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2019_(安徽省)2019年淮南市大通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0-05-14 07:10:5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材料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19日在大通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大通区人民政府区长 罗志银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19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2019年,我们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平稳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全年完成财政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10.3%;
    地方财政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7.7%。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1.2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一产完成增加值6.3亿元,同比增长3.2%;
    二产完成增加值27.8亿元,同比下降7.9%;
    三产完成增加值17.1亿元,同比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亿元,同比增长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同比增长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15元,同比增长6.9%;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4元,同比增长7.6%。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工作:(一)优化结构促转型,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全力稳定工业经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全面落实促进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有效遏制了指标下滑。预计,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同比增长11.6%;
    规模工业增加值30.2亿元,同比下降9.5%。新增规模以上非煤电工业企业8家。20个省“861”项目完成投资27.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0%。40家企业被纳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单,完成产值21.9亿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10.6亿元,同比增长6.4%。积极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活动,实现粮食总产11.4万吨。肉类、水产品、蔬菜、林果等总产量均保持增长势头,粮经比调整到6.4:3.6。农业产业化持续推进,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6家、家庭农场10家、市级示范园1个;
    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农产品1个;
    新流转土地5500亩。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各类农机具120台(套),发放农机补贴419万元。年度八小水利工程全面完工,高塘湖泵站主体工程、孔店一级、三级站技改工程开工建设。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家、民营企业371家、个体工商户701家。重点商贸项目遗留问题得到解决,亿丰国际汽车博览城、淮南国际商城恢复建设。全市首家电商创业园—淮南新经济创业园成功开园并运营良好,标志着我区电子商务产业正式起步。“寿州窑—紫金石”唐风雅苑文化园加快推进,煤文化产业园暨九龙岗民国小镇完成方案策划。“万人坑”景区完成修缮改造,上窑森林公园、舜耕山风景区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苏果超市洛河分店即将开业,金丰易居东菜市建成投用,九龙农民新村菜市场完成建设。寿州窑·楚大鼎、“五色牛”牛肉汤被评为中国·安徽旅游必购商品;
    乐森黑马儿童吉它、寿州窑陶十二生肖等被评为淮南市旅游商品。(二)持之以恒强基础,加快释放发展活力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整合原区卫生、计生两部门职责,组建区卫计委。有序开展行政审批改革,切实做好省、市下放审批事项承接和区级审批事项取消工作。坚持财政工作会商制度,实行“参与式”预算编制,全面公开62家预算单位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7494万元。注重防范和化解政府风险,全年化解存量债务320万元,债券置换700万元。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47个村级“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全部完工。扎实开展“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稳妥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强力推进招商。层层分解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健全完善重点招商项目认领制度和协调推进机制,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选商补链。中国网库淮南电商谷、淮南电商企业仓储配送中心等10个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项目签订协议,2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淮南上谷农产品物流园等56个项目正在洽谈。与上海信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招商初显成效,华商新经济综合体、北虹桥科创园等10个项目正在对接。预计,全年引进内资4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20%;
    招商引资实际形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
    完成年度任务的148%;
    引进亿元以上省外资金到位3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70%。着力做优平台。淮南市东部工业区(二期)暨农场拆迁安置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通过市政府批准。大通工业新区完成三期自来水、通讯网络、燃气管网铺设和纬二路建设,园区供电线路改造进入设计阶段。上窑工业聚集区实现燃气供气,入园道路正在实施建设。千方百计拓展园区发展空间,集中资源力量推进闫家湖地块征迁工作,同步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全年累计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6000万元,新增园区开发面积700亩、熟化净地500亩。加快项目建设。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要求,筛选排定年度40个重点项目,逐一细化年度投资目标和建设进度,全年完成投资45.44亿元。纪兴源、乐森黑马2家企业成功入选全市上市后备企业库。帮助富华服饰、乐森黑马等企业争取首批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5800万元。鼓励扶持石油化机、唐兴液压、翔辰机械等优质企业扩能增产。(三)克难攻坚推城建,全力优化城乡环境加快城乡建设步伐。突出抓好旧城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1033套公租房完成大部分单体工程,3515套棚改房年度任务全部开工。其中,1706套采取货币化实物(房票)安置,现已完成房源采购并签订协议;
    1809套采取建设保障房安置,目前正加快实施。高标准完成洛河渔民村、轴瓦厂家属区等4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全力做好安理大新校区、市妇幼保健院等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全年共征地1124亩,拆迁251户、6.3万平方米。巩固交通枢纽地位。全力保障重点道路工程建设,洞山东路、林场路改造全面完工,淮上淮河大桥、九龙大道加快实施,中兴路、商杭高铁暨淮南南站启动征迁工作。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九水路7.8公里、马窑路1.2公里县乡道路升级改造、4条村道6.2公里新增(延伸)、15.2公里道路安保工程按期完工,15.2公里道路绿化工程和7公里道路照明工程完成招投标。提高城乡管理水平。加强矿山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上窑山非法盗采山石资源整治,彻底遏制非法盗采行为。高度重视国土、规划违规整改工作,土地管理领域和住建部卫片图斑基本整改到位。持续保持控违拆违高压态势,提前完成30万平方米拆违任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PM10保持在目标范围内。坚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并重,层层落实包保责任,圆满完成禁控目标。植树造林3000多亩,完成年度任务的200%。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3个。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农村环卫市场化实现全覆盖。(四)千方百计惠民生,扎实构建和谐大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全年民生支出3.9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5.02%,同比增长6%。年度涉区25项民生工程圆满完成,累计拨付资金2.31亿元,其中区级配套资金1552.1万元。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新增就业531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7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参合分别为5.9万人、4.3万人、9.8万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和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等资金3824万元、惠及城乡群众2.6万人(次)。有序发展社会事业。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创建国家级认定,城乡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完成九龙岗省级全民健身广场和8个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开展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636场(次)、各类体育项目315场(次)、“送戏进万村”73场(次)。落实乡村医生保障措施,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收支管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网底功能。全面启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化电子建档16.4万人。大通公安分局业务用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即将封顶,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投入使用,金瀚社区组建完成。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工作得到加强。弱势群体、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物价、法制、档案、审计、统计、民族、宗教、地方志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持续深化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面实施人民调解防护网工程,从源头上化解和减少矛盾,共摸排矛盾纠纷350起,化解323起。健全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法律援助应援尽援,社区矫正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党政领导公开接访日、信访积案化解年等活动,继续落实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和领导包案等制度,信访形势总体平稳。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认真开展“守护平安”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产品质量、医疗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四员”工作责任制。圆满完成全区第三届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统一换届选举工作。洛河镇9个村(社区)平稳委托市经开区管理。建立健全“五级五覆盖”和“五落实五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积极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等各项专项行动,全年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回首过去五年,我们万众一心,群策群力,负重拼搏,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开放兴区、生态立区和城乡一体化四大战略,着力推动特色工业、绿色农产品供应、现代商贸物流和最佳宜居四大基地建设,全力打造产城一体、青山绿水的新大通,朝着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五年来,我们致力于稳增长、促升级,综合实力在结构调整中勇攀新高。“十二五”末,全区财政总收入比“十一五”末增长85.2%,年均递增13.1%,地方财政收入比“十一五”末增长137.2%,年均递增18.9%;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一五”末增长36.9%,年均递增6.5%;
    固定资产投资比“十一五”末增长114%,年均递增16.4%。统筹推进三次产业,三次比重调整至12.2:54.4:33.4。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初步形成,各类农业示范园区(基地)面积达到3.8万亩。工业主导地位更加凸显,以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纺织服装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工业化率由56.7%提高到69%。第三产业不断壮大,东部商贸物流基地初具雏形,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由“十一五”末的9家增加到37家。——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打基础、利长远,发展后劲在质量并重中更为坚实。抓住市经开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战略机遇,积极探索无缝对接、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累计投入3.7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承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入园企业由“十一五”末42家增加到128家。狠抓项目建设和有效投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9.4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7.9倍。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0.8%。——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推改革、促开放,内生动力在释放活力中不断积蓄。圆满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率先完成区政府、区直部门及各乡镇、街道的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订、公布工作,实现两级政府清单制度建设全覆盖。农村综合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均稳步推进。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持续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推进机制和区领导领衔、部门和乡镇街道帮办等制度建设,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五年累计签约项目123个,实际到位资金265.4亿元。——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抓建设、重管理,城乡面貌在建管并举中日新月异。大规模实施旧改棚改,累计拆迁220万平方米,新建瀚城、顺发泽润园等标准住宅小区8个、145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由“十一五”末的12平方公里增加到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58%提升到69%。合淮蚌高铁暨淮南东站、淮蚌高速等6条交通要道建成通车,国庆东路、洞山东路等7条城市主干道完成拓宽改造,中兴路、商杭高铁暨淮南南站等3条重点道路启动建设。深入开展“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上窑山、舜耕山封山禁采,累计植树造林2.1万亩,拆除违法建设200万平方米,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8个。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强保障、惠民生,人民生活在共建共享中切实改善。“十二五”末,预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98.5%和109.7%,年均递增14.7%和16%。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3317套、126.6万平方米。累计实施民生工程42项,总投资8.6亿元,惠及城乡88万人(次)。科技、教育、文体、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治安防控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全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五年来,我们致力于转作风、重服务,自身建设在效能提升中持续加强。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等教育实践活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行政效能持续提升。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监督,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60件、政协委员提案341件。圆满完成“六五”普法,积极开展“江淮普法行”,“法治大通”建设扎实推进。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努力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扎实推进绩效管理,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公开和12345热线办理回复工作,促进了政府工作提速增效。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以及人、财、物使用管理的监督和制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有关规定,厉行勤俭节约,进一步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加快发展必须坚持用解放思想、转型升级的理念把握全局。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不断更新观念、探索创新,用转型发展的理念决策定位,用项目建设贯穿发展全过程,坚定不移推进“四大战略”实施和“四大基地”建设。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思想上坚持转型发展不动摇,工作上咬定加快发展不松劲,大通发展的步伐就一定会越迈越大!必须坚持用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举措破解难题。五年来,我们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不等不靠,迎难而上,在变化中抢抓机遇,在调控中加快发展,体制、规划、资金等难题有效破解,为下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前进中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用务实高效的办法去解决,就一定能够把握先机,阔步发展!必须坚持用团结奋进、敢于担当的作风干事创业。五年来,我们切实转变作风,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全区城市形象的明显变化,经济指标的持续增长,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无不得益于全区上下团结拼搏的整体合力。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团结一心,求真务实,就没有爬不上的坡,没有越不过的坎,没有干不成的事!必须坚持用以人为本、心系民生的情怀促进和谐。五年来,我们努力探索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路子,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让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累计民生支出1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9%,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心系群众、真情为民,权为民用、利为民谋,就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形成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的良好局面!各位代表,大通正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化,孕育着蓬勃发展的生机。这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谋划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加强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衷共济、通力协作的结果,更是大通人民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忠实履行职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传统产业仍占主导,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提升。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欠账较多,城乡统筹发展任重道远。三是资源能源环境约束突出。土地、资金、能源等制约因素仍将长期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依然较大。四是和谐社会建设任务繁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就业和安全生产压力加大,群众生活亟需改善,征地拆迁等遗留问题和社会矛盾依然突出,不稳定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五是政府自身建设仍需加强。极少数干部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仍然不足,开拓创新能力不强,服务发展水平不高,违法违纪情况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十三五”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我区建设“产城一体、青山绿水”新大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宏观经济发展正加快转变方式,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为我们提供稳定的预期和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
    中原经济区、长江经济带上升国家层面,安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规划建设,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的战略升级,打造“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明确提出,以及合淮同城、淮蚌同核等战略推出,将对我区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省、市“调转促”和市“1235”发展思路、“235”产业发展路径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市委九届九次全体会议提出的聚力建设“一个新区”、打造“三大平台”,明确了大通在全市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产业定位。在这样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动员全社会力量,凝聚各方面智慧,把平台搭建好,把优势发挥好,把工作谋划好,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和重托。“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抓手,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生态建设和环境质量提升为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大力实施工业强区、生态立区、商旅兴区、城乡一体化四大战略,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商贸物流基地、绿色农产品基地、宜居宜业宜游基地,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即: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财政总收入达到7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48000元和21600元,年均分别增长10%、1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0%。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达到上级要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高。各领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法治大通基本建成。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和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转型升级为引领,持续推进经济质量提升。全面贯彻落实省、市调转促工作部署和区委《关于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实施意见》要求,以实现转型发展为目标,努力推动产业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上中高端。集群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重点推进现代装备制造业。到2020年,建成以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努力形成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40亿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支持煤矿机械电子、商贸物流、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及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实施兼并重组,努力形成机械电子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服装服饰产业集群、商贸物流产业集群等4大产业集群。到2020年,力争上市企业达到1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超5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汽贸城、综合商城、滨高铁站商圈及物流、商贸、交通换乘中心等项目建设,构建东部现代物流商贸中心。突出电商平台,推进特色电商街区建设,建成电商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形成“舜耕山-蔡城塘-高塘湖-淮河-上窑山”城市旅游带。到2020年,力争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到80家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服务业占经济比重超过40%。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万亩绿色蔬菜、万亩优质林果花卉、万头奶牛、万亩优质特色水产品、万亩草莓、千亩食用菌等六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到2020年,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比重达到70%以上,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家庭农场60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推进发展能力提升。继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鼓励创新创造,努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活创新活力。继续推进改革。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部署要求,深入推进产权、要素市场、政府职能、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基础性制度改革创新,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和利益协调机制,使经济社会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推动创新创业。大力实施“互联网+”,建立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分享经济。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进各类创新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及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20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0家。创新开放模式。主动接受长江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组团城市延伸辐射,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强化与周边市、县区和市经开区、淮南农场的协作联动、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积极引进龙头型、配套型、补链型项目,努力培育形成新的核心增长极。做实平台支撑。坚持按照集群发展、绿色集约、产城融合、示范带动的原则,明确园区规划布局和发展定位,建设集经济、生态、文化、制度创新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产业园区,争创省级开发区。到2020年,力争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建成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过330个,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超过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超过30%。做强镇域经济。坚持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健全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奋力推动乡镇、街道经济加快发展。支持上窑镇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的皖北名镇;
    洛河镇谋划建设全市物流集散中心;
    九龙岗镇倾力打造工业强镇、商贸重镇;
    孔店乡建设省、市知名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大通街道完成中心城区改造,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以产城一体为导向,持续推进城市功能提升。坚持以人为本、“多规合一”、产城旅融合,以大景区、全域化思路推进城乡一体发展。拓展发展空间。牢固树立科学的规划、建设、管理理念,主动参与皖中城市群共建共享,修编完善城区规划体系,积极推进现代化东部新城规划建设。完善三镇一乡城镇基础设施,加快推动九大一体化、上洛一体化和孔店乡融入山南新区建设步伐,提升乡镇建设品质,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乡镇为依托的城镇集群。力争到2020年城区面积拓展至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加快城乡建设。加快推动现有建成区内棚户区、老旧小区、城中村和传统商业中心街区改造,高标准完成大通中心城区、万向顺发泽润园、上窑小城镇改造和已开工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同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进九龙岗镇采煤沉陷区治理、农村土地整理及安置区等建设。到2020年,全面完成现有建成区范围内老旧小区、旧商业中心街区和集中连片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织密城乡路网。全力保障淮上淮河大桥、中兴路、商杭高铁暨淮南南站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道路网化工程,构建以高铁东站、南站为支点,以国庆东路、朝阳东路、洞山东路等为横轴,以田大路、舜耕南路、中兴路、九龙大道等为纵轴,以淮蚌高速、淮滁高速、206国道等为纽带的干支衔接、畅通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融入合肥都市圈、中原经济区、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发展,打通走向世界的大通关。——以青山绿水为核心,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提升。坚持生态立区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节能环保、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着力打造更优的自然生态环境。节约利用资源。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全面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积极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大幅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环境监管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淮河排污口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推进水污染防治计划和大气污染物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强化环境整治。扎实推进“三线三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超载超限、抛洒滴漏、摊群点等各项整治,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创建成效。持之以恒做好拆违控违工作,不断加大巡查防控和依法拆除力度。深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整体构建环境优美、秩序井然、文明诚信、开放包容的城乡环境。推进生态建设。强化森林城市、森林乡镇和森林村庄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坚决解决非法盗采问题,实施上窑山生态环境修复,做好舜耕山风景区保护,合理开发淮河及其支流、高塘湖水域资源,切实保护好“两山两水”。加快推进美丽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及九大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把美丽镇、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努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让新、老大通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持续推进生活品质提升。坚持民生优先,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基层治理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在认真总结近年来民生工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民生工程保障、监督与量化考评体系,切实把民生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保障房建设、上窑地区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九龙岗南门口沉陷区危房等热点、难点问题。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始终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强各项促进就业政策措施的衔接、整合,健全完善就业服务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劳动者终身接受职业培训机制,实施农业劳动力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工程,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十三五”时期,力争新增就业2万人,实现再就业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着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升全区教育水平。持续深化医药卫生和计划生育改革,完善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改善城乡卫生设施条件;
    健全计生优质服务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继续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大通”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密切关注征地拆迁、采煤沉陷、涉法涉诉等热点、难点问题,落实包保责任,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专项整治,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扎实做好2016年各项工作2016年,既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大通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财政收入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四个突破”,推进“四个提升”,完善“四个体系”。(一)抓好四个突破,力促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强化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上实现新突破。狠抓项目建设增加有效投资。积极开展项目投资年活动,逐月排实投资计划,确保全年完成投资52.4亿元。坚持把大项目建设作为促进投资增长的突破口,继续排出对全局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工业、农业、城建、服务业等重点项目,完善项目投资协调推进机制,持续加大新建、在建、续建项目的攻坚力度。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21个、竣工项目6个、储备项目31个。优化环境,健全完善项目审批快捷通道和“项目代办制”制度,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阻施工等违法行为。继续做好省、市重点项目征拆保障工作。突出招商引资增加有效投资。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围绕主导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立足特色、搞好设计,进一步健全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强化招商责任,落实招商奖惩制度,形成全区招商合力。创新招商方式,着力强化企业招商、产业招商、中介招商和会展招商,积极开展驻点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大力提高招商质量。力争全年引进内资增长20%以上,招商引资形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积极争取项目增加有效投资。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动向,准确把握上级投资导向,立足土地治理、生态保护、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继续筛选申报一批重点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上级投资“盘子”,借势借力赢得更大发展。在抓好已有政策项目落地的同时,加大对PPP、EPC新政策、新模式项目谋划和争取力度,全面提升对口项目支援实效。探索启动农村整村搬迁试点工作,争取更多上级投资,盘出更多建设用地,破解用地难题。二是推进园区建设和结构调整,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加快产业升级。把集群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工业经济转型、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成长性产业,重点推进石油化机、纪兴源智能化涂装和唐兴机械装备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围绕装备制造、服装加工等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继续按照“扶大、关旧、上新、延长”的思路,大力实施50个技术改造、创新、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力争天正电气、德瑞化工等技改项目年内建成投产。推进以富华服饰工业园为核心的服饰加工企业孵化区建设,加快形成万人以上服装服饰产业集群。壮大实体经济。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鼓励支持现有规模企业、骨干企业提升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认真落实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措施,鼓励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完成非煤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目标任务。选择一批规模临界点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充分用好市、区产业引导资金,完善融资担保政策,加强银企政对接,集中扶持、重点培育,使成长性企业上规模,规模企业上台阶。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亿元以上企业2家。注重园区建设。坚持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科学定位园区功能和产业。健全完善园区利益分配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园区发展活力和动力。鼓励引导园区企业通过合作、租赁、转让等方式,促进“腾笼换凤”,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创新投融资模式,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跻身省级开发区为目标,加快推进大通工业新区扩容提升,重点完成闫家湖地块征地拆迁,做好产业布局和规划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开工电建一公司钢构项目,投产金达利蓄电池项目。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基础,支持上窑工业集聚区功能完善。以市经开区和淮河港为依托,支持洛河镇筹建新的工业园区。全年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亿元,新增园区开发面积520亩,熟化土地500亩。强化创新驱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落实鼓励创新政策,引导企业围绕产品、品牌、商业模式、核心技术攻克、产业链完善等方面,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及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强创新协作,重点抓好与安大、理工大等高校合作的校地科技创新孵化器建设,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政策,助推新经济创业园众创空间继续做大,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众创空间,为创新创业提供服务,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构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激励机制,加大创业人才财政扶持政策,聚集高层次人才来大通创新创业。三是发挥园区示范和规模效应,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上实现新突破。加快示范园区建设。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蔬菜、畜禽、林果、水产等优势产业,继续推进土地流转,启动1-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谋划建设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力争全年流转土地3000亩以上,新增各类示范园2个以上、市级龙头企业6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个。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20家以上、家庭农场6个以上。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积极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活动,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指导力度,增强农业抗灾保丰和综合生产能力,保持粮食总产稳定。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行“联耕联种“模式,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2016-2017年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孔店一级、三级站泵站改造和高塘湖泵站箱涵主体工程。启动高铁淮南东站周边及孔店乡部分村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抓好防汛抗旱工作。认真落实农业政策性保险,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业经营效益。充分发挥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果,稳定推进农村土地托管、租赁经营、股份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在乡镇增设具有信贷功能的营业网点,解决金融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等制度。全面落实强农惠民政策,确保农业持续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政策支付保障机制。积极引导有技能、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支持和税费优惠政策。实施扶贫攻坚工程。坚持将扶贫攻坚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异地搬迁”、“社会保障”、“就业助医”四大脱贫攻坚工程和“人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社会帮扶”四大扶贫行动计划,统筹抓好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开发格局,为提前2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打下基础。四是注重商旅并重和线上线下,在繁荣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做强商贸物流。以打造全市现代物流商贸中心为目标,加快亿丰汽车博览城、淮南国际商城、二手车市场等项目建设,启动淮南电商企业仓储配送中心、淮南港大通洛河作业区港口物流园、淮南上谷农产品物流园等项目建设,谋划推进滨高铁东站商圈建设,支持医药物流园、烟草物流园做大做强。积极扶持乐森黑马、富华服饰等外向型企业发展,保持对外贸易良好增势。继续实施农贸市场、公益性菜市场改造和建设,加快繁荣现代商品流通市场。提高文化旅游。认真落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以工业的理念,培育发展一批文化创意与旅游开发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做大做强文化旅游新业态。完成“寿州窑—紫金石”唐风雅苑文化园和瀚城豆腐文化广场项目建设;
    加大招商推介,启动煤文化产业园暨九龙岗民国小镇和高塘湖中心岛观光旅游项目建设;
    利用蔡城塘资源环境,谋划发展会议经济、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等新产业;
    借助上窑森林公园、高塘湖沿岸和窑河渔场环境资源优势,打造高塘湖跨界文化产业示范园。积极筹措和争取上级资金,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景区、景点提升晋级。培育电商产业。把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以“互联网+”为核心,大力培育网络经济产业。积极引导淮南新经济创业园继续开拓发展新业务、新业态,建设以电子商务、科技创新、医药产业、物流配送等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特色街区;
    尽快启动中国网库淮南电商谷项目,为实体企业打造一批单品电商平台,推进本地特色企业转型,加快构建线上线下互通的新型现代商贸体系。推进“村品镇店”叠加可视农业电商模式,创新农业新业态和商业新模式。(二)推进四个提升,加快东部城区建设一是提升规划建设。加快东部城区“多规合一”编制工作,合理确定用地性质,科学谋划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推进市经开区和大通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山南新区产城融合平台打造。聚力推进旧城改造,解决易居东方城、上窑旧改等项目遗留问题并重新启动建设,完成顺发润泽园二期建设,加快瀚城四期建设。突出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公租房建设,启动九龙岗棚改项目,加快已开工的13317套保障房建设,完成市里下达的年度开工任务。完成2 个老旧小区改造和900户农村危房改造提升工程。全力做好安理大新校区、中兴路等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保障工程顺利实施。二是提升承载功能。完成九龙大道建设并实现通车,加快推进淮上淮河大桥项目,开工建设东西部二通道东延、中兴路,力争启动国庆东路改造、滨湖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大兴路、窑云路等县乡道路改造12.6公里和新增(延伸)村道12公里,同步完善安保、绿化和照明工程。启动东部换乘中心建设,推进城市公交线路向边远地区和旅游景点延伸。完成五一公园建设,实现上窑自来水供水,力争启动大通地区供水改造和亚行贷款城市排污管网项目建设。三是提升管理水平。认真落实“六城同创”工作部署,深入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加快城市短板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形象。配合做好城管体制改革及数字城管系统扩容升级,建立健全科学公正的事权划分体系、经费投入体系及管理考核体系,推进城管志愿服务常态化。加快推进餐厨垃圾处理、生活垃圾桶装车载清洁运输、城乡环卫设施和小型公厕建设,加强农村环卫市场化监管,不断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健全控违拆违、治超治限、市容市貌整治等机制体制,实现常态化管理。

    四是提升生态质量。深入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全国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完成年度2800亩植树造林任务。完善上窑山、舜耕山封山禁采机制,坚决遏制非法开采山石资源行为。启动上窑山生态修复,完善舜耕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世行贷款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完成3个美丽乡村中心村,启动上窑美丽小镇建设。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全面完成扬尘、油烟等污染整治任务。以扩大综合利用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确保完成午、秋两季禁烧任务。启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入淮排污整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推广清洁生产,开展农业大棚清洁能源试点。(三)完善四大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坚持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着力点,继续打造以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全面筑牢民生“保障线”。加大民生工程建管力度,认真组织实施好2016年各项民生工程,不断拓展民生工程范围和受益面;
    建全民生工程投入长效机制,完善保障、监督、管护和量化考评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金融、信息、培训帮扶联动作用,建立招商项目与用工服务联动机制,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新增就业4200人,失业再就业29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00人。抓好各类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进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应保尽保、动态管理和标准提升。加快农村敬老院改造升级,建立社区养老服务呼叫平台,大力倡导养老服务市场化。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体育运动场地标准化建设,实施第二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继续完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卫生服务均等化。力争启动中东聚德与第三人民医院合作项目。完善区图书馆配套服务,规范区文化馆等免费开放和管护工作,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健全计生服务体系,落实“两孩”政策,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和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发挥纽带作用,做好统计、物价、档案、民族、宗教、保密、地方志和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加强双拥共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三是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防范控制矛盾纠纷机制和信访信息预警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继续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做好案件评查、涉法涉诉和执行积案清理工作。积极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诉求,加大热点、难点信访问题调处和督办力度,切实预防和减少群体性矛盾纠纷的发生,构建信访工作新秩序,继续深入开展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严格落实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和领导包案等“四访一包”制度,做到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构建更加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着力推进平安大通建设。完善应急体系和联动机制建设,推进城乡救援一体化,做好重点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提高处置公共安全危机和突发事件能力。完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建立常态化、科学化的安全检查体制机制,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加强自身建设、忠诚履职,努力建设法治、创新、廉洁的服务型政府。一要忠诚为民。要始终做到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和区委作出的决策决定,切实把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立起来、严起来,圆满完成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要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以群众满意为评判标准,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真心点赞。二要实干担当。倡导“尽职履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把心思和劲头放在真抓实干、争创一流上,加快重大决策、重点工作、重要项目的推进,坚持周通报、月调度、季总结,环环紧扣抓落实。政府全体成员要坚持雷厉风行干事业,认真研讨破解大通发展瓶颈的新思路、新举措。同时要严格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突出奖优罚劣,追责问责,倒逼谋事干事的精气神,推动政府工作提速提效,促进目标任务高质高效完成,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三要依法行政。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遵守法律、执行法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认真执行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和向区政协通报制度,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认真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决策程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政府决策民主科学、公开透明。四要廉洁从政。深入推进政府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一些。严格规范项目管理、政府采购、购买公共服务等环节,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从严控制公务经费使用,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健全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机制,坚持严肃教育、严明纪律、严格监督,强化财政资金使用、政府投资项目、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努力建设廉洁规范、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人民满意政府。各位代表,大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历史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始终激励着我们奋力开拓。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提振精气神,汇聚正能量,创新实干,砥砺前行,为加快建设“产城一体、青山绿水”新大通而努力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 淮南市 大通 安徽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