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从《面朝文字的沧海》看杨泽文散文的乡土性

    时间:2020-07-15 03:56: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摘 要:云南大理傈僳族作家杨泽文的散文创作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散文集《面朝文字的沧海》由五个凸显主旨的专辑组成,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乡土性是其散文集的主要特征。本文通过对散文中有意味的乡野动植物的呈现,探究乡土中那些特有的物象;作家始终立足于乡土,以其幼年乡村生活为背景,用充满真情的笔法进行阅读创作,在叙事笔法上,用理趣美彰显乡土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杨泽文;散文;乡土性

    杨泽文,云南云龙县人,傈僳族作家和诗人,出生并成长于民风淳朴的大理云龙县傈僳族家庭。出版了诗集《回望》,1999年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17年出版了散文集《面朝文字的沧海》,该书分为五个专辑。

    杨泽文把阅读、思考、思想和写作看做了自己到达灵魂深处的最佳选择。他的散文充满对自然、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真诚之心写出了大量与农事有关的作品,希望自己的内心能够远离城市的喧闹,能够多一些时间和机会思考自己的每一个问题,而且用这种方式来体现自身生命的一种自觉醒悟,使其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性,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有意味的乡村物象

    具有乡土气息的动植物是作者描绘的对象,由于人是有意识会思考的高级动物,世间一切事物进入作家眼中,都是特殊而有意味的存在。故乡是每个人心中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是孩童时期身体的避风港湾,是长大后心灵的安放角落。在著作开篇,作者首先以《漆树》《荨麻》《麻雀》等充满乡野生机气息的动植物名字作为文章标题,从孩童时期残留在印象中的动植物入手,描写了儿时在乡野生活中所见到的野兽与野树,这些描写的对象无一不与乡野紧密联系,他选择的物象大多都是民族地域和边疆地区特有的具体物象,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构成他散文中独有的乡土特征。

    虽然已经远离故乡,心中仍然眷恋着故乡的人和事,故乡中那一抹人性是挥之不去的温暖光辉,滋润干涸的心灵。阳光,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晒太阳,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行为,在田野里的草垛下晒太阳,醒来之后不是复习功课就是进行课外阅读,在乡间,有冬阳贵如金的说法,现在,虽然已经有了在城市里可以随时晒太阳的阳台,却早已经失去了乡野中晒太阳的乐趣所在。山猴,是乡土生活中的一种野生动物,表叔对待山猴的态度令人甚是欣慰,残杀动物即便变得非同寻常,但他依然坚守内心的净土,竭力保护山猴,善良的力量总是弱小的,尽管有他这样心怀善意的人存在,家乡的猴群还是永远地消失于村民的视野之中,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不可能重现,我们的子子孙孙也许只能在博物馆见到山猴的标本,不得不让人深感惋惜。

    不管是一草一木,一人一事,还是乡间的一米阳光,都成为杨泽文文学创作中刻画的对象,在他的笔尖下,一切物象都是有意味的存在,或许是很早就在他幼小心灵中埋下的一颗小小的种子,对于乡野物象的追求总是那么炽热,不管是对于乡土动植物的描写,还是乡村人物的刻画,都是充满地域特色的,自带泥土的清香和人性的原生态。

    二、有情味的阅读创作

    真情是世间最真、最质朴的一种情感,使阅读创作绽放光彩的是对乡土有情味的存在。“散文当然可以有轻逸的笔触,但散文在骨子里应该是重的。它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情与思,越重,就越能打动读者,越能呈现经验和事实的力量。”[1]阅读和创作是自我生命提升以及升华的过程,在作家杨泽文看来,更是一种自我回归的过程。在《喜鹊》中,“哪怕自己奔跑得再远,终究还是少不了要踏上归乡之路的。毕竟唯有鹊鸣乡间的诗意图景,才可望最终彻底澄明我混沌的生活”。[2]他创作的文字自然、纯净、透彻,更流露出乡土真情的存在,在乡间,有着一种别人所没有的自在和平静,同时,内心也带有一种面对乡土的通达智慧。不仅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更倾向于用乡土真情去关注大自然、关注乡土生活,从而使阅读创作成为有情味的存在。

    故乡情是每个人心中一方魂牵梦萦的情感、是孩童时期身体的避风港湾、是长大后心灵的安放角落。由于幼年生活环境的影响,从小生活在傈僳族村庄的杨泽文,脑海中已经刻下了祖先的印记,对于乡土生活的感悟,对于乡间一草一木的理解,早已使他的灵魂扎根于乡土,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故乡情。在田间地头,瓜棚架下是曾经学习生活的场所,更是长大后一直梦想着回去的地方,即有了作为读书人的晴耕雨读的奢望。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特别是关于生命、关于自然、关于环保的书籍都有涉猎。例如,英籍伦理学家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何塞·盧岑贝《自然不可改良》、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等。在乡间,喧嚣之外,他是真正在乡间栖居的人,时刻为我们重现着眼睛和耳朵所不能洞察到的故乡情的精彩存在,并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凭借心灵深处的故乡情,人们也是可以非常幸福地居住在乡间的。

    杨泽文不仅在大山的哺育下成长起来,而且在孩童时期深受傈僳族人民的淳朴人文环境的熏陶。一方面,大山里的动植物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成长之路造成深刻影响,从灵魂深处产生了浓郁的真情,这种深刻情感源于对乡土的热爱与眷恋,另一方面,走出大山后虽然接受着强烈的现代文化气息的影响,但他没有沦陷在大城市的喧闹中,不仅守住了自己内心对于故乡情的净土,而且逐渐形成用有情味的视角去观照自己乡土环境的睿智眼光。

    三、有趣味的叙事笔法

    杨泽文的散文表现出对乡土生活的理性思考并且体现出了一种理趣。“理趣美是散文的一种最高境界。”[3]描写对象尽管是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乡村故事,从中却反映出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在《石门老街忆旧》中,“云龙县城石门的地名,正在变成一个没有历史表情而只有地理含义的词语。我们再也没有能力去抚摸一座山地小城特有的历史根部……”[4]逝去的终将逝去,世间一切事物都在马不停蹄地向前发展,在头也不回地向前过程中,也并不能一味地向前,而是要在向前的过程中批判地对待古村落遗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特别是在古村落的保护上,应该多付诸一些努力,乡村生活的一砖一瓦都是充满历史印记的有趣味的存在,是村民们生活轨迹的象征。

    在情理交融中突出理,是其叙事笔法的典型特点。“美的随笔既要有情趣,又得有理趣,所谓情趣就是要有真情实感;所谓理趣则是喻理于情,杨泽文在叙事探索中,把理趣和情趣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5]在《关于一条江的记忆与忧虑》中,“两个县的经济面貌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这是以沘江水体污染已长达十年的时间作为代价的……”[6]在依山傍水的乡村生活中,江水是乡土生命力的象征,给寂静的小山村带去了永恒的生命活力。“理趣的滋味往往比较辛辣,一般都在尖锐的讽刺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或带有批判性,或寓含教育意味。”[7]在质朴的语言描述里,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沘江无限的感激之情以及由于人们不当行为恶劣变化后的强烈愤慨之情,保护自然,顺应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道理谁都懂,然而在利益面前所有的道理也都被人们抛到了脑后,文字强有力地表现出对于那些为了牺牲乡村生态而获取利益最大化行为的批判。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生活的经历给杨泽文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深刻影响了杨泽文沐养阅读和创作,他追求充满诗意的生活,愿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在不停向前的过程中也不忘回望。他对于乡村生活的眷恋之情,使得阅读和创作始终立足于乡土,用最质朴的文字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在情理交融中更突出理,让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谢有顺.重申散文的写作伦理[J].文学评论,2007(1):139.

    [2]杨泽文.面朝文字的沧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18.

    [3]祝德纯.论散文的理趣美[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1):37.

    [4]杨泽文.面朝文字的沧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259.

    [5]邓家鲜.乡村守望者——傈僳族作家杨泽文散文的叙事特征漫议[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5):6.

    [6]杨泽文.面朝文字的沧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247.

    [7]徐型.论丰子恺散文的情趣美[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22.

    相关热词搜索: 乡土 沧海 面朝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