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域、困境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3-06-27 11:42: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域、困境与对策研究

    日常生活劳动场域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日用而不觉的劳动场域。作为劳动教育中最基础、最常见、最真实的教育场域,其贯穿人的一生,对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奠基性、必然存在性等独特特征,即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他可能并不进入或并不时常处于其他类型的劳动场域,但他总是身处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场域之中。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是寓于一定的场域关系网络中展开的。因此,基于场域理论拓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是深入理解相关命题的应有之义。新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创新创业四个劳动场域所存在的劳动价值认识偏差、价值体系失灵、价值取向畸变、价值空间压缩等深层次矛盾,有助于高等教育界有的放矢地抓住“力行养成”“学用融合”“长效共赢”“孵化发展”关键靶点,精准发挥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独特育人功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并将其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与目标要求。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正式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开展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真正将劳动教育融入“五育并举”的整体事业,成为教育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所必须回答的关键性命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作为类存在物追求自我实现的第一内在需要即为劳动,劳动不仅仅是人满足衣食住行等生存需要的手段,更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演进也“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培育,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体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他们能否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关系到未来他们能否赓续前行,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运用科学的研究视角,分层次地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需关注的重点场域、所处的现实困境与可操作的具体对策,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应主动承担的现实命题。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关系场域

      01日常生活劳动场域构成了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基础面

      日常生活劳动场域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日用而不觉的劳动场域。作为劳动教育中最基础、最常见、最真实的教育场域,其贯穿人的一生,对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奠基性、必然存在性等独特特征,即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他可能并不进入或并不时常处于其他类型的劳动场域,但他总是身处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场域之中。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教育之场所。”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中。可见,最好的劳动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关涉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日常生活中学习。于当代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是其离开原生家庭后进入的更具独立自主意识的日常生活劳动场域。这里是联通劳动教育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客观关系网络,在大学生系统学习文化知识之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参加日常生活劳动、感知生活劳动乐趣、培养劳动自立意识、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契机,是学生养成独立的劳动价值观念的基础场域。

      02生产劳动场域构成了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核心层

      生产劳动是关干创造生产、生活必需品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直接性活动。马克思指出,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同样地也更新他们自身”。生产劳动活动迫使人必须充分激发本身所蕴藏的各种潜能,以适应改造自然、创造社会财富的需要,同时也实现了人本身的自我革新与超越。同时,生产劳动占据了人大部分且规整化的劳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因此,生产劳动场域在一定程度上回馈日常生活劳动场域,同时为其他场域创造着更为完备的劳动基础。大学生参加的生产劳动,包括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这些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体验劳动过程、熟悉劳动方法、积累劳动经验、提升劳动技能的实践场所,而且为他们创造一个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的开放性平台,是培养尚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核心场域。

      03服务性劳动场域构成了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拓展域

      服务性劳动是指“利用知识、技能、工具、设备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以增进国家和社会公共领域和个人福祉为目的的活动”,具有公益性、利他性等显著特征。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服务性劳动场域在切实为服务对象解决实际问题之余,也进一步检验了他们在校期间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提高了他们的公共服务意识。因此,它与其他三个劳动教育场域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往往与其他三种形态的劳动教育场域相伴而生。同时,大学生对这类劳动的参与度较高、获得感较强,在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方面具有一定的倍增效应,很好地实现了服务对象获益与学生自身成长的“双赢双收”。这不仅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而且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种子,涵养他们“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人民情怀,同时培养了他们在面对包括重大疫情、自然灾害等严重危机事件时主动担当、奋发作为的奉献精神,是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性拓展场域。

      04创新创业劳动场域构成了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延伸体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一个人在工作或事业上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更是一个民族进步、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这里提到的创业,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或经营模式,而是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思维方式,一种指向劳动方式变革的全新生存策略,是“代替了异化劳动的创造性工作”。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新时代大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他们处在空前密集活跃的创新创业劳动场域之中。要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闯”才能走出新路,只有“创”才能干出事业。创新创业为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塑造提供了重要的延伸场域。一方面,我们要带学生回归历史场域,体悟中国共产党如何坚持理论创新:“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带学生进入时代场域,引导他们在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强化自身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掌握与应用,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发挥自身潜能去追求人生理想。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

      01日常生活劳动场域:生活方式的变化冲击传统日常劳动的价值认知

      劳动价值观源于对现实的反映,同时也可能会超越或滞后于现实。面对物质生活的现实变化,保持清醒、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每个人期待的追求。然而在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生活节奏快速调档、主要矛盾转换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跟随生活方式的改变调整自我的劳动价值观念。传统的日常劳动价值认知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面临着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在劳动价值不断重塑的过程中,一系列误导新时代大学生的不当劳动价值也随之而来。

      物质资源的丰富改变了人的日常劳动方式。智能生产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解放了人类,许多以往需要人进行的劳动将逐渐由机械与机器人代替,这大大压缩了人参与日常劳动的机会。传统劳动者形态的缺位引发了旧有劳动习惯和劳动价值观的衰落与消解,尤其是对在物质高度丰富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来说,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带来的天生享受感与信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性成为其生活的常态,从而消磨了其主观上对劳动的积极认知。在需要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社会资源或满足自身生存生活的事项上,多数人更热衷于第一时间寻求机械代劳或其他人代劳来服务个人需要,而不是积极地学习劳动技能、完成自我服务。这种错位的日常劳动场域体验使得部分青年大学生对日常劳动价值产生了“得过且过”的错误认知,滑向了“好逸恶劳”的生活陷阱。生活节奏的快速调档降低了人的日常劳动欲望。在高效率,快节奉的生活中,很多人面对较大的学习工作压力,竭尽所能地压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对日常生活劳动更是能省则省,快递、外卖代替了传统日常性的采购、烹饪等基础劳动,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成为人们的“新宠”。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部分大学生,也逐渐滋生了厌恶和鄙视日常生活劳动的思想。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劳动被视为低级的谋生手段、惩罚错误的方式、希望逃避的生活负担而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一些大学生将参与日常生活劳动视为“浪费时间”“没本事”,将享受父母或者他人提供的日常生活服务视为“理所应当”,也有一些大学生甚至愿意降低生活要求来躲避劳动,大学宿舍“垃圾堆积、杂物成堆”的现象比比皆是。劳动价值观念相对滞后于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诉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这就意味着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新阶段,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本质上成为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然而,“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美好的物质生活需要,还包括美好的精神生活需要,其终极价值追求就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如何从人对劳动的层次需要出发,沿着劳动满足自我生存和生活需要、催生人的精神需求、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的发展逻辑,深刻回答新发展阶段劳动价值何以深度契合主体需求,是开展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又一现实难题。

      02生产劳动场域:社会生产方式重大变革引发劳动价值评判困境

      生产劳动环境是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土壤。经过长期奋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的基础上全面开启了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这一进程亦将面对社会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明显增加。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使得劳动逐渐突破传统的概念范畴,劳动形态不断更新,社会传统的劳动价值评价体系逐步解构,社会亟待新的劳动价值观与之契合。

      一方面,传统劳动观念中的消极因素仍在侵蚀人们对劳动本身的评价。传统的劳动观念中,既饱含勤劳致富、劳动光荣的积极因素,也充斥着将“劳动”一词与辛苦、疾病、贫穷等负面词汇关联起来的旧式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劳动”与“劳动者”从价值排序上仍然存在被边缘化的现象。直到近现代.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诞生以来,劳动的价值才逐步被发现和确立起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指引下,劳动以及劳动者的价值得到了明确的承认,现代意义上的劳动观念在政治与法律层面得到了确认。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受到消极思想的禁锢,普通群众对于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仍然是相对模糊的。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如农业劳动、一般的技术工业劳动等意味着受苦,意味着低贱,意味着没有出路和前途。这种错误观念的传递,无疑给大学生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另一方面,“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形塑了人们对劳动价值的“差序认知”。差序是“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对个人来讲会产生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一直以来,人们关于劳动价值的“差序认知”是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内生局限。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消费性劳动、虚拟劳动、情绪劳动等新的劳动形态不断涌现,迫使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劳动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然而,传统劳动文化的价值无适与知性断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对劳动本源价值的僭越,极易导致青年劳动价值观主体性的离场,使当代青年深陷劳动价值观危机,从而引发青年意义世界的失范和价值秩序的紊乱,迫切需要得到教育的关注。

      03服务性劳动场域:各种不良思想诱发劳动价值取向畸变

      服务性劳动的本质特征是无偿、利他与自愿,这是服务性劳动区别于其他劳动的根本所在。然而,近年来精致利己主义和庸俗功利主义以各种形态将自己包装起来,滋生和蔓延到服务性劳动教育场域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服务性劳动价值观畸变。

      一方面,服务性劳动的利己化趋势破坏向上精神。随着当前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在某些传统行业和传统领域中,内卷化现象成为普遍,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逐渐呈现出极端化、庸俗化的特征:或是将一切关系归结为功利关系,或是将个体主义的自私自利者设定为人的标准形态,又或是在功能上沦为替现存事物辩护。长年累月地受到此类庸俗功利主义风气的侵蚀,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和奋斗精神将难以维系。许多大学生参与服务性劳动不再是单纯出于利他性考量,而是将服务性劳动作为个人提升的阶梯,甚至在选择服务性劳动时按照利己贡献度进行“货比三家”。另一方面,服务性劳动的形式化问题扭曲参与意义。服务性劳动是一种兼具实际意义和象征意义的劳动形式,然而随着服务性活动的广泛开展,也出现了一些良莠不齐的现状,往往表现为象征性的活动代替实际性活动,即服务性活动的开展的应然状态为在活动中应用劳动知识与技能服务自己和服务他人,实然状态为参与者身心没有全然有效地参与劳动,仅仅以出勤为表面形式参加服务性劳动。例如高校开展的大型赛事志愿服务,应然状态为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比赛人员和组织人员,实然则是部分学生仅从身体参与层面参与赛事场会布置等基本事务,而忽视利用所学在赛事过程中提供实际服务。

      04创新创业劳动场域:时代所需的创造性劳动价值追求缺乏生成场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然而,当前社会对于创新创业的包容度仍不高。尤其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学生在规避风险心理的支配下愈加呈现向体制内卷,极大地消解了他们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与信念。

      一是传统劳动观念的价值认同受到冲击。“佛系”“躺平”是近年来火爆网络的流行梗,现已逐渐衍生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其本质上都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加速“内卷化”的背景下,选择放弃激烈竞争、放慢生活节奏的一种态度和行为。“佛系”“躺平”原本都是中性词,但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生活压力的逐步增强,逐渐表现为对劳动进取的一种消极抵抗。“独身主义”“低消费欲望”“葛优瘫”“拒绝被‘收割’”“反对喂‘鸡汤’”等现象都是“佛系”“躺平”观念在当今社会的重要现实表现。不可否认,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社会核心圈层外部但对阶层跃升不抱有期望的青年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戏谑与心理慰藉方式。但从某种程度上看,“佛系”“躺平”观念并不能直接改变个体的生存境遇;相反,一旦这种观念在全社会扩散蔓延,还容易造成更多青年人尤其是正处于人生抉择“十字路口”的大学生群体对劳动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的消极抵抗,进而给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带来负面影响与巨大挑战。二是“应试教育”阻碍创新创业能力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实行的灌输式、应试教育模式,不利于培养具有较强创造性思维的创新式人才,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创新意识淡薄,难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强化重复性训练,抑制学生好奇心,无须学生标新立异。长期以往,学生创新意识处于沉默状态;标准化的考试考核内容禁锢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锻炼经历不足,创新精神缺少磨砺的机会与平台。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对策建议

      01以“力行养成”纠正日常生活劳动场域的价值认识偏颇

      当代大学生长期处在“过度代劳”的生活之中,尚未完成其本应在成年前建立起的基本劳动认知、劳动习惯与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因此,应紧紧围绕生活劳动场域这一原点,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要内容,激发大学生自身主体能动性,系统开展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实践课程建设,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将劳动作为追求美好生活的自觉行动,在实践中纠正生活方式变化所导致的价值认识偏颇,同时借助高校及日常生活劳动实践予以辅助,培育积极健康的劳动价值观。

      一要发挥主体作用,打通培育劳动价值观的关键节点。在日常生活劳动场域中,学生自身是活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育良好劳动价值观的首要环节。应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有效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同时借助新时代的科技便利,利用海量信息数据拓宽视野,独立思考.自觉抵制不良劳动价值观。在行动上,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参与日常生活劳动,体会劳动给个体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在劳动中锻炼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要强化生活劳动场域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刚性规约。高效率,快节奉生活中,人们惫干劳动、简化劳动,借助快递、外卖等新兴行业代替以往劳动。面对这种低劳动欲望情况,需要强化日常生活劳动场域对大学生劳动的强制规约。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生活世界离不开劳动,积极参与日常生活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对于大学生而言,参与日常生活劳动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依托日常生活劳动场域的传统优势,强化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刚性规约。以明确的目标、细致的要求、严格的规定,为大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画出一条“带刺”的底线,使大学生真正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摒弃好逸恶劳的错误观念,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自觉成为热爱劳动、勤干劳动、善于劳动的劳动者。

      三要构建课程矩阵,激发大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的发展性需求。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我国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满足,完善劳动课程体系,要引导学生在劳动满足生存需要和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精神需求,实现人的本质复归。应将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劳动价值观培育课程交叉推进,形成高校劳动价值观培育的课程矩阵,将日常劳动教育贯穿课程全方位。应立足生活劳动场域,在鼓励大学生积极劳动的同时,也要注重回应大学生对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的现实需要,坚决避免将劳动仅视为一种被迫的生存所需,而应引导大学生逐渐将其上升为发展需求,将生活劳动视为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条件,将参与生活劳动变成一种主动的价值实现,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共识,培养“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情怀。

      02以“学用融合”充实生产劳动场域的价值意涵

      实践出真知,劳动长才干。习近平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党长期以来育人育才工作的传统做法与经验优势,也是新发展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应坚持以生产劳动场域为基点,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生产劳动,在实现人力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化的同时,实现知识价值与知识认知的统一、个人价值与时代价值的统 一,进而帮助大学生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完成自我构建。

      具体来看,一要坚持教育活动服务于生产劳动,降低传统劳动观念中的消极因素。列学在《共青团的任务》中指出“共产主义青年团必须把自己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同工农的劳动结合起来”,强调了青年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劳动中锻造正确劳动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强化实践育人,让学生在实践劳动中感悟劳动要义,激发劳动积极性。高校首先应该强化专业与劳动实践的结合性,开展多项专业实践活动,加深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对自然科学专业学生强调其进行研究实验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实验劳动;与此相比,人文社科专业学生要注重调查研究、文学艺术创作方面的劳动,使各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实践经历过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劳动。同时,在实施专业实践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感知新态势下的新行业、新知识,了解生产劳动发展趋势,正确认识任何形式劳动都有其自身的重要意义。其次,要提高大学生对生产劳动锻炼的重视程度,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实习实训,提高其自身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将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出有价值的劳动成果。与此同时,应引导大学生在生产劳动实践中验证理论逻辑,在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中加强专业范围内的技能培训,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培养起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进而全面激发大学生劳动探索的兴趣,深化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知。

      二要坚持生产劳动反哺教育活动,减少劳动价值“差序认知”。邓小平指出:“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高校要注重开展生产劳动实践,要引导学生在生产劳动中感知时代需要,面向新的社会生产方式,促进专业知识革新;在生产劳动中求得真学问、明得真道理、练就真本领,切实激发大学生参与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生产劳动中焕发劳动热情、厚植劳动情怀,牢固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高校应借助生产劳动实践的契机,一方面严把生产实践质量关,在统筹大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劳动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在进行高质量劳动的同时接受到高质量教育,做到劳育结合;另一方面拓宽教育队伍,将生产实践优秀工人、技术标兵、劳动模范纳入教师队伍,实现双线育人,发挥其劳动榜样带动作用,让大学生切实感受榜样的劳动态度、劳动意志,从而形成劳动平等的概念,对“后工业时代”形塑的劳动价值“差序认知”加以纠正。

      03以“长效共赢”增进服务性劳动场域的利他价值体认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高校学生支教、送知识下乡、志愿者行动等活动,都展现了学生的风貌和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情怀”。服务性劳动具有强烈的公益性和利他性,同时也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开拓新视角、提供新资源、搭建新载体,有利于大学生劳动情怀的培养和劳动精神的塑造。因此,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应坚持以服务性劳动场域为重点,构建高校、社会、政府的服务体系,发挥合力作用,思想灌输和潜移默化双线并进,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服务性劳动的潜在效益,在服务性劳动参与中体认劳动的利他价值,实现长效共赢,以应对精致利己和功利主义的单向冲击。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造成冲击,精致利己主义在不断侵蚀大学生思想,部分学生不再将服务性劳动作为个人的自愿劳动,反而更多考量的是其能为自身带来什么好处和优势。面对这种趋势,应积极引导大学生统一思想,形成对服务性劳动的正确认识。高校作为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场所,需要在已有的劳动价值观培育相关课程基础上构建高质量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成文化为外、劳动为内的校园文化氛围。应举办多种劳动教育精神文化活动,将优秀劳模、感动中国人物等引入校园;同时将国际劳动节、端午节、植树节等节日与劳动教育结合,将劳模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传递给学生,提升大学生在服务性劳动中的获得感与满足感,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在服务奉献中增长才干、涵养情怀,潜移默化地培育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要社会支撑,主流引导。部分学生参加服务性劳动并非出于“善”和“爱”,服务性劳动逐渐被动化,针对于此,应着力引导学生形成对服务性劳动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自身的价值认知,使其主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作为大学生劳动的大环境,社会主流想法对学生的引导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应发挥社会对培育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承担社会发声器的主流媒体要做到正确引导,营造大爱奉献的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主流媒体要紧跟党的的领导,坚持正确方向,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借助微电影、短视频、电视剧等形式对人民为国家为社会所做的事情加以宣传。劳动不分贵贱、奉献不分大小,只要爱岗敬、为社会做贡献,都是对党、又时社会、对中国的爱,都值得被赞扬。以此击溃不良媒体传播的利己、自私的舆论,澄清谬误,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自觉主动参与服务性劳动,自觉形成健康积极的劳动价值观。

      三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面对服务性劳动“有偿”化,学生参加服务性劳动失去原有的自愿性、无偿性现象,要整合社会和高校多方资源,在发挥高校组织者职能的同时发挥社会组织的教育作用,着力构建以服务性劳动为主体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建立多种形式的服务性劳动实践基地,完善服务性劳动成果评价体系,健全大学生参与服务性劳动的长效机制,坚决避免大学生在服务性劳动场域出现“过场式体验”“割裂式体悟”“短暂性感动”等现实问题。高校在政府指导下应组织学生参加“三支一扶”“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服务性劳动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同时发挥社会组织的教育作用,高校作为通道链接学生与社会组织,应当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诸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工作中,切实保障服务性劳动真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在平常,切身感受服务性劳动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感受到自身劳动的价值,在服务性劳动过程中接受优秀劳动文化熏陶,自觉承担起身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担当。

      04以“孵化发展”营造创新创业劳动场域的良好生态

      创新创业关平人的思维方式和生存哲学的转换与进阶,是劳动的一种高级阶段。新时代,创新创业劳动场域中缺乏时代所需的创造性劳动价值追求的生成场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如何最大限度地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潜力与动能,用创新创业激荡高质量发展的春潮,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是一个艰巨而又举足轻重的问题。

      首先,要调整观念,削弱“佛系”“躺平”等流行性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劳动的消极影响。社会的激烈竞争、压力的层层叠加导致大学生在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消极对待,无法正确做出职业选择。高校作为学生迈入社会就业的最后阶段,承担着塑造科学积极劳动价值观、正确择业就业观的重要使命。面对消极化的劳动态度,高校应在原有就业指导课程基础上开设更为契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制定不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鼓励学生探寻自身的兴趣优势,激发其劳动追求,使其准确高质制定自身的职业规划,同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职业生涯教育方案,将社会需求与学生供给合理调配,实现各有所需,各取所得、双赢发展,从而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最终培育积极健康的劳动价值观。

      其次,要激发创新,重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过去传统式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需求,创新是最新追求。作为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人才劳动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一环。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高校一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和公共课结合,构建立体化全方位育人模式;二要整合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新企业、中小企业的有机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同时让学生明确创新与劳动的关系,正确看待劳动,明确创新需要劳动实现,劳动依靠创新提升。

      最后,要构建体系,实现国家政策与现实境况的有效对接。仅靠国家层面政策部署,大学生实践创业却仍以生存型创业为主,难以达到政策颁布的最终目的,国家与创业大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通欠缺。应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创业服务体系,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文化氛围。高校作为联通政府和大学生的桥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劳动价值观时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和使命,成立学校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制的领导小组,发挥指导核心作用,整体把握劳动价值观培育工作,领导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做好本职工作,加大对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定期培训教师队伍,确保每一位教师了解国家政策,并且将政策解读分析给学生,实现各部门各负其责,协调有序进行创新教育;鼓励原始创新与有意义的创新,强调尊重学生在创新创造过程中的所有想法与努力,鼓励学生把创新创业劳动变成开发自我潜能的天地,并优化整合场域资源,以确保随时能够给予全方位的助力,为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创造有利条件。


    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生 劳动价值观 困境 对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