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游牧作家与一个青年的文学情缘

    时间:2020-05-10 08:59: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卡夫不卡

    我很早就听说内蒙古有一位著名的老作家,那就是被同行们称为“游牧作家”的冯苓植先生。

    第一次见面,只能称之为偶遇,且错失良机。那是在2012年年底,我去内蒙古通志馆查阅有关爬山歌王韩燕如的资料,正欲进门,便见得一位长者夹着一本厚书从馆内匆匆而出。和通志馆主人一打听,方知这位长者便是颇受青年们敬重的老作家冯苓植先生,他腋下夹着的是一部《刘映元文集》。失之交臂,甚感遗憾。但再回头望去,似也只能望见老人家在风雪中远去的背影。

    这次的“失之交臂”,更激发了我渴望和这位老作家相识的愿望。后来多亏有了一次约稿的机会,作为《呼和浩特文艺》的年轻编辑,我终于有机会得以向老作家讨教了。但到了老人居住的小区却使我颇感惊讶,为什么年近八旬的老人偏偏要住在顶层六楼?还听门房的人说这位老作家一年也难得下来一次,是笔耕不辍?还是个性使然?简直是个谜。

    后来才得知,老人自从退休之后,便顺应天命,足不出户了,“躲进顶楼成一统”,远离文坛,悄然过起了退休生活,超然是非,近二十年来他好像就这样自得其乐地隐居着,一年也很难下几次楼,总怕给组织和朋友们添麻烦。不但在文学圈子里难觅他的踪影,而且就连同一大院里的人一年也难得见上他几面。我因久仰其名,是想借约稿的机会向老人家讨教一番,但又唯恐这位蜗居顶楼的老人生性孤僻、离群索居难以接近,心里颇踌躇了一番。但又闻听这位老人虽然在达官贵人面前“不善言辞”,但对年轻人却是格外热情,甚至在他的开导下,一些后辈曾在文坛上斩获良多,为此我惴惴不安地踏上了老人蜗居的顶楼。

    他会对我这样的文学青年怎样呢?

    一进家门,果然是一位满头银发的慈祥长者,不但对我热情欢迎,而且还为解脱我的拘束这样说:“谢谢你来,接触年轻人,就等于帮助老年人接地气。”说话有板有眼。“这是你戴姨,我老伴儿。”几句话,就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

    交谈中知道我当时是“单身”一人,回去还得自己做饭,冯老师和戴姨热情地留我吃晚饭。冯先生家的餐桌安放在厨房,三五人吃饭一般都在这里。待我坐下,老先生笑眯眯地指着这个座位说,穷家寒舍,客人来了都在这里,吃的也是家常便饭。后来,我才感到这张椅子具有的神奇力量,这里一定坐过不少有名的作家,他们在这里共话文学,探讨人性,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皆大家,我一个无名小子,恍惚间怎么竟然也坐在这里了?没多久,戴姨就端上来饺子了。边吃边聊,我这才得知冯老师是典型的“夜猫子”,那么多作品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出来的。他上午休息,下午三点以后才见客人。冯老师晚上也不多吃,我还从盘里夹饺子,他已放下碗,蜷缩在旁边的布椅子里惬意地吸烟了。往往这时候,故事就像一条条清澈的溪流汩汩而出了。

    完全可以这样说,他在文学上是我的启蒙老师之一。冯老师让我帮他打过几篇稿子,后来呼市文联编辑《呼和浩特现当代文学史》,得空我经常向他请教,竟然渐渐地熟悉起来了。但也听人说,老人看人的目光是很具“穿透力”的,故而绝非每个人都像我这么幸运,近三年来好像也只有我一个人可以自由出入他的“蜗居”,还经常在老人家里边吃饭边倾心交谈,完全没有师生之分。我倒像他们的一个孩子似的,老人常常也听我倾诉,温馨和谐,耳濡目染间使我获益匪浅。

    老先生青睐有加,我着实感到一种特别的荣耀,老人一再强调,为文先要学好为人,一个作家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于他的品德修养,先修身,再动笔,方能真正走上文学的坦途。雁门冯氏乃晋北有名的书香门第,据说仅明末清初就出过进士达十八人,素有“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的传统。从我和老人的接触,可以切实感受到冯氏家风的淳朴,待人接物,哪怕是很微小的一件事,都做得极其认真。他的稿子更是一丝不苟,剧本《察苾三部曲》近十万字的稿子,都是工工整整的手写稿,就连冯骥才先生都说他的手稿是“工艺品”。

    他还告诉我一定要创新,但决不能赶时髦,渊博的学识基础、扎实的文学功力才是写作成功之道,要博览群书,文學功力不仅在于笔,而更在于眼。深厚的生活积淀是一个方面,博览群书也是必需的一个过程。他的书房,从上至下都是经典名著,而据老先生告诉我,家里的这些书只占他藏书的三分之一。一次,我和冯老师谈起文学创作到底是感性重要还是理性重要,他说文学创作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而更需要逻辑思维的相助,文学家也应该是半个哲学家,善于哲理性的表述,当然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深入生活的基础上,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漠的荒凉,草原的辽阔,森林的广袤,市井的热闹,人间百态都给予他丰富的写作营养。戈壁荒原上的牛、马、骆驼、羊以及野生的沙原蜥蜴、跳鼠、狐、兔等,他都熟悉它们的习性,写起来得心应手。

    更可贵的是他对这些动物观察研究后的深邃思考,包括人与动物以及大自然之间的哲理性关系,还有美学上的价值,他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冯先生佳作迭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动物小说、京味小说、市井小说、荒诞小说、现代派小说都有涉足,曾获得过全国与自治区及其他省市多种文学奖。没有广博的知识和过人的才情,如何驾驭得了这么多的小说种类呢?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不断地否定自己,忘掉自己,这里有一件小事不得不提,在上海文汇出版了他的十二卷文集之后,他写了两个大字“放下”,悬挂在客厅墙上,时时自省,这大概是老人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吧。

    他对年轻人的扶持和帮助特别慷慨,甚至有点豪侠之气。内蒙古文坛的许多后起之秀,包括山西成名的一些作家,都得到过他的扶持。我写完散文《阴山羊话》,拿去给先生看了,没想到他竟然帮我逐字逐句地修改,并且还推荐到山西的某文学刊物了。除了修改文章,闲谈中老人还不断地给我“说”故事,我对沙漠里的事情以及游猎民族的习俗,就是从冯老师这里了解到的,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我学会了怎样讲故事。

    他甚至还手把手地教我写小说,有一篇小说还给我写出了开头和提纲,让我顺着这个思路,稍加发挥就可以写下去了。但先生的苦心奈何不了我的愚钝,至今都没有一篇像样的小说问世,惭愧之极。也不知什么原因,诗和散文我敢于尝试,却对小说怀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始终不敢轻易涉足。兴许是对“人情世故”的认识太浅,也许是时候未到吧,只能这样来宽慰自己。这虽然暂时不免遗憾,但我相信,老先生已为我埋下了许多颗小说的种子,在适当的机会,终究会破土而出的,否则,怎么能对得起先生殷切的期望呢!

    老先生之所以取得很多成就,这与一位在他背后默默辛勤付出的人是分不开的,那就是陪伴他近六十年的戴姨。冯先生自称是个“科盲”,不会电脑,完全是纯手工写作,不会手机操作,连发短信都要戴姨帮忙。从日常琐事就能够看出来,她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应该可以说从未拿任何家务烦过冯先生。我每次去和冯先生聊天,戴姨都要准备可口的饭菜,就连饭后我想把碗筷放入洗碗池,戴姨都要和我你来我往“争夺”一番。有时候冯老师由于入神地看书或写作,燃着的烟都快烫手指头了,烟灰马上就要掉了,戴姨从旁不慌不忙就处理了,这都是多年形成的习惯,或者说夫妻之间的默契。

    冯先生和我结成了忘年之交,并且把我当作了弟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那天和戴姨说起“缘分”来,她也非常赞同,并且说有的人见一面就结下了缘分,有的人经常见面彼此却没有特别的感情,这唯一可以解释的,似也只有“缘分”二字了。这么说可能有些俗,缘分其实是一种彼此之间的默契和认同。人生感激无尽,抱怨亦是无尽,我愿意选择感恩,感恩这种偶然也是必然的缘分。

    文汇出版社的十二卷精装文集邮过来之后,老先生慷慨地赠我一套,这么厚重的礼物,叫我如何报答他呢?感恩冯先生对我的鼓励与扶持,我在文学上所取得的一些进步,得益于先生无私的帮助。像我这样的无名小子,在文学的原野上摸索前进的时候,无意间竟接触到这位德高望重的文坛前辈,他好似茫茫原野上的路碑,在我四顾茫然的时候,指引了前行的方向;
    也像前缘注定一样,结识并交往如亲人一般,说来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我前段时间收集稿子,有一篇达斡尔族作家苏莉写的《珍贵的肯定》,记得里面有一句“年少时不会懂得受到前辈如此提携对自己的人生意味着什么”,也许是年岁徒增,我深有同感。我由衷地感谢老先生对我的付出,却又认为老人家那句“接触年轻人,就等于帮助老年人接地气”似并不全面,在我看来,这是一位耄耋作家的另类文学“支青”,拳拳老人心,盼得三春晖。

    感谢这位文坛“游牧作家”对一个文学青年的关爱,我将永远珍惜和铭记这份难得的文学情缘。

    相关热词搜索: 游牧 情缘 作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