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空巢老人电视剧【让全社会都来关注“空巢老人”】

    时间:2019-01-12 04:23: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
      一辈子总操心,就换个平平安安。
      ……
      
      十年前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这首温馨的歌――《常回家看看》,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多年以后,总是清晰地记得,爷爷每次听这首歌,就非常陶醉地跟着音乐哼唱。这首歌,提醒年轻人多回家陪伴年老的爸妈。
      十年后的今天,即将迎来重阳节,这是一个老人的节日。让我们大家来一起多关心家里的老人吧。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据了解,目前我国至少有2340多万老人独守“空巢”。“空巢家庭”分布在城市老年家庭中的比例至少超过30%。此外,由于社会化养老设施、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许多老人无法到养老院或由社区安排安度晚年。“空巢老人”的数量和比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经济、伦理、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
      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以上人口为1.3亿,占到了总人口比重的10%。也就是说,中国正式进入了“老龄时代”。社会出现了许多的“2+4家庭”,即夫妻双方要照顾4位老人。为此,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管问题,杜绝类似的悲剧再度发生,已成为一个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牵动着社会神经的敏感话题。
      在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家庭模式日趋小型化的同时,有关老人生存状况的报道也频频见于报端,作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尤其受到关注。
      经济困难、无人照顾、缺乏精神慰藉,这三大问题困扰着“空巢老人”,现状堪忧。
      
      农村“空巢老人”:经济困难
      
      材料1: 老家在农村的于大爷,腿有残疾,与同为残疾人的妻子靠每月200多元的政府救济金度日,由于无医保,平时有点病痛什么的根本不敢上医院。他家住的是两间共30平方米的砖瓦旧房,一台旧电视是全家惟一的家用电器,没有电话。他们的子女离家较远,平时很少来看二老。一次他们同一天感冒了,因为浑身难受而双双卧床,一整天没吃没喝,也没人照顾。后来幸好被邻居发现了,请来医生给他们看病。病好后还落得子女埋怨他们不照顾好自己。他们大哭了一场,那情景着实令人同情。
      
      据了解,在农村的一些“空巢老人”生活水平偏低,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居住条件较差,电话拥有率也不高。这些老人的健康状况普遍偏差,患病的比例较高,行动不便者较多。
      农村“空巢老人”没有退休金,也没有养老保险,他们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的贴补。但一些子女自身在外地谋生也很艰难,无法贴补老人,所以一旦他们年老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就可能陷入衣食不保的境地。养儿防老,“老来福”是人一辈子最大的幸福。可现状却是,农村经济落后,“空巢老人”处境凄凉。“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成了时下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平时村里若有老人去世,有时连抬棺材的人都凑不齐。”采访中不少老人这样伤感地描述。
      在我国,照顾老人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但现实中,子女因工作或其他原因又难以照顾到,而社会保障体系又缺位,这就造成了一系列问题。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目前,许多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在部分农村,一些“空巢老人”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
      去采访江苏盐城的一个老太太时,见到记者,眼泪哗哗地就下来了。方言里不知道老太太说的什么意思。后来找来一个懂方言的翻译,才知道老太太儿子都出去打工了,她几乎没有经济来源。每天喝粥,只有中午才能吃一顿米饭。邻居们大多是这样的情况。
      66岁的农民林爱毛,多年前老伴去世了,独自一人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拉扯大。可到了晚年,孩子们都出去打工谋生了,只留下她一个人守着空房子,自己照顾自己。一年也见不上儿女一次,感到非常的孤独、无助。让林爱毛庆幸的是,自己的身体还比较硬朗,她最担心的是生病。她指着在她家串门的一位老人说:“她有糖尿病等好几种病,因为儿子出去打工了,家里没人照顾也没钱看病,只能硬撑着。”
      孤寡老人是独居老人中最无奈的群体,尤其是没有工资及其他经济来源的老人,更是经常陷入贫困和孤苦的境地。
      
      城乡“空巢老人”:没人照顾
      
      材料2:据《江西日报》报道:赵忠卿84岁了,老人的居住环境非常简陋,所有的生活物品都凌乱地堆放在两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小房间内,因老人年迈,无力收拾,许多物品都发霉了。
      赵忠卿有5个亲生子女,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一个能在他身边悉心照顾他。“大儿子在上海,离得很远;二儿子已经去世;小儿子患有肝病,生活条件不好;大女儿夫妻俩天天赌博;小女儿虽然在国税局上班,但是连过节都不来看望我。”
      “生了5个子女,年过八旬,却孑然一身,一年多没有哪个儿女过来照顾一下,老人气得几次想自杀。”
      
      另一则消息:63岁的丁老太太,老家在盐城东台,老人的儿子在徐州工作,因工作关系很少回家。两年多前,儿子和媳妇离婚了,老人被儿子从老家接来照顾孙女。而孙女在浦口某中学上学,是住读,只有周末才回来。
      有一天因改装水表,邻居们才发现,丁老太太已死在家中。据邻居们回忆,最后见到她是在三天前。
      邻居说,丁老太太实在太可怜了,平时家里就她一人,也没有人照顾。丁老太曾说过自己有高血压、糖尿病,还问过邻居看病需要多少钱。“她和我们聊天,说大儿子出车祸死了,自己有病也没钱看,有时说着说着就流眼泪了。”
      84岁的叶美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她的子女虽然都在本省,但都离得远,要是独自在家时发病了,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还有不少地方曾经因为无人照顾,发生过独居老人死于家中,数月无人知晓的惨剧。
      
      城市“空巢老人”:缺乏精神慰藉
      
      材料3:与生活困难、无人照顾等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对“空巢老人”来说则伤害更大,特别是老伴去世后的孤老会更加孤独。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让人心酸的悲剧:2007年夏天,某村一家83岁的女性老人去世后,84的男性老人因为不会做饭,只得轮流跟着儿媳生活,因为儿子们都在外工作或打工,缺乏情感交流的老人越来越自闭,渐渐变得整天不说一句话,2008年10月,结果这位孤寂的老人由于过度思念老伴无病而终。
      刘大爷和刘大妈今年70多岁了,儿子在北京工作,女儿远在美国,老两口留守在石家庄的“空巢”里。
      老两口都是退休干部,退休金每月2000多元,儿女也都是高收入阶层,不时给老人寄来一些高级保健品。在外人眼里,他们的日子过得挺滋润。
      走到哪里,老两口都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可是,谁能想到,回到家里的老两口,面对空旷的三室一厅,孤寂之感不时涌上心头。看到儿子喜爱的书籍,摸着女儿甜笑的照片,老人心里好空虚。给孩子们打个电话吧,正是上班时间,他们都忙着,没事没情的打电话干什么
      实在无聊了,他们也去儿女家走走,但他们说:“那不是自己的家,不能长住呀。” 儿女就在本市,可老人偏偏要独自居住,如今,这样的老人越来越多。
      养儿防老,可这些老人为什么偏偏要独居?一句“自己一个人很好”,潇洒之中其实透着辛酸。
      “空巢老人”、独居老人都存在一定的心理疾病。老年人在长期独自生活的情况下,容易患上抑郁症、妄想症等等。“因为长时间的独处,孤独和害怕等不良情绪,会造成老年人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以及对生活环境的恐惧。”
      一项针对老年人心理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空巢老人的精神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家庭“空巢”综合征逐渐显现。专家建议应针对空巢老人的心理角色转换,提供相应心理咨询,帮助空巢老人尽早走出“空巢”综合征。针对空巢老人的心理角色转换应该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帮助空巢老人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父母与子女关系”转向“夫妻关系”。同时,应该更多地鼓励空巢老人拓宽人际交往,培养个人兴趣,参加公益性劳动。
      
      糖尿病“空巢老人”: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对于糖尿病“空巢老人”来说,不管是经济困难、没人照顾,还是缺乏精神慰藉,都是比一般人要更加危险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吃降糖药或者是注射胰岛素,都是需要长期的经济支付的。而且糖尿病病人如果没人照顾的话,出现紧急事件就会比较麻烦,比如临时低血糖或者酮中酸中毒。这些都是客观上可以解决的问题。
      糖尿病病人的心态好不好,也直接影响血糖的水平。要治疗老年人的心理疾病,首先应该让老年人走出封闭的生活空间,通过一定的社会交往,体现他们的生存价值。这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特别是通过社区服务,为老年人营造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帮助老年人在退休之后,重新确立自己的生活目标。
      比如去参加一些糖尿病教育学习班,或者去多认识一些糖尿病朋友,组成队,一起进行娱乐活动:唱歌、跳舞、玩踢毽子……
      
      治病良方 是“常回家看看”
      
      很多子女以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为荣,却忽视了父母的精神需求,难得回家看望老人。“其实,儿女经常回家,陪老人拉拉家常,‘常回家看看’才是治疗‘空巢老人’心理疾病的最佳良方。”
      “工作太忙难得回家,和父母在一起又处不来。”不少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也有一些年轻人,尽管不能和父母在一起,但他们想着法子给父母精神慰藉。在广东工作的毛昊平时工作繁忙、常常加班,一年最多只能回家两次。为了增加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他专门给父母购置了电脑,教会他们上网,每天下班回家便与父母在线聊天,不让他们感觉到孤单。“其实只要子女有一份孝心,就能找到给父母精神安慰的办法。”
      老人每年最快乐的就是春节那几天,儿女都回来了,和他们看看电视、说说话,和孙辈们逛逛公园,感觉年轻了许多,“哪有父母不想多看看孩子的”。
      对许多被工作消磨得精疲力竭的中青年人来说,“国庆”黄金周已是约定俗成的黄金出行期。然而,对于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来说,“国庆”长假会暗暗生出一些盼望:儿女们能回家来看看吗?
      作为子女,当然应该更加关爱身边的老年人,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愉悦,生活得到充实,这不仅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对老年人的尊重,而且也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子女和社会都应承担起责任来。

    相关热词搜索: 全社会 都来 老人 关注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