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坚持和完善大学校长选拔制度

    时间:2020-12-07 02:00: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杨雅琴

    [摘要]大学校长公开选拔对高校民主建设、质量提高和人事改革都有着重要意义,现存的大学校长选拔制度有诸多优点,但在背景、学历和观念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偏差。大学校长选拔在观念、过程和结果上存在误区,应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寻找新的出路。

    [关键词]大学校长 选拔 误区 出路

    2011年12月,教育部启动了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的试点工作,这一举措也标志着我国大学校长选拔制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学校长选拔制度是一项影响大学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对高校民主建设、质量提高和人事改革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我国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现状

    我国现有的大学校长选拔制度是在上级党委的组织部门领导下进行的任命制。

    这种大学校长选拔制度有一些优点。第一,在实施和运行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制度和方法,保证选拔工作稳定而有效地进行;
    第二,新任校长在任职前一般都要去党校进修,从心理上、工作上、组织上做好任职的准备,保持了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三,校长人选多产生于本校或本系统,新任校长一般都熟悉情况,易于使决策适当,较好地保持学校工作的稳定。

    但是,我国现存的大学校长选拔制度仍存在不可避免的缺点。第一,背景偏差。主要是指现任我国大学校长的学历背景存在着偏差,重理工而轻人;
    第二,程序偏差。大学的主要构成者是大学教师,但是教师作为大学的主体却没有实际性地参与到大学校长选拔中来;
    第三,观念偏差。大学权力集中于政府,大学校长的选拔也参照的是党政干部的选拔方式,由上级选拔和任命,忽视了大学校长的角色特征。

    二、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误区

    (一)选拔观念上可能出现的误区

    1.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方式

    高校校长的选拔主要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方法,即由党的上级组织部门决定,以上级党组织的名义任命。这种方法由于有长期的工作经验,操作者对程序很熟悉,可以保证校长人选的基本合格、新旧校长的平稳交替。但学校教育与行政部门的领导管理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要选出具备教育家气魄、人格、精神的,并能推动高校改革和各个方面更新的开拓型校长,是难以期待的。

    2.机械地执行党政的政策和制度

    我国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制订了一些高校校长选拔的政策和制度。这些政策和制度有其合理性,却容易形成经验主义的偏差。按这种机械性的做法,有可能选出各方面都达标的人,但较难选出有所作为的教育家、大师级的大学校长。因为再细致的政策标准,也无法反映高校校长所必须具备的学识,无法反映教育家身上凝聚的教育品格、教育抱负、教育风范等精神和魅力。

    3.视作组织部门或上级党委的事

    我国现行的由上级党委任命高校校长的制度,容易形成一种误解:高校校长完全是由上级决定的,决定的关键是上级主要领导人和组织部门领导人的意见和态度。从而导致本校教职工对校长选拔漠不关心,上级领导人在对校长人选进行选择时,只能接触到有限的群众意见,选拔的结果因民意的广泛性不够缺乏人们意识上的合法性。

    (二)选拔过程上可能出现的误区

    1.封闭性

    由于我国目前仍然将教育划入纯粹的意识形态范畴,归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因此,教育体制被包容于政治体制之中,奉行的是政治体制原则和意志,即少数上级领导人决定、决策的方法,致使高校校长选拔工作呈现封闭状态,即广大的教职工对校长选拔的原则、标准、方法、步骤、过程不能完全知晓。

    2.政策拼盘

    在现阶段,选拔校长作为社会政治体制行为,必须要以政治体制方面的政策为依据,必须首先符合政治体制方面的干部标准和要求。比如,我国目前的干部政策是坚持“四化”原则,即思想上要符合革命化标准,年龄上要符合年轻化标准,学历上要符合知识化标准,学业上要符合专业化标准等。这样的选拔可能会成为干巴巴的条件拼凑,条件不够者不予考虑,条件符合者即使不具备教育家的素质也可能入选,使校长选拔难择其优。

    (三)选拔结果上可能出现的误区

    1.没能选拔出真正的教育家或可能成为教育家的人才

    关于高校校长选拔的结果,可以用合适与不合适、合格与不合格,或优、良、劣等多种方法来评价,但核心的问题是是否选拔出了真正的教育家,或有可能成为教育家的人才。校长选拔观念的误区及过程中的误行,是不能达到上述目的的。教育家素质从潜在到实在,选拔是关键。如果不做到这一点则会留下无穷的遗憾,贻误高校发展的契机,延误高校发展的速度。

    2.没能调动起教职工的积极性

    高校校长的选拔过程,可以说是高校工作上台阶的一次契机,是学校工作局面改变或更新的一次机会。尤其对于一些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或前任校长人选不适当的学校来说,新校长人选的适当与否,对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而选拔结果的可能偏差,会使教职工难以信服,也就难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3.没能达到提高学校质量和声誉的目的

    选拔高校校长,应该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期望提高学校水平和声誉,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是因为选拔观念和选拔过程的偏差,没有能选出具有教育家素质的校长,使学校的工作蒙受损失,那会进而影响学校的水平和质量。

    三、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出路

    要解决大学校长选拔中的问题,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教育规律办事。不但要胸怀祖国,更加要放眼世界,真正从“提拔”走向“遴选”,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从宏观上讲,第一,最根本的是要加大政治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政府必须由大学的主办者和管理者转变为大学的监督者与服务者,由直接的微观行政管理转变为间接的宏观调控管理;
    第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大学从政府的附属机构变为真正的办学主体,从体制和法律方面确保大学的自主权;
    第三,进一步修改、完善和落实《高等教育法》,不但从法律上明确大学的自主权,而且为大学的自主权提供有效的保障机制。

    从微观上讲,必须使大学校长的遴选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第一,建立大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只有达到相应的条件,才有资格担任大学校长职务;
    第二,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大学校长招聘、提名与遴选制度。必须通过权威学术刊物、报纸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公开面向海内外招聘;
    应聘者至少要有两位知名专家学者的推荐,人事部门负责对提名与应聘人选进行资格审查,校长遴选委员会负责考查有关人选的教育理念、学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最后提出候选人提交董事会或主管部门,最终由董事会或主管部门批准任命。第三,建立对大学校长的监督制度。一方面,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必须全面接受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监管委员会,向学校董事会或职代会负责,全面监督校长依法行政。

    [参考文献]

    [2]刘宝存.大学理想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刘道玉.中国应当怎样遴选大学校长[J].高教探索,2005(2)

    [9]王洪才.大学校长的理想类型[J].江苏高教,2005(5)

    [14]丁敬,李晓悦.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呼唤职业校长[J].教育发展研究,2003(11)

    [21]王长乐.试论高校校长选拔体制的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2(12)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山西太原)

    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校长 选拔 完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