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事迹材料 > 正文

    推动高校党建与思政课深度融合

    时间:2020-08-17 12:13: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Word 版 本 的 资 料 ,下 载 后 可 随 意 编 辑!

     推动高校党建与思政课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优势渠道,努力推进高校党建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自觉。新时代要有新作为,高校党委要着眼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把握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政课深度融合,实现理论培育和实践引导根本统一。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必须强化思想引领

     高校党建是思政课教学“魂之所系”。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必须强化思想引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课堂教学转化为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实现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功能,也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

     思政课教学是高校党建的“重要桥梁”。通过思政课课堂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系统掌握党史党建理论知识;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增强青年学生对党的理解、认同和向往,实现育德、育知和育魂相统一;通过思政课和新媒体新技术的结合,因势而进、因时而新,让高校党建和思政课教学“活起来”“火起来”。

     高校党建和思政课融合体现知行统一。高校党建既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新时代高校党建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筑牢师生党员共同理想信念为根本,以提高师生党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重点,以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目标。办好思政课,将党建理论科学、系统、深度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全过程,就是巩固党建主阵地、增强思政实效性的重要路径。

     高校党建融入思政课意义重大

     高校党建融入思政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内涵。高校思政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正是贯彻落实“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存在着高校党建与思政课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新时代将高校党建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问题导向、理论阐释、案例讲解,可有效解决高校党建的及时性、转化性和有效性问题。

     高校党建融入思政课,是新时代中国高校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高校思政课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是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统一,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党建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可引导青年学生确立正确政治价值观、端正入党动机、提高党性修养,铸就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高校党建融入思政课,是建设高素质高校党建干部队伍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党务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是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鼓励高校思政课教师参与并承担相关党建工作,制定教师党建考核标准、引入激励引导机制、发挥榜样示范效应,可有效解决长期以来高校党建工作思路单一、“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有助于构筑高校党建工作新体系,有助于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管理水平。

     高校党建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强化阵地意识,夯实高校党建工作根基。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思政课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党建提供学科依托和理论支撑,提升高校党建的思想力。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优化高校党员队伍结构,增强高校党建的组织力。构筑大思政工作格局,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和堡垒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创新教育载体,拓宽高校党建工作思路。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踊跃开展思政课教学模式新探索,积极筹建党建沙龙、党建文化走廊,促进高校党建和思政课教学的互动互鉴。统筹校内外资源,完善实践教学路径,开设融合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综合实践课程,定期开展国情党情社情调研、红色文化考察与传承等实践活动,实现高校党建理论教育和思政课堂的延伸。把握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规律,站稳站好“互联网+”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新平台,整合线上线下有效资源,做好做实顶层设计,打通高校党建和思政教育的“微通道”。

     发挥协同效应,提升高校党建工作实效。高校党建和高校思政课二者同向同行、相互促进。高校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合高校党建资源,创新党务工作机制,“跳出”党建搞党建。鼓励党性修养较强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上党课,支持理论素养较高的高校党务工作者适当上形势与政策课,促建一定数量和比例的高校师生混合党支部,凸显高校党建工作的组织育人功能,形成兼具开放性和科学性的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体系,发挥协同联动效应,共同开辟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新局面。

     各类公文写作技巧五篇

     一、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

     一则公文标题,如同一个人一般,同样要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符合语法规范,既不能“缺胳膊少腿”,也不能“随机组装”、变换位置,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可商量的余地和任意变通的空间。关于公文标题的结构,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出了明确规定: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要求三要素必须兼具,不得随意省略成分,以标明由谁发文、为什么发文和用什么文种发文。严格来讲,除了这三个实词性元素,还包括两个虚词性元素,即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之间的连接介词“关于”、事由和文种之间的结构助词“的”。一般而言,这五个元素的顺序不能调换,要严格按照“发文机关名称+关于+事由+的+文种”的总体结构和规范格式进行排布。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不能缺省介词“关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请示》;又如,《关于××集团有限公司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其中发文机关是“××集团有限公司”,不能挪位至介词“关于”之后,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推行全员健身活动的通知》;再如,《××集团有限公司表彰决定》尽管标题三要素兼有,但要素之间缺少连接词,且事由未作具体说明,不能笼统用“表彰”二字概括,应改为《××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表彰××××的决定》。

     二、标题语言的简约之美

     公文标题的简约之美主要反映在标题语言的简明扼要、精约简省。一方面,要尽量使用简单好记、通俗易懂的词语,方便阅读者记忆或转述,切忌冗长拖沓、晦涩难懂。一般来讲,公文标题以不超过三行为宜,如果字数确实过多,可以根据文件的主要内容、关键性词语等作合理简化。例如,《××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同志在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及关于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司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这则标题包括三个被印发文件的标题,看起来相当繁冗、复杂,对此可采取概述法,将印发文件名称概括统称为“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瘦身成“《××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公司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文件的通知》”,如此则容易记住、便于传达,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三、标题表述的精准之美

     这里的“精准之美”,其一是事由表述的精准性。公文标题中的“事由”应与内容高度相符、契合,要通过准确提炼,全面、清楚地反映出公文的主旨,避免出现事由概括不准、表意不清而引起歧义、费解甚至误解等问题。要使阅文者通过标题即可了解发文机关的行文目的,以及公文的基本精神和中心内容,从而提高公文阅读和流转的效率。例如,《××大学关于土地问题的请示》这则标题便让人无法从字面上获取关键信息,是单位想申请划拨用地还是转让现有土地,是解决校舍用地面积不足问题还是协调土地权属纠纷问题?属于典型的表意含糊,阅文者只能通读文件后才能得知发文机关请示的真正意图。特别是若出现同一单位需要在同一问题上多次发文的情况,不论是对发文单位还是收文单位,都会造成公文收发办理、档案查找借阅等多个环节的不便或麻烦。公司标题事由表述精准、到位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四、标题外观的规范之美

     除了标题结构的严谨之美、标题语言的简约之美、标题表述的精准之美,公文标题还要讲究外观形式的规范之美。一直以来,国家党、政、军等各类机关都对公文标题的美观性做了相应的要求。如2000年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公文标题的位置在“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2012年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则进一步提出“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