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事迹材料 > 正文

    上海浦东新王牌季周末体验生活真谛

    时间:2020-09-06 08:20:1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高三写作训练(学生稿)

     主题:体验生活真谛

     主题解读:

     生活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人类日常活动和经历的总和,包括日常生活的行动、学习、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生活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生活的追求、生活的品质、生活的质量、生活的态度等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意义与价值。因此,体验生活真谛类的作文题是高考作文命题的热点之一。

     关注点

     子题一:懂得满足。生活中总是乞求太多,会让我们的心态失衡,生活品质降低,就会感到永远不幸福。任何奢望都是不应该有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也不会长钞票,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做事,踏踏实实地做人,愉快祥和地度过每一天,这就是幸福。不要乞求得太多,学会满足,懂得适可而止,我们才会生活得快乐幸福。

      子题二:学会调整自己。生活充满了许多的变数,有成功,必然也就会有失败,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调整自己的心态,放松自己,开导自己,安静自己,让自己适应生活的变异,享受生活的美,创造新的生活,让生活快乐永驻,幸福、自由!

      子题三:从容应对。在生活中,我们会经过荆棘密布的山径,也会遭遇波涛汹涌的大浪,一路风尘,一路坎坷,但我们应该学会从容应对,不怨天,不恨地,不急不躁,因为那是生活对我们的考验,是生活要求我们学会坚强与勇敢。

      子题四:懂得取舍。生活的艺术就是取舍的艺术,要知道该取什么,该放弃什么。睿智者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他紧握双拳;离去时,却松开了双手。”

      子题五:考场。生活中处处有考场,时时在检测着你的意志、品质和能力,只有在这一场场考试中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子题六:把握。“把握”即抓住某种抽象的东西或指某种成功的可靠性。如把握今天、把握青春、把握机遇、把握时间等等。

      子题七:起跑线和终点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跑线和终点线。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往往受到这二者的影响。

      子题八:平凡。生活中不可能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有意义的也往往不尽在于事情的大小。平凡的故事,常常就是最宝贵的东西。看似“平凡”默默无闻,却能穿透人心、震撼灵魂。

      子题九: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用心发现与体悟,你总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生命中的美。

      子题十:感受青春。青春是蓬蓬勃勃的生机,是不会泯灭的希望,是一往无前的勇敢,是生命中最辉煌的色彩。

     常见问题

      一是无视生活,笔下无物。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在部分学生的笔下都显得那么的空泛乏味,即便是写一个生活场景,要么是抽象的几句话,要么就是虚假无比,令人喷饭。原因就在于,有些学生虽然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却从来没有真正去思考生活是什么,自己过着怎样的生活。因此,要养成关注社会生活的良好习惯,要善于从社会生活中及时汲取营养,思考社会现象带给我们的启示,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深入剖析社会觋象的实质。

      二是平铺直叙,没有感悟与体验。生活其实是有质感的,是鲜活的,因为有“人”这一主体在其中。因此任何人的生活都是充满了酸甜苦辣咸的,不可能是清汤寡味的。但部分考生只知道写生活,却是在平铺直叙中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索然寡味,没有切实的真实感悟与体验,自然也就难以激发他人的情感共鸣。

     三是浮于表面,视角单一。有些学生只看到生活的表层、表象,却不会去思考生活的本质,认识问题的视角也显得单一单调,这样的作文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值得读者欣赏的东西。因此,有必要提醒我们的学生要善于从独特的角度看问题,从平淡中品出真味,从庸常中看出不凡,变换角度,换位思考,寻求多样化的审美视角,将思维引向深入,抒发出自己独到的真情实感。

     审题立意

     训练1 (材料:“尼克松竞选总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72年,尼克松竞选总统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尼克松本人却担心失败,于是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被迫辞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

     审题立意记要:

     佳作赏析

     看清,方可看轻

     佛家人讲“放下即自在”。行走尘世,倘若任何事物都斤斤计较,都要深谋划巧算计,即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那也未必是好事。如果凡事看清一点,看轻一点,不仅不用担心事情成败,还会让自己变得轻松自在。

      如果尼克松总统能够看清,那他就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到来的大选,而不是选择先偷听后逃避的方式,他完全可以安坐在总统的席位上接受民众对他的喜爱与崇敬。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天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秋夜明月高悬,映照菊花;夏日凉风吹过,荷香阵阵;冬季夜雪,梅花独傲人间。正是因为荷花、菊花、梅花“看清”了,她们才看轻了自己绽放的季节。无论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抑或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都丝毫不逊“桃李杏春风一家”的热闹春色。这种来自大自然的“看清”,为这些柔美娇弱的花朵平添了一份傲骨,更让人敬佩,看清了,所以看轻了。

     

     我不由得又要说一遍这句话!这份看清,为这世界增添了多少奇趣与美色!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或许,该向这些柔美娇弱的花朵好好学习。

     思绪放飞,似乎又看到那个女子绝世的容颜。她自幼文采斐然,容貌倾城。她是李忆的妾,也是温庭筠的女弟子。她吟诵的“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撩动了后世多少女子的心弦,可结局却是一道“斩立决”的号令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你问我她为何而死?因为看不清自己在情爱里到底需要什么,她打死了自己的侍女,一命抵一命,她该死。看不清而作茧自缚是多么可怕!无法轻视的情感缚住她敏感的才思,一个人心中只有嫉妒只有恨,只会使自己陷入桎梏。鱼玄机就是这样,看不清的虚幻是她亲手为自己埋下的因,苦果便只得她自己尝。

     看清官场中的“硕鼠”,也就看轻了自己的官位,所以陶潜归隐了;看轻了宫中的浮华,也就看轻了自己的仕途,所以太白居士又做回了酒中仙;看清了诋毁与嫉妒,也就看轻了是否回京都任职,苏轼一生洒脱,丝毫不妨碍他受后世敬仰。

      看清,方可看轻,方可放下,方可展翼冲破桎梏,方可离苦得乐,方可前途光明,天地皆宽。

     点评:

     扬正气,抑邪风

     卡谬说:“只有埋下正气的种子,才能结下胜利的果实。”尼克松因在选举中没能坚守正义的底线,最终未能逃脱被迫辞职的不堪。可见,弘扬正气,坚守正义多么可贵。所以,我们应扬正气,抑邪风,传递正能量,实现中国梦。

      当“学历门”等事件接二连三地被曝光时,当真实版《罗生门》上演在我们的马路上时,当冷漠成为人心的常规标准时,我知道,我们这个社会生病了,正气衰减,而邪气横行,所以,当我们看到还有像吴斌、孙丽莉这样的人生活在我们周围时,我们备感欣慰,因为我们知道,正义未灭,正气犹存。

      正气的践行并非大而空乏,它体现在我们每个中国人所做的善事中,弘扬正气,便是弘扬我们每一个人的善良。巫滨县代课教师赵世术,他跪行几十年,只为一份责任。他用自己的师德之心,用自己残废的双腿撑起了大山深处孩子们最美好纯洁的梦。这儿没有正气的外表,却有最厚重的正气内涵,正因这样一份正气常驻人们心间,所以才有纯美的大山气质荡怀胸间,行善履责便是弘扬正气,正气的弘扬铸就了这位跪行师德楷模。

      赵世术因为用行动践行正气而为世人敬慕,然而昔日的“打工皇帝”唐骏却用假学历来糊弄大众,为人所不齿。归根结底,这是没能固守诚信正义的底线,为虚荣心所摆布的后果。

      其实,正气是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唐骏年薪已达上亿元,却仍不能把持内心的虚荣,担忧自己会因学历低而为人嘲讽。这是歪风邪气横行的结果,是没有正气支撑行动的后果。孰不知,打破正义,欺骗自己,只能换来无尽的耻辱,得不偿失。

      坚守正气,让负责、美好的形象永远载入史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弘扬正气,抑制邪风呢?

      君子常言,三省吾身,择善而从。因此,我们应时常反省自身有没有坚守正义,有没有弘扬正气,有没有尽己之责……我想,常思自身,常思己过,必然能够坚守正气,抑制邪风,如此,我们的正能量将不断攀升,负能量终会退出舞台。

     沐浴和煦春风,正气溢满心田,坚守底线,传递正能量,竭尽所能,勾勒美好的中国蓝图。

     点评:

     审题立意

     训练2 (材料:“伟大的海水”)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眺望远方,忽然对身旁的一位渔夫感慨道:“海水如此浩瀚,滋养了多少生灵啊!”渔夫说:“你知道海水为什么那么伟大吗?”年轻人不敢贸然回答。渔夫接着说:“海能装那么多水,关键是因为它位置最低。”

     要求:读罢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自设角度,自主立意,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记要:

      佳作 赏析

     放低姿态

     一个年轻人向一位渔夫感慨海的浩瀚,渔夫回答他,海能装那么多水,是因为它的位置最低。

     是的,正是因为海给了自己准确的定位,放低了姿态,所以能有广阔的胸襟并且涵纳百。

     对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放低姿态,即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这是我们待人接物、提高自己的一种必备素质。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才能更好地学习他人的优点、长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相反,如果我们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三国时期的关羽胆略过人,但为人狂傲,不肯听取他人劝谏,最终败走麦城,身首异处;金溪民方仲永,少有天赋,却得意自满,荒废学业,最终“泯然众人”。

      因此,一味的高姿态带给我们的往往是失败和堕落。事实上,我们的骄傲多半基于我们的无知。这就好比是田野里的麦穗。麦穗空瘪的时候,它总是长得很挺,高昂头颅;当它饱满的时候,却低垂着脑袋。

      有人曾用一个圆圈来表示掌握的知识。积累的知识越多,圆圈越大,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也越大,因而会感受到未掌握的知识是那么多,因而也会更加谦逊。

      梅兰芳在一次演出时受到一位老人批评。他用车将老人接回家虚心求教并改正。正是他的低姿态使他成了京剧大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但他谈及自己的成就,却总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谦逊是一种传统美德,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在风气略显浮躁的当今社会,对金钱名利的追逐使人们忘记了放低姿态,都争着向上。最终,功成名就的人也有,但更多的却是身败名裂。

     因此,我们呼吁一种谦逊的力量,放低姿态,走上社会。只有时刻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才能时刻准备着,抓住一切机会接受新事物,学习他人的优点、长处来提高自己,才能更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与不足。这是一种改变个人的力量,更是一种社会变革的力量。如果我们都能放低姿态,使躁动的时代平静下来,没有了一切诱惑的羁绊,社会也能良性地向前发展。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要时刻牢记:放低姿态!

     点评:

     感悟平凡

     我常以为是绿叶映衬了红花,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我常以为,是平凡孕育了伟大。

      我,在大自然中寻觅着……

      瞧,那是悬崖边上的一株蜡梅,在这“已是悬崖百丈冰”的季节里“犹有花枝俏”。在寒冬季节里,风吹它、雨打它,雪欺它、霜压它。但它仍然挺立着,散发着幽幽的香气。它以坚强抵御狂风的肆虐,它以坚毅喝斥雷电远避他方……

      你听说过生长在岩石缝里的小草的故事吗?每当想起,我都会为它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为平凡的生命能拥有如此伟大的精神所震撼。

      在大自然中我感悟着平凡。小草、蜡梅、劲松……终于我明白了,只要有毅力,珍视生命,平凡中同样有伟大。

      我,在人世间寻找着……

      几千年前,姜太公与庄周一同垂钓,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目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于是他辅佐文王,成了伟人。而我们的庄子呢,他只喜欢这平凡而又宁静的百姓生活,于是他成了“曳尾于涂中”的小民,但也正是这种平凡使庄子拥有更加锐利的眼光和更加睿智的头脑,才留下了《逍遥游》,让我们体味真正的自由;才留下了“有蝶翩然入梦,不知蝶是我,抑或我是蝶”的神奇供我们玩味。同样的千百年后,平凡的小民庄子成了我们对自由追求的象征,没有人否认他的伟大。

      思绪拉到现在,假如没有成千上万个平凡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或许人们还会在刀耕火种中生活;假如没有平凡的工人农民,也就没有我们祖国的美好今天!

     在人世间我感悟着平凡,终于我明白,只要坚守自我,勇于牺牲,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再卑微的生命也会焕发奇异的光彩。

      我,在身边寻求着……

      母亲是平凡的,父亲也是平凡的。但他们给我的爱却是伟大的:母爱如溪流,涓涓流人心田;父爱如大山,为我遮风挡雨,教会我坚强。母亲,会老;父亲,也会老;但是他们的爱情却不会老,他们是千百万夫妻中的一对,过着平凡的日子,没见过他们情人节给对方一件礼物,却彼此记得对方最爱吃的菜。我想不论时光如何改变,他们会一直这样牵着手走下去,“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终于我明白:只要人间有亲情、有爱情,平凡的生命同样能诠释伟大的意义。

      不要太介意生命的平凡,我常以为,平凡孕育着伟大。

      感悟平凡,伟大有了另一种含义。

     点评:

     训练3(材料:“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地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人们往往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地方,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明媚的光芒,绽放人生的精彩,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地方的看法。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立意记要:

      佳作 赏析

     或许,这就是悲衷

     人们总是惊讶于绽放着的美丽的花朵,却看不到花朵下那挺立着的脊梁般的花茎,更不会注意到那簇扎在泥土石缝中的根须,它们往往被忽视。

     在城市的尽头,破败的土屋里,昏黄的灯光下,舔舐着伤口的农民工,忙碌着生计的老人,焦虑着学习的孩童,构成的只有一点微弱的光芒,勉强照亮四周的昏暗。中心城区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到了这里,便成了生计的无奈、工作的迷茫。他们是天空中的星辰,却是行星,只能希求恒星的施舍。

      一座座高大的楼房矗立起来,一条条光洁的道路延伸到远方,我看到了农民工脸上的希望,仿佛碧天里闪烁的恒星,灿烂却又令人心酸。城市的希望在我们手中,可我们的希望在哪里?一所又一所打工子弟小学开学又被迫关闭,一个又一个稚嫩的初中生、小学生跨入森然的工地,为了自己的明天而敲打着今天。

      当一辆辆奥迪、尼桑停在市中心的一所所名校,当网络大骂“富二代”“官二代”,又有几人会把眼睛移向城市的尽头?当“给力”肆虐都市之际,谁能记得起,每一座城市中最给力的那群人?

      或许,这也是一种希望,当被遗忘了太久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他们的光芒。当春晚上那所子弟小学开学时,当那个貌似精明的打工者返还巨款时,当旭日阳刚嘶吼着“春天”时,我们看到了天空中的璀璨。在城市的尽头,那片依旧不光亮的天幕下,一颗颗耀眼的星辰绽放自己的光芒,让你我汗颜。

      我们很庆幸,不会再有胆怯的眼神望向我们,不会再有不屑的眼神望向他们。成千上万的农民工,终于在人民大会堂里有了自己的发言人;国务院里总理的眼睛关注着城市的边缘;“二代打工族”不再忧虑工资的着落;迁移的子弟小学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根。角落里的星辰终究会照亮城市的天空。

      当幸福来敲门,我会很真诚地告诉每一个人,农民工或者“二代打工子弟”将会是我们城市的脊梁,城市的恒星,他们的光芒会照亮每一处希望。

     点评:

     睁大你的眼睛

     有时候,你看见了月亮的清辉,而忽略了那璀璨的星光;有时候,你看见了果实累累,却忽略了幼小的种子;有时候,你看见了大海的波涛,而忽视了汇聚大海的水滴。生活中总有些不起眼的地方,让你有理由去不在意,但是他们却能出人意料地发光,成就一段传说。所以,请睁大你的眼睛,用心去发现每一处美,每一处机会与挑战。

     不是每个人都是少年英雄,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那不起眼的星星,在关键时刻发出太阳般的光辉。平原君门下食客三千,他没有发现那角落里卑微的毛遂。若没有毛遂的自荐,哪里有他平原君的功业?亦如无业游民韩信,项王纵使英勇,但他错失了默默无闻的小卒韩信,却未料到那成为他生命终结的最大原因。所以,请睁大你的眼睛,莫让属于你的机会从眼前溜走,溜走的有时不止是一个机会,更有可能是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关乎成败的结点。睁大眼睛,抓住机遇,才有机会改变人生。

     细微乏处,更见一个人的耐心、信心。牛顿因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偶然,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是偶然,但这一切偶然又源自必然。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持久的恒心以及深入的思考,他们不会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超乎常人的观察力,敏锐地捕捉到一切信息,并从细小处得到启发,否则,他们不会成功。其实,睁大的不光是你的眼睛,更是你的心灵。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做一切。这样,你就会发现,原来平凡的一切中,也有那么多不平凡。持久的耐心、信心同样必不可少,曹雪芹倾其一生著述《红楼梦》,爱迪生失败千次万次依然不放弃,甘地在一次次入狱后仍不言弃。睁大你的眼睛,在努力中用心感悟。

     一个人需要抓住细小处,不要错失机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战争中一个小细节都将关乎成败,中国若不是抓住美苏冷战的机会,积极发展,怎能迅速崛起?俄国当初不也是抓住清朝疲于与欧洲各国的战争,而侵占北方领土吗?所以一个国家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睁大眼睛,抓住每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睁大你的眼睛,在时代的风浪中逆流而上,让机会为你所用,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点评:

     训练4(真正的平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林徽因传·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寂静安然。如果可以,请让我预支一段如莲的时光,哪怕将来有一天加倍偿还。这个雨季会在何叶停歇,无从知晓。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在心态迷茫的现代人群中,你是否有过“在心中修篱种菊”“消除执念”的经历?你是否思考过如何让自己“寂静安然”,给自己找一方精神的“晴天”?抑或反思过往,发现自己已在这个灰尘太多的世界里麻木得太久?

      请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个人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记要:

      佳作 赏析

     一段如莲的时光

     如果可以,请让我在这心如止水之时,预支一段如莲的时光。

     这短暂难得的光阴,可以请几个知心的朋友做伴,沏上一壶清茗,一起在那氤氲的水汽中,感受丝丝茶香缕缕袭来。彼此相视一笑,却不言语,仿佛早有密约,只为共享这难得的平静与简单。抑或是独身一人,放一张七、八十年代的黑胶唱片,留声机的指针一点一点地滑过那泛着金属质感的黑色,伴着萨德的低吟浅唱,不禁忆起每一段易逝的时光,幻想这一切美好如初,繁难执念都细小如尘土,随意拂去,便如风飘散。

     有多久,你已没有体味这份寂静安然?还是,在这灰霭漫天的世界,昔日的那一份清澈早已不在?

     看那滚滚人潮,其间可曾有你的单薄形迹?看那车水马龙,你可曾疾步穿行其中?在你春风得意之时,是否常在人前喜不自禁?在你受人排挤之时,是否在心中默叹世态炎凉?你的心,就像那灰暗而敏感的湖,一切小小的乐与忧,都会惊起不小的波澜,更不消说那铭心之喜与刻骨之痛掀起的骇浪惊涛,足以将湖边一切生命吞噬殆尽。

     每一次情绪波动的背后,你多么希望这世界可以为你做些让步与妥协。世界并不会为你的喜怒而改变,物欲依旧横流,生活仍将单调,既没有变得深情款款,也没有变得苍白没落……

     为什么还让那无谓的情绪左右你?

     你或许会说,我也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只是,没有灯红酒绿,没有殷勤浪漫,没有百转千回,更没有起伏跌宕,这叫什么故事!这叫什么人生!

     但人生不只书写着故事,平静并不意味着平淡。许多人对平常小事喜怒无常,却一生单调琐碎;也有人对大起大落处之泰然,却一生轰轰烈烈。说到底,人生态度并不会决定你的人生轨迹。

     再想一想,难道你不曾在世事的喧嚣里,渴望夜深人静时宁静的独处?难道你不曾在都市的繁杂中,忆起幼时夏夜里清澈的星空?

     一定会有的,是吧。

     所以,从现在起要记住:你的喜与乐只不过是陌生旅途上的娇艳玫瑰,欣喜遇见,默默欣赏即可,若是妄自摘下,它也只会在你的怀中静静凋零;你的怨与忧只不过是玫瑰生的刺,与那绯红花朵相伴而生,你若是不去摧毁那份兀自生长的美丽,她的守护者也就不会刺伤你饱含爱意的手。

     想让你的心湖彻底归于平静,就种上几株莲花吧。只要你用心培育,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那灰暗的湖面会变得如翡翠般碧绿光滑,而在那翡翠的中央,正嵌着几捧含苞待放的莲花。面对这样的美丽,你还舍得肆意地兴风作浪吗?

     如此,无论窗外是寒风彻骨还是烈日当头,是暴雨滂沱还是云迷雾锁,于你都是阳光普照,晴空万里;无论是甜言蜜语还是冷嘲热讽,是阿谀奉承还是恶语相向,于你都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世界不会为你的心做出改变,你的心却可以改变世界。

      这样,如莲的日子,每天都是。

     点评:

     品味宁静中的诗意人生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寂静安然。

      ——题记

     风起云涌下,苞开花落里,我们感受着造物主的无尽宝藏。那是怎样的一种宁静与安详,生命,在这宁静中悄然怒放。

     有人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可并非所有人都诗意地栖居着,诗意,只不过是一个目标或者一种梦想。对物质的过度要求吞噬了精神的纯洁,人,越来越迷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宁静成了一朵睡莲,被呼唤着,来涤清这个世界。

     可曾看到一只海鸥,它在岸边,头微抬,静静的,无欲无求。它在栖居,以一种超越物质的心志。立的时间长了,双腿一蹬,轻轻地飞向蓝天。在天空中,它上升,它划过一条完美弧线而后消失在海天之间。然后,一道白光划破宁静的空气,空气分子开始热烈地冲接,它开始在海天之间自由翱翔,有时它看细细的沙,有时它看岸的桃花,有时它毫无顾忌地一跃千里。可曾从中感到一丝心动,一丝震颤,那是在宁静中绽放的力量。

     可曾想起宋朝那个大文豪,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离开了官场的黑暗和那些玩厌了的钩心斗角的游戏。在到黄州的那一夜,他的眼被黄州的夜晚淋湿了。然而,迎来的不只是一个雨后的清晨,更是一个旷达的苏轼。他睡在了黄州这片土地上,诗意地睡着了。他看赤壁,看人生,看日出,看日落,看花开,看花落,看大雁的影子错过长长的碧波。宁静中,苏轼成了诗意的化身。

     一杯白水要比一杯糖水更解渴,一杯碧螺春要比一瓶可口可乐更解暑,一句轻轻的问候要比百句谄媚的奉迎更温暖人心。宁静总比躁动更有力量。以静制动,方能百战不殆。

     写意宁静,就像是在写诗,沏一壶淡茶,守一盏孤灯,任笔尖游走在九霄云外。写那宫殿,那片海,那个小巷中打着油纸伞的姑娘……常忆《诗经》中的《蒹葭》-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古往今来,人们所苦苦追求的那位佳人,不就是诗意的生活吗?宁静,让我们坐享诗意人生。

     点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拼命想时想不到,不想时答案却走了出来,那是常有的事。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不经意中走出来的答案,一定是以前想过的老问题。所以说,以前想的越深,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机会就越大。

     仔细体悟以上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佳作 赏析

     深入与浅出

      思想是人类文明最神秘而不可或缺的存在,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也说明了思想之于人类的重要性。而灵感亦是一种奇妙的闪光,其重要意义可以说与思想等价。思想深处能迸发出灵感的恍然大悟,灵感又将指引思想走向更深处,如此循环往复,两者构成了深入与浅出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拼命想时想不到,不想时答案又走了出来。这恰恰就是“深入浅出”的过程。

      如果没有长时间推论和演算的过程,阿基米德又如何在洗澡时意外得出浮力的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早已熟记在心的版块形状和地形地貌,魏格纳又如何在察看世界地图时无意发现非洲板块与南美洲版块的完美契合?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在“不想”时发现了真理,而是“拼命想”的状态已经转化成了“不断想”的习惯,思想未曾停止,它不过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瞬间迎接那灵光一现——这才是真正的深入浅出。

      纵观人类历史,思想的力量跨越百年时空仍能对社会文明产生巨大作用。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提出“人文主义”的理念,冲击了封建教会的地位,其历史的波澜一直衍伸至数百年后的英法两国启蒙运动,“天赋人权”思想推动着专制政治的解体,理性大旗指引着欧美国家相继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走向现代化。如果没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思想的不断深入,何来工业化现代化的浅出?

      负面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近代中国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以洋务派为例,“中体西用”的论调注定其改革只能停留于“器物之学”而无法触及最根本的“制度之学”,最终即便是科技进步也拯救不了思想的停滞。洋务运动终在甲午一战的硝烟中宣告破产。然而与之同时期的明治维新却引领日本走上现代化道路,其原因便是福泽谕吉说的那句话:“他们对现代文明视而不见,恋恋于古风旧习。”正是缺失了思想深入这一过程,洋务派领导的改革运动无法得到现代化这一“浅出”的结果。

      那么如何达到深入浅出的境界,则是现代人应当思考的问题。正如赵汀阳提倡的“关注心中的困惑”,而雷颐也恰有一言与之呼应:“莫让心灵在黑暗中行走。”实际上,就是呼吁人们保持思考的状态——那既不是“拼命想”也不是“不想”,而是让思考成为日常生活同步的伴随状态,让它时刻保持活力,才不会错过灵感的闪现,也只有习惯了深入的思想,才能由瞬间的浅出而彻悟。正如启蒙运动之余波超越时空席卷中国而产生的共和革命思潮,马克思主义跨越亚欧洲际唤醒了无数无产阶级的斗志……

      人类社会从未停止过进步和发展,因为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人在思考,他们或有张横渠那样“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之信念,或有拉马丁那样“人凭借思考而能变成神”的信仰,总之,思想从未停止。周国平说“思想危机最严重的形态是信仰危机”,今天的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在不断用高科技征服高空与深海、猛兽与珍禽的时候,是否仍然在思考?不论答案是什么,请别停止思想,记得:深入,浅出。

     点评:

     得来仍需费功夫

     在绞尽脑汁地思考时,总是想不到答案,但不想时它却走了出来。这一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似乎给了人们一种错觉:凡事皆可得来全不费功夫。

     会有此错觉,大抵是人们心中的惰性与现今社会中弥漫的浮夸之气在作祟。无论是网络红人的一举成名还是炒股达人的一夜暴富,诸多事例看似都在印证着这句话。

     但请不要忽略,只有经过沉思的老问题,你才有可能在灵光乍现的一刹那,抓住它的答案。网络红人要有他红的资本,炒股达人除却运气更需理论和经验的积累。而且,他们只是极少数。生活中多数的得究其原因,仍是由于费了功夫。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得”背后,往往包含着时间与经验的积累。

     一只苹果砸中牛顿,于是我们知道了万有引力;伦琴无意中看到的奇特现象,让我们有了X光技术。现象常有,但能够从不经意的现象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和牛顿与伦琴一直沉浸于自己的实验研究和问题思考中是密不可分的,也只有通过以往的经验才让他们在这看似不费功夫的现象中抽丝剥茧获得了“得”。机会,永远是为有准备的人而设的,正如不经意间的答案定是属于以前想过的老问题。

     要有所得,除却积累的功夫,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也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今顺风顺水,甚至可谓是行业龙头的阿里巴巴,在其创办之初曾遇三次破产危机。马云的成功,看似只因他的奇思妙想与时代机遇,实则还是要归功于他愿为他的梦想下功夫。正如我们愿为这个问题深思熟虑,苦心研究,才有可能于不久的将来在不经意间得到答案。

     由此可见,所谓“得来仍需费功夫”也必是在下过苦功夫的前提之下,才有机会享受这“不劳而获”的喜悦。

     然而,对于问题,要想得越深,却也从不意味着我们要一直固执地沉溺于此。若是经过足够的思考仍不得其法,大可暂且将其搁置一边,留待日后的生活给予我们解答。要做到“得来全不费功夫”,还需在费了功夫后学会放下,学会等待,等待“得”的机会。

     付出,未必会有令人满意的收获,但收获必是在足够多的付出之后。想要有所得,便得先费功夫。只有在之前想得越深,费的功夫越多,日后“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机会才越大。

     点评:

     求后方有索得

     拼命想时想不到,是桎梏于常态逻辑中无力的挣扎与走不出的逆境,是思维遇到了阻塞,抑或是在沉思的麦比乌斯圈上无力地打转。

     而在不经意间,灵感应运而生,犹如醍醐灌顶,答案清明于心。正是那“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但殊不知,恰恰是那因“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独求索与“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追逐,才有这“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收获。

     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灵感又何尝不是呢?

     很多人将灵感归咎于机缘巧合,其实质是对辛勤思考的漠视。倘没有了先前清风夜唳中执着的求索,便有如无根之木,无基之厦。其所谓“灵感”,怕也不过是幻影,像尼采说的那样,是“鼓起来的烂衣服,镶了边的幻影”。冷静过后稍加推敲,自能明晰这个中悖谬。因而这灵感实是对世人孜孜不倦的思考的“礼物”。说是“礼物”,然则尤须以大精力、大投入、大心血,换得这大境界、大智慧、大彻悟的豁然开朗。

     不经意间“走出来”的答案,其实是停伫的,是我们跑得太远,才得以于这沉沉雾霭中窥得一二。求索就是这样一场停不下来的疾驰。长路漫漫,你行的越远,想得越深,所得越丰。“得来全不费功夫”是建立在“踏破铁鞋”的基础上,是一场等值交换。

     当然,我们在“拼命想”时,也应时刻提防自己走到了逻辑的悖谬里。困宥于岔路绝非智者所为,朝错误的方向行的义无反顾,也意味着距离真正的答案渐行渐远。恰如易中天在《中国智慧》里所说的“毋意,毋必”,不要想当然地决定自己求索的方向。停下来看看自己选的路是否是正确的那一条,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走偏的可能。

     现在,很多人都伫足等待灵感的来袭。他们承认这是个小概率事件,但却异想天开地以为自己就是那万分之一。在这个独立思想与人文理想不断衰微的时代,这些不愿求索的人竟期待答案的不言而喻,由此,世人之懒惰可知矣。他们终其一生的庸碌无为也注定是个必然结果。

     如是沉疴流毒,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小小求索,才得以挽救社会人文空气倾向于这“求索的姿态”的窠臼中。

     求索,求索,求后方有索得。

     别做等答案的人,呼之欲出的应是我们的求索精神,之后答案自然接踵而至。

     点评:

     想与不想

     在做数学题目时,常常有这样的经历,曾经遇到过的一道题目只因在上次思考的基础上深入了一步,答案便出现在眼前。或许这时的我们会懊悔之前没有深入思考一下,就这小小的一步,却能让我们早些尝到成功的滋味。

     生活的旅途上充满了各类问题,我们需要主动的思考,探寻其背后的原因。有些问题如数学、语文等学科上的问题,需要主动思考。而有时,我们想努力抓住的那个答案却始终藏在后面,消磨着我们的耐心,考验着我们的意志。或许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精疲力竭,放弃思考,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失败者,未来的某一天,当你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它,经过时光的沉淀,那个苦苦追寻的答案也许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想,是人类的本能,作为存在意识的人,我们天生就有通过现象挖掘本质,满足自己的认识的本能。正是由于我们的思考,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从一万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到如今科学技术充斥着各个角落的信息时代,谁能说这不是人类伟大的思考做出的贡献?

     想固然重要,但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如果我们沉溺于思考一个问题而无法自拔,千方百计希望找出那个答案,或许我们会被困在这一问题的牢笼中,思维也会渐渐混乱。因而,在我们想到一定深度却依然看不到答案的影子时,不妨选择暂时不想。有了先前所想的为基础,再加上因经历人事后而愈加开阔、成熟的思维,我们更有可能轻松地发现那一个个答案。如此,我们也便不会被一时的挫折困扰,阻挡我们前行的道路。

     前些年的“复旦投毒案”中的林森浩,面对自己的社会交际能力,急于寻求答案,而寻求未果;又加上同寝室同学相对顺风顺水的校园生活,陷于思考的死循环中的林森浩以为自己的生活必将无望,将毒手伸向了同寝室室友,最终成为了社会唾弃的对象。这样的悲剧又何尝不让社会、个人警醒呢?

     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我们也因自己会思考而在其他物种面前呈现出高傲的姿态。确实,思考能够让我们的思维不断提升,更好的认识世界。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思考的限度,不能为了找出答案而困在思维的死循环中无法自拔。适时的放弃思考,是为了日后更好的思考。

     想与不想是一门学问,于你,于我,都要学会各尽其宜,各得其妙。

     点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