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工作计划 > 正文

    久病床前无孝子

    时间:2020-07-28 04:00: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久病床前无孝子”,它的下句才是精华所在,说透了人心  2020-02-12 12:13 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口口相传中,从我们有以诗为经歌三百的质朴美丽,也有唐诗宋词的婉约美丽,更有四大名著的朗朗上口,贴近世俗。

    然而除了这些我们熟知的经典文化,民间也有着许多“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俗语俚语,这些俗语在劳动人民的口口相传中不断地被应用,并引为圭臬。

    有一句我们常说的的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意思就是如果家里的老人长时间生病,孝顺的儿女就会很少见。这看起来很与我们的道德相违,却更加人性。

    如果站在道德的高地,去看这种说法,自然是经不起道德审判的。但是很多事情是不能上价值的,因为我们常说的话就是,“我们应该,但是我做不到”。

    同样做不到的还有这句话的下句“久贫家中无贤妻”,同样真实的可怕。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两句话。

    “久病床前无孝子” 我们总以为我们之所以在生活里出不来仅仅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我们总是对自己说,再努力一些吧,但是第二天醒来之后,好像昨天深夜我们对自己打得气很快就烟消云散了,然后继续开始这种生活。

    昨天晚上雄心万丈的是我,今天早上颓废的也是我,这就是难以更改和跳出的人性。

    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曾在《复活》一书中把人性比作河流,我们中国老子也说过“上善若水”,人性和水一样,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让河流改道,也是一件很难的事。被夸耀了的孝子,已经脱离了人了,因为他是孝子,所以他要做到一切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他被“孝顺绑架了”,然而他也只是个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洪水太凶猛,善良的坝就会决堤。

    孔子回答宰与为什么要守孝三年,他说的很含糊,他的意思是,父母培养了你三年你才初懂人世,所以你也要守孝三年。我不知道宰与是不是听进去了,但是作为一个人看来,总感觉有点证据不足的样子。

    我们不否认,父母对我们的好。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以不辞辛劳地哄着入睡,陪着玩耍,督促学习,有些父母甚至是花费了他的全部精力去爱自己的孩子,在无数个日夜里,我们的父母都是这样过来的。

    我们一开始,就接受了太多,我们怎么能不孝顺? 在东亚社会伦理下的年轻人,无论如何都会对他的父母好,隔年过节便要回去见见父母,也会毫无怨言的为他们的养老和医疗付出,在父母生病的时候更是辛苦奔波,可是我们忽略的是,如果年迈的父母并没有大的危险,但是生活无法自理,忙碌的子女也是很难抽出时间,去看看他们的,此时父母就会成为家庭中的隐形累赘。

    这个问题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在所有动物之中,爱自己的后代是常态,而好像只有我们人类才对赡养自己的父母有一定的要求。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魔咒如果要被打破,那就是让父母不要“久病”,年纪越大,我们其实越能体会到健康的珍贵。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只有养老事业和医疗事业的发展,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基石,而子女去哪里了呢? 在“421”家庭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起来的年轻人们,每天的“996”之后,又能有多少精力,和自己的父母唠唠嗑呢?这是年轻人的无奈。

    “久贫家中无贤妻” “久贫家中无贤妻”,更是让人想来唏嘘,这句话其实很好理解,因为还有一句诗说的是“贫困夫妻百事哀”。

    这是元稹的诗,也是他的故事。

    元稹是唐代最会写情诗的诗人。妻子韦丛,就是他的白月光和朱砂痣。

    韦丛去世的时候,元稹因在外地当官,无法亲自前往。他没想到,这一别便永无相见之日。只恨上次告别之时没有再多看一眼。

    悲痛之下,他写了一首首《遣悲怀》,托人在韦丛灵前一诉离恨之苦。

    他年老之后,回忆那些夫妻间举案齐眉,温柔似水的岁月,只能感慨再也无法回去,空留自己孑然一生。

    韦丛家世显赫,是当朝韦夏卿的幼女,深得父亲宠爱。而元稹,那时候才刚刚进入朝廷,俸禄微薄,家里更是一贫如洗。出嫁的韦丛,却一点都不怨,而是通情达理,任劳任怨地接过了元府的大小事宜,尽管每天都是粗布衣衫,与韦府相比,生活水平隔了十万八千里。但韦丛在清贫的环境中淡然处之。

    然后元稹在发妻死后,他动情的感叹道,“贫贱夫妻百事哀”,如今她已然不在,自己再有钱财,又有何用? 这句话不是爱情的反对开关,只是一个提醒。在经济差距过大的情况下,你真能和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吗? 爱情不是头脑发热,也不是一厢情愿。

    我们虽然不提倡物质至上的爱情观,但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也不能完全不在乎对方的家境和经济状况,眼里只有爱情的婚姻很容易在婚后激情消退后爆发出各种矛盾。如果是一时的难关,妻子或许可以咬牙相携度过,但如果她完全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只会在柴米油盐的琐事中性情大变。

    很多人感慨,当初的仙女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我觉得,不如看看你是什么样子。

    当初十指不染阳春水的仙女,也开始学会牙尖嘴利地同小贩讨价还价,也会在深夜默默地感叹家里的贫穷,心里也总有一种怨气,觉得自己当初是看错了人。

    而这时,作为你,又能怎么办。

    亲密关系里,最怕的四个字,其实不是“我离开了”而是“我不满意”,离开你可以宽慰自己是不爱了,但是“我不满意”,这四个字,是对生活催磨爱情的控诉。爱情如果被消磨,可能就是很简单原因,因为她只是想过得好的普通人,而你,只是一条咸鱼,承担不起你们的爱情了。

    归根结底,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结语 父母,妻子,其实都是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那些部分。

    我们会感慨“子欲养而亲不待”,也会感慨“今已亭亭如盖矣”,我们好像一直都在错过中,我们在表达什么?也许怀念中的人最完美,也许遗憾之后才懂珍惜。

    小时候总觉得钱不重要,确实。但是这些关系,金钱不是原料,却是催化剂。我们听过太多的亲密关系之间的不幸,猜忌与怀疑。《我不是药神》中,假药贩子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瞬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不敢结婚了? 当“996”只能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当太多的物质压抑了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做什么?年轻人接受了大量的比以往更加的激烈和冲突的信息,在这个信息里,好像一切都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他们的迷茫和垮掉,也是可以理解的。

    课本上写的就是建立在道德上的道理,现实中,只能用道德来精神慰藉。我们都知道什么应该做,但是我们在选择之前,都不去做了。前几年的“老人扶不扶”,到这些年的讨论尺度越来越大,道德要求经常和道德绑架这个词混为一谈。

    道德是社会的骨架,但是悲哀的是,流动的血液是金钱和权力了。

    这是为什么呢? 社会的心脏,也变了。

    这就是俗语生命力的来源,古老又真实狡黠的智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