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领导发言 > 正文

    心理委员培训

    时间:2020-08-07 11:08:5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心理委员培训内容

     (一)心理委员的必要性:

     由于职校学生众多,心理教师资源力量单薄,再加上学生同辈之间更加亲 切,更容易相互信任、敞开心扉、畅谈心事,建立学生同辈教育与互助组织, 将会更有效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与此同时,心理委 员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只是以及心理调试的技巧,这也是一 个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的过程。

     (2)心理委员的角色与职责:

     1、认清自己的角色:

     心理委员是班级心理现象的观察员、和谐班集体的润滑剂;

     心理委员是班级的灵魂;

     心理委员为班级同学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援助,同时也优化自身的心理素 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2、清楚自己的职责:

     认真学习并积极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 活动;

     协助学校开展各活动,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及活动中起骨干作用, 带头积极参与;

     注意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异常现象,并及时向班主任和学校心理辅导老 师反映,使其尽快解决;

     帮助有心理困难的同学及时前往心理咨询室接受咨询,负责报告给心理辅 导老师该同学的表现,以便加强对接受咨询学生的跟踪及反馈;

     协助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心理普查等;

     适时组织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引导参与者从活动中获得感悟并学会在生活 中延伸应用。

     (3)工作的策略与建议:

     1、建立信任的关系:

     学会分析求助同学的心理情况(观察其眼神、肢体动作、细微面部表情等);

     酌情考虑主动行动,积累经验(不要总是被动的等着别人来 找你谈); (3)对求助同学的隐私一定要保密等(但情况严重,对自身或他人等可能造成 伤害的情况除外)。

     2、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寻求专业心理辅导的帮助;

     提高班级同学的学习动力;

     发展班级同学良好的兴趣爱好;

     即时监督(注意平时多观察);

     个别情况下的心理委员直接干预等。

     (4)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

     知识普及:如主题报告、讲座、心理班会等;

     角色扮演:如心理剧创作与表演、行为训练等;

     游戏活动:如心理知识竞赛、心理拓展活动、团体辅导活动、手语表演等; 4、艺术欣赏:如播放影视(《心灵捕手》、《天使爱美丽》、《风雨哈佛 路》、 《搏击俱乐部》等)、心理漫画展(房树人、我的自画像等);

     宣传沟通:如通过班级 QQ 群、飞信群、博客、论坛等虚拟平台 传播心理 健康知识,阅读心理期刊等;

     宿舍联系网络:如卧谈、定期交流等;

     班级互动:如给同学发生日祝福、建立心理心情日志、班级纪念 册、半月 心理档案等。

     心理晴雨表填表说明: 1.学习状况包括学习目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性、方法、习惯、表现能力、学习困难及克服困难的能力、考试心理等。2.生 活状况包括有无健康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有无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饮食、 环境适应能力、着装打扮及消费心理等。3.人际交往状况指人际关系、交往能 力和方法、是否关心集体、团结合作、是否正确与异性交往、交往困难及交往 心理异常和障碍等等。4.情绪情感状况包括能否正确表达情绪情感、能否顾及 他人感受及换位思考、情绪是否稳定、是否会合理宣泄情绪、调控情绪、以及 青春期心理在情绪情感上的表现等等。5.个别特殊情况描述包括本周需要特别 关注的学生个人信息、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已经开展了哪些帮助 措施。6.心理委员在每周一早上将上周晴雨表送交心理室并领取下一周的晴雨 表。7.晴雨表填写质量关系到优秀心理委员的评选。

     (5)心理委员工作评估方式:

     1、自我评估; 2、学生反馈; 3、问卷调查; 4、心理委员评比; 5、社会 性评比等。

     (六)团体辅导活动六阶段的注意事项:

     准备阶段: (1)活动组织者须熟悉活动过程; (2)方案的制定与 调整; (3)必要时进行演练; (4)组织者提前了解参与者的状态等。

     热身阶段: (1)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动感,尽量动员全员参与,调 动积极性; (2)把握热身的功能; (3)鼓励不良情绪的表达; (4)让参 与者对组织者熟悉,营造安全和谐的气氛 (5)小组的建设等。

     过度阶段: (1)注意氛围的营造(尊重、共情、积极关注); (2) “情境”材料的选择(结合活动对象的年龄、自身特点与要求以及活动的主题 等); (3)“情境”材料呈现的方式(活动性呈现方式与非活动性呈现方式);

     (4)注意尽量不要“开门见山”,学会逐渐引导; (5)组织者要注意活动 过程中自我开放的程度、介入与表露的时机; (6)制定团体规范、团体目标;

     (7)注重激发参与者的参与欲求,引出主题。

     工作阶段: (1)组织者的角色落实到位(倾听者、引导者、参与者、 支持者、启发者); (2)引导参与者自助与互助; (3)组织者适当的自我 开放或示范适宜行为; (4)冷静的对待学生的情绪宣泄; (5)恰当运用辅 导技术; (6)适时调节团体气氛和工作节奏; (7)采用合适的活动形式, 要贴近参与者的实际生活等。

     结束阶段: (1)给参与者回顾团体经验的机会; (2)选择恰当的 活动让学生能够丰富自我认识,并且强化和内化辅导的收获(如行为训练等); (3)让参与者互相祝愿、激励和回馈,升华活动主题; (4)组织者对活动的 效果进行评估,并引导疏散参与者之间以及对活动的依恋等。

     延伸阶段: (1)组织者与教师、家长以及班上同学间关注参与者的 变化; (2)指导参与者将活动的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