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讲话稿 > 正文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12篇

    时间:2021-01-27 14:13: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达达文库编辑按】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必须从机关严起、从机关党建抓起…小编为您整理了《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12篇》,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惩治腐败有良方 扶贫领域清风扬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高悬反腐利剑,护航脱贫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铁腕惩治扶贫领域腐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实践创新,营造了党内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继续把监督执纪触角延伸到扶贫领域,用好“严”字当头,“久”字托底这两剂良方,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弛而不息正风肃记,确保扶贫领域清风常在。
      要用好“严”字当头良方,零容忍惩治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公报中,有一个字出现频率非常高,达21次,这就是“严”!严字当头、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穿公报全篇,彰显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反腐没有休止符”的鲜明态度。要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推动形成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全会公报对未来一年工作的部署,始终贯穿“全面从严”的要求,处处释放“严字当头、一严到底”的信号。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的决心和魄力。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1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加强扶贫领域资金监管,严厉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问题,坚决整治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雁过拔毛”式腐败,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的纪法保障。
      要用好“久”字托底良方,不停歇推进扶贫领域执纪问责。有人认为扶贫领域反腐是刮一阵风,搞一段时间就会过,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众所周知,扶贫领域反腐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问题,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职责不落实问题,作为监督的一个重点,释放出党中央对扶贫领域长期反腐的强烈信号。反腐唯有久远,清廉方能长存。党员干部作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具体执行者、实践者,只有时刻树牢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无小事的观念,才能让腐败无“立锥之地”,只有聚焦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才能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求持续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件,以“一刻不停歇”的坚韧执着,坚定不移地将“久”字长期坚持下去,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精神,自觉强化“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观念,针对扶贫领域出现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要敢于较真、揪住不放、一抓到底,切实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正风肃纪只有进行时。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发起总攻、最后冲刺、夺取全胜的阶段,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严格执纪为民,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纪律铭记在党员干部心中、让笑容绽放在人民脸上,让扶贫领域清风扬。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读懂总书记字主基调背后的深意
     
      既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又要善于做到“三个区分开来”;
    既要合乎民心民意,又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充分运用“四种形态”提供的政策策略,通过有效处置化解存量、强化监督遏制增量,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彰显了党中央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保持着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坚持“打虎”“拍蝇”“猎狐”,突破反腐“禁区”,打破坊间传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启了激浊扬清的政风之变,赢得了老百姓的称赞和拥护。应该看到,腐败问题不是朝夕形成,激浊扬清也绝非一日之功。政贵有恒,治须有常。读懂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严”字主基调背后的深意,就是要清醒认识腐蚀和反腐蚀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坚持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党组织、每个岗位上。
      坚持“严”字主基调,是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表明,只有匡正风气、反腐惩恶,才能重塑党的良好形象,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腐败是政治生态的“污染源”,一旦清理不干净或放松整治,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腐败的流毒就会迅速繁殖,四处蔓延污染一片,甚至遗留难以清除、影响恶略的后患。重典治乱,猛药去疴。面对腐败这个“毒瘤”,必须以铁的纪律管党治党,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有案必查,认真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坚持“严”字主基调,是营造担当作为的干事环境的基础。衡量政治生态好坏在于是否是一个鼓励人干事的生态,其中最重要标准就是选人用人导向。古人云:“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是反映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的风向标。用好一个干部,就树立了一面旗帜,政治生态就会激浊扬清,正气充沛。相反,用人导向不正,就会滋生腐败,邪气横生,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严重挫伤干部队伍的积极性。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选人用人各项制度,对党员干部从严选拔、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为改革创新者鼓劲,从而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
      坚持“严”字主基调,是培育干部清正廉洁作风的保障。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近期反腐专题片《国家监察》里的赖小民案,让人印象深刻。赖小民忏悔道:“党委书记、董事长、法人都是我一个人挑,纪委书记是我的党委委员,我的部下,他很难监督我。”没有有效制约,在一片吹捧声中,让他逐渐滑下了犯罪的深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查处的腐败案件看,权力不论大小,只要不受制约和监督,都可能被滥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培育干部清正廉洁的作风,就是要严格监督权力运行过程,从源头上消除权力的寻租的空间,严把选人政治关、廉洁关,坚持“凡提四必”,严防带病提拔,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拧紧螺丝钉、架起高压线,从而构筑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堤坝。
      行百里者百九十。在新的历史关头、面对新的形势任务,读懂总书记坚持“严”字总基调背后的深意,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松劲、不停步,稳中推进,一以贯之,从而坚决打赢这场正风反腐的正义之战。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锻造三缄其口的政治品格
     
      “就知道从你嘴里打听出点儿事来”“你向来是最‘不办事’的朋友”……被冠以“不办事”的名号,虽常被亲朋嘲讽、疏远,但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却默默为自己的“笑而不答”“顾左右而言他”点赞。
      维护党的纪律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对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讲政治、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成为立场坚定、意志坚强、行动坚决的表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就要用严明的纪律管住自己,跑风漏气、当传声筒的话不说;
    说情抹案、打探消息的事不办,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不忘“精卫填沧海”的。宗旨决定,纪检监察干部的,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的绝对忠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离不开一线纪检监察干部在日夜兼程时,信念如初,奉献如常;
    在一马平川时,守住小节,戒除骄奢;
    在路途坎坷时,立足磐石,不畏险阻。时刻树立起“视纪律如生命,秋毫无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对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的人和事“讳莫如深”,对“自己人”的监督一刻也不放松。是照亮纪检监察干部前行的“灯”,只有守住,坚持原则,不断激励纪检监察干部纵马逐梦正当时。
      保持“甲不离身、鞍不离马”的时刻警觉。纪检监察干部没有天生的免疫力,更不可能避开社会上客观存在的种种诱惑,尤其在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对纪检监察工作拥有无穷尽的“探知”欲望,变着花样轮番“轰炸”“围猎”,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时刻自律自省,约束和规范好自己的言行。如果自身不硬,执纪就会软弱无力;
    如果不能守住本心,执纪就极有可能以权谋私。“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要监督别人,自己就要率先做出个样子来,焊牢“廉”的防线,筑牢“律”的城堡,在“枪林弹雨”中展现新时代纪检人的钢铁意志。
      扛起“当以瑚琏之器为郎官”的担当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主力军,更需拿出担当作为的气魄。缄口不言,不是要做“只微笑不担当”的木偶官;
    不办事,也不等于不作为。恰恰相反,纪检监察干部要怀揣着满腔的韧劲和执着,当仁不让,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在监督执纪上理直气壮,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等问题,对恶意中伤、诬告陷害、散布谣言的严肃查处,坚决打击歪风邪气,为干事者除清雾霾、撑腰壮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发挥好政治监督的护航作用
     
      12月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2020年12月下旬至2021年1月中旬,15个中央巡视组将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的13个中西部省区市和13个中央单位全部开展“回头看”。“回头看”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纪委监委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的具体实践。
      政治监督在纪检监察全部监督工作中处于管总的、第一位的监督地位,就是监督各级党组织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中是否体现了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专列一章,推动了各级党组织以政治监督“护航”党中央决策部署,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监督格局,此次中央巡视组开展“回头看”,定将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政治监督的方向要“准”。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和常态化,把政治监督实实在在做到位,需要把准监督的方向。政治监督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纵览近年来通报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从“背离党中央的要求”到“不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对抗组织审查”到“泄露工作秘密”……被查处的不少党员干部存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问题。做好“回头看”工作,就是通过开展专项督查、检查考核,把握好发现工作偏差和问题这个目标方向,做到有的放矢、精准高效,让心存侥幸的“悬崖勒马”,从而推动形成抓落实的“闭环体系”。
      政治监督的质量要“高”。按照党中央关于在“不忘、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要求,今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两个维护”,着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开展“回头看”,就是要把群众关注的痛点难点焦点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加大排查调查、督查督办、直查直办、通报曝光力度,严肃查处脱贫攻坚等各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同时通过释放监督常在的强烈信号,避免一查了之、一巡了之、一处理了之,破解“巡视一阵、紧张一时”的问题,促使上下“一条心”、工作“一盘棋”,确保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到位。
      政治监督的震慑要“强”。政治监督本质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其目的在于抵御权力的腐蚀性,避免普遍利益受到特殊利益的干扰,以保证政治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强有力的政治监督,有助于形成强大震慑,让违纪违法者无处遁形,在发现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有问题苗头时,“大喝一声”“猛击一掌”,就能避免他们从“好同志”“好职员”一步步变成“阶下囚”的悲剧。要紧扣被巡视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情况开展巡视,确保政治监督“长牙”“带电”,让心存侥幸的违纪者不仅“挨板子”、还要“丢面子”,方能实现查处一人、警示一方、整改一片的效果。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岂止荒唐!
     
      “画饼充饥”语出《三国志·魏书·卢毓传》,比喻虚而不实、用空想安慰自己。妇孺皆知,画饼不能充饥,然而,却有一些官员以“画饼”充当“政绩”,自作聪明!掩耳盗铃!
      具体而言,有的画“思路”,生搬硬套地将上级工作思路进行“排序组合”,动不动就以“一二三四五”举目纲张,看上去逻辑严密、指向鲜明。汇报起来,朗朗上口、慷慨激昂;
    落实起来,文不对题、难堪大用。计划思路与工作推进“各走各的路”,沦为“两张皮”。有的画“亮点”,紧盯“热点”,不顾工作推进实际,或是动辄冠以“首个”的名号,或是天马行空描述主观臆想的“前景”。宣传起来,亮点频现、动人心弦;
    落实起来,盲目跟风、劳民伤财。有的画“制度”,不征求意见、不试行完善,一级仿一级照搬照抄各种规章制度,版面上墙、制度汇编。检查起来,内容充实、形式丰富;
    落实起来,难以落地、沦为鸡肋……“画饼”形式种种,目标却是殊途同归,那就是冒充政绩。试问,这样的形式做与谁看?展现的“政绩”又有多少“干货”?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然而,形式主义的危害不止于“没有价值”这样简单!从哲学范畴看,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
    形式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任何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形式推进,任何的成绩离不开一定形式的展示。当形式切实符合内容实际的时候,它就能推动内容的发展;
    反之,就会制约内容的发展。为冒充政绩而追求的形式,不顾实际将工作内容“牵强附会”,甚至“削足适履”,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毫无疑问,画“饼”充“绩”者已然落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窠臼。
      反揆现实,不难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还有不少,甚至在某些党员干部那里还“很有市场”。无论何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都偏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会占用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宝贵资源和时间,无法实现服务群众的“最优解”;
    会助长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假调研”之风,进一步扩大干部“本领恐慌”;
    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影响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干事创业局面……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害人不浅,贻害无穷,必须坚决清理。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
    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已然在路上。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从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的高度,深化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果”。不久前,中办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各地敲响战鼓、尽锐出战,纷纷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整治,教育引导、活动熏陶、调研走访、制度规范、激励保障……措施方向精准、系统配套,无论是积弊已久的“硬骨头”,还是花样翻新的“新变种”,不断被曝光挖出。上下同欲,干群同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其实,画饼不能充饥的道理,妇孺皆知。谁身上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心里也跟“明镜似的”。“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这里奉劝,诸如画“饼”充“绩”之流,速速改悔,及时纠正思想之偏,弥补行为之错,切莫一意孤行,成为警示教育片中的那个“他”,后悔晚矣!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警惕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好先生
     
      在基层党员教育管理中,有个“好先生”,八面玲珑、阳奉阴违,真是有人喜欢有人忧。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以下称《条例》),给“好先生”敲响了警钟。
      “好先生”厌学习,胸无点墨。学习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不长期坚持,于学习无益,还会滋长懒惰情绪。“好先生”往往以工作忙为由,不去学习,讨厌学习,认为学习是一种形式,与工作无益。殊不知,基层党务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丰富的党务知识、开拓的创新精神,这些素质形成,是靠日积月累坚持学习的结果。
      “好先生”无原则,一团和气。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好先生”往往在思想上存在好人主义,怕得罪人,对党员不去管,也不敢管。众所周知,基层党务工作者必须诚实严谨,廉洁奉公,公道正派,讲究信用。这就要求基层党务工作者,敢于坚持原则,对党员从严教育管理,敢于依照党章党规对不合格的党员进行帮教和处置。
      “好先生”喜奉承,溜须拍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党内要保持健康的党内同志关系,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坚决抵制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等歪风邪气,让党内关系正常化、纯洁化。习近平总书记这是告诫我们,坚决要与“好先生”这种阳奉阴违行为进行坚决斗争。因此,各级党组织应严肃党内生活,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让“好先生”的溜须拍马行为无容身之地。
      “好先生”怕担当,善于推脱。新时代要求基层党务工作者应该具备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以高标准党建目标作为基本要求,敢于担当作为。“好先生”往往是取得的成绩据为己有,出现的问题一推了之,歪曲事实,不敢担责。担当是准则,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体现。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在困难、矛盾、风险面前,把责任勇敢地扛在肩上,努力让自己负重前行,真正体现一个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勇挑风险和勇担责任的优秀品质。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练就谨防形式主义侵蚀的金钟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形式主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在“不忘、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力戒形式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转变作风。”形式主义严重偏离了我们党的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严重违背使命。形式主义的兴风作浪,不仅影响着目前正在进行主题教育取得的实际效果,而且一些实质性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便会直接损害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党的肌体健康,必须要打好提前量,下足功夫大力防范,练就谨防形式主义侵蚀的“金钟罩”。
      练好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坏体”。形式主义的“顽固性”体现在于整治高压之下,部分领导干部仍然不愿意做实事,想方设法变着花样“搏面子”“图虚名”,实际工作却不重视,重大决策仍不落实,群众办事推诿扯皮、处理诉求效率低下,使得人民群众利益受到严重影响,政府的威严形象严重受损。群众利益无小事,但形式主义会导致群众的疾苦受到漠视,获得感和幸福感受到剥夺。要求必须正确对待群众的合理诉求,拒绝使用“冷暴力”“踢皮球”的方式方法“厘清”问题背后的责任。面对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与要求,积极帮助,提升服务意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在实处。
      修好脚踏实地把政策落实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坚定坚决、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形式主义会对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中央政令畅通造成严重影响,会导致党的十九大成果无法巩固,新发展理念难以落实。2020年是赢取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关键之年,绝不能让形式主义毒瘤危害政策的贯彻落实。必须保证政策的顺利、高效落实,绝不能只练轰轰烈烈喊口号式的“表面功夫”,亦或仅行表态不断但行动鲜有的空洞作为,应当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一心一意为民着想,脚踏实地落实好每一项党的好政策。
      放好求真务实把考核做好的“试金石”。在考核方面,痕迹主义时隐时现,上级部门不革新工作考核标准,下边只能处处“留痕”,做再多实际工作也不如材料整得多,除去一些基本的数据台账,基本都是形式主义的体现,考核工作最主要的还是要考核人员两腿沾沾泥巴,做至上而下的革新,从根本上扫除形式主义。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工作方法看似简单可行,实则是空泛的表态和敷衍无比的塞责,个别单位认为“方案+专班”便足以保证上级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出工不出力,重痕不重绩、治表不治里,雷同方案泛滥,怎能出实效?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临近年终 8起典型案例敲警钟
     
      临近年终盘点,有些人开始动起来歪心思来,近日,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曝光在“不忘、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查处的8起典型案例》,警示意义重大,及时敲响防微杜渐的警钟。
      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高压态势,有些人依然认为吃吃喝喝是小节,管不住口,漠视中央八项规定,存在侥幸心理,简直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2020年4月、5月,河北保定市徐水区接连发生4起多名党员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问题,造成恶劣影响。事发后,徐水区共有32名领导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徐水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党组被改组。
      不能不说,在全面从严治党抓细抓实的今天,《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十二条明确指出,“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这部分党员干部依然我行我素,从反面说明加强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必要性,“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党员干部不可不引以为戒!
      弄虚作假其实质是形式主义作风问题,严重破坏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应当坚决予以杜绝,用实事求是的扎实作风,打开高质量精准脱贫、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2019年8月,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委原书记刘乡在国家贫困县脱贫摘帽验收检查中弄虚作假等问题。看看刘乡在会上总结的4条迎检“过关诀窍”,可谓深得形式主义歪风之“精髓”,全然不顾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县委书记对于一个县政风的损害巨大,对于提倡实干,提倡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对于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精准脱贫工作指示,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工作造成莫大伤害。形式主义实在是党和人民的大敌,必须从党的建设的角度,从讲政治的高度予以重视,每名党员同志在年终盘点时,都要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扪心自问,工作实不实,有无形式主义问题?
      违背党的使命,违背为人民服务宗旨,必将为人民群众所唾弃,必将为党所惩处。作为党员,任何时候都要把紧纪律底线,远离红线,做到干成事不出事。
      其他的有失责导致涉黑势力渗透农村基层组织等问题。有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有乱收费、影响营商环境等问题。有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中优亲厚友等问题。有脱离实际乱发文、加重基层负担问题。有为涉黑涉恶犯罪人员提供保护问题。这一条条一桩桩,说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说明党中央对于腐败问题对于侵害百姓利益问题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个有战斗力有自我革命精神的伟大政党,一切有悖于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事情都是共产党人坚决予以破解,针锋相对予以明确反对的事情。
      作为党员,要结合“两会一评议”工作的开展,认真做好“四个对照”,对照党章党规,认真学习习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紧盯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上下联动、恪尽职守、聚合力量,精准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莫让同志关系变异为江湖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党内要保持健康的党内同志关系,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坚决抵制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等歪风邪气,让党内关系正常化、纯洁化。
      同志关系是党内最基本的关系,是党组织凝聚力和战头力的源泉。当前,不少地方党内生活庸俗化现象突出,下级对上级称呼为“老板”或“老大”,对些变了味的称呼,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是同事间的相互调侃,不用当回事;
    有的领导干部听后反而觉得很受用,更有甚者觉得是对自己领导权威的一种肯定。原本干干净净平等关系,变成了主仆关系、依附关系,党内生活社会化在部分地方泛滥成风,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
      称谓折射作风,称谓关乎作风,这种“社会病”的滋生与蔓延,直接导致人们对“同志”这一称谓的冷落与“同志”观念的消减。党内称呼“江湖化”和“匪气化”,就是党同生活庸俗化的重要表现。这些所谓的“官场称呼学”,其实就是精神上“缺钙”、意志人“软骨”。
      党内称谓这一看起来锥刀之末的小事,恰恰体现着党员干部的权力观、地位观、荣辱观,关系到领导干部怎样认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事关老百姓的心中秤、眼中情、胸中敬。称呼的变化,实质是观念变化,是等级观念在某种程度上的“法定化”。这种变化无疑是病态的,反映出“权力崇拜”意识和官本位风气对党员的不良影响,实质是封建等级观念对党的肌肤的侵蚀。“官场称呼学”其实就是“四风”现象的缩影,不能等闲视之,更不能见怪不怪、任其泛滥,应下猛药、出硬招,加以杜绝,积极构建团结和谐的同志关系。
      同志关系是党内最基本的关系,是党组织凝聚力和战头力的源泉。领导干部的形象要在点滴中慢慢改变,与一个人品德养成“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是一个道理,不要因为这样的小称呼,忽视了它的大作用,如果各级机关也能从这样的“小称呼”中发现大道理来,那这次纠风行动也就有了实质性的价值,也就不会找不到头绪了。要治理党内称呼“江湖化”,首先,必须要从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高党员干部对称呼“同志”的思想认识,无论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干部,都要严肃对待称呼。我们党政干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职位多高依然是一名党员,依然是为民服务的公仆,而不是有官僚作风的“大老板”,对下属对群众颐指气使,也不是手握大权就独断专行、唯我独尊的“黑老大”。其次,每个党员干部要加强民主意识,要从我做起,用平等心态去互称“同志”。对上级不必奉承迎合,对下级不必颐指气使,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党内生活氛围,不断改进党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年终岁尾只争朝夕 来年展望不负韶华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这即将辞旧迎新的欢庆之际,对于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要牢牢把握“三不可”。
      正本清源,为政之德不可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发生。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刹住‘四风’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歪风陋习要露头就打,对‘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要时刻防范”。春节来临之际,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定力,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规定,把纪律挺在前面,把“红灯”亮在前头,把为官之德立于心间,筑牢思想政治防线。
      统筹兼顾,民生民事不可漏。年终岁尾,为了各项工作能划上圆满的句号,许多党员干部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写各种总结、定各种方案、制各种报表、迎接各级的检查验收,被千头万绪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我们在面对繁杂的工作时要学会统筹,在工作之余闲暇时要把手上的工作,特别是涉及民生民事的工作认真仔细地捋一捋,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想想有没有什么疏忽,要忙有所获、忙有所得,争取做到为民万无一失,让老百姓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夯实根基,持续发展不可松。离春节七天长假越来越近,部分同志为此产生了懈怠思想,提前进入了放假状态,面对群众利益,一句“过完年再说”就推脱搪塞了。可事实上,只要还未放假就是正常工作日,理应秉持严谨踏实的作风把工作干好。况且,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我们党员干部不能有半点松懈,应全身心投入到来年的工作中,为收官之年这一伟大壮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我们更要以此为引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主人翁意识,建设美好祖国。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切莫画捉老鼠
     
      前不久看见一幅漫画,画中的地面上有一只老鼠,一个手提毛笔的人在墙上画了一只猫,旁边写着“措施”二字,然后便笑呵呵地走开了。初看时令人忍俊不禁,这画出来的“猫”,如何能捉老鼠呢?
      细细想来,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不乏类似的“怪象”。例如,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作“传声筒”“播放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
    有的倾向于“走过场”“刮阵风”,说一套做一套,敷衍塞责怕担当;
    还有的表面上“门好进”“脸好看”,一旦涉及为群众解决切实难题时,却“关门”“变脸”。归根结底,假猫捉不了真老鼠,“假把式”解决不了真难题。
      “虚”字当头、“空”字挂帅,形式主义害人不浅。就具体工作而言,形式主义脱离实际,务虚不务实,不利于及时有效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往长远影响看,形式主义浮躁虚夸,吹牛拍马,严重挫伤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从群众获得感来看,形式主义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和党委政府形象,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危害党和人民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我们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这彰显了党中央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也对党员干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行动指南,把工作往实里干。
      力戒形式主义,要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干部干部,“干”字当头,要想做出真成绩,务实笃行是根本,真抓实干是关键。不论是扎根基层23载,创造出“政和传奇”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还是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河南兰考治“三害”的焦裕禄,他们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让群众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唯有以务实的态度、奋斗的韧劲、实干的精神,才能不断攻坚克难,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干出过硬实绩。
      力戒形式主义,要在勇于担当中善作为。担当,作出的是承诺,担起的是责任,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担起多大的责任。艰辛付出14载,把福建东山由风沙岛变为鱼米乡的谷文昌,以及在悬崖峭壁上凿开1500公里水源线,创造了滋养几代人内心世界的“红旗渠精神”的杨贵,他们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迎难而上,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唯有以不断前进的毅力、直面矛盾的魄力、开拓创新的勇气,才能在新时代做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力戒形式主义,要在永葆里作文章。永葆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时刻做到心中装着人民,以为人民服务为工作宗旨,以人民意愿为工作目标。几乎没有时间陪孩子,不幸牺牲在办案路上的“女神警”任长霞,以及婉拒安逸的退休生活,履行为民承诺染绿荒山的杨善洲,他们时刻不忘,用有限的生命拓展了人生的维度。唯有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才能切实解决各项惠民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纸糊的鲜花怕雨水,刷金的菩萨不经擦。”无论是打赢三大攻坚战、推进改革创新,还是守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都需要我们接好历史的“接力棒”,做到持之以恒“钉钉子”、不畏艰难“啃骨头”、求真务实抓落实,以敢为人先的勇气、锲而不舍的精神,杜绝形式主义、推进作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铁纪发威对外对内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要带头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健全内控机制,经常打扫庭院,清除害群之马,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铁纪“对外”,打造纪检监察铁军,不断扎紧纪检监察篱笆,让惩恶扬善的利剑永不蒙尘。
      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只有有铁一般的纪律,才能形成统一意志。合格的纪检监察铁军,就要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时刻拧紧监督执纪螺丝钉,抓“两面人”的表里不一,抓“蜗牛”的迟滞慵懒,抓“严书记”的不严,驱散影响政治生态环境的“雾霾”。探索创新方式方法,搭建群众参与平台,不断拓展群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使问题找得更准、发现得更早、解决得更及时。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政治立场,紧盯“小微权利”和“小官贪腐”,重拳惩治扶贫领域腐败,剪除黑恶势力“保护伞”,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深挖实查,抓早抓小、上下联动,纪检监察干部时刻都加满油,把稳航,鼓足劲,点亮“聚光灯”,细化“刻度尺”,严查“跑路子”“搭天线”,把“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的“两面人”“揪出来”“放进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铁纪“对内”,打铁必须自身硬,执纪者必先守纪,把忠诚干净担当融入纪检监察干部的血脉和灵魂。
      “天涯无净土”,纪检监察干部要以眼里不容沙子的态度加强对“自己人”的监督。作为监督别人的人、执纪执法的人,打铁必须自身硬。硬的政治要求、高的政治标准,是打造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基础。进了纪检监察系统不等于进了“保险箱”,不是“绝缘体”,也没有天然的“免疫力”。要打开“手电筒”,严防“灯下黑”,刀刃向内不手软、清理门户不护短,对于纪检监察系统的“内鬼”,出现一起严惩一起,绝不“护犊子”,不搞区别化。
      执纪监督,责任重于泰山;
    失职失责,就要付出代价。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其是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加大日常谈话提醒力度,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干部监督的“预防针”。给自己人定下规矩、划出红线,力促监督执纪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既是对纪检监察机关履行专责职能的严要求,也是给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硬约束,戴好“紧箍咒”才能筑好纪检监察机关强化自我监督的“防火墙”。
      铁纪发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经常打扫庭院,清除害群之马,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行使权力要慎之又慎,自我约束要严之又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断释放全面从严强烈信号;
    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没有不受监督的权力,反腐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
    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形成“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有力震慑,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执行制度成为权力行使者的一种风气、一种习惯,进而成为一种性格、一种文化。
      作为执纪者,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把握精神实质,深刻领会核心要义,《规则》的印发,界定了权责界限、厘清了工作流程、健全了约束机制,给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依规执纪、依法履职提供了重要的制度遵循。就像医生看病,治好一个人的病是成绩,找到病毒传播的路径和不发病的疫苗贡献更大。《规则》就像这个疫苗。切实用好用活《规则》,把其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标尺,准确用纪、公正量纪、规范执纪。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
    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在纪律这个问题上,我们始终要有清醒的认识,“压倒”不是“完胜”,“态势”未成“定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不能有差不多、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有见好就收的想法,必须将“严”字长期坚持下去。奉劝对党和人民有异心的党员干部:在人生旅途上,只有正道直行,才能自由自在拥抱诗和远方。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要响鼓重锤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打赢作风攻坚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只有过硬作风,才能啃下“硬骨头”、攻克“娄山关”、拔掉“穷根子”。
      要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扶贫领域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没有拧紧,出现了跑风漏气现象,精神元气遭受侵蚀。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不忘、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素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法纪的敬畏心,不让思想滑坡,不让精神家园失守,以坚强的思想保证决战脱贫“最后一公里”。
      要铸牢纪律规矩“铁笼子”。赵乐际同志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1万件,处理17.7万人。这既体现了中央坚决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决心,也表明了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仍然存在。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不断把反腐倡廉纪律规矩制度的笼子扎细扎密扎牢。要不断加强机制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问题发现机制,通过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及时消除潜在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抓住“关键少数”,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在带头落实党的政治纪律要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下功夫,以上率下,带动扶贫作风进一步纯洁。
      要筑起监督问责“防火墙”。失责必问,问责必严。面对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担起监督责任。要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纠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惩治在扶贫项目中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要建立长效机制,对脱贫领域的突出问题,一经举报,要追查到底。要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扶贫领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监察。对查实的典型案件,严肃追究责任的同时,要用好通报曝光手段,及时传递刹风肃纪正能量,发挥警示震慑作用,让心存侥幸者望而却步。
      “蚁穴虽小溃大堤,蝗虫多了吞沃野。”唯有把严的意识、严的规矩、严的风气树起来,把实的作风、实的责任、实的措施立起来,以过硬作风尽锐出战,才能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果,才能最终实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为公务员自由飞翔插上隐形的翅膀
     
      近期,公务员跑滴滴、送外卖等事件在各大信息网络平台引热议,一时间,公务员不为人知的尴尬状况暴露无遗。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并要求各地各部门遵照执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公务员群体的厚爱与激励,极大解决了部分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没法干”“不想干”的问题,为“想干”“能干”的公务员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要学深悟透、把握实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是更好推动事业发展,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干部干事担当,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各地各部门要把狠抓落实作为重要政治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工作实际,逐项梳理、逐条分解,深化研究部署,以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等不起的紧迫感,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同时要严格落实中央关于公务员关心关爱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健全奖励机制、强化正向激励,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推动形成“勇于实干、敢于担当”的良好格局。
      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创造新的更大业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有效改变了干部“千军万马过‘晋升’独木桥”的旧式结构、拓宽了干部晋升渠道。广大干部要精准把握新形势新任务,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提高工作本领,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埋头苦干、只争朝夕,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出色的工作,回报党和国家的厚爱。
      要划定红线、设定规矩,确保忠诚干净担当。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回答了长期以来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防止了部分干部走入“晒着太阳混资历、到了年限自动提”的误区,实现了严管与厚爱、激励与约束的统一,做到了“防止干部出问题”和“最大限度激发干事积极性”的有机结合,有效确保了广大干部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和方向前进,同心同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广大干部要把《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中的“负面清单”当作镜子经常照一照、当作尺子经常量一量,时时刻刻保持警醒,对那些存在错误的、不符合要求的,马不停蹄抓紧改,切实在“严管”与“厚爱”中茁壮成长、自由飞翔。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向形式主义的十八般花样开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20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并制定了一系列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务实之举,重拳整治形式主义、文山会海,让基层干部从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这一措施必将推动基层政治生态、作风面貌焕然一新,必将激励广大干部脚踏实地干实事,心无旁骛抓发展。
      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近年来,许多基层干部直言压力大、负担重。日常工作中,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填表,不是在应付检查,就是在学习文件……名目繁多的评比、考核,数不胜数的重复报表、材料,类似形式主义问题层层加码,导致基层部门疲于应付,基层干部成了“表哥、表姐”苦不堪言,老百姓却不见实惠。根据中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56万起,处理党员干部6.94万人,形式主义,确实到了非狠抓不可的时候了。
      “形式主义”在不少基层盛行,甚至成为检验过程真伪、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捷径。从近年来曝光的典型案例来看,“开个长会研究一下怎么开短会的问题”“连发三份文件通知要求精简文件”的领导有之;
    “学习借鉴”其他单位年终总结,内容甚至连地名人名都懒得改的部门也有之,动不动就来检查,把“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的单位同样有之……种种现象将形式主义等问题的危害暴露无遗。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上级部门交办的“表表册册”过多,基层干部分身乏术,因为忙于闭门“务虚”,以致腾不出身子搞调研、办实事,那么必然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矛盾纠纷等方面的时间就会打折扣。而一旦“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不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次数一多时间一长,就会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削弱群众对党和干部的信任。
      对基层面临的形式主义困扰,习近平总书记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扎扎实实地改,切实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提供材料的忙乱中解放出来。
      我们看到,此次《通知》强调“从中央层面做起”,列出了很多量化指标,比如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
    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10页;
    原则上每年搞1次综合性督查检查……中央对标对表、规定具体,地方在贯彻落实“基层减负年”行动,也应紧跟其后,切实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刀”,将基层减负落到实处。
      基层减负,适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减掉一些繁琐而又无用的流程或检查,让基层干部用大量的时间去一线与群众沟通,看他们缺什么,需要什么,心头的“因难杂症”是什么,用汗水和脚步丈量基层土地,用实干与担当见证群众满意度提升。
      向形式主义开刀,要强化结果导向。考核评价一个地方或单位的工作,关键是要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评价怎么样,而不是简单的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
      但世界上的事物,不会凭空产生,都会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曾说过,“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减少文山会海,是弱化形式,而不是“一竿子打死”。重要的是要创新形式,将形式与内容有机且务实地结合起来,比如同样是开会,就要提升会议质量,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等,以节约更多的时间,让广大干部扑下身子,在一线天地撸起袖子加油干!
      古今大事以实则治,真抓实干才是砥砺奋进的正道。只有通过重拳出击狠煞“形式主义”,把虚无渺茫的东西彻底减掉,才能让一线干部增强活力去凝聚群众,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真实情景展现在最基层,急民所急,为民所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严把三关”  固本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必须从机关严起、从机关党建抓起。2020年以来,新疆拜城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不懈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力促机关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推动机关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升。
      严把思想关,把党性强起来。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校主体班次、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必学内容。定期政策理论培训班,培训科级以上领导干部700余人次,通过专题授课、分组讨论、理论测试等方式重点培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卷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新疆“四史”等内容,强化科级领导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常态化举办“组工大讲堂”、“红”系列访谈、“党务干部党建说课”等栏目,邀请党务群团口单位领导和业务骨干,围绕党的政策、基层组织建设、党支部建设、群团工作等方面,培训县乡两级党务干部1400余人次。
      严把政治关,把标准立起来。严抓“三会一课”“5+X”、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开展,制定下发《拜城县关于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的实施方案》,明确过双重组织生活的意义、程序及要求,为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提供依据。开展机关基础党务工作正反典型案例式情景模拟演练,设定“党建工作闹钟”,下发《每月工作提醒》,推进机关党建规范化运行。实施“工程”,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重温入党志愿、过政治生日、颂红色家书、唱革命歌曲、讲事迹、讲党史国史、讲方志故事、讲家教家风八项活动,开展“领袖故事、红色故事、红色家书、红色党课”“四进机关”主题活动,深化对党忠诚教育,持续预热“不忘、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严把作风关,把行动实起来。利用干部集中学习,组织各级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地县两级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案件,用具体事例给机关干部敲警钟拧螺丝。深入推进党员和干部带头“去极端化”、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核查,强化结果运用。对照机关单位涉及领域、服务对象,不同特点、类别,以部门为单位,梳理汇总涵盖《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为内容的制度汇编,强化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由组织、纪委监委等部门牵头,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采取明察暗访的形式,常态化围绕“四风”“四气”、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季度召开党员干部涉嫌违纪违法信息通报联席会议,掌握党员干部涉嫌违纪违法信息,及时开展研判分析,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学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要创佳绩不搞假绩
     
      “佳绩”,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最大努力,争取最好成绩或结果,是每个人的所想所向;
    “假绩”,就是为了一时政绩而急功近利“造”出的“成果”“业绩”,为人们所痛所恶。“佳”“假”音同字不同,作用和效果也是截然相反。党员干部要树立“佳绩”意识,摒弃“假绩”思想,以“佳”取得人民的信任与拥护,推进干事创业、改革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强化作风建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求真务实蔚然成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点赞”。但是,揆诸现实,我们仍不难发现还有个别领导干部功利之心严重,政绩观念不正,采取“应景造势”、“迎查造假”让人一时感到发展“活力足”、“氛围浓”的假象,至于发展的长效性如何,对群众利益几何,则不是最关心的重点。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报告强调的四类突出问题中,应景造势赫然在列。所谓应景造势,就是脱离实际、违背民意,搞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造景造势造假,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等行为,既是领导干部错误的“政绩观”在作祟,也是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是用权错位、服务“跑偏”;
    既是作风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把防治此类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对待,紧抓不松、紧盯不放。
      创“佳绩”避“假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群众路线、民本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对此,各级领导干部务必强化为民意识,做到利益为民而谋、决策为民而出、措施为民而定、成果为民共享。
      创“佳绩”避“假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以“实”字打底,用“严”字监督,靠“干”字落实,切实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干出“佳绩”“政绩”。同时,要做好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党员干部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搞调查研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
    就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
    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创“佳绩”避“假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树立精品意识,追求精益求精。“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工作平凡不平庸,工作平淡不平常”的决心和信心,强化创新思维、树立精品意识,就要以“工匠精神”、“绣花功夫”抓落实、求实效,努力把平凡的工作做“精彩”,把平常的事情做“精致”,追求“锦上添花”、精益求精;
    要有“不忘,牢记使命”的意识和担当,切实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为民用好权、服好务、办好事,干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实绩、佳绩、政绩。
      创“佳绩”避“假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建立精准科学考核评价机制。良好的政绩观既要有领导干部的较高的“政治站位”,又要靠精准科学的“考核定位”。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选拔任用好领导干部。中央反复强调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纠正单纯以GDP评定政绩的偏向。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又为新形势下考核干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证。各级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考核考准考实,确保让“佳绩”干部有“奔头”,让“假绩”干部难“出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