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梅县客家方言中的部分口语词濒临消失现象

    时间:2020-11-13 16:02: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谭科宏

    摘要:客家话是我国七大方言中的一种,梅县客家话是其中的代表。在长时间的发展变化中,梅县客家话的一部分口语词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和交际中使用频度逐渐降低,甚至有一部分词正在慢慢淡出年轻人的圈子最后濒临消失,这些口语词被年轻人称为“阿嫲话”。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一部分梅县客家话口语常用词使用频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证实,分析该情况出现的原因,并总结该情况存续的利弊。

    关键词:梅县客家话;口语词;阿嫲话;消失

    客家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八个省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海南省及台湾省。客家方言之中的代表是广东东北部梅州地区所使用的语言——梅县话。

    一、梅县客家话中的“阿嫲话”

    笔者在与梅县本地人的沟通交际当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部分上了年纪的客家人口语中使用的一些口语词,在笔者与梅县地区的年轻人相互沟通时几乎从未出现过,甚至有时故意在年轻人面前提起某些老年人使用的口语词,年轻人根本不明白这个词的含义。例如一位年老的商人曾对我使用过“定头钱”这一词语,我当时不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咨询了两位年纪不大的梅县朋友,他们也表示不清楚,后来是另一位年纪比较大的梅县人告诉我这个词的意思是“定金”,我随后就这个词询问了一些梅县人,年轻人大部分不大明白,个别人通过猜测接近了正确答案,而老年人几乎都明白这个词的正确意思。我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这样的词语还有不少,有的梅县年轻人把这一类老人家会讲而自己听不懂的话统称为“阿嫲话”。

    “嫲”在客家话中是妈妈的意思,也有的客家人认为“嫲”是奶奶的意思,不管是哪一种释义,“阿嫲话”顾名思义都能理解成“长辈使用的语言”,也可以理解成为较为老派的客家话,按部分年轻人的理解来说,“阿嫲话”也指代非常“土”的客家话。“阿嫲话”这一概念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新客家人在使用客家话口语的时候与老派客家话相比发生了改变。

    二、“阿嫲话”的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证实以上的词语并非个例,而是因为现在的梅县年轻人在客家话口语使用上与被称之为“阿嫲话”的老派客家方言确实有所出入,我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用词的选取

    问卷所选词语出自罗家珍、林立芳、饶长溶《客家话通用词典》(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吕建国《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教程》。《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教程》为梅州客家地区唯一高校嘉应学院的普通话测试用教材,该教材所罗列的词语表上多数为口语常用词,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实词,让两位年纪较大的梅县人将对应的客家话口语词说出来,听众为十位年轻的梅县人,被读出的口语词只要有任何一个听众表示理解困难的,即做记录,在《客家话通用词典》上找到对应项,将词条和释义都列入问卷调查表供被调查人辨析和选择。

    (二)调查对象

    问卷共发放2400份,分别投往梅州嘉应学院、嘉应学院医学院分院、嘉应学院梅州师范分院、梅州东山中学、梅县高级中学、梅州职业学校、梅州市农校等学校。问卷表上注明受调查年龄段为15-25岁,且须为梅县本地人,最后回收有效问卷2012份,统计百分比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一位。

    (三)调查结果

    表1材料由于样本数量较少,且选词的时候随机性很大,作为定量分析并不合适,但是能基本证实被调查口语词在年轻梅县人群中尤其是青年人人群中的接受度总体来说并不是很高。28个调查口语词中,超过30%被调查年轻人会在口语中使用的词仅有6个。可以想象,这些不太被年轻人所接受的老派客家方言口语词随着老一辈的逐渐离去,会讲的人会越来越少,“阿嫲话”的使用频度会逐渐降低,一部分口语词最后甚至会濒临消失。

    三、“阿嫲话”在年轻人群体中逐渐衰弱的原因分析

    (一)普通话推广的影响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目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全国各省区市的互相交流,消除彼此间的语言隔阂。推广普通话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在教育中推广,而教育最大的受众就是青少年,普通话正在成为他们成长环境中相对正式和“官方”的语言,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课堂内外的反复使用,能让青少年快速地掌握普通话。在梅县地区,义务教育早已普及,梅州地区还是广东省有名的“文化之乡”,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良好,对普通话的接受程度以及使用熟练度也在不断升高,在这种情况下,“阿嫲话”的生存土壤相对来说就会变得越来越贫瘠。

    在普通话的耳濡目染之下,梅县地区的年轻人即使在平时使用客家话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普通话的影响,部分普通话口语词被代用到客家话中,取代了原有的比较“土”的口语词,例如上表中提到的“火蛇子”,现在的梅县年轻人大多直接说“闪电”,“蒙沙”直接说“大雾”,“定头钱”直接说“定金”,“先生娘”直接说“师母”,“上堂”直接说“上课”,全都是直接将普通话中的词形直接用客家话发音出来,取代原本的老派词形。由于普通话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客家人们对这些新介入的客家话口语词不会感到陌生,因此接受程度也很高,那么老的“阿嫲话”词形的退位让贤也就在所难免。

    (二)优势方言的影响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距离沿海地区较远,属于山区,整体来说经济实力在广东省的排名是很靠后的,与广东省的发达地区相比,地域上、经济条件上都处在劣势。一般来说,一个省政治中心或者经济中心因为会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吸引人群聚集,所以该地区所使用的方言会成为一个省的优势方言。在广东省,政治中心在广州,经济中心在整个珠三角,因此粤语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广东省的优势方言。经济中心也往往是一个地域的潮流前线,赶时髦是年轻人的共性,梅县地区的年轻人也不例外,为了與潮流接轨,粤语似乎也成了梅县的年轻人偏爱的一种方言,相较之下,闲得很“土”的客家话有些不受待见,平时偶尔蹦出几句粤语,唱几首粤语歌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常态,这样,粤语中的一些用词习惯渗透到客家话中也就顺理成章了。例如,上表中列出的“醒板”。梅县的年轻人使用率并不高,但取而代之的并不是普通话中的近义词“识趣”或者“机灵”,而是粤语中的用词“醒目”。

    随着“大湾区”计划的逐渐推行,珠三角地区的辐射面积将会越来越广,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走进大湾区的人们有的会选择学会当地的粤语,有的会使用作为通用语的普通话,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客家人,这些人在习惯了普通话和粤语的双语环境后,回到客家地区也会将这两种语言的一些用语习惯带回来,对原本的老派客家话口语词造成更大的冲击。

    (三)五花八门的新媒体渠道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前的梅州地区,经济较为落后,身处山区交通也不便利,与外界的沟通手段相对缺乏,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对老派的客家方言口语生存是非常有利的。

    科技的发展打破了这个封闭的圈子,一部手机在手,天下资讯我有,这算是对现在新媒体环境的真实写照,微博,微信,时事APP,娱乐APP,自拍APP,游戏APP等各种各样的媒体渠道充斥在智能手机的世界里,有的中学生从未走出过梅州,却能学会一口流利的粤语,也许只是因为他关注了一个粤语的公众号,也许只是他成为了一个粤语主播的粉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各种媒体为了吸引流量,能够玩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花招,首先吸引到的,就是好奇心很重的青少年,他对这些东西有了兴趣,吸收起来自然进展神速。各大平台上的主播、红人、专家、老师等等,他们或许会用普通话,或许会用当地的优势方言,但这中间不包括客家话,前面提到的普通话的推广和粤语的渗透其实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这些新媒体渠道的大力推广。因此,新媒体渠道的存在也进一步压缩了“阿嫲话”的生存空间。

    四、客家话口语部分词语消失的利弊分析

    从大方向上来看,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未来的客家话口语词会逐渐与普通话的口语用词趋同,对于这个现象,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一)客家话部分口语词消失的有利方面

    各方言区口语向普通话集中的大融合现象,有利于各地区人口的相互沟通,对维护社会安定,消除地区隔阂都能起到正面的作用。此外就客家话本身来说,该现象还有以下两个好处:

    1.净化语言环境,提高用语素质

    有的老派客家方言口语词,由于产生时的年代较早,人口素质较低,因此含有较为粗俗的内容,这一类词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使用频度降低,加之长辈也不会将这类口语词传授给晚辈,因此这类词语会逐渐消失,例如上文提到的“烂屎不通”,还有一些更为粗俗的在此不便列举,对此类词语不需要感到惋惜,提高用语素质,净化用语环境,为青少年树立好的用语榜样更为重要。

    2.老客家话口语词的消失体现出时代的发展进步

    有的老派客家话口语词的消失,是因为词语要表达的主体现在已经极少见到或是不存在了,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南洋客”,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人会说了,这个词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那时候的部分梅县人,因为国内环境动荡,经济不景气,大部分都是背井离乡去往南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谋求生存和发展,成功者最后成为了定居南洋的华侨,因此把这一类人都统称为“南洋客”。

    现阶段,时代变更,国内经济腾飞,社会环境获得极大的发展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流亡南洋之类的事情也再也不会发生了,让这一段并不美好的记忆随着这个词的消失也逐渐淡出人们的口语词条圈子并不是一件遗憾的事情,至于这个老派客家口语词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就让历史文献和客家话字典词典进行一个书面记载就好了。

    (二)客家话部分口语词消失的不利方面

    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行,客家话口语用词与普通话口语用词融合的趋势恐怕会一直进行下去,届时被影响和替代的词会越来越多,从方言保护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就有些让人担心。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尤其是传承时间很长的客家话,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对各自的方言区原住民来说,方言对事物的描述往往比普通话要更加生动和细致,能更贴切地表达出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越来越多的客家方言口语词逐渐的减少被使用率,最终难逃被完全替代的命运,把正处于消失中、现在己经很少人说或只有老一辈人说的“土”“阿嫲话”用词记录下来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因为在方言使用的过程当中,年代一旦久远也有可能一个口语词产生发音上的变化,因此记录的手段除了编纂字典等纸面记录的方式之外,輔以生动的音视频记录将更有价值。

    五、小结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某些客家话口语词使用频度降低的情况确实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客家话口语词在沟通交流中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窄,最终将会逐渐消失。大势上来说,客家话的口语词将会与普通话逐渐趋同。从方便沟通、维护稳定、消除隔阂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弊大于利。从方言保护和尊重历史的角度上来说,对现有的客家话口语词,尤其是使用频度已经降低、只有老年客家人仍在使用的口语词进行书面形式和影音形式的双重保护性记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罗家珍、林立芳、饶长溶.客家话通用词典[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101-102.

    [2]温昌衍.客家方言[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43-145.

    [3]谢永昌.试论客家民系与方言的形成[J].嘉应大学学报,1999(1):102-103.

    [4]梅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梅州市志[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99-102.

    [5]侯小英.关于编写客方言教材的思考——以梅州地区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2018(6):5-8.

    相关热词搜索: 梅县 言中 客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