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时间:2021-01-14 00:04: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杨臣华

    摘  要: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近期,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针对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全面脱贫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高质量发展

    一、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内蒙古扎实做好“三农三牧”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扶贫减贫事业先后经历了小规模救济式扶贫、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整村推进式扶贫、精准式扶贫脱贫五个阶段,实现了我国农村扶贫减贫脱贫工作由“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向“精准脱贫”的转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思想。2015年,总书记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切实”、扶贫扶志、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思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2019年,总书记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强调“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质量。今年,总书记又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内蒙古深入总结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的进展。从贫困旗县整体脱贫情况看,全区31个国贫旗县、26个区贫旗县,其中有8个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旗县。截至2020年3月4日,全区57個国贫和区贫旗县全部摘帽退出。从贫困群众收入水平看,全区57个贫困旗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9%以上,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看,所有贫困嘎查村都通了动力电,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贫困嘎查村光纤通达率达到99%,建成全区精准化扶贫大数据平台,并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2.49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看,通过实施十项“清零达标”专项行动,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因为贫困辍学的目标,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通过实施光伏、种植、养殖、旅游、电商等产业项目带动,有1674个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贫困嘎查村都有了集体收入并且能够持续增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落实了产业扶贫项目。总结这些重要进展,巩固和拓展这些成果,一方面,为内蒙古彻底打赢脱贫攻坚“硬仗中的硬仗”坚定了信心;另一方面,也为内蒙古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高度重视解决内蒙古近中期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要高度关注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贫困旗县之所以贫困,说到底还是因为县域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内蒙古贫困旗县基本上都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充分的地区,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财政收入不多、居民收入不高、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二要高度关注深度贫困区贫困人口谋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深度贫困区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且缺乏技能、孤寡残病等贫困人口占比较大是普遍现象。深度贫困旗县的一些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自身发展意愿不足的问题严峻,一些人安于现状、缺乏发展意识,靠天吃饭,靠资源吃饭,且教育发展落后、群众文化水平低。三要高度关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健全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准脱贫、摆脱贫困,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是前提,这个问题关乎乡村振兴的基础。目前,内蒙古农牧区存在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效益不高,产业扶贫短板较多;长效增收机制尚未完善,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不畅通等问题。特别是部分贫困村因劳动力流失严重,始终无法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收入增长机制。四要高度关注内蒙古东部与西部地区发展差距问题。2019年内蒙古人均生产总值比全国人均生产总值低304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3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77元。与此相伴的是内蒙古东部盟市整体发展情况仍处在较低水平上,这也说明支撑全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潜力不平衡不充分,整体提升收入增长水平和消费能力面临挑战。

    二、内蒙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自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以来,内蒙古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和特点,制定实施了相关落实意见和规划方案,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动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集中统筹公共资源和广泛动员社会资源与力量参与,注重扶贫减贫与发展联动,协调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主要目标。按照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内蒙古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到205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牧业强、农村牧区美、农牧民富全面实现。

    主要条件。内蒙古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绿色农畜产品供应基地,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已经完全具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条件:一是在农牧业基础设施上,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占基本农田的40%以上,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二是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发展上,积极谋划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通过土地流转引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农牧种养结合、苜蓿草、蒙中药材经济作物等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探索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部门联动、行业自律、企业引导、专业合作、农牧民全程参与的高端农牧业发展体系,密切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三是在完善农村牧区基本制度上,努力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深化农村牧区土地和集体产权等制度改革,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向乡村集聚,吸引人才、技术、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流向乡村,有效激活农村牧区资源要素。四是在农牧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上,深入挖掘乡村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提升农村牧区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文化惠民、文化下乡,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积极繁荣农村牧区文化市场。五是在乡村治理上,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意见》,通过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德治水平不断提升。六是在增加农牧民收入上,全区农牧民收入稳步提升,2018年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03元,2019年又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主要问题。对标对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内蒙古乡村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重点需要解决的是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足的问题。一是对标产业兴旺,全区农牧业存在着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等结构性矛盾和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二是对标生态宜居,全区农村牧区距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目标较远。三是对标乡风文明,内蒙古农村牧区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四是对标治理有效,内蒙古农村牧区治理过程中,仍存在治理结构不科学、农牧民参与程度低、村级组织自我发展与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五是对标生活富裕,内蒙古农牧民人均收入和农村牧区公共服务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农村牧区比较突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内蒙古农牧业组织化程度还很低,这里面既有农牧民对组织化需求不足、市场化组织程度低的内在原因,也由于这种现状造成的农牧业发展“弱质弱势”的原因。因此,不能就乡村振兴谈乡村振兴、就脱贫攻坚搞脱贫攻坚,也不能搞“单打一”“两张皮”。比如,在农村牧区生态建设、公共服务改造提升等方面,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综合效益的实现,是通过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多项行动和实事求是干出来的。例如,内蒙古在培育发展农牧业市场主体和本土龙头企业上,仍存在产业扶贫减贫的动能不足、效能不明显等问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亟需创新驱动。

    三、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任务的实现关乎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对接,如何协调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怎样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怎样推进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具体讲如何深挖哪些重点突进、哪些任务对接,如何补短强弱堵漏洞,进而一一破题解决尤为关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实走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康庄大道,必须坚持“三农三牧”优先发展总方针,必须把握好乡村振兴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对标对表。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二者在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有机对接,推进资金、公共服务、人力资源等要素,能够优先配置到乡村振兴上,需要全方位思考。一是巩固提高产业扶贫减贫质量。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内蒙古以能源矿产资源为主导的产业共享程度低,资本走向明显,挤出效应强,造血功能弱,可持续、全覆盖发展的制约因素多短板也较多。因此,单一资源型乡村振兴路径走不长,必须通过培育发展多元、特色、优势产业,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农牧配套种养加结合型生态循环模式为路径,重点实施农牧配套循环、农作物高效利用、农经饲畜产品高附加值、农牧生鲜产品线上线下对接等乡村产业振兴模式,持续实现可持续的减贫目标、小康目标和鄉村振兴目标。二是加大绿色发展力度。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在于坚持和深化绿色减贫、绿色发展的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在衔接的过程中,不仅是一种理念的传承和行动,更重要的是在完善体制机制支撑上下足功夫,把内蒙古的绿色优势真正转换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更为关键的是怎么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更在于绿色文化、绿色设施、绿色经营等理念和行动的及时跟进。三是增强组织度和衔接高度。长期以来,内蒙古乡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停留在低维度、低水平上,农牧区服务业链条市场化程度低、资本化程度更弱是最大的问题,很值得反思。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上下游服务衔接,不光是上传下达,而是需要扑下身子加苦干,真抓实干加担当作为,更重要的是要精于实、精于深、精于优、精于细,能够在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集聚生产要素、创新要素上下足功夫。四是推动文化振兴。内蒙古的草原文化、民族文化历久弥新,但是文化软实力有待增强,需要向纵深拓展。因此,需要围绕实现“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在新的起点上大力弘扬草原文化和“蒙古马精神”,不断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对乡村振兴的内在生命力和创新力,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多方面得到综合提升。五是强化人才培养及提升。人才是制约内蒙古发展最大的短板。在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培养新时代的乡土人才,引进现代化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N].人民日报,2020-3-7.

    [2]中共赤峰市委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赤峰日报,2018-04-27.

    [3]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内蒙古日报(汉),2018-02-17.

    [4]李寒羽.庄河市渔村振兴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19.

    [5]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07.

    [6]李昊.内蒙古出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N].农民日报,2018-07-26.

    [7]陈国倩.乡村振兴视角下利辛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9.

    [8]李曦.新中国(1949-2019)农业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9.

    [9]潘晞文.田园综合体理论下近郊型农村规划模式探讨——以西安市八兴滩村为例活力城乡美好人居[A].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2019-10-19.

    [10]党永茂.内蒙古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OB/OL].中国产经新闻,2018-03-20.

    [11]吴晓东.乡村振兴的立法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9.

    [12]张琦.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OB/OL].人民论坛,2019.

    [13]刘永富.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及历史贡献[J].行政管理改革,2018,(9).

    [14]燕连福 赵建斌 王亚丽.我国扶贫工作的历程、经验与持续推进的着力点[N].经济日报,2019.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康伟

    相关热词搜索: 接续 脱贫 衔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