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试析畲族歌言面临的危机与创新传承

    时间:2020-09-26 04:09:2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畲族歌言是畲族族群内的独特称谓,是除畲族语言以外的,被畲族广大群众参与最广、普及最高的一项音乐活动。畲族歌言在畲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促进族群内部沟通交流、加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畲族歌言与其他民族音乐一样,也都有其产生、发展、繁荣与面临危机及传承的问题。

    【关键词】 畲族歌言;传承保护;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

    畲族歌言是一种以歌代言的口头艺术表达方式,是畲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56个民族音乐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畲族歌言无所不包、无所不含,可即兴创作,现场发挥,现场对唱,体现了畲族群众的敏捷才思。畲族歌言采用本民族固有的歌唱手法独创,它区别于其他民族传统的“民歌”和“山歌”,是一种独特的畲族歌言文化。本文试从对畲族歌言产生、发展以及现今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对其今后的创新传承作初步的探讨。

    一、畲族歌言的产生

    (一)劳动是畲族歌言产生的源泉

    畲族歌言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地?目前没有人能作出准确的回答。但是,畲族歌言的产生与生产劳动肯定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漸地变成了人的脑髓。”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曾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练出复杂的声音来。”恩格斯和鲁迅的这些观点生动地说明了声音和语言的产生都源于人们的劳动实践,并为生产劳动服务。如,人们划船时为了保持摇桨整齐发出统一的声音、拉船的纤夫发出整齐的号子、抬木头的工人发出相同的节奏等等,这些都是歌谣最原始的雏形,这在近现代产生的民歌中也可以得到大量印证。

    畲族先民与汉族先民一样,主要从事集体性的体力劳动,像打猎、农耕、采野果、砍树木、搬木头等。人们在集体劳动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需要一种有号召力的声音来鼓劲,需要一种整齐的声音来指挥大家统一行动。这样一是可以有效协调劳动者之间的动作,二是整齐的声音可以刺激大脑神经,提高劳动的热情,减轻疲劳。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有规律、有力量的声音就出现了,这种在集体劳动中发出的某种节奏声,经过成熟固化后就成为了歌谣。畲族歌言的起源与原始的歌谣起源是有共同特性的。在畲族歌言中,目前留存下来的关于劳动的歌言就有:《生产时令歌》,包括《节令歌》《节气歌》;《生产技能歌》,包括《手那动来锄头动》《郎作山头尽鸟声》;《劳作歌》,包括《作田歌》《栽苎歌》《摘茶歌》《拣柴歌》《砍竹歌》《种菜歌》,等等。如,《手那动来锄头动》中唱到:“世上尽事靠人做,锄头奴手二公婆,手那动来锄头动,锄头奴手有功劳。锄头柄圆七尺长,嘴利不怕荒山墩,穷人全靠他做食,一季做落一年粮。”可见,畲族的许多歌言也是与生产劳动紧密相连的,歌言在劳动中形成,在劳动中产生,并逐渐向前发展。

    (二)畲族歌言产生的自然环境与居住环境分析

    畲族歌言的产生与畲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紧密相关的。畲族有传统的山居习俗,自古以来一直自称为“山哈”,意思是居住在山里的客人。即使到了今天,畲族的绝大多数村落基本上仍然分布在比较偏僻的山区或半山区。在古代,畲族人民的生产方式非常落后,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依靠捕猎和最原始的农耕劳作来维持简单的生活。畲族生活环境也非常闭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乎没有与外界进行交流与交往,也几乎没有其他的文化娱乐活动。人们只有在打猎和劳作的空隙或者茶余饭后,通过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畲族语言的方式进行吟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哀愁等。这样,经过长期日积月累和不断的完善和丰富,逐渐产生了畲族歌言。

    畲族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畲族歌言的产生与畲族居住环境以及族群内部的群体性聚集有关,主要体现在婚丧嫁娶方面,如,当新居落成、子女嫁娶、老人仙逝等时,亲属、亲戚、朋友必然会来参加祝贺或者吊唁,通过歌言可以为主人家里增添喜庆或热闹气氛。在古代交通没有今天这么发达,出一次门是不容易的,客人来了,主人必须要有一个安置客人住宿的场所。由于古时畲族群众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普遍较低,居住条件较差,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多余的客房可供亲戚朋友居住的。每到夜晚,亲戚、朋友及村落中的亲属、邻居就会聚集在一起,通过对歌进行娱乐消遣,久而久之,歌言就产生了。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算是畲族歌言已经发展到某一阶段后被广大畲族群众所接受、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一个例证。

    (三)畲族歌言产生的社会生活氛围分析

    历史上,畲族的社会生活氛围与汉族有许多不同,体现在早期生活习俗上的就有:一是畲族妇女不裹脚,男女平等。《畲客风俗》记载:“畲妇赤足,不事包裹。畲妇天足,无缠足之病。”由于没有裹脚,妇女与男子一样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不受束缚。二是婚恋自由,早期畲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比较自由,他们在劳作、出行、节日、婚礼等公开场合相互认识,见面机会较多。但初次见面往往羞于启齿,羞于直接用语言进行交流表达,常以歌言的形式进行试探、交往。一来可以用比较含蓄的歌言来表达难以开口的直白语言,即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二来可以试探对方的思想敏捷程度,考验对方反应能力水平,即以歌传知,比睿斗智,畲族群众俗称为“比肚才”。即使到了今天,畲族歌言的传统唱法中还保留着许多类似含蓄的表达方式,同时也保留了许多类似的歌言内容。可见,畲族歌言的产生与这种社会生活氛围也是分不开的。劳作的氛围、节日的氛围,以及其他聚集性的社会氛围,结合早期畲族社会男女平等、交往自由的生活习俗,这些都是催生畲族歌言的因素。这在畲族歌言后来的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佐证,因为畲族对歌主要集中在歌会、节日、婚嫁、做客(畲族之间串门走亲戚的称呼)等场合进行。这种社会生活氛围造就了畲族歌言,同时也促进其不断向前发展。

    二、畲族歌言的发展

    (一)畲族歌言的相关史料记载

    《后汉书·度尚传》记载:“(抗徐)初试守宣城长,悉移深林远薮椎髻鸟语之人置於县下,由是境内无复盗贼。”“椎髻”又称“椎结”,意为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类似于今天畲族罗源装和景宁装的妇女头饰,“椎髻”是畲族妇女发冠的特色。“椎髻鸟语之人”,指的应是畲族先辈妇女。《后汉书·度尚传》成书时间约为公元25年-220年。西晋张华著的我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异鸟》记载:“越地深山有鸟如鸠,青色,名曰冶鸟。……此鸟白日见其形,鸟也。夜听其鸣,人也。”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记载:“苗人,盘瓠之种落也……,岁首祭盘瓠,揉杂鱼肉于木槽,叩槽群号以为礼。”清乾嘉时期,署名“里人何求”的《闽都别记》记载:“山都木客,凡深山大漂皆有。木客会吟诗,人皆羡之。”

    上述史料所记载的“椎髻鸟语之人”“夜听其鸣,人也”“叩槽群号以为礼”“木客会吟诗”等,应该都是“吟歌”。因此可以理解为,畬族在东汉、西晋时期或许就有了自己的歌言音乐文化的雏形。

    (二)畲族歌言的发展历程

    “歌是原底祖公造,千古万年记得心”,这唱出了畲族歌言的由来。由于畲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对畲族歌言发展的详细文字记载基本上是空白的,相关的史料记载也都是只言片语。畲族歌言形成的时期应该比较早,因为现在散居在全國的粤、闽、浙、赣等地的畲族群众都保留了唱歌言的传统。这种唱歌言的传统应是在没有迁徙之前就已形成了,在迁徙的过程中,虽然过着“随山散处刀耕火种,食尽一山则他徙”的生活,但歌言应该始终伴随着畲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口耳相传,未曾离开。

    迁徙结束以后,是畲族歌言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固定的村落,村落与村落之间以通婚、迁居等形式进一步建立起了联通交往的族群纽带。同时,生产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或者说生产方式的改变使族群的居住点固定下来,改变了以往那种相对原始的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逐步转入以农耕为主的生活方式。进入农耕为主的生活方式后,生活节奏和生活规律也发生了变化。每年的秋收之后到来年的春耕开始之前是农闲时节,这个时间段是畲族村落之间交往最为频繁之时,亲戚之间往来的“做客”成为了常态。畲族男女对歌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外出“做客”的时间进行,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村落,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那是无法对上几夜歌的。所以,在结束了迁徙、改变了生产方式、有了固定居所的这一时期,是畲族歌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奠定了畲族歌言发展的基础。这一时期也基本形成了畲族歌言唱音独特、曲调优美的腔调。

    (三)畲族歌言发展的繁荣时期

    畲族歌言的繁荣与发展,目前已知的主要有两个时期,一个是清末民初时期。清末民初是畲族歌言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畲族群众已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许多畲族子弟有机会入私塾读书,有的甚至参与了科举考试。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代代口耳相传的畲族歌言可以通过汉字进行编写,并不断地转抄与传唱,普及率提高了,歌言也兴盛起来。

    小说歌的兴盛也在这一时期,根据1958年《畲族文艺调查报告》:“小说歌的诞生,大约是近一、二百年的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福建省霞浦县白露坑村的钟学吉。钟学吉(1856-1924),7岁入私塾,20岁开设私塾,结合教学之余和在霞浦山民会馆工作期间,根据汉族的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创作了100多部畲族歌言唱本,获誉畬族“歌王”称号,时称“有山哈(畲民)处、就有钟学吉之歌”,其部分作品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等收录。钟学吉一生编写了大量歌言,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明显超过其先辈和同辈歌手。白露坑村的钟学算、雷绍春等在钟学吉的影响下,也改编了一些畲族歌言唱本。清末民初时期的白露坑村,简直就是畲族歌言的海洋,代表了畲族歌言发展的最高水平。同一时期,浙江省云和县东坑村的蓝三满也创作了著名的畲族歌言《长毛歌》。可见,清末民初畲族歌言的发展极其繁荣,今天流传下来的、最为大家所熟悉的《高皇歌》《唐伯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末朝歌》等基本上都是这一时期所改编的歌言作品。

    畲族歌言的另一个繁荣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间。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出台了许多经济上、文化发展上对民族特殊的政策扶持,这在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使得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大大增强。这一时期也创作了不少畲族歌言,主要有《山哈热爱共产党》《毛主席恩情似海深》《解放歌》《畲民笑开颜》等。这一时期还是畲族歌言土壤最为肥沃的时期,歌言得到了迅速的成长。每到农闲季节,一有亲戚窜门“做客”,男女就通宵达旦对歌,甚至还出现畲族男女在路上碰面,即使互不相识,也拦路对歌的情景。田间地头对对歌言,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以说,整个畲族沉浸在歌言的欢乐的海洋中。畲族所有的一些习俗都离不开歌言,包括婚丧嫁娶、乔迁、做醮、祭祀、祭祖,等等。那一时期,人人学歌言,人人唱歌言,歌言在畲族群众中是一项普及率最广、参与度最高、最为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今天留存下来的绝大部分歌言手抄本,基本上都是这一时期的。这一时期畲族歌言的繁荣发展程度可想而知。

    三、畲族歌言面临的危机

    畲族歌言发展至今,已面临极大的危机,传统的畲族歌言已日渐式微。2012年9月,宁德市蕉城区政协港澳台侨与民宗委开展了蕉城区畲族原生态畲语和歌言现状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深入全区8个乡镇、12个畲族聚居村和城区部分畲族群众聚居点,先后召开了16场次座谈会,走访畲族干部群众300多人次,发放畲族原生态畲语和歌言调查问卷表260份。问卷统计结果显示:260份有效问卷中“不好意思讲”“不愿意讲”畲语的有196人,占75%;认为“没有语言环境”的有248人,占94%;流利或基本能唱畲族歌言的占40%;剔除“基本能唱”之外,能流利唱畲族歌言的只占8.8%;45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上已不会唱畲族歌言。这次问卷调查地点是在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区域(宁德市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也是畲族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区域。可以想象在其他省份,畲族歌言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

    畲族歌言如此之快地面临危机,甚至濒临灭绝的境地,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最主要的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汉文化教育的进一步普及,畲汉之间通婚不断增多,畲族社会传统单一的农耕经济逐渐融入社会发展的多元经济,相当部分畲族群众走出山门,迁居到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地区或城镇,拉近了畲汉民族之间的进一步融合。其次,由于畲汉之间的民族藩篱被打破,使得年轻一代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保守的思想逐步转向了开放,开始不断接受畲族社会之外的新鲜事物,畲族歌言固有的音乐形式受到了流行音乐、时髦音乐等多元音乐文化的挑战,畲族歌言在与外来音乐的竞争中丧失了大量原有的受众群体。特别是在畲族青年中,大多数人对畲族歌言不感兴趣,不愿学、不愿唱成为了事实,以至于畲族歌言与年轻一代渐行渐远。

    与畲族歌言相关的民族习俗的消失,也进一步加快了畲族歌言消亡的速度。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个畲族姑娘要出嫁,婚前必须到母舅村里“做表姐”(有些畲村也称“做客”),其中有一项重要的仪式是对歌,就是姑娘需要接受畲族歌言能力的检验;姑娘在出嫁的当天,还要唱哭嫁歌;迎亲队伍要通过拦路对歌仪式,午餐时有“撬蛙”对歌仪式,还有难为“亲家伯”的对歌仪式等。80年代以后,这些习俗开始逐步简化,越往后就全部汉化了。习俗都没了,对歌仪式更是荡然无存了。此外,畲族歌言传承最重要的方式——窜门走亲戚“做客”时通宵达旦对歌的场景也逐渐消失了。一些信仰方面的,如乔迁仪式、祭祖仪式、做醮仪式、求雨仪式、哭丧仪式等中的歌唱也基本无存了。

    畲族歌言——畲族文化中的瑰宝、我国民族音乐大家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如今已日渐凋零,对其传承和保护亟需提上日程。

    四、畲族歌言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一)畲族歌言的保护

    由于畲族歌言在畲族社会发展進程中出现了危机,这些危机已引起了各方的重视。不论是政府、民间社团组织,还是畲族有识之士都在持续不断地努力,为畲族歌言的保护多方面呼吁,并拿出了许多具体的实际行动。在立法方面,2017年5月25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通过了《宁德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这是首部畲族的地方性实体法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畲族歌言类获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有畲族民歌(福建、浙江)、歌会(福建瑞云四月八)、畲族“三月三”(浙江)等;获批省级非遗项目的有福建霞浦畲族小说歌、福建畲族民歌(包括宁德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宁德闽东畲族歌言、华安畲族民歌、南平岭炳洋畲歌)、福州畲族山歌、浙江畲族民歌(包括景宁、建德、泰顺、云和、平阳等)等。在歌言抢救保护方面,21世纪初,宁德市成立了抢救与发展畲族文化领导小组,开展畲族文化的抢救之路,用5年时间实施了“八个一”工程,编写了一套12册、500多万字的畲族文化全书,《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歌言卷》是其中之一。同时,各地也组织编写了许多畲族歌言类书籍。

    在畲族歌言进校园方面,人口较多的畲族乡基本上都开展了此项工作,有些民族中、小学已把畲族歌言进校园当成了一项常态化工作来抓。各地都结合各自畲族歌言的具体唱法,编写了歌言传唱教材,一周开设一至二节歌言课进行教学。一些高校也将畲族歌言引入校园进行现场教学,比如,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拥有200多名畲族学生,在畲族歌言保护上,学院也做了许多课题研究和保护,希望能将畲族特色融入教学,从高校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索;学院自2016年12月开始,开设了福建省高校首个畲族歌言传承班,为畲族歌言的传承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学院聘请了宁德市畲族歌言代表性传承人雷仙梅进行现场教学,雷仙梅自编畲歌歌言40多首,内容包括叙事歌、传说歌、小说歌、杂歌等,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在举办歌会方面,福建省在全省各地已连续举办了八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各设区市、县、村等每年都会在此节日举办歌会。每次举办歌会,四面八方的畲族群众都会来现场参加,热闹非凡。歌会的举办,展示了畲族歌言的文化魅力,促进了畲族歌言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使更多年轻的一代接受畲族歌言、热爱歌言、传唱歌言。

    在陈列展览方面,许多设区市、县级博物馆、畲族专题类博物馆、村级畲族文化展陈室,都布置、展陈了涉及畲族歌言方面的内容,收集了许多相关畲族早期歌言的手抄本等原始资料进行展示。在畲族歌言原生态声音采集方面,各地也都对畲族歌言进行录像录音采集,保留了畲族歌言最原始的一手影像资料。

    畲族歌言的保护仅靠以上这些措施还永远不够,不管从政府还是民间的层面还需要加大保护力度,在财政资金扶持、人才体系建设、传承与弘扬载体等方面,还需重点扶持。

    (二)畲族歌言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更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畲族歌言的创新传承也不例外,要为其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创新发展之路,避免出现传承上的断裂,使其在中华民族的音乐体系中依然保有独特的魅力和应有的地位。畲族歌言在历史上曾有过创新发展的尝试。比如流行于闽东的蕉城、福安部分乡镇的畲族“双音”,就是在畲族歌言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唱法。那些歌言功底扎实、思维活跃、反应灵敏的歌手,在对歌中相互比多、比快、比智慧、比肚才,由此造就了畲族“双音”。闽东霞浦县的“阿鲁调”也是畲族歌言里一种非常独特的唱腔。虽然“双音”和“阿鲁调”的唱法并没有被大多数畲族群众所接受,也不是畲族传统歌言的主流,但作为一种新颖的唱腔,至今一直传承了下来。

    在畲族歌言创新方面,浙江平阳县的畲族男歌手蓝永潇和丽水市的女歌手兰兰,做出了一些尝试,他们在畲族歌言的创作与演唱方面恪守传统的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大胆地将当今的流行音乐与原生态的畲族歌言进行融合,改变传统歌言的音调与旋律,使畲族歌言更加多元、更加丰富,更具有时代的生命力,唤起了许多畲族青年男女重新对畲族歌言的喜爱。再如,近年来,宁德市畲族歌舞团编排的一些演出节目,如《山哈魂》《凤冠银光》《凤凰到此》《祥瑞畲乡》等均以畲族传统文化为题材,将畲族歌言融入歌舞表演,是畲族歌言走向舞台艺术的创新。这些畲族歌言的创新尝试,焕发出畲族歌言的时代魅力。

    创新是畲族歌言发展的主旋律。畲族歌言的创新永远在路上,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畲族歌言必须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变化中求发展。这就需要更多的畲族歌言爱好者和研究者参与其中,将畲族歌言这一艺术瑰宝进行深度发掘和整理,并将其应用于音乐创作实践,让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人返璞归真,获得原生态的艺术享受;同时也使畲族歌言不断被外界了解、接受和认同,为其传承发展提供空间,使其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五、结语

    “歌是山哈传家宝,山哈歌言唱万年。”这句歌词唱出了畲族群众对畲族歌言的喜爱,也是畲族歌言最真实的写照。畲族歌言,源于劳动生活,内容广阔、格律古朴、曲调丰富,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音乐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发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畲汉民族的融合,畲族歌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在畲族群众中的普及与推广遇到困难。然而,幸运的是,畲族歌言的传承发展,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民间文艺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相信这对畲族歌言的传承发展必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福建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畲族文艺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出版,1963.

    [2]钟雷兴.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歌言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蕉城畲族村落(内部资料)[Z].政协宁德市蕉城区委员会,2017.

    [4]蓝雪霏.试论畲族音乐的形成期与发展期[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2).

    作者简介:钟荣富,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文化馆馆员。

    相关热词搜索: 畲族 传承 危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