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论废墟的“思古幽情”之美

    时间:2020-05-11 08:51: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骏

    摘要:中国自古来拥有怀古的传统,中国废墟美学精神来自周商的怀古诗,以及后来的山水画和园林等艺术。以废墟文化看待历史文化遗续所传达出的幽古思情之诗情,唤起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续的审美意识和保护意识。

    关键词:废墟美学;思古幽情;明故宫;崇高

    历史文化遗续是指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化内涵建筑物质遗存。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朝历代的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自然的侵蚀、战火的焚毁以及人为的破坏,数量上已经遗存不多。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多以木材铆合建成,木材的抗侵蚀性差,加上自然侵袭和战火涤荡,得到完好保存的所剩无几,明代以前的木建筑荡然无存,唯有石造土筑之类。古代中国是一个有“墙文化”和“葬文化”传统的国家,所谓“墙文化”指的是各个朝代重视城墙的修筑,城墙用以抵御外敌入侵和廓清城郊的界限,我国古代几乎每个府城和县城都有城墙,万里长城和各府县的城墙让古代中国处于一个封闭和半封闭的安全空间;所谓“葬文化”指古代中国历代帝王将相高度重视死后遗体和灵魂的安顿,建造规模庞大和数量众多的陵寝,皇家陵寝配以石兽作为看护,城墙和陵寝是以石材筑造,质地堅硬,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的涤荡浮沉,基本面貌依然得以保存。另一些历史古迹遗存是木建筑下面的“台”,如皇家宫殿蔚为大观的石构建筑,这种“台”作为建筑的根基和支撑,以石材垒积而成,木建筑多年后侵蚀崩坏,但坚硬的石台得以保存,像天坛祈年殿、故宫太和殿的须弥座即是这种“台”。城墙、墓葬、石台这些历史遗存,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地域文明的历史见证,在此基础上,可以作为艺术和科学领域研究的物证。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步伐的推进,国家面貌日新月异,传统文化遗续的存留和发现显得弥足珍贵,传统文化遗续的保护刻不容缓。“风物长宜放眼量”,用文化的眼光发现价值,用社会的眼光去发现审美关注点,那么,这种是对历史的研究,一定还会具有现实和未来意义。

    江苏历史上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华文明数个发祥地中的重要一极。由于地域人文条件的差异,历史上江苏形成了徐宿淮地区的楚汉文化、环太湖地区的士大夫文化和宁镇地区中央集权文化,等等,各自影响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遗存面貌。朱自清先生曾说:“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先生所言的“古董”,主要所指即是南京位数众多的古代历史建筑遗存。窥一斑而见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20世纪初江苏境内的传统文化遗续数量还不在少数,而且面貌各异,历史文化内涵丰厚。六朝古都南京,历经六朝时期、明初、民国三次建设高潮,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作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吟咏如在耳边回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目前所遗古代建筑所剩寥寥,如南朝陵墓石刻、栖霞寺舍利塔、明孝陵,明城墙及灵谷寺无梁殿等少数。其余如清凉山扫叶楼、朝天宫,历史虽久,但实物是清末重建,而瞻园、鸡鸣寺等大部更是新中国成立后才重新修复的。

    中国废墟美学精神来自周商的怀古诗,以及后来的山水画和园林等艺术中。中国画家认为,以巧追巧,不能得巧,拙中见巧,乃谓大巧,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传统山水画中的追求,是在疏离的散木中求全,在遒劲枯槁的老木中求春,在瘦漏透皱的怪石中求美,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枯寂之美”的关注,在精神层面上是和废墟的审美一脉相通的。不论是苏轼的“枯木怪石图”,还是倪云林的“容膝斋图”,还是八大的“游鱼图”,宋元以降的中国文人画,将这种对“枯寂之美”的审美,表现到了极致。中国文化精神中对“枯寂之美”的表现和关注,不是对“枯寂”本身的礼赞,而是对“枯寂”中“刹那即永恒”的观照,是对“枯寂”背后盎然生机的期待,是对生命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歌颂,是对世界认知和自身平庸的一种超越,对“枯寂之美”的认知,给我们欣赏“废墟之美”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遥远的欧洲,废墟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始于15世纪,一次偶然的发掘中,在废墟中发现古希腊古罗马雕塑壁画雕塑等美妙艺术品,人们对前人创造的伟大证物--残垣断壁和碎石瓦砾,引发了人们思古幽情。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工业化的脚步改变了自然的固有秩序,加上启蒙运动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人们厌倦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德国画家弗里德里希为代表,画了不少以废墟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对于废墟文化的影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后西方文化和艺术界对废墟的研究较多,比如二战后德国的“废墟文学”,在艺术作品中有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基弗等。“废墟”这个近似贬义的词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只是一个废弃之所,和文化审美不相干系。《辞海》对这个词的解释只是短短的一句:“受到破坏后变成的荒芜的地方。”然而,废墟在荒芜寂寥的表层之下,隐含着一种独特的美学精神。

    以明故宫遗址为例,它是明代洪武、建文、永乐时期国家政权的中心,也是明代对外交往的决策场所。当时,东亚、南亚等许多国家的使节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到这里,与明朝进行政治文化交流。从明故宫午门高塔上远眺,昔日的情景浮现在眼前,你可以想象到外国使团到访的盛大场面,隐约看到郑和在大厅里庄严地接受了明成祖的下西洋诏书。明故宫的遗存超越了王朝的神殿命运,为全人类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精神家园;为人类观照自身、珍惜和平、热爱生命提供了一件体量巨大的、优秀的历史遗存。“江南秀美地,金陵帝国”,在诗人谢脁唱歌南京句子,传播到现在已经超过1500年。当时,皇帝分别在奉天寺和奉天门接见和宴请外国使节,明朝皇城西南部也有专门的机构接待外国使节。站在午门高塔上远眺,昔日的情景仿佛仍历历在目。

    曾经的明故宫是南京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遗址,承载着用国力组织和实施对外海洋物质文化交流的历史。朱棣迁都北京,直接导致了南京明故宫博物院的毁灭。虽然当时南京是明朝的都城,但由于皇帝当时在北京,所以在这么大的皇宫里只有很少的维修人员。明中后期,由于火灾和地基下沉,故宫被废弃,太平天国的战火让明故宫彻底被毁。今天,政府在原来的遗址上建立公园,旨在为游客提供一个谈论过去、回忆过去的空间,为公众创造一个开放的休闲活动场所,使它成为一个丰富文化内涵的主题公园。遗址中残存的石柱和石雕像就像一位八九十岁的饱经风霜的老人,向我们讲述着辉煌和过去的故事。站在这些冰冷的废墟前,我们似乎能够探索650年前明帝国城市气息。在奉天门石刻园的废墟,高低错落的基座和残坏石头遗落在灌木丛中,包浆斑驳的地砖,这些被风蚀的、残存的石刻布满苔藓,无声的见证时间的沧海桑田,浮浮沉沉,见证了历代王朝的兴盛,朝代的衰落。站在这些冰冷的废墟前,走在这样一条古老的道路上,对于往昔,崇高之情油然而起。

    遗址的文物价值在于其破坏后所遗存的历史真实性。正是这种真实性如此强大,因为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所以它是一个活化石或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可以导致一种思古幽情的感觉,让我们了解过去,反思当下,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1]巫鸿著.废墟的故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1.(第1版).

    [2]汪晓茜著.南京历代经典建筑[M].南京出版社,2018,4.(第1版).

    [3]秦红岭著.城迹[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9.(第1版).

    [4]叶廷芳著.废墟之美[M].海天出版社,2017,9.(第1版).

    相关热词搜索: 思古 幽情 之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