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策略

    时间:2024-01-10 13:52: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及策略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建设是传承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在这一进程中,文化振兴被视为铸魂工程。乡村振兴的核心目标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而文化振兴则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因地制宜进行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迈向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1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

      1.1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化兴,则国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建设是传承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通过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可以让乡村居民对自己的文化根源有更深的认同感,有助于传承乡村文化的独特价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1.2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乡村文化是乡村的“根”与“魂”,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长期性和引领性的作用。虽然我们已经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但要保护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还要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可以为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成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乡村文化建设有助于挖掘乡村的自然、人文和历史资源,打造独特的乡村特色和品牌形象。通过传播乡村文化的故事和特色,有利于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到乡村旅游或在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进行投资,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

      1.3有利于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乡村文化中常蕴含着丰富且优秀的价值观念,如勤劳、朴实、团结、尊老爱幼等。通过乡村文化建设,可以传递和弘扬这些优秀品质,引导人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乡村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农村居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通过组织文化活动、传统节庆等,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增强村民凝聚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不仅可以补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可以增加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总之,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文化振兴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农民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2.1乡村文化建设缺失专业人才。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各个领域都需要吸引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才。首先,在领导方面,一些村级基层党组织领导水平有限,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不高,有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党员干部数量不足,且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在引领和组织乡村文化建设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不够突出。这导致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控制不到位,落实不够精准。二是农村缺乏文化人才。人才是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就业机会的减少,农村大量人才向城市流动,很多有意向从事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人最终选择了其他行业,导致人才供给不足。再加上农村环境、政策、福利等因素,使得外来人才引进和扎根农村的难度加大,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文化人才的稀缺。此外,农村文化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也是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人才稀缺的重要因素。

      2.2乡村文化教育相对落后。乡村教育的落后状态集中体现在观念落后、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学生流失严重等方面。首先是观念落后,农本思想在乡村地区仍然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更倾向于将赚到的钱用于购买房产和实业,而对于教育投资和追求知识的意愿较低。重男轻女观念虽然有所改变,但仍然存在。基础教育设施落后,乡村地区的教育教学硬件设施相对滞后,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不完善。由于乡村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弱,投入教育设施的资金有限,导致教育设施更新维护不及时。同时,乡村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有待提升,影响了乡村地区教育的整体质量。另外学生流失严重,许多乡村地区的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选择外流到城市就读。这种学生流失现象进一步加剧了乡村地区教育的落后状态。总之,乡村教育在观念、基础设施、师资和学生流失等方面仍然较为落后,因此限制了乡村地区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2.3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在一些地方尚未建立健全乡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乡村文化建设和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关的资金筹措机制和投入渠道。这导致了乡村文化建设资金的来源相对有限,无法满足乡村文化建设的需求,同时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存在资源和资金分配不均的问题。较多的资金被集中投入到城市地区,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资金相对较少,导致乡村文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缺乏有效的资金监管和使用机制,导致资金的浪费和滥用。由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回报往往具有长期性和综合性,并不能立即带来显著经济效益,这使得一些投资者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持观望态度,进一步影响了资金保障机制的完善。

      2.4不良风气阻碍了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良好的社会习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农村地区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严重阻碍了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譬如,在一些农村地区盛行攀比之风,攀比之风在农村地区的泛滥,使得人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巨大变化。过去,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相对较低,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的普及,农村居民对于物质享受的渴望也日益增加。这就导致许多人放弃了原本朴素的生活方式,过度追求奢侈品和名牌,甚至为了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负债累累。同时陈规陋习潜滋暗长,由于乡村文化生活相对封闭,陈规陋习得到了滋生的土壤,如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和封建迷信活动等。另外存在“等靠要”的过度心理依赖,一些脱贫人群存在过度依赖外界帮助、缺乏自主意识的问题,缺乏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主动意识,助长了好逸恶劳的风气。这些不良风气与党中央建设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阻碍了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步伐。

      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3.1补齐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人才队伍短板。建立专业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对于传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乡村群众进行文化教育至关重要。需要加强村级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发挥其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加大对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吸引人才回流乡村,构建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基层人才的精细管理,因材施用,发挥其所长。此外,还需要健全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注重培养本土文化人才,并提供相关政策和待遇保障,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乡村文化振兴,这样的人才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将积极推动乡村未来各方面的发展。因此,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吸纳人才,组建一支强大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这样的人才队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能够有效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人才队伍还需要具备文化传承、文化保护、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能够与乡村群众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促进乡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同时,为吸引人才参与乡村文化建设,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培训机制和发展机会,给予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因此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可以联合起来,开展培养和引进乡村文化人才的计划,并为其提供专业培训、实践机会和晋升渠道,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活力。建立专业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是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吸纳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才,有效发挥其作用,将有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3.2重视乡村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扶助力度。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建设是改善农村教育水平的重要一步。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首先是提升教育资源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这包括投资用于改善学校设施、提供教育材料和技术设备等。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学校设施、提供先进的教育技术和资源,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为农村地区吸引和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培训计划等方式,培养优秀教师队伍。此外,政府可以与城市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教师轮岗、培训交流等方式来提升农村地区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要推行综合发展的教育模式,农村地区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用技能,除了传授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引入综合实践课程、开展乡村参与活动等方式来实现。通过人才引进、增加教育投入以及多层次教育发展,改善乡村地区的教育状况,为乡村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为农村地区的文化振兴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3.3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将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避免因财政资金短缺而影响乡村文化建设。农村基层财政部门在管理和使用乡村文化建设资金时应做到统筹全局,将乡村文化建设纳入全面发展的规划中。同时,要安排有序,明确资金使用的具体项目和时间表,确保投入资金的有效利用和项目的按时完成。还要做到专款专用,政府在决定投入资金时要明确资金的用途,确保乡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避免将资金挪作其他用途,保证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法性。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文化建设资金的监督和评估工作,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通过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提高乡村文化建设资金的使用效果。总之,政府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和加强监督等措施,确保乡村文化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和合理利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充分争取企业投资和利用村民的力量是筹措资金的可行之道。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引导企业投资,让企业关注和关心乡村文化建设,吸引他们将资金投入到乡村公共文化事业上。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提供投资回报保障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因地制宜制定策略,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进行乡村文化建设。例如,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等资源开展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增加乡村的财政收入。要加强对村民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到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好处和便利。可以通过推进乡村数字化进程,提供更便捷的数字文化资源,激发村民的投资意识。建立村民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定期听取村民代表的建议和意见,让他们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的决策和管理中来,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充分争取企业投资和利用村民的力量,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可以增加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共同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4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优化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环境。针对农村地区陈规陋习仍然存在这一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应建立健全的责任机制,党委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负责、各相关责任部门分工明确。此外,还需要深入研究乡村婚丧陋习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办法。为加强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监督,可以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并确保其有效运转。党员干部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移风易俗工作中,并通过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带动整体乡风民风的提升。为常态化宣传移风易俗观念,可以利用各种宣传载体,通过正面激励、选树先进典型的方式,深入基层,贴近农民群众,全方位地推动移风易俗观念的普及,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扩大移风易俗的影响力。此外应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明乡风建设。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