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庐城镇单季晚稻不同机插密度比较试验

    时间:2021-01-17 22:07: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包常友

    摘 要:为了探索出庐城镇单季晚稻机插栽培的适宜培密度,设置4种不同行株距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种机插密度对南粳3908的生育进程及茎蘖动态变化趋势的影响较小;以密度25cm×12cm处理的最高、茎蘖数最大,在高肥力条件下产量最高,产量结构最合理。因此,高肥力田块单季晚稻机插以选择25cm×12cm的密度为宜,而肥力水平中等的田块宜以选择25cm×14cm的密度为宜。

    关键词:单季晚稻;绿色;栽植密度;庐城镇

    中图分类号 S5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5-0043-02

    庐城镇位于庐江县中部,四季分明,降雨量、光照等条件均比较适合发展水稻种植。2019年,庐城镇农技站等在庐城镇新桥村几个村民组合作建立了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以水稻规模化生产经营为载体,加强与经营主体的合作,促进良种良法的配套服务,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积极推广集成单季晚稻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动水稻的绿色、可持续生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当地已全部实现了良种推广及全程机械化生产[1]。在推广良种的基础上,要实现水稻的高质高效生产,还需注重良法的配套。其中,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使水稻植株的个体及群体结构实现协调发展,是确保水稻实现优质高产的重要前提[1]。为了探索单季晚稻主栽品种生产中机械插秧适宜的密度、达到绿色高质高效的目标,笔者开展了不同机插密度比较试验,为庐城镇单季晚稻的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安排在庐城镇新桥村徐太银家庭农场单季晚稻田中进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气候条件温和,降水量年均1000mm左右,年均光照时间2000h,年均无霜期227d左右,年均相对湿度约76%。土壤类型为黏壤土,排灌便利,土壤中肥力水平较高,养分含量如下:有机质22.45g/kg,全氮1.49mg/kg,有效磷3.15mg/kg,速效钾77.3mg/kg,有效锌1.09m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南粳3908,由江苏明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2018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80012),2019年通过安徽省引种(皖引稻2019098)。

    1.3 试验设计 结合当地单季晚稻生产的实际情况,设计4个栽培密度处理,即行株距分别为25cm×12cm、25cm×14cm、25cm×16cm、25cm×18cm。各处理的面积为90m2(15m×6m),不设重复。各处理小区随机区组排列[2]。

    1.4 试验过程 试验中,除试验设计的机插密度存在差异外,其余田间管理均相同,推行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前茬作物收获后直接进行秸秆切碎全量均匀还田[1]。实施秧盘毯状育秧,秧盘的规格为58cm×22cm。播种时间均安排在2019年5月25日,播种量为干种125g/盘,秧龄统一在24d时进行移栽。移栽前,大田先均匀撒入48%复合肥300kg/hm2、硫酸锌9kg/hm2、尿素75kg/hm2作为底肥,之后深耕旋耕灭茬,耕作深度15cm左右,之后将地面整平,确保高低落差在2cm以内[3]。土壤充分沉淀后再进行机械插秧,一般在12h即可。机插秧的量应控制在4苗/穴左右,机插深度以1.5~2.0cm为宜。机插秧时田间地表要求无水层或者保持薄皮水。机插结束后,阴天实施露天活棵,晴天则于第2天上午灌浅层水[1]。待秧苗活棵后,田间水层管理保持浅水层,如果田间因秸秆腐烂而出现赤枯的状态时,要求水分管理上采取露天、湿润状态。当茎蘖数多数达到11~12个/穴时开始晒田[3],晒田的程度以田边开小裂、田泥不陷脚、田面开裂纹、出现白根时为度,之后灌水。多次轻晒,一直到壮秆促花肥施入时进行复水[1]。之后水分管理保持浅水层,一直到灌浆期,收获前15d左右断水[4]。移栽后7d左右施尿素150kg/hm2、氯化钾75kg/hm2等作为分蘖肥,主茎进入拔节期后施48复合肥75kg/hm2、氯化钾75kg/hm2、硼肥3kg/hm2等作为壮秆促花肥。当水稻植株主茎幼穗的长度达到1~2cm时,施尿素75kg/hm2、氯化钾75kg/hm2等作为保花肥;进入破口期后,施尿素60kg/hm2、氯化钾75kg/hm2等作为壮粒肥;水稻进入齐穗后,结合田间植株的生长情况喷施磷酸二氢钾6kg/hm2。每次施肥时要求先将田间水层降低到1cm以下。病虫害的防治上,主要是做好虫害的防控,重点对灰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及稻蓟马等进行防治,主要采取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狠抓健身栽培,积极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控害等绿色防控技术,多推广使用太阳能诱虫灯等生物防治技术,尽量减少或者不用化学药剂(必须施药时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环境相容性的农药),实现化肥农药的“双减”[4-5]。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每年开展2~3次,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1]。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试验期间对各栽植密度处理下水稻植株的生育进程、茎蘖动态进行调查统计,成熟时收获后进行室内考种,对各栽植密度处理下水稻植株的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进行统计,推算出各处理的理论产量。各处理分别进行收获,得到不同栽植密度下水稻的实际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机插密度对单季晚稻生育进程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栽植密度下水稻的生育进程保持一致,全生育期均为156d。由此可知,4种栽植密度对同一品种的生育进程没有影响。

    2.2 不同机插密度对单季晚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由图1可知,各栽植密度处理下茎蘖动态变化趋于一致,均在7月27日时达到最高,其中以25cm×12cm行株距的处理为最大,茎蘖数达到了640.05万/hm2;以25cm×18cm的栽植密度处理下最高茎蘖数为最低,仅为444.45万/hm2。由此可知,不同栽植密度处理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变化趋势不产生影响,以较低的栽植密度适合水稻分蘖,最高茎蘖数为最高。

    2.3 不同机插密度对单季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栽植密度下水稻的产量结构及产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产量最高的为栽植密度25cm×12cm的处理,达到了10341.45kg/hm2;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总产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产量构成的角度进行分析,最为理想的栽插密度处理为25cm×14cm,各产量结构比较合理,实际产量比25cm×12cm的处理稍微低一些,差异不明显;而25cm×18cm的栽植密度处理下过稀,虽然结实率高,但是有效穗数低,从而影响了最终的产量。

    3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机插密度对南粳3908水稻的生育进程没有影响,对茎蘖动态有一定的影响,栽植密度越小,最高茎蘖数越大,各密度处理下水稻的茎蘖动态趋势一致;(2)不同机插密度下,南粳3908水稻的产量结构及产量表现出不同的差异,产量最高的行株距处理为25cm×12cm,25cm×14cm处理下的产量结构更为合理。(3)对于高肥力田块,单季稻主栽品种机插的最佳密度为25cm×12cm,而在肥力水平中等田块上,最佳的栽插密度为25cm×14cm。

    参考文献

    [1]张真,吕先真,陈连民,等.单季晚稻强化栽培密度及施肥量两因素试验[C]//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及高产优质高效技术.2004.

    [2]刘伟明,赵益福,彦柏霖.甬优6号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移栽密度与施氮技术研究[J].种子,2007(12):115-116.

    [3]陈爱柳,徐波弟,蔡小盈,等.甬优6号在平阳县作连作晚稻种植的主要表現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9(7):19.

    [4]黄根元,李方勇,娄厉行,等.播期和播量对机插连作晚稻甬优538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5(9):1375-1377.

    [5]桂文斌.钵苗机插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群体特征的影响[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

    (责编:张宏民)

    相关热词搜索: 晚稻 同机 密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