上级财政补助等。因资金缺口大、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一些村庄自身无力承担乡村清洁系列活动的经费支出,无足够的资金用于保障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运转及后期维护,基础设备维护不到位、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依然存在。

      2.整治机制不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庞大工程,农民对人居环境整治的认识不足,加上许多村庄人口外流严重,我们难以广泛动员群众,形成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人居环境整治机制。受各种条件限制,村庄也不同程度存在人居环境整治评价与监督机制难以构建,缺乏保障实施效果可持续的机制,村保洁员管理制度不完善,整治设施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三)治理效果

      因地制宜施策不够。当前部分地区人居环境整治逐渐“走样”,出现追求精致化、内容泛化的导向,脱离了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有序”的基础整治目标,在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生搬硬套别的地区人居环境举措,未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去制定目标任务的情况。此外,部分村庄缺乏统一的规划或者制定的规划没有考虑到自身资源禀赋、乡土风情等,出现了一些形式单一、风格雷同的规划,导致地方特色难以彰显,村庄的特色定位偏差。

      宣传引导效果不佳。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体宣传效力偏低下,部分村庄存在“重”行政部署,“轻”宣传发动现象,宣传载体、途径有限,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等方式拓展宣传范围力度不足,“最美清洁户”、“五星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形式化严重,缺乏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有效方法,农民主动参与、维护人居环境的意识不足。

      xx乡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治理实践分析

      作为组织者、规划者、参与者、宣传者及维护者参与了xx乡人居环境整治系列工作。该模式能够充分地提高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创造性,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主要可归纳为:“自组织、自规划、自筹资、自建设、自宣传、自维护”的六自模式。

      (一)自组织

      1.政府主动“搭台子”。通过乡村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该乡培养和锻炼出了一支善于与群众交流,能从实际出发解决群众问题的干部队伍。前期通过全乡摸排,整理出在外能人花名册共计26人,按照“党管人才、合作共赢”的原则,乡村干部与在外能人结对子,对在外能人逐个定期进行电话座谈,邀请返乡。如xx年底在xx乡曾家冲村党支部努力下在外能人刘逸自愿返回家乡支持乡村建设,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榜样示范“树旗帜”。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榜样是光,我们要善于发现光,挖掘先进典型,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自xx年初该乡陆续树立了如曾家冲村返乡达人刘逸、桃田坳村“党员先锋队”,傅家湾村“红色娘子军”等在内多个榜样力量。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他们勇立潮头、积极进取,从他们身上能清楚感受到到一种坚毅而执着、笃行而不怠建设家乡的信念。

      3.群众参与“齐步走”。统一思想是统一行动的基本前提。xx乡各村党员干部及组长依托“屋场夜话”、“美家美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村民在座谈、活动中凝聚共识、团结奋斗,人居环境的美好变化让村民获得了更多的认同感、参与感、幸福感。自xx年以来,各村村民累计义务投劳6000余人次,400余人持续义务投工近一年,各村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旧面貌。

      (二)自规划

      1.立足村情民意。满足乡村建设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的要求,xx乡各村制定规划时,立足实际,以村民自治为抓手,听取村民关于改造的意见建设,集思广益,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村庄规划中去,在大多数村民的支持和认可下制定整治方案。曾家冲村x自然村、傅家湾村等村村民在院落会议上曾经陆续表达的缺少花园、草地等休憩场所等问题,村干部负责当场详细记录,并在后续的整治中为村民修建竹制露台以供休憩,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

      2.找准自身特色。xx乡各村制定人居环境规划时深入挖掘本地山水文化等资源优势,充分保留村庄自身的乡土、乡愁、乡情等乡间元素,不搞大拆大建,不断在改造中找准自身的特色定位,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人居环境需求。xx乡桃田坳村结合村庄长征文化,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村;曾家冲x自然村在抖音粉丝群体基础上,打造乡村特色露营网红打卡地,颇受广大群众欢迎。

      3.融入地区大局。统筹谋划乡村顶层规划时,乡村要明确重点区域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主动把村庄人居环境规划与乡村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积极融入地区发展大局之中。正如xx乡x自然村明确自身“户外露营+特色民宿+乡村文旅之路”的特色规划,并将其积极融入xx乡“一体三区”战略、辰溪“四城”建设之中,为地区推动新发展、全力塑造文旅新形象提供了有益思路。

      (三)自筹资

      1.多渠道筹资。xx乡采取“乡级奖补+村集体配套+乡贤募捐+群众参与”的多元筹资模式,在各村创新设立村级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基金,由乡村两级组建的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委员会负责管理,作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重要平台,其借助微信群、抖音等多种方式动员村民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截至目前已筹得价值超200万元的人居环境专项物资。

      2.定期公示。xx乡筹集来的物资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恪守拒绝浪费、物尽其用的原则,最大化利用资金。对于收到社会各界的爱心物资,经“六自”模式委员会统一商议后进行使用,确保物资用在实处。同时将各项收支明细通过微信群、公示栏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定期向外界公示,并接受乡纪委及村民代表的不定期抽检等。

      3.引导鼓励。xx乡整合自身山水特点自主设计捐赠证书,由乡干部对捐赠的爱心人士一对一授予捐赠证书,并将制作村庄改造前后变化的视频转发给爱心人士。同时该乡也会定期邀请这些爱心人士至捐献物资的村庄实地察看发生的美好变化,让他们实实在在看到村里的改变,进一步激发爱心人士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四)自建设

      1.践行创新理念。理念是乡村人居环境系统治理的先导,决定着乡村的的发展方向,是乡村建设的基石。xx乡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用创意点亮乡村生活”的理念,其本质就是我国农村自古以来“和”理念的生动体现,顺应山水利用村里特有资源优势,别出心裁打造特色景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把“和”的理念贯穿始终,滋润人心、凝聚人心。

      2.小分队示范引领。xx乡辖区11个村均成立了由村干部、党员、村民等组成的一支规范化的“乡村改造义务小分队”,小分队作为“主力军”,在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这里聚集了村里的能工巧匠,能够让具备特殊技能的村民各显其能、一展所长。如今,各村村里的义务改造小分队每天早上都会准时集合,自发自愿参与义务改造,甚至有些远在他乡的务工人员,专门请假回乡,支持义务建设。

      3.建立长效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是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挥作用并实现其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建立长效机制有利于解决人居环境整治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有利于实现人居环境整治从“当下改”向“长久立”转变。桃田坳村以“党员小分队+义务劳动日(周二、周五)”方式建立的长期投工投劳制度,傅家湾村制定的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度等均是该乡探索建立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的生动体现。

      (五)自宣传

      一是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方式xx乡坚持以抖音短视频作为核心宣传阵地打造,通过拍摄制作短视频宣传展示人居环境整治的多彩内容,构建“互联网+人居环境改造”的宣传新模式。线下方式该乡借助于宣传栏、村村响、横幅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全乡群众人居环境保护意识。在xx乡曾家冲村x自然村,返乡小伙刘逸会将村里改造的视频上传到抖音号“回乡的刘老根”,每天都会有近30万的粉丝见证这个深山中的小村庄发生的美好变化;此外,村口显眼位置树立的宣传栏“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也已成为x自然村独具特色的“村标”。

      二是坚持政府与民间宣传相结合。xx乡成立的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宣传小分队,负责收集图片、视频等材料,xx年宣传小分队在国家、省、市、县级等各级媒体上共发表60余篇文章。此外,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工作要结合民间的声音与故事,覆盖更多的社会群体,用更真实、立体、多元化的叙述言说推动人人都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宣传者。该乡鼓励引导群众传递正能量,xx年各村群众新建自媒体账号增长8600余个,各村群众拍摄制作的人居环境整治视频宣传播放量达到数十亿次。

      (六)自维护

      1.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在村民广泛参与下作出的村庄公共决策,反映了村民的意愿和要求。因此,为长效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xx乡坚持以村民为主体,引导制定符合民意的村规民约,将其作为探索乡村自治的有力抓手。在乡党委、政府引导下,11个村陆续修订村规民约,将村内村外及房前屋后整洁标准、“农户十整洁”规定、“门前五包”责任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借助于村规民约“约”出乡村人居环境新风貌。

      2.健全村庄保洁制度。实施村庄清洁行动,长效管护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完善村庄保洁制度是关键。xx乡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日常监管和保洁机制,并明确公共区域由公益性岗位负责,每季度对这些人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实施优胜劣汰制度;此外各村也陆续建立了由村干部、保洁员等参与成立的垃圾分类回收积分超市,引导村民形成垃圾分类回收的好习惯,确保人居环境有人长期管、管到位。

      3.建立健全评比监督制度。人居环境评比监督制度是实现乡村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重要举措。村级层面,该乡xx年建立健全了由“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群众评比”的人居环境红黑榜机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对农户卫生每月进行评比,充分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乡级层面,xx乡人居环境环境整治督导小组负责每日下沉村组进行督查并建立台账,一周进行一次通报,实行一季度一奖罚制度,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实抓细。

      xx乡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xx乡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具有制度设计合理、资金投入多元可持续、群众参与度高等特点,该模式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xx乡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助力产业振兴

      人居环境的改善,激活了产业振兴的“一池春水”,迸发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生机与活力。该乡各村因地制宜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融合发展,该乡溪口村充分整合资源,将精品民宿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培育壮大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曾家冲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荷花长廊风光带,吸引乡村露营游客;桃田坳村桃树上山上坡美化人居环境等,这些催生的乡村特色产业、地方品牌,极大地促进了乡村竞争力的提升和产业兴旺的目标实现。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xx乡美丽乡村初具雏形,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到乡“打卡”的各类游客超10万人次,销售自产的原生态农副产品200余万元,真正做到了乡村如诗如画与产业生机勃勃的“美美与共”。

      (二)xx乡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助力人才振兴

      和美乡村建设需要多方人才的参与和付出,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人才磁场”是一道绕不过的命题。该乡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以人居环境建设为平台,营造了干事创业的适宜环境,返乡人才纷纷投身于乡村发展和建设事业中。xx年xx乡建立了本乡人才储备库,政府与在外能人定期举行座谈,建立健全了人才常态化对接沟通机制,x(抖音大咖)、x(中央党校博士)、x(创办大型养殖场)等各类人才陆续回乡支持家园建设。尤其是返乡人才x,其返乡后与村民共同进行x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已被推荐为xx市 xx 年度和美乡村建设“十大创新案例”。该乡实践经验充分证明了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有助于培养乡村建设与发展的管理人才,能够极大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促进乡村振兴。

      (三)xx乡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助力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人居环境、村容整洁的“外在美”,还需涵养以文化为主体的“内在美”。xx乡人居整治工作坚持以文化建设为引领,把人居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乡道两旁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等为主题的文化墙,在美化了村容村貌的同时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接受文化的熏陶,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为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注入精神动力。其次,以村史馆在内的文化载体,与传统文化、人居环境整治影像资料等结合,有助于挖掘整理反映本地特色的“过去,现在,将来”,村民从中可以汲取营养,激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新时代的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协同共建,既有助于乡村人居环境的品质提升,又能够实现乡村建设有序、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四)xx乡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助力生态振兴

      建设优美、整洁的人居环境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然要求,饱含着村民的美好期盼。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必须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xx乡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xx年全乡着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污水治理设施5座;改造厕所470个,启动公厕建设3座;投入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宣传点62个,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成功创建省级特色精品乡村1个、市级美丽乡村1个。乡村坚持以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等为人居环境整治关键抓手,不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质升级,有助于持续擦亮乡村生态振兴生态底色。

      (五)xx乡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助力组织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其中“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乡村组织振兴需要有良好的人居环境作为基础,而人居环境整治又可以促进乡村组织振兴的发展。为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常态化、长效化,xx乡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党员干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已达216人,义务投工总计约3800余个。另一方面“组织振兴”中的“组织”不仅包括“党组织”,还包括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等。该乡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陆续成立社会组织、自治组织32个,进一步增强了乡村组织力和凝聚力,这些组织对于统筹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提高乡村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五大振兴”之间的耦合机制在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要求驱动着农村人居环境各系统要素的调整与优化,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则为乡村“五大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为强大的力量,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xx乡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启示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xx乡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能够在xx年火出圈并持续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决策领导,更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结合自身观察、实地访谈等材料,特将xx乡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的经验启示总结如下:

      (一)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塑造“高颜值”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必须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彻全过程、全链条,运用“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思路。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将“家乡情怀、乡愁记忆”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吸引社会名人、乡土能人及群众广泛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另一方面,在党的领导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必须尊重乡村建设规律,立足乡村实际,关注乡村历史、乡村特有风俗等,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内容,确定人居环境整治措施实施的优先序,按照“小投入、微改造、精提升”的改造思路,充分保留乡土、乡愁、乡情等元素,制定适合村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规划及实施方案。

      (二)坚持村民主体,探索创新治理“新路径”

      新时代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必须要认识到土生土长的村民的经验、体会及需求等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特别要重视女性和留守老人等群体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作用,满足村民对美丽环境的需要,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此外,乡村两级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发挥群众在改善人居环境中的首创精神,根据实际情况总结独具特色的人居环境整治模式。主动借鉴、总结、创新群众创造的全民参与“信用+”、人居环境“红黑榜+积分制评比”等治理的方式方法,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的利益结合点,探索从支持局部试点开始,形成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推进机制,凝聚各方合力助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三)坚持宣传引导,健全长效维护“主阵地”

      宣传引导工作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应当遵循“正面鼓舞,浓厚氛围,长效维护”的原则,充分发挥抖音、微信等自媒体作用,动员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人居环境科普讲解活动,并利用新媒体、创新宣讲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构建宣传引导的强大阵营。同时乡村要着力将宣传引导与制度管护深入融合,坚持用制度保障运行,修订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农户家庭卫生保洁、检查制度。通过宣传引导打造示范典型,建立积极高效的正向反馈机制,营造乡村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促进人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有效实现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长期可持续维护。

      结语

      综上所述,xx乡人居环境整治“六自”模式实质上就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的鲜明体现,是一种自下而上,农民参与的,广泛听从群众意见,照顾农民感受,能够真实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低成本和高效益治理的一种新型模式。新发展阶段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关热词搜索: 农村 人居环境 整治提升路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