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素质教育与创造性教学范文精编

    时间:2022-07-16 14:26: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素质教育与创造性教学范文精编

      一、 知识经济呼唤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知识经济将在21世纪成为主导经济。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整体作用的发挥是国家能否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中取胜的根本条件。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对教育提出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应当说,教育理论界多年前就已经注意到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若干前奏性跃动及这些变化将对教育产生的影响。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就自始至终暗含着培养创造性以适应生存需要的主题。该报告认为:“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他自己的。……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①显而易见,这里提出了人的多种素质潜能应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其中又特别强调了创造性的重要作用。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进一步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它所有的目标都重要。”②报告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四个支柱”。③报告对尊重个性发展给予特别的强调,这实际上囊括了构成现代创造型人才智能结构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

      我国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有效培养创造能力,是顺应时代要求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面向21世纪改革和发展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 实施素质教育要进行创造性教学

      “应试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建立在“仓库理论”基础之上的,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难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知识变化和发展的复杂局面。“应试教育”旨在对学生进行“筛选”,结果大多数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不到开发,多样化的创造个性得不到培养。“应试教育”又是一种畸形发展了的知识传递模式,它通过反复灌输,强化作业,以及无休止的评优、竞赛和考试等手段以外在的压力推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外部促动,长此以往,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创造动机将丧失殆尽。“应试教育”选拔培养出的“精英”,又多成为高分低能、高学历低创造力的人。“应试教育”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法,使学生只知道呆读死记现成的结论,只对结果、目标感兴趣,而对探求真理的过程本身缺乏热忱向往。

      素质教育将扬弃“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可以用“全民、全面和全体”三个方面来揭示。第一,素质教育是全民教育,旨在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不能只依靠少数“精英” 来实现。而是要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来实现。素质教育的全民性,保证了我国每个国民的创造力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无疑是开发了最为宝贵的智慧资源。第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有利于创造性培养,因为创造性不是某种与个性相脱离的孤立的东西。它是个人整体和谐发展的结果和标志,而创造性高的人,总是能以创造性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问题。第三,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进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人的兴趣和性向的多样性与素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使课堂成为一种和谐的生态环境,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潜能。

      教学是达到教育目的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要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为创造性教学。这里的创造性教学有两层涵义:第一,是指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这是从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的角度说的;第二,是指以培养学生创造性为核心目标的教学,这是从创造学的角度说的。这不仅指教学模式,而且首先是指教学的目标和原则。创造性教学目标关注的中心始终是创造性: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机构,是创造性活动成功的关键,集中体现为强烈的创造动机、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它反映出创造主体良好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创造性思维属于创造活动的智能机构,它是创造力的核心,具有非常规性和积极主动性两个根本特点。创造性教学要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创造性技能是反映创造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造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造性活动的工作机构。创造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各点:创造主体的一般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造技法的能力;创造成果的表达能力(论文写作)、表现能力(艺术创作)和物化能力(创造设想物化为模型和产品)、创造技能也像其他技能一样,只有通过训练和实践才能真正获得。

      三、创造性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在学习组织、学习系统和学习控制等方面,都有其特点,从而要求不同的教学原则。

      第一,问题情境原则。在此原则下,容许各种有助于实现创造性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学习的课题要求学生相对独立地探索和发现尚不了解的规律、规则和操作方式,而不是简单地从教师和书本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或解答问题。

      第二,自主学习原则。要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解决长期存在的班级集体化教学与个别化、个性化及因材施教的矛盾,其关键是按创造教育的思想和原则改革教材。如果教材是以问题情境、自由讨论、课堂操作等为主,教师再不能照本宣科,而只能组织、引导、控制和答疑,课堂自然会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同时也就改变了教师一言堂、 满堂灌的弊病。当然,为适应这样的课堂生活,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职业心理、习惯和技能。

      第三,范例性和融通性原则。本原则与上述学生自主学习原则一起,涉及到教学或课堂生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根本关系问题。在学校诸角色中,教师既是处在第一线上的工作人员,又是班级团体课堂生活的领导者。作为一线工作人员,教师是使学生实现社会化的主要成员,这首先要求他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教师又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者,他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作为班级团队的领导者,教师相当于“官员”,他是课堂活动的管理者和推动者,应该能够创造一种环境,使学习取得最大的成效。埃奇欧尼基于人格能力和职务权限二者的有无综合考虑,把领导者分为三种类型:A为有职务权限,同时又具有得到被领导者支持的人格能力的正式领导者;B为无职务权限但具有得到被领导者支持人格能力的非正式领导者;C为有职务权限但没有得到被领导者支持的人格能力的领导者。权限对于教师来说,并非如其他团队领导那么重要,而人格能力却是教师必备的,因此教师必须是具有人格能力的A、B两型领导者。⑤把这种人称作“导师型”教师,我认为所有的教师都应是导师。但教师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幅十全十美的“圣人”形象却是有害的,因为它妨碍与学生平等交流,从而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相反,教师能够向学生披露个人创造性思考的过程、特别是其中的迷误和“当众出丑”之处,对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则有示范作用。阿瑞提认为,教师应当容许和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幻想,甚至找麻烦;教育学生热情地投入过程本身而不是把成就作为目标;要给学生一段不受干扰和评价的学习或实践的时间;注意发现并有意培养一般人看来是有害无益的习惯和态度,例如孤独、内向性格、内心生活和闲散状态,自由联想、发散思维、警觉捕捉事物的相似性并善于构成隐喻,以及天真、好奇、易受欺骗性,等等。⑥教师的“融通性原则还特别表现在正确对待天才儿童上。天才儿童具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传统教学中,他们遭致的挫折常常和缺陷儿童一样多。这些儿童需要挑战性的学习活动、理解人的教师,以及高度个人化的学习机会。倘若没有特殊的帮助,这些儿童就会变得烦躁,显示出故意行为或离群索居。所以,天才儿童要求教师特别融通和敏感。

      第四,知识性与创造性并重、不同学习机制不同指导的原则。班级教学是团体活动,形成学习团体过程的指导过程中,要考虑不同学习者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帕森斯据此把学习的机制划分为发明、模拟和同一化。发明是学习者独立地形成新的文化型的学习,学习指导过程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在整节课实行学生独立学习和个人学习。所谓模仿,是学到由他人限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机制,主要是通过模仿教师而掌握的.同一化与模仿一样,是从对象学到新文化的机制,但又与模仿不同,不是片面地输入对象具有的技术或限定的特性,而是通过对于对象(可能是教师,也可能是同班同学)的整个人格的敬爱进行学习的。发生同一化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创造性人格奋发,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发明和模仿机制都随之增强。⑦创造性教学的这一原则暗含着两个前提:一是要按照学生知识水平、能力高低、创造个性和认知风格多样混合原则编班分班;二是在班级团体中鼓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而不搞互相比赛竞争、有形奖赏强化、成绩排队张榜,以及同学间相互监督这一套。

      第五,以考核能力为核心的评价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来考核学生和选择学生,是用创造教育思想彻底改造“应试教育”,使之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外向牵动策略的着力点。无论是选拔考试,还是作为学习反馈和学习控制的日常考试,都应以考核能力特别是创造力为重心。目前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为了弱化学生的分数观念,不少学校主张取消百分制,代之以“等级制”,来评价学生的操行和学业.认为,这种将学生定性分等的评价,对学生的潜在损害比百分制更大,似不应推广。考虑到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一致性,建议取消负性评价,即不设“合格”线。道理很简单:既然义务教育年限是法定的,既然素质教育允许学生在自己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种种差异基础上发展,就不存在“不合格”的问题。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采用“五阶制”,一阶最低,五阶最高,只表明学生的发展处在哪一阶段上,而不是等级。同时,允许并随时鼓励1—4阶的学生向更高阶目标进取。
     

    相关热词搜索: 素质教育 创造性教学 教师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