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剖析整改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事迹推荐
  • 考察鉴定
  • 述职述廉
  • 会议主持
  • 主题演讲
  • 就职演说
  • 领导致辞
  • 周年庆典
  • 晚会游戏
  • 慰问贺电
  • 结婚典礼
  • 悼词殡葬
  • 竞职演说
  • 精彩演讲
  • 信息简报
  • 毕业典礼
  • 节日祝福
  • 开幕闭幕
  • 现实表现
  • 廉政谈话
  • 实习报告
  • 策划方案
  • 合同协议
  • 规章制度
  • 申报材料
  • 情书信件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体裁范文 > 领导致辞 > 正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

    时间:2021-04-12 07:47:3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毕业论文任务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文系)

    开题报告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余华是当代文学最受关注的小说家之一。从前期先锋小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古典爱情》、《往事与惩罚》等中短篇到九十年代向“民间叙事”转变的《呼喊与细雨》(后改为《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部长篇,无不引起国内文学批评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余华的《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6月)和英文版小说集《往事与惩罚》获得澳大利亚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颁发的2002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后,掀起了国内外不同寻常的余华小说研究和出版热,至今尚未退尽。张清华曾说:“2000年秋未,我在海德堡大学讲授课程时常询问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学者——问他们最喜欢的中国作家是谁,回答中所喜爱是余华和莫言。我问他们,中国当代作家很多,为什么偏爱余华和莫言,回答是:感觉他们两个与我们的经验最接近。问他们最喜欢的作品是哪部,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许三观卖血记》”『1』。研究这样一个炙手可热的当代作家,无疑对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交流甚至是文化交流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余华从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写下的作品为数不少,有论者认为按照余华的文学创作历程和作品的风格,可分为四个阶段:1983-1986年,是余华的“写作自我训练期”;1986-1992年,先锋小说创作阶段,余华先锋小说家地位奠定于此;1992-1995年,由先锋叙述转向民间叙事、现实叙事阶段,写成《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1995-1999年,随笔写作为主阶段,于1998-2000年出版《我能否相信自己》、《内心之死》、《高潮》三本随笔集『2』。余华研究者一般都把目光集中在余华的先锋小说和《活着》等三个长篇上。在浩如烟海的余华研究论文中,虽然良莠不齐,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优秀论文,如:倪伟的《鲜血梅花——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叙述》、夏中义、富华的《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变》、张清华《文学的减法——论余华》、洪治刚《悲悯的力量——论余华的三篇长篇小说及其精神走向》等,在作家思想、文本形式、作品主题、人物形象等发面对余华及其小说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并取得了不少成就。而近两三年出版的洪治刚的《余华评传》、王达敏的《余华论》和吴义勤主编的《余华研究资料》等也为余华的作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不少新颖的观点。

    三:论文的思路和框架

    1,题目来源:

    在余华作品的众多研究中,主要是集中在暴力、死亡、苦难等主题和叙述风格、叙事转型等文本形式上,已经形成了不少研究者大致公认的观点和意见。所以我的论文打算从一个比较特别的方向即余华小说的主题价值上入手。有时候我想为什么余华的小说能取得如此成就?为什么欧洲的学者说“余华和莫言的小说和他们的经验最接近”『1』?在阅读一些学者的论文过程中我发现余华的小说(特别是其先锋小说)除了别树一格的冷漠、血腥的现代主义叙述手法,还有一些“对人性的冷峻的剖析与拷问,对世界本质与人类文明结构不懈的探求,对历史与现实清醒的警惕”(指其先锋小说)『3』和对人类自身存在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悲悯情怀(指其三个长篇),这些就是余华小说与欧洲学者“经验最接近的”内涵。所以,有研究者认为余华“那种逼视世界、洞视存在的勇气和锐利”可以称得上半个陀斯妥斯夫斯基『4』。但是,在余

    华的评论中总是还有一种声音说余华的小说根本不能和譬如鲁迅这样的“大师”相提并论。为什么两者的差别如此之大呢?所以我想在余华的小说中找出这个原因,并把方向定为余华小说的主题内涵。我的论文题目定为《摧枯拉朽去意彷徨——论余华前期小说的破和立》。论文研究的对象是余华的先锋小说和《活着》等三个长篇,主要方向是从小说的主题意蕴和个别人物形象分析上入手,同时和文学史一些重要的作家进行对比,试图对余华前期小说的主题价值进行比较全面的审视。

    2,思路和框架:

    我初步确定的论文框架是这样:

    第一部分:主要是论述余华小说的“破”的价值。

    (1),余华先锋小说颠覆的价值。余华先锋小说主要特点是他的“冷漠叙述”和对传统的文学主题和文类性的颠覆:《一九八六年》是对历史的颠覆、《现实一种》是对亲情伦理的颠覆、《鲜血梅花》是对武侠小说的颠覆、《一个地主的死》是对抗战小说的颠覆、《古典爱情》古老的才子佳人的爱情小说的颠覆。对于先锋之于传统的颠覆意义,魏安娜(丹麦)认为,这是“对个性丧失与文化破碎的困境作了深刻的质疑和反思”『5』,而予以肯定。陈琳也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余华对常规经验的反拨使旧有的价值摇摇欲坠,他穿透了禁锢人们感觉的现实之厚壁,让世界的本真无蔽地显现出来。”『6』

    (2),余华对苦难的关注及其体现的人文关怀。《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讲述的都是中国社会普通百姓在苦难和厄运中如何生存、如何活着的故事。余华对暴力、死亡、苦难的执着的追述,在开创了一种新颖的文本叙述手段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华民族一种隐秘的生存状态。而暴力、死亡、苦难等“既不是圣洁的,也不是耸人听闻的,它们只不过是一种类似于天气般的存在,一种存在于宇宙当中的原始经验”『7』的生存状态,被余华残酷而“优美”的笔调挖掘出来。

    (3),对《古典爱情》中“吃人”现象的解读。余华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描写早已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而我在《古典爱情》的阅读中发现了余华对一个尚少有论说的却真真确确存在我们的历史长河的“吃人”现象的“精彩”的描述。“幼女在’咔嚓’声里身子晃动了一下。然后她才扭回头看个究竟,看到自己的手臂躺在树桩上,一时间目瞪口呆”、“那两个伙计赶紧端出两盆白白的肉,商人只看了一眼,就推给家人,又道:’要新鲜的’。”、“柳生行至屋内,见一女子仰躺在地,头发散乱,一条腿劫后余生,微微弯曲,另一条腿已消失,断处血肉模糊。”『8』纪昀的《阅微堂笔记》这样记载明未崇祯年间的饥荒:“妇女幼孩,反接鬻于市,谓之菜人”,在我们的正史或者野史中,这样“吃人”的故事实在是可以随手掂来的。而我从历史上“吃人”现象的分析来看,最少有“表现中华民族在艰苦环境中旺盛的生命力和求生本能”、“体现中华民族在艰苦的斗争中顽强的反抗精神”这样两个内涵。余华的《古典爱情》恰好就是有意或者无意间揭露了我们历史中“丑陋的一面”。在我的论文中,我将试图从“吃人”现象这个侧面来分析下余华小说的价值。

    第二部分:主要是结合一些批评文章的观点,来指出余华小说的“立”的不足。

    在余华小说的批评中,一向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批评。一些否定性的批评观点认为余华小说的“消极意义”太大。在鲁迅研究专家张梦阳先生的《阿Q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典型问题》一文中认为:《活着》称得上是一部“洋溢着象征”的真正的小说,福贵乐天地“活着”的精神正是一种“寓居世界方式的象征”。但问题在于,鲁迅对阿Q的的“精神胜利法”这种“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主要采取批评的态度,深刻的揭示其负面的消极作用,让人引以为鉴,克服自身类似的缺点。而余华对福贵乐天地“活着”的精神主要采取赞颂的态度,对其负面的内在消极因素缺乏深掘。『9』而夏中义、富华的《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

    母题演变》也有相似的观点“—于是他对人的终极关怀也就被简化为“活着”一词:唯问人是否“活着”,不追问咋个“活法”?为何活?如何活?活在何等水平?”『10』。

    我试图对《古典爱情》进行“再”解构--朱小姐的死安排为:书生在朱小姐被砍了腿之后,把朱小姐救了出来,并用剩下的钱医好朱小姐,让她暂时活了下来。但是以后他们都没钱了,在那样的时势下,要活下去一个人,就必须牺牲另一个人,所以在朱小姐的请求下,书生只能让朱小姐再次成为“菜人”…这样就可以阐释一种爱情的献身精神(和前面当“菜人”的妇女和小女孩的精神相呼应),而且故事延续下去,仍不减“颠覆爱情”的主题效果,却让文章的内涵更丰富。不过余华早期的先锋小说创造中,早已杀得“满眼是血”,完全没意识到可能把“祖宗父母”甚至是“自己的手指头”都砍了的危险。我的观点沿着上面的批评观点的思路,提出:余华的人文关怀是不缺少的,但鲁迅在高喊“吃人的礼教”的时候同时提出“救救孩子”,余华没能跳出“消解传统的时候”也没“提出什么”的这个解构主义的悖论,这是余华不能成为“大师”的重要原因。

    以上就是本论文的框架和思路。

    四:进度安排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第7学期第19--20周论文选题;

    第8学期第1--2周确定论文题目;

    第8学期第3--4周收集资料,并写好提纲,完成开题报告;

    第8学期第5--10周依照《五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参考)》完善初稿,虚心请教指导老师,修改论文。

    第8学期第11--12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修改论文初稿;

    第8学期第13--14周定稿;

    第8学期周第16周毕业论文答辩。

    五: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目前,手上关于余华的资料是比较充足的,余华的主要先锋作品和三个长篇也买了回来,通读了一次。现在的问题是资料和作品太多,怎样进行资料的抽丝剥茧,取其精华,是关乎论文质量的关键。本人打算再次阅读余华的先锋作品和三个长篇,再结合一些研究文章,更好地体会和把握余华小说的主题和精髓,同时和指导老师进一步交流,来解决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疑问和困难。

    六: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

    1,吴义勤主编:《余华研究资料》(书上收录多篇余华及余华研究的重要文章);2,王达敏:《余华论》;3,洪治刚:《余华评传》;4,王世诚:《向死而生:余华》;5,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

    参考文献:

    『1』:张清华,文学的减法——论余华『J』南方文坛,2004年,第4期;

    『2』:王达敏,余华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98页;

    『3』:王世诚,向死而生:余华『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238页;

    『4』:王世诚,向死而生:余华『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241页;

    『5』:(丹麦)魏安娜,一种中国的现实:阅读余华[J].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6』:陈琳,反叛与回归——余华小说读解[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

    『7』:《詹姆斯-乔伊斯基金会颁奖词》,澳大利亚,2002年;

    『8』:余华,鲜血梅花『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43-47页;

    『9』:张梦阳, 阿Q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典型问题『J』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10』:夏中义、富华,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变『J』南方文坛,2001年,第4期。

    指导教师评语:论者从余华的小说主题入手,阐述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贡献,捉住其在“破”

    与“立”两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分析其颠覆的价值与建构的茫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思路较为清晰。

    指导教师签字:检查日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