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观后感 > 正文

    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

    时间:2020-08-10 10:55: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调查 摘 要:本文在了解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的基础上,探讨社会支持因素和个性心理因素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并探讨“Berry的理论框架”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整合 研究背景: 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是四川大学所设立的专门从事国际教育的直属学院。学院从上一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当时叫汉教中心)就开始了来华留学生的招收和专业教育,留学生规模之大与留学生学习层次之高在我国西部地区的高校中在当时及现在都是首屈一指。2001年正式成立海外教育学院。近年来,四川大学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随着留学生的多样化,各国留学生背景不同,文化差异各异,以及性别年龄个性化和行为模式不同,为研究在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提供了研究的场所和对象,在华留学生是否能习惯在中国的生活,在跨文化的适应问题上抱有怎样的问题,在西部地区的调查相对较少。

     研究目的: Ward认为跨文化适应可以划分为两个难度:个人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以情感反应为基础,包括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去到异国他乡,没有或较少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失望、想家等等负面情绪,就算达到了心理适应。社会适应指的是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可以和当地人进行积极的接触。通常情况下,一般认为留学生在国外留学期间主要面临来自4个方面的问题:教育满意度的适应、生活满意度的适应、文化满意度、和个人心理满意度四个方面。笔者也参考各种资料,以上述4点为依据,制作了“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问卷”。

     约翰.贝里(John.Berry)1992提出”文化适应双唯独模型”又称”Berry的理论框架”,着重提出“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与“和其他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两者相互独立,对某种文化的高度认同度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认同度会低,当个体既重视保持传统文化与身份,也注重与其他群体交流时,他们采用的就是“整合”策略;当个体不愿意保持自己原来的文化与身份,却与其他群体交流频繁,非常认同主流文化时,他们采用的就是“同化”策略;当个体重视自己原有的文化,但却不愿意与其他群体交流时,采取的就是”分离策略;最后,当这些个体既没有保持自己原有的文化,又对其他群体交流没有兴趣时,就会使用“边缘元”策略。最好的状态就是“整合”,“整合”和“同化”都是对跨文化适应时正面积极的态度,而“分离”“边缘化”则表示心理不适应以及和精神方面的问题有关联。贝利的理论模型给人的启示是,跨文化交际能否顺利开展,一方面取决于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改变自己,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们与异质文化如何互动与异质文化如何互动与共处,以达到最终的融合。

     综合以上,本论文的目的是调查明确四川大学的在华留学生们过着怎样的留学生活,把握一个留学生“群像”,在此基础上加深理解,找到相应的对策有利于留学生的管理,预防不适应症状的产生,明确留学生是和异质文化如何互动共处,以达到更好的文化适应。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留学生,根据汉语水平分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68份,有效回收率为85%。其中男生32份,女生36份。被试平均年龄为25岁。问卷使用中文和英文。

     考察和结果: 教育满意度:包括用中文进行交流的困难,对四川大学教育体制的是否陌生和不适应,是否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成绩。调查显示,来华前后学习过中文的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总体水平均高于中文水平不好的外国留学生。中文好的学生“语言和知识”占有优势;一小部分学生认为学业繁重,学习时间过长;对比日韩学生,欧美学生的汉语读写能力明显处于劣势。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生都能适应四川大学的学习生活,平均满意度为60%。

     生活满意度:包括对居住环境、食物、交通、气候、医疗卫生、经济情况方面的问题。大部分留学生是自费生,在成都一个月的基本花费在1000元左右;少数学生在校外打工,从事的工作大部分为外语教学,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大部分学生居住在校内宿舍,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去找房租房对外国人来说是一件艰辛又困难的事;说到生活满意度方面,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太适应,比如空气污染、雾霾、噪音、糟糕的交通状况、不能使用FACEBOOK、以及中国人的不文明行为:赤裸上身、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等。客观来说,生活满意度平均分为50%。

     文化满意度:指的是是否适应四川当地社会环境的能力、是否能与当地人进行有效积极的接触,是否产生文化休克、跨文化精神疲倦、对新的社会文化习俗、规范、角色的适应情况。调查显示,来华前后结交过中国朋友的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总体水平均高于没有中国朋友的外国留学生。“交往能力”占有优势;来华后有中国朋友的外国留学生的“异文化亲和力”优于没有中国朋友的外国留学生。但大部分留学生也直言不讳的感觉四川人大多不说普通话,也让他们感到非常困扰。大多数研究表明,留学生一般都喜欢从同胞处寻求帮助,产生抱团现象,自给自足不和当地人交往,对跨文化适应来说是不利因素。采访中来自日本的大原小姐告诉我,她不选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选择来成都留学的理由,就是成都日本留学生少,可以避免大部分时间和日本人呆在一起,多和当地人以及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交往,这个可以更好的适应中国的环境,学习中国的文化,她课余时间参与打工,假期就和朋友一起去中国旅行,在中国的留学生活非常愉快。大原小姐留学目的很明确,并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措施,所以她的跨文化适应没有什么困难,个人满意度也很高。综合平均满意度为70%. 个人心理满意度:包括在国外是否产生了思乡、孤独、抑郁、封闭、挫折、缺乏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感。调查中,绝大部分学生都非常认可自身木文化,觉得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同时,绝大多数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也是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积极主动来到中国的,所以,对异质文化的认可度也是很高的,来到中国之后,必然在生理心理上都会产生迷惑苦恼,在生活和文化适应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种种不适,因为非主流群体所采取的适应策略会明显受到主流群体的影响,当主流社会实行多元化主义时,非主流群体更倾向于采取“整合”策略,当前中国社会秉持更加开放、多元、包容的态度来与留学生碰撞时,后者才能成功地融入主流社会,最终达成社会的和谐状态。综合平均满意度为70%. 综合结论:在华留学生在中国的留学阶段的跨文化适应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体的差异和留学期间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影响。总体来说,四川大学的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调查结果喜人:90%留学生选择的答案是:非常满意和满意。只有不到10%极个别学生选择的答案是:一般。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来华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在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帮组他们更加顺利的适应新的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在中国度过有意义的留学生活。(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 Berry,J.W.(2001).Apsychology of immigr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