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高校“专—创—劳”融合课程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向度

    时间:2023-08-12 15:01:3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高校“专—创—劳”融合课程的内在逻辑与实践向度

     创一劳”融合课程重组与深化了高校中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结构关系,有助于促进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优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劳动教育具有阶段性特征,高校劳动教育以培养创造性和探索性劳动能力为核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普通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强调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是课程,随着劳动教育的深化和拓展,仅通过独立开设劳动教育通识课或必修课已经很难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将劳动教育整合融入其他课程是劳动教育进一步推进的必然趋势。因此从理论上探讨高校劳动教育融合课程的价值、特征和实践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专业教育、创业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具有同源性、融通性、相辅性团日,本研究提出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课程( 以下简称““专创一劳’融合课程”),基于共生理论视域,着力对“专一创-劳”教育融合的内在逻辑和实践向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共生理论观照下“专-创-劳”融合课程的内涵意蕴

      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的逻辑基础是三者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这与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提出的“共生理论”( Smbiosis Theory) 不谋而合。共生理论起源于生物学领域,指不同的物种按照某种联系共同生活在一起网。20 世纪末,袁纯清构建了经济学中的共生理论分析框架,指出共生的三要素为共生单元( U)共生模式( M) 和共生环境( E) 。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共同体能量生产和交换的基本单位; 共生模式即共生关系,是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形式;共生环境是共生关系存在与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共生模式是关键,它是共生单元之间关系的反映,同时也能反映共生关系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之间的制约或促进作用。共生模式( M) 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四种组织模式,它们之间的关联度、融合度、互动性依次增强,共生理论研究框架为本研究分析“专-创-劳”融合课程提供了重要视角“专-创-劳”融合课程正是一种一体化的共生模式,是指由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等三个共生单元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多向融通的一类课程。其中,专业教育是主体和质料,劳动教育是联结教育与生产实践的载体,创新创业教育则是贯穿于教育过程中灵动的思维力量,能够激活知识的机械传播过程,三者的融合能够使知识和现实世界更好地联系起来,进而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更具体地说“专-创-劳”融合课程基于教育的生成性本质和开创性发展的价值追求,以专业教育为主干和基础,依据专业属性特征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诸要素融入各专业教育环节和体系中,使学生既能在教育过程中有效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择业就业创业观,又能不断激发其创新思维、潜能以及主动干事创业的决心。由此,共同创生出“多维交互一体化”的融合型课程。

      “多维交互一体化”的融合课程,一方面包含了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在目标设置、知识结构、实践活动、评价方式等方面的交互关系和系统性设计,是一个涉及课程系统各要素、各层面的复杂体系;另一方面,多维交互序形成的是各部分相得益彰、共同指向核心目标且有序开展的整体,而非教育要素或程序的简单拼合与叠加。需要说明的是“专-创-劳”融合课程并非将专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而是以专业教育为主体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极大地扩展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互动关联和深度融合范围。

      “专-创-劳”融合课程主要体现出三重特性: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将融合的理念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突破以往“一主多辅”“各自为政“关联弱化”的壁垒,使劳动教育价值观与创新创业素养培养渗透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活化专业知识内涵、深化专业实践价值,引导学生感受专业知识应用与创新的价值、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成就感,使每一位大学生成长为开拓创新、砸砺奋进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二是面向职业世界的教育“专-创-劳”课程集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劳动实践于一体,要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紧密结合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专业实践,在专业实践的基础上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劳动和创新创业意识。三是“专-创-劳"融合课程体现动态协调性。尽管“专一创劳”融合课程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关系,但从横向来看,不同院校、专业、课程体现出类别差异性,从纵向来看,随着大学的年级阶段推进“专-创-劳”融合课程的关键点和着力点也将有所变化。例如,大学低年级要在专业知识学习和劳动实践中培育劳动情怀,融入创新思维训练,激发创新潜能;大学高年级则注重基于专业的创业实践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积极奉献的精神。

      二、“专-创-劳”融合课程的价值表现

      创一劳”融合课程重组与深化了高校中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结构关系,有助于促进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优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

      (一)“专-创-劳”融合课程有助于激发高校课程改革的内生动力

      课程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来看“外推”和“内生”是高校课程改革的两种基本方式,外推式改革指通过外部力量作用或干预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内生式则是激发内在改革的动力并有效借助于外部推动力而形成的改革方式。xx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显示,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出现“空壳化”“点子化”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发展 。也就是说,通过外部手段推动单一的创新创业教育,很难引发高等救育的结构性改革,劳动教育的实施也是如此。“专一创劳”融合课程以专业教育为主干,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恰切地融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依托专业教育课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避免其“空壳化”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理念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专业教育课程的活力和创新度,促进高校教育场域内的课程结构调整和改革实践(“专-创-劳”融合课程有助于知识世界与工作世界的高质量联通

      西方经济学中的 STW( School to Work)理论认为,促进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顺利过渡包含多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学校一工作”的联系程度 “学校一工作”的联系程度越紧密,大学生就能更好更快地过渡,并适应工作世界明。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与工作世界的适应性匹配需求愈发强烈,要通过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形成“松散耦合”的关系 。“专-创-劳融合课程能够建立起学校和现实世界的诸多联系,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要求专业教育课程教学要增强对外部产业和社会变化的反应,实质上是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或者更好地服务现实世界; 同时,要求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要有创造性,要和快速发展的产业链、人工智能环境相适应其次,高校劳动教育面向的是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倡导在劳动中认识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专-创-劳”融合课程就必然要求专业教育课程教学要基于现实问题和需求开展,能够促进专业知识和现实世界的高质量联通。

      (二)“专-创-劳”融合课程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 xx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得到发展,是实践过程中每个人的个性得以全面展开和丰富 。不难发现,单一的教育形式对于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系统性设计,注重在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中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劳动教育价值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探索、改进劳动方式、提升实践效率,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一是以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品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先导:二是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发展为关键; 三是要在实践活动中磨炼,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奉献的精神;四是在各类实践活动过程中感受劳动之美、创造之美,培育良好的审美能力。“专-创-劳”融合课程涵盖了“五育”的价值意蕴,体现出综合育人功能。

      三、“专-创-劳”融合课程实现的内在逻辑

      按照共生理论,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程度取决于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和象参量,质参量是促进共生单元集聚的内在特征属性,象参量是反映共生单元的外部特征属性 ,正是因为这些特征属性使得共生单元能够相互作用,甚至融为一体形成新的结构体系。也就是说,质参量和象参量是共生单元相互作用及共生关系形成的内在依据和外部条件要素。依此“专-创-劳”融合课程的形成取决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等三者质参量和象参量的关联度,结合三者的特征及外部环境需求,在本研究中,质参量解析为本质目的和内容结构,象参量解析为制度设计和实践途径。

      (一)本化的制度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促进教育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劳动教育是针对目前出现的些不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而进行的制度设计是为提升新时代人才的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而开展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教育,均由国家颁布相应的政策文件进行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基于中国高等教育现状而进行的本土化制度设计。虽然专业教育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形态,但从本质上来说,专业教育也是一种基于特定国情或区域形成的制度。因此,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是一种制度设计。最优制度是可以设计和安排的 ,这也就为课程融合提供了动力和环境基础“专-创-劳”融合课程能够基于一定的原则和方式,从宏观层面、运行方式、融合要素、评价策略等方面进行整体性设计。

      (二)相通性的目标体系

      从本质目标来看,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切教育最根本的追求。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每种教育的目标既有所侧重,也有交叠融合共同促进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本研究按照三维目标体系框架,结合相关政策及人才培养方案等文件,从知识领域、技能领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等三个方面对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目标进行梳理比较,如表 1所示。可以看出,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三维目标体系具有相通性,在技能领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尤为突出,三者都强调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如教育创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性劳动能力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开拓进取、社会责任感等既是专业教育的价值观要求、创新创业的基本操守,也是劳动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三) 互依性的内容结构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生活性劳动教育、生产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不同年龄和学段的劳动教育各有侧重,高校劳动教育注重开展创造性劳动,并要和现代产业和新技术手段相结合四。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创新思维和能力、创业技能、创业素养的培养等口,专业教育则以某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要内容。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内容具有相互依赖性,其一,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专业知识与技能,只有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才能避免“空壳化”和“表面化”;其二,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有助于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升华,创新创业既是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经济和产业发展,创造性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高级形式和内容;其三,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内容相辅相成,对于高校教育来说,生产性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便是专业教育与专业实践,以实践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始终伴随着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和创造性劳动理念。

      ( 四) 关联性的实践途径

      无论是学校中的劳动教育、校外劳动实践还是家庭劳动教育,劳动都离不开实践,尽管劳动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但知识的传授并不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劳动能力的培养、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精神的养成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更为重要的任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主要目标,而且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中存在大量的“缄默知识”,这些都是很难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而习得的,因此也决定了创新创业救育要构建实践导向、做学结合的培养体系。目前,高校中建立的创业孵化中心、大学生创业园等平台也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了实践场地。在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必不可少,专业实践是知识深化、技能提升、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可见,实践是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和途径,在专业教育课程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实践性特征为“专-创-劳”融合课程提供了关联纽带,一项实践项目既可以是基于专业技能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同时也包含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意蕴

      四、“专-创-劳”融合课程建设的实践向度

      从实践层面看“专-创-劳”融合课程的构建与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且需要多层面实施推进。按照共生理论,一体化共生系统的生成与发展,至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是共生单元的质参量和象参量具有较强的关联度; 二是共生单元之间能够形成共生界面,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的场所或介质,通过共生界面,共生单元能够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 三是共生体和共生环境保持积极的互动与支持关系,这种互动支持通常是通过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来实现的 。对于“专-创-劳”融合课程来说,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之关键要素的链接是融合课程的基础,多层面实践基地交互衔接是融合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多主体参与和协同合作是融合课程良性运作的保障。

      (一)“专-创-劳”融合课程建设的基石:要素链接

      “专-创-劳”融合课程之所以能够实现,在于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等三者目标、体制机制、内容和途径等方面的内在关联性。因此,通过目标、内容、师资等关键要素的科学链接、统整和优化,全面、全过程地构建“专-创-劳”融合课程的基础架构。

      1.目标链接

      教育目标在“专-创-劳”融合课程中发挥着引导和导向作用,直接决定其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等。高校“专创一劳”融合课程最终目标指向于培养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职业行动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劳动成果。这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适应创新型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三维目标体系来看,在知识领域“专-创-劳”融合课程要在掌握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依托专业教育课程教学,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创新应用为核心目标;在技能领域,应着力培养学生在职业场所中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要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格和开拓创新精神。

      2.教学内容

      既是“专-创-劳”融合课程的核心,也是课程实施的主要依据。围绕培养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职业行动和创新能力,结合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课程特征“专-创-劳”融合课程要在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和职业实习等三个方面开展内容链接。课堂教学内容应融通专业教育知识、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和劳动教育知识,如专业创业管理、工匠精神等; 实训教学要在专业技能实训基础上融入专业劳动服务、专业创新创业等: 职业实习是指到真实的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不断强化其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创造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热爱劳动、敬业奉献的精神。从递进层次来看“专-创-劳”融合课程内容应体现出三个层次: 一是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养成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的品质;二是积极主动地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基于专业进行创新创业设计与探索实践; 三是具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在职业岗位上能够创新思考、能够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创业实践。

      3师资链接

      师资是“专-创-劳”融合课程开展的关键条件,是落实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基础。从实践来看,一是要培养与建立专职师资队伍,即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和劳动教育素养的教师,可以从现有师资团队中筛选有条件和有意愿的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其融合教育思维与能力,如建立“专-创-劳”融合课程研究室,通过资源开发或项目研究,在“专-创-劳”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资源开发或项目实施过程中共同设计、组织、调整和评价,构建生成性的“专-创-劳”融合课程发展与师资培育机制;二是通过培训、教研等方式,促进教师在专业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理念,如将 KAB、SYB 创业方式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开展专门培训,让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产业发展和管理实践,理解与深化工匠精神和劳动价值内涵等。

      (二)“专-创-劳”融合课程建设的助力器: 融合性实

      实践是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共同的屈性,基于这一共同属性设计与构建融合性实践体系,打造“专-创-劳”融合课程的场域和平台。融合性实践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与共生教育理念引领下,通过融合实训、融合罗习和融合项目等多种手段,助推专业知识技能与工作场景社会需求、劳动价值相结合,促使单一型实践课程向统整季实践课程转化,进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实践活动。实践基地是“专-创-劳”融合课程的“共生界面”,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统整、技能训练和创新应用、职业和劳动价值观的养成,主要包括专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和职业实习基地。

      专业实践基地一般在校内,如教育学专业的微格教室和智慧教室、机械制造专业的数控机床实训室、生物专业的微生物实验室等,在专业技能实践和训练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能力,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实际问题、产业发展需求相联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凝练出一部分有潜力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创新创业基地包括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校内基地如学校大学生创业园、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校外基地如杭州余杭高新园区创业园、青岛万佳科创空间等,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展的实践项目主要是基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的创新创业项目:职业实习基地一般为真实的职业场域,如与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此外,还包括学生基于专业创办的新企业,在职业场域实践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劳动能力。

      在融合性实践课程体系中,专业实践过程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同时纳入创新思维训练、劳动科学知识、积极向上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培养等;在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能力、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纳入工匠精神教育、就业创业观教育等:在职业场域实践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工作胜任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为核心。实践场地的变化和过渡实际上伴随着“专-创-劳”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深化,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多场地实践训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职业行动和创新能力,并逐步渗透创新创业精神和劳动价值观教育。

      (三)“专-创-劳”融合课程建设的保障: 多主体参与

      “专-创-劳”融合课程的有效开展既需要内部关键要亲链接和融合性实践的推进,也需要课程内外部环境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专-创-劳”融合课程涉及多层面、多要素、多场域的复杂关系,需要高校、企业和政府多主体形成有效协同机制。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是“专-创-劳”融合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既需要在宏观层面的整体设计和规划,也需要在中观层面的资源配置和管理,还需要微观层面的课程教学和评价等。从目的来看“专-创-劳”融合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的职业行动和创新能力,学生在职业场域中的实践必不可少,而真实的职业场或离不开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和支持。因此,企业是“专创一劳”融合课程落地的关键,是融合课程开展的重要参与者。政府是“专-创-劳”融合课程的引导者,通过制度设计与创新、政策支持、资源配置等手段促进高校和企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深度合作,保障多主体的有效协同和可持续发展。

      多主体协同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高校和企业针对个体院校自身特色和优势,结合高校开展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现实情况以及企业特色和需求,从课程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整体设计“专一创-劳”融合课程的课程大纲。第二,整合现有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发“专-创-劳”可合课程资源,包括一体化的教材、案例库、数字化资源包等为融合课程教学奠定基础。第三,以“专-创-劳”融合课程为依托,以融合项目为抓手,打通高校实训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和企业实习场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创业素养和劳动价值观。第四,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手段,构建“专-创-劳”融合课程信息服务平台,方面加强多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对接企业发展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供给,提升人才综合素养; 另一方面,构建科学的动态监测与评价体系,对“专-创-劳”融合课程实施开展过程性评价、反馈和调试,不断提升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