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讲话稿 > 正文

    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

    时间:2020-08-14 09:02: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15年溪州中学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专题复习资料

      专题一: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

     【时政热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典型例题】

     1、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哪些?(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答:①依法治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④实行依法治国,才能更好地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2、依法治国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首先坚持依宪治国?答: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4、我国为什么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答: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政府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影响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直接关系到这一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②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不折不扣地依法办事;③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政府的庄严承诺。政府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否得到保障。

     5、请联系所学知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提出建议。

     答: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⑤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⑥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⑦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不折不扣地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⑧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必须严肃、严格,认真准确、不枉不纵,做到执法必严;⑨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追究法律责任,做到违法必究;⑩广大公民应掌握法律武器,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树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做斗争。

     6、对“立法为民”是立法工作的鲜明特点、永恒主题,这句话你是如何认识的?答:①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充分体现,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打击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7、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哪些?

     答: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8、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有何重要的现实意义?(把反腐败纳入法治轨道有何意义?为什么强调要零容忍反腐败?)答:①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②有利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③有利于督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防止腐败。

     9、应如何让公腐无“法外之地”?(为防止乃至杜绝腐败现象,我们应该如何做?)

     答:①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健全监督机制,鼓励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③加强法制教育,在全社会弘扬正能量;④加强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④严惩腐败行为,净化社会环境。

     10、法治反腐,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答:①体现了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违法犯罪必将受到法律制裁;④表明了党和国家反腐的决心和力度;⑤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11、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我们应该如何做?

     答:①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②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③勇于同破坏法治中国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言行作斗争。

     12.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树立法治观念,具备哪些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答:要做到①尊重法律,追求公正;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③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④掌握法律武器,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⑤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

     13、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答: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②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14、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积极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答:①积极参加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②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15、在虚拟空间世界,一样地遵守法律,国家、社会和公民分别应该如何做?答:①国家:加强网络立法工作,依法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以净化网络环境。②社会:倡导网络文明公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大力营造文明、守法、诚信的网络环境。③公民: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依法规范自身的言行等。

     16、本次会议不仅吸引了国内媒体的目光,也引发了境外媒体的高度关注,这体现了什么?(中国的国际形象①②③)答:①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②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③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

     17、“网络监督”、政府“微博问政”有何重要重要意义?答:①拓宽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②有利于健全法律监督制约机制,防止腐败和权力被滥用;③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为人民办实事;④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尊重民意,反映民意等等。

     18、公民利用微博等网络形式表达意见应注意什么?(公民网络反腐时就注意哪些问题?)答:①应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语言文明;②应当实事求是,不得捏造事实污辱诽谤他人;③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④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

     19、反腐倡廉,执政为民,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答:①国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法制和监督防御体系;②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坚决处理贪污腐败分子;③各级政府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媒体积极发挥新闻监督作用;④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反腐败观念;⑤积极鼓励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和揭发检举权;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等。

     20、为响应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法制宣传?

     答:①通过微博、微信等,开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主题贴文征集活动;②组织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法制宣传志愿者等为中小学校在校学生讲一堂宪法课;③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④召开一次“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主题班会等。

     21、怎样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答:①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法律体系;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③推进依法行政,做到公正、文明执法;④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⑤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⑥加强法制建设,树立法制观念;⑦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2、党坚持反腐制度化建设,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

     答:①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要依法行使权利,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③要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④懂得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⑤认真学法、依法自律。

     23、(1)【谈看法】欧洲时报网刊文说,连日来中共反腐大戏连台,这表明中共反腐斗争走向纵深,“打虎”行动正在深入“虎穴”,“大虎”、“群虎”一起打。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和法制建设的哪些观点?答:①表明了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③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加强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⑤每个公民要自觉学法,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等。

     (2)【做宣传】反腐败,无疑是“十八大”后最惹人眼球的国家政务焦点,种种迹象显示,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成为中央的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请你围绕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拟定两条活动标语。

     答:①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国家长治久安;②坚持依法治国,严防腐败滋生等。

     (3)【下决心】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用三个“依然”来形容腐败形势,即“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为中学生,今后你应怎样为抵制腐败现象做出积极的贡献?答:①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规范自身行为;②做法律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学会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监督地方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勇于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

     24、时至今日,我国出台的现行有效法律已有24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其中“立法为民”是立法工作的鲜明特点、永恒主题。旅游法实施整整一年,游客用“恼人的购物少了”直观评价这部法律的实施效果。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将“保障公众健康”写入总则第一条,食品安全法修正案草案用最严格的法律责任保卫广大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无论是新制定的法律,还是修改后的法律,都明显更贴近生活,更符合客观实际需要。

     (1)党和国家为什么无论是新制定的法律,还是修改后的法律,都明显更贴近生活,更符合客观实际需要?答: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当前我国食品质量事故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②有关部门监管管理不到位;③个别商家缺乏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④部分生产者和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⑤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不够强。

     (3)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答:①通过合法渠道建议有关方面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做到有法可依;②积极宣传有关食品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③敢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检举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净化食品安全环境。

     25、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何重要意义?答:①有利于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②有利于大力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使政府取信于民,国家长治久安。

     2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确立,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①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③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建设顺利实施,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除了要建设完善的法治体系外,还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①执法机关: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重要保障;②政府: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③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规范自身行为。

      专题二: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时政热点】

     1.2015年3月3日至1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5年3月5日至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北京举行。

     2. 2015年两会民生重点:①“三农”改革:保障粮食、提高民生;②民生改革:促进就业、增进福祉;③教育发展:促进公平,高校转型;④卫生改革:提高医保、普惠基层;⑤文化改革:书香社会、服务均等;⑥环境治理:铁腕治污,环保税法。

     3.卫计委:力争2015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 2014年8月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农村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已覆盖全国50%以上的县(市、区)。在试点基础上,我国将加快推进大病保险工作,完善大病保险政策措施,力争2015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工作。

     4.再次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2014年9月30日,民政部、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十一起再次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和红军失散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提高20%;

     5.我国建立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典型例题】

     1.我国定期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说明了什么?

     答:①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一系列报告和决议。这表明了什么?

      答: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国家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等。

     3.“两会”期间,公民积极建言献策,是在行使哪项政治权利?在行使此项权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建议权和监督权。(2)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②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③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①坚持党的领导;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④坚持对外开放;⑤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⑥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⑧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⑨国际间的携手合作等。

     5.“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开辟“两会直通车”等,邀请两会代表、政协委员与网民面对面的交流,此举有何重要意义?

     答:①为广大网民表述诉求、传达民意、建言献策提供一个迅速快捷的平台;②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充分有效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行使批评权、建议权和监督权;③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科学执政、民主决策;④有利于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公平。

     6.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怎样的?人民和人大代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原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总人口超过13亿的大国,不可能由全国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一切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政权组织形式,既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又能解决由人民一起直接决定国家大事所引起的困难,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挥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后实现形式。(2)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报告工作。(3)关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人大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有义务听取人民意见、反映群众呼声;人民有权向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

     7.为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答:①我们青少年是国家的小主人,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应有的情感;②在生活中要尊重人大代表,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是我们应有的行动。

     8.党和政府为什么要着力解决(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答: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党和政府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④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⑤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必然的要求;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⑧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等。

     9.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民生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答:(1)根本原因:①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均衡;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0.如何才能保障改善民生?答: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③优先发展教育,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⑤实施再就业培训,增加就业岗位;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等等。

     11.政府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答: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⑤党和政府致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12.近年来我国正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答: ①合理调节收入分配;②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③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④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⑤建立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等。

     13.怎样做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答:(1)从国家角度: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③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④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改善民生提供制度保障;⑤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改善民生提供法律保障;⑥发扬民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2)从青少年角度:①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将理想的实现与艰苦奋斗相结合;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④清醒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积极宣传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14.请为解决教育、就业、三农奉献你的金点子?

     答:①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②就业:对下岗工人进行免费技能培训,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③三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

     15.请你列举近年来我国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改善民生?并请你给新一届政府提几条建议。

     答:(1)我国近年来改善民生的措施:①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②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安排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③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医疗卫生需求;④关注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建立健全农村儿童娱乐场所;⑤免除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等等。

     (2)给新一届政府的建议(怎样才能进一步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你的建议?):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改善民生提供制度保障;④坚持共同富裕的富民政策;⑤坚持依法治国,为改善民生提供法律保障。

     16.我国为什么要解决好民生问题?(关注民生有何重要意义?)

     答:①解决民生问题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②能够关爱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③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激发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7.在我们周围还存在哪些民生问题?结合一例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答:①看病难,看病贵;②上学难,上学贵;住房难;③就业形势严峻;④物价上涨过快;⑤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⑥收入差距过大;⑦食品质量缺乏保障;⑧社会保障不健全;⑨养老难等。

     例如,就业难问题:①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②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举办“万企千场”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③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⑤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等。

     18.我们身边存在的一些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答:①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④我国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公平现象,社会还不和谐;⑤社会建设还比较薄弱,改善民生依然任重道远等。

     19.为解决民生问题,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②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树立公平意识,维护社会正义;③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④关心社会建设,关注、帮助弱势群体;⑤积极宣传各项惠民政策;⑥积极为党和政府献计献策等。

     20.“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子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说明了什么?答:①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②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尊重和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④国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21.在加快推进大病保险工作,完善大病保险政策措施进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②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意志,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③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2.力争2015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走向全民社保新时代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的哪些观点?

     答: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④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

     23.走向全民社保新时代、力争2015年全面推开大病保险等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是走向全民社保的新起点,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努力实现人人依法公平享有社会保障;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相关社会矛盾,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③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实现共同富裕;④有利于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4.国家再次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有何意义?

     答:①有助于引起人们对优抚对象的关注;②有助于激发老一辈革命战士的热情;③有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④是国家对军属的特殊照顾,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5.我们应当怎样向退役老兵学习?答:①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②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③学习他们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

     26.从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①我国政府着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②城乡融合互动将增强;③我国政府努力为人民服务,坚持科学发展观。

     27.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消除城乡发展界限,推进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②有利于解决因户口问题带来的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改善民生;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8.我国目前在社会保障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①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比较窄;②经济基础薄弱,社保资金短缺,且缺乏科学管理;③社会保障立法滞后;④人们的社会保障意识淡薄;⑤社会贫富差距较大。

     29.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答: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②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需要;③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30.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答: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广阔的社保资金筹资渠道;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让人人共享发展成果;③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低收入者实行优惠政策;④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等。

     31.为了提高我国公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国家应该怎么做?答:①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用公平的制度保障公平正义的事业;②完善医疗网点布局,努力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③加强基层医务工作者培训,提高其医疗水平;④加强监督和管理,避免医疗腐败事件的发生。

     32.义务教育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试,有什么重要意义?答:①有利于维护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③有利于使学生共享教育成果。

     33.你的身边还存在哪些教育不公平现象?答:①义务教育阶段有些学校分重点班;②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设备落后,师资力量薄弱;③高价生、择校现象存在等。

     34.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教育公平,采取了哪些积极举措?

     答:①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建立教育均衡发展机制;②加大基础教育资金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③加快薄弱地区和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④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取消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等。

     35.列举近年来,国家出台的解决农村问题的举措。

     答:①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推行农村养老保险;②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不断加大投入;④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实施“蛋奶工程”;⑤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⑥推进、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公共服务等。

     36.政府应该怎样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答:①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健全强农惠农政策;②重视农村民生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③推进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④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⑤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引导农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37.在推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答: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立志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②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投身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做准备;③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三农”政策,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等。

      专题三 科学发展、中国特色之物质文明篇

     模块一 推进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

     【时政热点】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城乡规划要统筹考虑,城镇化要带动新农村建设,而不能取代新农村建设,搞所谓“去农村化”。城镇和农村要和谐一体,各具特色,相互辉映。

     材料二:2014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典型例题】

     1.国家作出推进城镇化建设决策是从我国什么样的国情出发的?

     答: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的。

     2.请你列举当前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①城镇基础设施落后;②城镇化规划不当,资源浪费严重;③城镇化质量不高,生存环境条件恶化;等等。

     3.实现城镇化、西部大开发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

     4.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西部大发展等举措说明了什么?

     答:①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说明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④是社会主义坚持的原则之一;等等。

     5.为什么要推进城镇化建设、西部大发展?

     答:①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的、不全面的小康;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③是增强西部、农村经济实力,缩小与东部地区、城市差距的需要;④是提高各地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⑤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的需要;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⑧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6.推进城镇化建设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答:①有利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②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③有利于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④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⑤有利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⑥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⑦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主要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⑧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7.推进城镇化建设、西部大发展,作为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

     答:①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②自觉遵纪守法,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③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④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做创新型人才;⑤积极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献计献策。

     8.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体现了怎样的国策、战略和发展理念?

     答: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此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答:①精神上: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前任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②文化上: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博大精髓的中华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③经济上:为农村注入新的经济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和课持续发展。

     模块二 “一带一路”的建设 促进西部大发展

     【时政热点】

     材料一:2013年9月,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材料二: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APEC峰会上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这意味着,在欧亚大陆上至少有一半的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参与,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典型例题】

     1.西部大发展需要坚持哪些战略和基本国策?答:①可持续发展战略;②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④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⑤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西部大发展采取的举措有哪些?答:①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②青藏铁路;③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④新农村建设;⑤城镇化建设;等等。

     3.西部大发展取得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三个代表”;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等;⑤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验集中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⑦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健;⑧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4.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主义道路;②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③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④党和固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⑤少数民地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和全国人民团结互助大力支持等。

     5.为什么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西部大发展?

     答:①是坚持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的要求;②是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③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等等。

     6.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西部大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有哪些措施?

     答:(1)意义: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②有利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与稳定。(2)措施:①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7.为实现西部大发展,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答: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发扬创新精神;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⑧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等。

     8.如何才能实施好“一带一路”战略?

     答: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③加强与各国的合作交流,深化互信好,促进互联互通,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睦邻友好的周边政策;⑤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交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⑥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国理念;⑦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⑧坚持和平发展,建立政治经济新秩序。

     9.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了什么?(“一带一路”战略为什么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答:①中国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是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②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③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⑤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⑥中国的和平发展给其他国家带来机遇,有助于促进世界的发展。

     10.运用知识说说我国为什么积极倡导和打造“一带一路”?

     答:①积极谋求我国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②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促进经济发展。

     11.“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请你就各国如何更好地利用丝绸之路发展友好合作提出两点建议。

     答:①加强沟通,互利互惠;②承担责任,履行义务;③公平公正,共享成果等。

     12.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答:①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②有利于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③有利于加强交流合作,增进了解和友谊;④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⑤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⑥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13.要传承丝绸之路友谊,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做?

     答:①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③树立平等、开放、竞争、参与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④自觉吸收外来的先进文明成果,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⑤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积极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快速发展的中国;⑥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做有损国格的事。

      专题四 科技引领未来 创新驱动发展

     【时政热点】

     1.2014年12月24日,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和三大科技创新团队在北京揭晓。曲道奎、王坚、贾利民、邓中亮、舒跃龙、张红文、袁隆平、李兰娟、乔杰、戴建武共十位科研人员获得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称号,国防科技大学天河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团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海洋科学考察团队获得2014年度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2.2015年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另外,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共授奖318项科技成果。在会上,李克强总理发表讲话指出,创新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我们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 2014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创新发展,全民行动”。

     【典型例题】

     1.2014年全国科普日以“创新发展,全民行动”为主题,表明了什么?

     答:①我国大力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③国家重视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④我国努力营造全民创新的氛围。

     2.举行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有何重要意义?答:①有利于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素质;②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调动公民学科学的积极性;③有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弘扬科学精神;④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⑤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3.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什么意义?

     答:①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行为习惯;②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③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答:①组织科技专题讲座;②举办科学技术小发明等创新比赛;③举办科技活动征文比赛等。

     5.传承科技薪火,青少年应该怎样做?答:①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②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科技充实自己,提高素质;③培养好奇心,善于质疑,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④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⑤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6.国家举行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科学家说明了什么?答:①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②党和政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③我国注重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7.国家举行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科学家有何重大意义?

     答:①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②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③有利于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做贡献;④彰显了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8.我们应如何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答:①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不囿旧制、不循成例;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创造力,推动持续发展;③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为大众创业提供支撑。

     9.要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中学生应采取哪些行动?(中学生应怎样使自己逐步成为创新型人才?)

     答: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②敢于质疑,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③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④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发扬热爱科学的精神,报效祖国。

     10.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什么说“创新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

     答:①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尽快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③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科技整体水平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

     11.请列举我国最近几年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答:(1)成就:①“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7000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②“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③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④自主研制超千万亿次的计算机“天河二号”等。(2)原因:①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③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④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客观环境等。

     12.当前我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有哪些优势?答: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②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③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④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⑤经过广大科技人员顽强拼搏,已在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创新经验。

     13.建设创新型国家,让创新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国家和社会应该怎么办?(面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教育、科技方面的差距,国家和社会应该怎样做?)(要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创新大国需要国家和社会付出哪些努力?)

     答:(1)国家: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重视科技发展,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③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创新,奖励各类创新人才;⑤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等。(2)社会: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14.为什么说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答: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②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激烈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与教育质量的竞争;④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5.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答:①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学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②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依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6.请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答:①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②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③勇于开拓进取,争取创新人才;④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专题五 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共同繁荣

     【时政热点】

     1.新疆莎车暴恐案? 2014年10月13日,喀什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对莎车县“7·28”严重暴恐袭击。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大会于2014年10月7日在新疆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3.2014年8月12日,“2014·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在拉萨开幕。

     【典型例题】

     1.请你淡淡暴力恐怖分子制造恐怖活动、分裂事件的实质和危害分别是什么?各族人民的同仇敌忾表明了什么?

     答:(1)实质:暴力恐怖事件是由恐怖分子精心策划,有预谋、有组织、妄图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2)危害:①严重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②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③使国外敌对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相勾结,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3)表明了:①彰显了各族人民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决心和信心;②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共同责任;③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不得人心,注定会失败。

     2.新疆7·28莎车暴恐案发生后,党和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迅速侦破案件,从严惩处暴恐分子,这表明了什么?答: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法律是惩治犯罪、维护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新疆莎车暴恐案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①只有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犯罪行为,才能够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懈努力。

     4.遭遇暴力恐怖行为时,人们应该怎么办?答:①保持沉着冷静,尽可能利用现场躲藏;②迅速报警,不要慌乱,莫尖叫;③合理利用周围环境,学会保护自己;④听从警察或保安指挥,及时疏散或远离危险地点;⑤遇到恐怖事件,不要围观、不要停留、不要留恋财物、不要逆着人流走等。

     5.作为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当代中学生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答:①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②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③关心少数民族同学,积极拥护、宣传党的民族政策;④增强法制观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受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活动。

     6.请你为维护民族团结设计几条宣传标语或口号。答:①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②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实现各民族人民共同富裕;③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

     7.请你列举我国政府所实施的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事例。答: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②修建青藏公路和铁路;③实施援藏工程;④在中、东部地区的中学开设“西藏班”。

     8.请你为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出谋划策。答: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因地制宜,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当地特点的发展道路;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坚持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⑤坚持维护社会稳定,坚决反对分裂;⑥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⑦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9.为维护民族地区团结、和谐稳定、繁荣发展,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答:①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②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③多做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平等对待、关心帮助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④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10.请为民族地区的美好明天献上一句真诚的祝福。

     答:①珍惜当前安定祥和政治局面,谱写民族团结繁荣发展新篇章;②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发展;③各族人民携手共进,同舟共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等。

     11.如何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1)含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

     (2)实行原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因此,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重要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4)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妥善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全,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利,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2.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有何重大意义?

     答:①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使其共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②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④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社会稳定,保证国家安全;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13.党和政府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答:(1)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2)政治方面:①贯彻执行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③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3)文化方面:①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各民族文化;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加大资金、人力的支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等等。

     14.党的民族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①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②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③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④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15.维护民族团结有着哪些特别重要的意义?答: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②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③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④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⑤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⑥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⑦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6.请你为维护民族团结,设计几条宣传标语或口号。

     答:①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②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实现各民族人民共同富裕;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民族团结进步;④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

     17.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在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主要原因: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实行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人民利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党和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⑤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发扬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⑦新疆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等。

     18.请你列举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建设投入的一些具体措施。

     答: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②修建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③实施“援藏工程”;④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⑤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新疆班”等。

     19.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答:①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度;②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③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④要坚持西部大开发;⑤要共同富裕的原则,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和建设;

     20.面对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暴力犯罪行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答:①在不惊动犯罪分子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报警;②是非分明,不围观、不参与,不信谣传谣;③远离出事地点,尽量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④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帮助受害者或需要帮助的人。

     21.为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可以开展活动哪些活动?

     答:①召开“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②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③传唱民族团结歌曲;④出以“民族团结教育”主题黑板报、手抄报、图片展。

     2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答:(1)必要性: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2)重要性:①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③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⑤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3.20年来,全国各地开展轰轰烈烈的援藏工作,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我国开展对口援藏工作有何重要意义?

     答:(1)民族关系: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②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2)意义:①有利于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西藏各族群众生活水平;②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③有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促进祖国统一;④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⑤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⑥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专题六 关注消费安全 维护合法权益

     模块一 保护消费者权益

     【时政热点】

     1.康师傅承认使用馊水油作原料。

     2.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考点链接。

     3.2014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20周年。2014年3月15日,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

     【典型例题】

     1.康师傅使用劣质猪油制造产品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触犯了哪些法律?

     答:(1)侵犯的权利: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2)触犯的法律:《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刑法》等。

     2.康师傅卷入产品原料安全风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①缺乏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②巨大的经济利润驱使康师傅置消费者利益于不顾;③监管部门执法不严,存在监管漏洞;④消费者缺乏必要的消费知识和维权意识;等等。

     3.康师傅使用劣质猪油制造产品会带来哪些危害?

     答:①严重影响消费者生命健康;②不利于树立康师傅企业的良好信誉,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③严重破坏市场秩序,不利于企业之间正当的竞争与合作;④打击消费者消费信心;等等。

     4.康师傅事件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答:(1)企业:①加强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②遵守法律法规,重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食品监管部门:加大对企业破坏食品安全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制度。

     5.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北京调研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时强调: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什么权利?体现了我们党的什么执政理念?

     答:(1)生命健康权。(2)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党和政府为什么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答:①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还存在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侵犯了消费者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和谐;②是维护国家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③是法律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的需要;④是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⑤是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具体体现;⑥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⑦是保持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的需要。

     7.为了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国家、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应该怎么做?

     答:(1)国家:①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惩各种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政府有关部门应依法行政,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依法打击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诚信氛围;④加强宣传,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生产者(经营者):①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经营、合法致富;②增强品质意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③增强诚信意识,尊重消费者权益。

     (3)消费者:①树立消费者权益意识,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②增强维权意识,敢于抵制、监督、举报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敢于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8.当前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力,对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惩治力度不够大等;②生产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道德素质低下,缺乏诚信意识、安全意识、品质意识、责任意识等;③消费者:缺乏相关鉴别能力,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等。

     9.企业制假售假有哪些危害?答:①侵犯了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②损害其他合法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③败坏社会风气,产生信任危机,破坏了社会稳定。

     10.国家用最严厉的处罚制度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说明了什么?

     答:①我国高度重视并致力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努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用法律手段保护人民利益,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⑤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

     11、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答:①增强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对商品信息进行比较、鉴别,尽量做到不购买不安全食品;②学习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维权途径;③增强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不给违法经营者可乘之机;④在侵权行为发生后,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2、2014年9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今年第一阶段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通报。其中,昆明有4家企业的食品被查出不合格。公告显示,昆明金纯食品有限公司的麻辣牛肉以及云南泰华食品有限公司的牛肉干的菌落总数不合格;昆明经开区阿拉厚鹏食品调料厂的花椒粉铅含量不合格;昆明市官渡区万家合调料厂的万家合黄豆酱油氨基酸态氮不合格。

     (1)这些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益?

     答: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实情况权、公平交易权。

     (2)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答:①说明我国部分食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②人们的诚信意识、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3)当消费者购买到类似的不合格食品时应该怎么办?答: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②拨打消费者维权电话投诉;③寻求新闻媒体帮助解决;④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报案;⑤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诉;⑥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⑦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模块二 治理网络侵权,净化网络环境

     【时政热点】

     1.扫黄打非·净网相关链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信部、公安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把打击网上淫秽色情信息推向“微领域”。

     2.最高法“亮剑”网络侵权 2014年10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正式实施。司法解释首次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加大了被侵权人的司法保护力度,

     3.启动“剑网2014”行动 保护数字版权 :一是保护数字版权;二是规范网络转载;三是支持依法维权;四是严惩侵权盗版。

     【典型例题】

     1.为什么要开展“扫黄打非·净网2014”行动?答:①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②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③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治理网络侵权、净化网络环境,请你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1)国家:①加强网络立法工作;②依法打击制造和传播网络不良信息的行为;③信息公开化,及时公开公布各种科学的论断或言论。(2)网站:①遵守网络公约,加强行业自律;②加强网络监督力度。(3)个人:①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②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和自控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等。

     3.为了净化网络环境,请你设计几条宣传标语。

     答:①文明上网,从我做起;②上文明网,做文明人;③文明上网,健康生活等。

     4.盗版侵权案件存在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生产者和经营者唯利是图,缺乏道德和法律观念;②消费者贪图便宜;③有关部门监管不力;④执法部门没有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⑤部分作者产权意识淡薄,没有做到依法维权等。

     5.国家版权局查办8起网络侵权盗版案件说明了什么?

     答:①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作用;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③我国依法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④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打击盗版、侵权行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①对于我们自己的智力成果权,要依法申报和维护;②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权,不盗版他人的产品(如抄袭作文等);③支持正版,不购买盗版产品;④看到有人生产或销售盗版产品要及时举报,看到有人购买盗版产品要劝阻、制止;⑤就打击盗版问题向有关部门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7.为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1)国家:①制定和完善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健全法律法规;②国家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③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维护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④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大力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在全社会形成抵制网络谣言的良好氛围。(2)企业:①增强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②注重创新开发;③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慧成果的事情。(3)公民:①对于自己的智慧成果权,要依法申报和维护;②不购买盗版光碟,保护他人智慧成果;③发现有人销售盗版光碟和书籍,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④向他人宣传保护智慧成果权的重要性,维护社会正义;⑤针对盗版行为向有关部门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专题七 加强国际交流 促进和平发展

     【时政热点】

     1.201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倡国中国、印度、缅甸三国领导人齐聚北京,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

     2.2014年9月23日,中俄建交65周年暨中俄友协成立65周年招待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3.习近平出席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并访问亚洲四国 2014年9月11日~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塔吉克斯坦杜尚别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并访问塔吉克斯坦、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及印度。

     4.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桐乡市乌镇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也是世界互联网领域一次盛况空前的高峰会议。大会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的1000多位互联网业界精英、著名学者、政府官员和国际机构代表与会。会议决定世界互联网大会将永久落户乌镇,每年一届,持续举办。

     5.2014年11月7日至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道主伙伴对话会并举行相关国事活动。

     【典型例题】

     1.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亚洲四国,这从侧面说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各国应怎样做?

     答:(1)趋势: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格局多级化。(2)做法:①平等尊重:不分大小强弱,尊重各国主权和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权利;②包容互鉴:尊重文明多样性,在交流借鉴、取长补短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③互相合作:各国应携手合作、同舟共济、互利共赢。

     2.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亚洲四国、蒙古国等国的原因有哪些?答: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②合作是新形势下实现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3.李克强总理首访非洲四国具有哪些现实意义?答:①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②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满足各方利益,实现共赢。

     4.加强中俄友好合作符合我国哪项国策?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国策?

     答:(1)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原因:①在开放的世界里,国家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③对外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5.为促进中俄两国世代友好,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答:①珍惜当前和平的国际环境,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②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平等地对待俄罗斯公民,尊重他们的国家制度和文化,同时又要注意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树立当代中国公民的形象;④既要学习俄罗斯民族的优秀文化,还要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12.面对当今世界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适应发展的步调?答:①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③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④加强合作,促进交流,增进了解,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⑤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

     13.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为什么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答: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②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③当今世界,威胁和破坏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仍需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④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已成为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⑤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有利于实现世界人民的和谐共处。

     14.中国积极加强与各国的合作对实现中国梦有何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配置市场资源,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阔空间;②有利于把握发展机遇,学习、借鉴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④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巩固我国的战略安全与经济安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稳定的国际环境。

     15.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①树立开放、平等和参与的全球意识,学会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②培养合作精神,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合作与竞争的能力;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④提高文明礼仪素养,在与外国人交往时以礼相待、不卑不亢;⑤保护、宣传本民族文化,尊重、学习其他民族优秀文化。

     16.上述会议均在我国城市举办,体现我国怎样的国际地位?答: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17.我国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表明我国坚持哪一基本国策?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答:(1)表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我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因为: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②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契合当今时代主题,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18.我国与世界各国在商品贸易、科技、环保等多方面加强合作,说明我国对外开放呈现出什么特点?答: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全方位开放。

     19.近年来,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合作所取得的成果告诉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对我国有哪些益处?答:①有利于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②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建设性作用,促进世界共同繁荣与发展,为我国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20.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贸合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③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注意维护自身安全;④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具备哪些意识?答:我们应具备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合作与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等。

     22.中国的国际形象如何?答:①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②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③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3.北京APEC会议期间,“APEC蓝”迅速成为了网络热词。在为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贵宾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公开提及“APEC蓝”,他希望通过努力让“APEC蓝”保持下去。让“APEC蓝”保持下去,中国应坚持怎样的国策、战略和发展理念?

     答:应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4.让“APEC蓝”保持下去,我们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

     答:①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倡导低炭生活方式;②积极参与改善空气质量的宣传活动,并同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③了解、宣传相关环保知识,做环保志愿者,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④从身边小事做起,如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多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利用清洁能源等。

     25.“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