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策划方案 > 正文

    2022年学校教师教学设计方案优选范本

    时间:2022-02-17 15:04: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22年学校教师教学设计方案优选范本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学校教师教学设计方案优选范本,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学校教师教学设计方案优选范本

      一、揭题示标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百宝箱)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吗?(想)但是老师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们,不过看大家这么可爱,老师可以向你们透露一点儿内幕,这里面的所有宝贝都和今天学的新知识《毫米的认识》有关,(板书课题)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一探究竟吧!请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毫米是长度单位,并知道1毫米有多长。

      2、能正确使用毫米这个长度单位。

      3、会说出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齐读)(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有)

      要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那就需要大家认真的自学,下面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自学指导。

      一、 自主探究。

      自学指导(1)

      自学课本21面,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2、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

      3、 在什么情况下,要用毫米作单位?

      (时间3分钟,比一比,看谁自学的又快又好!)

      现在开始! 好,停!谁来回答第1个问题, 那么谁能说一说用尺子量出的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 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用毫米表示)用字母表示.

      大家真会自学!学的这么好,那让我们乘胜追击,请看自学指导(2)。

      自学指导(2)

      自学课本22面,再次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观察尺子,找到1厘米,数一数1厘米被平均分成了几小格?其中的1小格就是( )。

      2、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发现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3、1毫米有多长?同桌互相用手比一比,说一说。

      4、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自学时间:4分钟)

      二、 合作提升

      自学完了,自学效果怎么样呢?现在我们就来检测一下。

      拿出我们的尺子,结合认真的数一数。

      0~1是1厘米,中间有( )个小格

      1~2是1厘米,中间有( )个小格

      2~3是1厘米,中间有( )个小格

      你发现了什么?

      1厘米被平均分成了10小格且每一小格的长度相等,即: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那么1毫米有多长呢?首先,我们自己先在尺子上找一找,比一比,然后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也帮老师找一找,比一比。(演示)

      如果我们不用尺子,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吗?

      (两个手指之间很小的缝隙就是1毫米,全班伸出小手演示)

      好!现在就让1毫米的长度深深的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睁开眼睛,再次用手势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自己想一想,说一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物品呢?现在就到老师的百宝箱揭秘的时候了,

      (展示银行卡、小明星、身份证、五角硬币、钥匙、尺子、快餐杯等物品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我们认识了毫米,那么毫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先在尺子上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个1毫米?

      (1厘米里有10个1毫米)

      我们一块对着再数一数。(1厘米里有10个1毫米)

      那么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是:

      1厘米=10毫米

      三、 巩固运用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并且知道了1厘米=10毫米,那你们下面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1.读出下面图形的长度。(出示)

      你们会用毫米读出长度,那你们会用毫米测量长度吗?我们来检测一下。

      下面的几种测量方法正确吗?为什么?(出示)

      我们来实际操作一下,看谁量的又快又准!

      2. 量一量。 (出示)

      3.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谁拥有一双像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请你阅读明明的一篇日记,找出日记中用错了的单位,并比一比,说一说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20xx年9月17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3厘米高的卫生间,拿起了12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我跑步到学校,看到180米高的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6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我们一块用正确的单位把明明的日记读一遍。

      4、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出示)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再用一句完整的话表示出图的意思。(出示)

      四、总结解惑

      通过我们的交流学习,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惑吗?

      2022年学校教师教学设计方案优选范本

      教学要求:

      1、训练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怎样选择材料,学习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习惯。

      2、学习写板报稿。

      教学重点:

      通过仔细观察,选择合适的材料,按照板报稿的要求写下来。

      教学难点:

      弄清板报稿与平时的记叙文的区别,让学生按照板报稿的格式,写清要写的要素,并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简洁。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文,明确写作内容。

      板报稿一般要写出哪些内容?

      让我们先研究例文《和书籍交朋友》:本文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来写?都交代了哪些要素?(活动时间、场所、人物、活动情况、活动方法、意义……)这些要素就是写板报稿必须交代清楚的,也就是板报稿要写的内容。

      二、区别比较,突破难点,学习写法。

      根据习作要求:写报道做到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把内容写具体,标题要醒目,末尾要署名。

      怎样把板报稿的内容写得乘法而不失具体呢?

      研究例文,文章按什么顺序写?哪些地方写得具体?与记叙文有什么区别?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板报稿与记叙文的区别就在于:板报稿并不需要仔细刻画人物,细致地描写事情每一步的经过,也不需要很多华丽的辞藻,精心的修饰,只要实事求是地介绍开展活动的情况,结果,意义……因此,篇幅短小。

      再以《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自然段为例,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一事例怎样做到简洁而又具体的?通过研究,学生可以发现,这一节重点写了作者看到的水滴石穿的现象和形成的原因,写现象时只重点写了石头、石上小洞的样子。作者看到什么写什么,没有过多的修饰,很细致地描绘,语句十分简洁。

      通过这两篇例文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出本次习作的写作方法和要求,知道板报稿在结构、语言上的特点,并根据这一要求习作。

      在习作中,命题也是一个难点。怎样才能做到标题醒目?可以要求学生先想清楚要写的内容,再根据内容进行概括,用词语或简练的语句来确定命题。

      三、习作要求,练说练写

      明确了习作要求,就可以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你准备写什么活动或事情?准备怎样写?在口述的基础上练写。不过,在说或写的时候,一定要对照习作要求,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简洁。写完后再命题,写完后在右下角署名。

      这三步教学过程,要紧扣住教学难点重点,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明确习作要求,并按照要求,完成板报稿。

      四、学生练写。

      学生练习写作,完成初稿,教师巡视,相机点评指导。

      2022年学校教师教学设计方案优选范本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北师大版)第一章数列第二节等差数列第一课时.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联想”、“类比”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应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2)账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3)会应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定义的理解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提高熟悉猜想和归纳的能力,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用于发现的求知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一(7)班的学生(平行班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思路】

      1.教法

      ①启发引导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③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

      引导学生首先从三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从0开始,将5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的数列是什么?

      2.水库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库的办法清理水库中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最低降至5.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单位:)组成一个什么数列?

      3.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息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按活期存入10 000元钱,年利率是0.72%,那么按照单利,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单位:元)组成一个什么数列?

      教师:以上三个问题中的数蕴涵着三列数.

      学生:

      1:0,5,10,15,20,25,….

      2:18,15.5,13,10.5,8,5.5.

      3: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设置意图:从实例引入,实质是给出了等差数列的现实背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等差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由特殊到一般,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观察归纳,形成定义

      ①0,5,10,15,20,25,….

      ②18,15.5,13,10.5,8,5.5.

      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思考1上述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思考2根据上数列的共同特点,你能给出等差数列的一般定义吗?

      思考3你能将上述的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三列数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让学生抓住数列的特征,归纳得出等差数列概念.

      学生:分组讨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前数和后数的差符合一定规律;这些数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教师引导归纳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另外,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符号角度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使学生体会到等差数列的规律和共同特点;一开始抓住:“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为同一常数”,落实对等差数列概念的准确表达.)

      三:举一反三,巩固定义

      1.判定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指出公差d.

      (1)1,1,1,1,1;

      (2)1,0,1,0,1;

      (3)2,1,0,-1,-2;

      (4)4,7,10,13,16.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订正并强调求公差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公差d是每一项(第2项起)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为0 .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等差”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2思考4: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n+1,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强化等差数列的证明定义法)

      四:利用定义,导出通项

      1.已知等差数列:8,5,2,…,求第200项?

      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an呢?

      教师出示问题,放手让学生探究,然后选择列式具有代表性的上去板演或投影展示.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评价、引导,总结推导方法,体会归纳思想以及累加求通项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尝试处理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要逐一点评,并及时肯定、赞扬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自主解答,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五:应用通项,解决问题

      1判断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 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a1,d和an.

      3求等差数列 3,7,11,…的第4项和第10项

      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操练,教师巡视学生答题情况.

      学生:教师叫学生代表总结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教师补充: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就可以求出其通项公式

      (设计意图:主要是熟悉公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公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基本量法”求解等差数列问题.)

      六:反馈练习:教材13页练习1

      七:归纳总结:

      1.一个定义: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定义表达式

      2.一个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二个应用:

      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

      教师:让学生思考整理,找几个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给出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联想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新的高度上去重新认识和掌握基本概念,并灵活运用基本概念.)

      【设计反思】

      本设计从生活中的数列模型导入,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归纳出等差数列定义,然后由定义导出通项公式,强化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教学采用启发方法,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讨解决问题为途径,以相互补充展开教学,总结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热词搜索: 学校 教师教学 设计方案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