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不同种植密度对高油酸花生机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时间:2021-01-22 18:04: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吴丽青 曲杰 程亮 高建强

    摘要:以菏花11号为材料,设置不同密度处理,研究其对高油酸花生植株发育、产量及机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密度为36.0万株、42.0万株时,菏花11号各植株性状发育适中,株型紧凑,主茎高40 cm左右,侧枝长45 cm左右,有效分枝比例91%,倒伏率略大于10%;单株荚果发育较好,且果柄长度小,结果集中,收获期主茎绿叶数适中。因此,菏花11号每公顷密度(36.0~42.0)万株时,既能保障丰产又适宜机收。

    关键词:高油酸;花生;种植密度;机收特性;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20)05-0047-04

    Abstract With Hehua 11 as test material,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were set to study their effects on plant development, yield and mechanized harvest characteristics of high-oleic acid pean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planting density was 360 thousand and 420 thousand plants per hectare, the characters of each plant developed moderately with compact plant type, about 40-cm main plant height, about 45-cm branch length, 91% of effective branch ratio, and slightly over 10% of lodging ratio;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ds per plant was better, the fruit stalk was short, the podding was concentrated, and the number of green leaves of main stem was moderate in the harvest period. Therefore, when the density of Hehua 11 was between 360 thousand and 420 thousand plants per hectare, it could not only guarantee high yield, but also be suitable for mechanized harvesting.

    Keywords High-oleic acid; Peanut; Planting density; Mechanized harvesting characteristics; Yield

    花生是我国具有出口创汇优势的油料经济作物[1],种植面积大,但机收水平特别是联合机收水平较低,导致人工投入增加及生产效率不高。研究表明,品种特性、栽培方式和田间管理等均會影响花生机收效率[2-5],株型、果柄强度、结实范围、果壳硬度和荚果成熟度等性状同样影响花生机收的落果率和破损率[6-8]。采用适宜机收的栽培和田间管理方式可以降低机收难度。土壤的物理状态与花生收获的落果率相关[9,10]。种植密度影响花生的株形、分枝、结实、品质和产量等相关性状 [11]。本团队以高油酸花生品种菏花1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机收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高油酸花生推广应用和实施机收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材:高油酸花生品种菏花11号。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试验于2019年在菏泽市农业科学院花生试验田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每公顷密度24.0万株(T1)、30.0万株(T2)、36.0万株(T3)、42.0万株(T4)、48.0万株(T5)、54.0万株(T6)。

    垄长5 m,垄宽90 cm。小区面积13.5 m2。5月1日播种,起垄覆膜种植,一垄双行,双粒播种。之后其它田间管理同大田,9月10日收获。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田间调查:每小区选中垄中间连续20株,调查花期天数、单株开花数、果针数和有效果针数等;成熟期调查倒伏率、主茎绿叶数和主茎节数。

    室内调查:收获前5天,每小区选中垄中间连续10株,参照《花生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12]调查株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饱果数、秕果数和单株果数等。收后晒干测定小区产量并计产,并随机取样调查百果重、百仁重、千克果数、千克仁数和出仁率。

    单株荚果干重:果针下扎后10天开始取样,每隔10天取1次,每次每处理选取代表性单株5株,摘取所有荚果,105℃杀青,后烘干称重。

    1.4 数据处理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7和DP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菏花11号植株发育的影响

    由表1可知,菏花11号的主茎高、侧枝长和主茎节数,随密度增加表现出先增后降趋势,三者的值均以T2最高,分别为45.7、48.2 cm和19.7个,显著高于其它处理,T1、T3、T4间差异不显著。总分枝数、结果枝数随密度增加表现出下降趋势,且T2、T3、T4处理的株型紧凑、营养生长适度。有效分枝比例则随密度增加略有增加。倒伏率随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T1、T2密度时倒伏率仅3%左右,T3、T4密度时有轻微倒伏,T5、T6处理倒伏植株增多。

    综合来看,T3、T4处理,即每公顷密度为36.0万株、42.0万株时,株型紧凑,各植株性状发育适中,营养生长适度,利于产量形成,有效分枝比例91%,倒伏率10.2%、13.5%,处于易机收的丰产植株发育状态。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菏花11号单株荚果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单株荚果干物质积累量(干重)随密度增加逐渐降低,密度越低单株结果能力越强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T3、T4处理即每公顷密度36.0万株、42.0万株时,其单株荚果干物质积累变化趋势相似且生育后期差异不显著。各处理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后降,T3、T4处理差异不显著,T4产量最高达7 837.0 kg/hm2。T1、T6密度下,果针下扎70天时单株荚果干重分别为24.5、16.4 g,差异显著,而产量相近差异不显著。

    由此看出,密度过低(T1),依靠单株生产力,或密度过高(T6),依靠群体,两者产量均较低,且后者易倒伏;而T3、T4处理即每公顷密度36.0万株、42.0万株时单株荚果正常发育、荚果干重较高,能依靠较大群体获得高产。

    2.3 不同种植密度对菏花11号荚果性状的影响

    由表3 可知,百果重和百仁重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但T1和T2、T3和T4之间百果重无显著差异,T1~T4处理间百仁重差异不显著。千克果数、千克仁数变化趋势相似,前者T1、T2、T3之间和后者T1、T3、T4之间差异不显著。出仁率T1~T5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1、T2处理饱果数多,T3、T4之间差异不显著,秕果数T4较高。可以看出,T1~T4处理即每公顷密度(24.0~42.0)万株范围内,密度对荚果性状的影响差异不大,此范围均能保障荚果正常发育。

    2.4 不同种植密度对菏花11号机收特性的影响

    开花、下针、结荚集中下的荚果成熟一致,果柄长短差异较小而不易落果,是影响花生机收落果率和破损率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机收效率。由表4可知,T2、T3、T4处理花期差异不显著。随密度增加单株小花数减少,但成针率、成果率则先升后降,T3、T4的成针率和成果率都较高。果柄长度T1最长,为3.6 cm,T6最短,为2.8 cm,随密度增加不断减小。果柄长度越小,表示结果越集中。随密度增加主茎绿叶数和适收期呈逐渐减小趋势,T3、T4收获期主茎绿叶数适中,适收期也可以满足机收作业。

    3 讨论与结论

    全程机械化管理和收获要求花生品种株型直立紧凑、坚韧不倒,结荚集中、结果深度浅,荚果成熟一致、大小整齐均匀,果柄短而坚韧、不易落果且果针入土力强[13]。作物株高、主茎节长度与倒伏相关,降低株高和主茎节数可以提高花生的抗倒伏性[14-16]。韩锁义等[17]研究表明,矮秆品种多具有抗倒伏性。本研究中,菏花11号的主茎高、侧枝长、主茎节数随密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与李飞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结果枝数随密度增加表现为下降趋势;倒伏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每公顷密度36.0万株(T3)、42.0万株(T4)时,菏花11号的株高、侧枝长中等,有效分枝比例较高,抗倒伏性强。

    产量性状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数量性状。菏花11号单株荚果干物质积累随密度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密度越低单株结果能力越强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产量水平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T4产量最高,达7 836.0 kg/hm2,但与T3差异不显著,当密度大于42.0万株(T4)时,单产下降,这与臧秀旺等[2]的研究结果一致。百果重、百仁重、千克果数、千克仁数、出仁率在T1(每公顷密度24.0万株)~T4(每公顷密度42.0万株)处理之间虽有差异但相对较小,说明此密度范围对植株荚果性状影响不大,还能保障荚果正常发育。单株饱果数和结果数随密度增加而减少,而秕果数则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合理密植可以减少无效花生荚果的产生、增加单株生产率和饱果率[19]。适宜密度能促进营养物质向生殖生长的转移[20] 。

    合理密植有利于单位面积内的成针数、荚果数、饱果数及果重的增加,有利于成针率、成果率和出仁率等的提高[21]。菏花11号在T3和T4密度下的花期适中,单株小花数多,成针率和成果率高,果柄长度适中,主茎绿叶数和收获期适中。既保障了小花数量,又有利于荚果成熟一致性的提高,还增强荚果的集中性。

    本试验条件下,适宜密度为T3、T4,即每公顷密度36.0万株、42.0万株,其株型紧凑,各植株性状发育适中,主茎高40 cm左右,侧枝长45 cm左右,有效分枝比例91%,倒伏率略高于10%;两处理单株荚果干重变化不明显,荚果均能正常发育,依靠较大群体获得最高产量;且果柄长度小,结果集中,收获期主茎绿叶数适中,适收期可以满足机收作业。因此,高油酸花生菏花11号每公顷密度(36.0~42.0)万株时,处于易机收的丰产植株发育状态,既能保障丰产又适宜机收。

    参 考 文 献:

    [1] 许婷婷,宫清轩,江晨,等. 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 山东农业科学,2010(7):117-119.

    [2] 臧秀旺,汤丰收,张俊,等. 起垄种植不同密度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5,44(12):42-44.

    [3] 张利民,康涛,李文金,等.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夏直播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花生学报,2017,46(3):72-76.

    [4] 馮晓静,易克传,高连兴. 河北省花生生产特点与机械化收获问题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34(1):22-25,34.

    [5] 徐璐. 商丘市花生机械化收获发展思考[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7):85-86.

    [6] 王传堂,王志伟,王秀贞,等. 6个高油酸夏花生品种(系)机械化收获特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9,51(1):28-31.

    [7] 张俊,刘娟,臧秀旺,等. 不同种植方式密植对花生开花结实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21(1):125-131.

    [8] 王传堂,王志伟,王秀贞,等. 不同花生基因型机械化收获相关特性的研究[J]. 花生学报,2019,48(1):52-57.

    [9] 崔洁亚,侯凯旋,崔晓明,等. 土壤紧实度对花生荚果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7,39(4):496-501.

    [10]冀保毅,程琴,卫云飞,等. 不同灌溉方式对农田土壤性状和花生落果率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7,36(6):8-12.

    [11]李松坚,王军强,朱瑞华,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中间型大花生花育22号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14,46(6):64-66.

    [12]姜慧芳,段乃雄. 花生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3]禹山林. 中国花生遗传育种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14]刘唐兴,官春云,雷冬阳. 作物抗倒伏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203-206.

    [15]张佳蕾,郭峰,李新国,等. 提早化控对高产花生节间分布和产量构成的影响[J]. 花生学报,2017,46(4):63-67.

    [16]张晓杰,姜慧芳,任小平,等. 中国花生核心种质的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31(3):298-304.

    [17]韩锁义,张新友,汤丰收,等. 花生抗倒伏性状的初步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2):165-166.

    [18]李飞,李斯佳,姬小玲,等. 播种密度对漯花4087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19,33(3):191-193

    [19]曲杰,高建强,程亮,等.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对花生产量的影响[J].花生学报,2015,44(2):39-43

    [20]梁晓艳,郭峰,张佳蕾,等. 不同密度单粒精播对花生养分吸收及分配的影响[J]. 中國生态农业学报,2016,24(7):893-901.

    [21]陈剑洪. 种植密度对花生开花结荚习性影响的研究[J]. 福建热作科技,2006(3):4-5,3.

    相关热词搜索: 油酸 花生 密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