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观后感 > 正文

    《镜子》纪录片优选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1-12-14 08:36: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镜子》纪录片优选观后感范文

      《镜子》纪录片优选观后感范文

      下午观看了社会与法频道的家庭教育纪录片《镜子》,感触良多。

      其中有一个孩子沉迷于网络,不与外界沟通。父亲墨守成规,教育上过于刻板,父母经常吵架,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基本上在看电视,不关注孩子。因为知道机构会有“家长课堂”,才答应参加机构的训练营。他在片中说了一段话:我觉得实际上要待81天的是他们,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

      这位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确实是需要改进。一个问题孩子后面,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和有问题的家庭教育。表面是孩子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实际上,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家长。片中的训练营设置“家长课堂”是很有必要的,这对家长观念的改变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就像一个孩子说的那样,训练营结束后一小段时间内,爸爸改观是蛮大的,但是没多长时间肯定又会恢复到原样,毕竟四十多年都这样,怎么可能通过6天的“家长课堂”就完全改正。

      确实是这样的,改变一个人观念不容易,何况是几十年来坚信的观念,而且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观念。那单单把孩子的问题归结到父母身上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一个已经长大了,还只是孩子、未为人父母的我,知道父母观念难以改变这个事实,也完全了解他们肯定是爱我的,只是他们在爱的方式上可能不太正确。但是我要拥有我想要的生活,这就要靠自己了。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遗传因素大家相差的不多,环境我们难以改变,但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我们要去做什么,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片中的一段话: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作为孩子不能一味地去抱怨父母,我们要去理解父母的这种爱、客观地去认识父母。其实每一个人的成长,最主要的是在于自己。所以作为孩子,要把成长的动力回归到自身,为自己的成长负责,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片中还有一段话: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十年来,每一个家庭都在承载着获取物质的压力,似乎我们都像连轴转的机器和齿轮一样,必须奔跑在获取金钱的道路上。而我们在享受物质生活成果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精神的构建是滞后了。

      这或许也是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一个原因。2012年起,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看来心理学专业的前景不错啊~~~

      《镜子》纪录片优选观后感范文

      如果说孩子性格的形成是其家庭成员性格形成的综合体,那么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背后之原因又该从何而寻?

      央视纪录片《镜子》中写道: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是一个问题家庭,因而实际上,最需要接受教育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其家长。至于这么说的根据,在这里就以《镜子》中几个家庭为例,结合个人观点,来浅谈一下:

      案例一高一学生家明:

      对于家明,第一眼,这是一个极度渴望自由的孩子,根据他自己的独白可以得知:家明想做一个背包客,想做一个流浪歌手。尽管这一想法大多数父母都不会赞成,同时会把这视为异想天开,但这一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都是其父亲给的,因为家明的父母总是以哄小孩的性质做出承诺给出自由与陪伴,但却从来不会兑现承诺。

      事实上,家明父母并不了解自己孩子真实的想法与其自身的独立和自保能力,他们不愿意给出相对的信任,相反,给出的更多的是监禁式的管制。就像《镜子》中班主任说的:“没有谁一辈子愿意过别人的生活,哪怕这个别人是我的爸爸”。孩子的钥匙的确掌握在家长手里,青春期的孩子们,父母越是期待或是强制要求什么,孩子就越是会反向形成。

      班主任对于家明父亲口中所说的生活充实提出质疑:“你的充实是因为你一直习惯在拉磨,一头驴一直在拉磨,一旦停下来,它就会觉得很没有价值”。他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以自己的梦想为孩子的梦想,刻板认为学习才是儿子唯一的出路。这种想法不仅家明父亲有,在国内很大一部分家庭中也极为普遍。孩子不是家庭能量的承载者,父母需要做的是给予其应有的尊重与自由,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而非一味包办与安排。

      案例二初二学生泽清:

      泽清来参加集训的初衷是渴望得到父母的重视,据他所说,他在家庭里没有感觉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感,尽管他知道父母是爱他的,但是他内心一遍一遍的呼唤与寻求,只为想让父母多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而非只沉浸在他们自己的成人世界中。

      与其他学生不一样,他来这更多的是想让父母做出改变,在他看来家长课堂比学生集训更重要,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主动付出从而改变父母。

      纪录片中,泽清的性格偏向孤僻冷淡,他似乎更喜欢一个人独处。在周围人闹着笑着的时候,泽清往往一言不发的坐在角落里,神情安静而忧郁。

      再看泽清背后整个家族的成员,都是在社会上做出相当成就的,因而其家族或许会形成的一个价值观就是通过他们的成就以及在社会上的成功来体现自我的价值感,而这无疑致使泽清的潜意识也深深认同这一价值观。在没有现实支持的情况下,少年选择借助网络军旗,通过军旗来获取自身需要的成就感。

      就像心理分析师说的:泽清内在本质是极度自卑的,而当一个人感觉自己很糟糕的时候,其内心是非常痛苦的。对于像泽清一样的孩子们,或许更需要的只是父母的关注与重视,父母在经营自己工作与生活的同时,也千万不要忘了孩子的存在,他们也是你生活的一大部分。

      案例三高三张钊:

      处于高三重要阶段的张钊选择在这个时间早恋,或许和青春期的荷尔蒙的躁动有关,但我更多认为这时孩子选择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就像张钊自己说的,他对父母失望透顶,可是他总要选择一个人来寄托。

      而究其原因,竟是其父亲的言语刺激导致,在面对孩子自残式行为伴随自杀式言语的显现,张钊父亲深深地相信:他只是为了言语上刺激家长,让家长紧张,张钊是抓住了家长的弱点,家长怕什么,他就要说什么,但实际上他没有这个胆量,仅仅是为了吓唬而吓唬。

      根据张钊的独白,父母不让干的,高二他就都没少干,包括带手机、搞对象、打架。其实他对于父亲挑衅似的语言极为反感,当父亲说“你让他干吧”,他的当即反应就是谁回去谁就是孙子。

      张钊的记忆里,父母笑的表情很少,更能回忆起来的反而是父母争吵时的画面,即使与父母有独处的机会,也不过是通过看电视来打发时间。试问,处在一个用吵架声代替欢笑声而存在的家庭中,孩子的心态能健康成长吗?一个温暖的家庭教育比什么都重要,让子女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其来源不仅是单方面父母给孩子的,也是父母双方之间和睦的感情对子女的感染与影响。如果父母之间都无法沟通,那么父母和子女之间想必也是极难相处了。

      《我是谁?》

      纪录片的最后以孩子们表演的《我是谁》告终:“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我的父母,无论是外边还是内心,与他们多么相似。”

      的确,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我们能从孩子身上看到其父母,看到其整个家庭;而家庭则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伴随着离婚率的增加,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也在增多,每一个家庭似乎都只是一味地在承载着获取物质的压力,每个人都在为了利益而不断追逐,在享受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成果的同时,却忽略了我们精神层面的建构。

      如心理师李品宽所言:“在这个社会上律师是要拿证的...做爹做妈是不用拿证的,我们就这么做了,问题是,就这么做了,我们却要做一辈子...这时我们一生做的最长的一个角色,反而我们没有去学习...”不是每位父母生来就会做父母,但也请一定记住:你的子女也是第一次做孩子。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双方之间都需要学习,需要沟通,尽管孩子会叛逆,会拒绝,但父母在给孩子纠错的时候,也要反省自身,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因为往往子女就是父母的镜子啊。

      《镜子》中彤彤的一句话令我感触颇深:“其实不是中了病毒,是有了自己的感受,不想被受控制了。”永远不要把孩子作为自己的所有物,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特点,父母应该给予充分的信任与尊重,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孩子,正视孩子的成长与对应年龄段发展特点,在要求孩子改变的同时也进行自我调整。

      最后,愿所有的家庭都能摆脱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不是助力孩子的成长,而是在限制其发展,不要把孩子的未来定死在一条路上,孩子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学会放手,是最好的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 镜子 纪录片 观后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