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高度

    时间:2020-03-18 07:55: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发展、改革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关键词] 民主政治 基层群众自治 党员主体地位 表达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民主”一词出现六十多次,报告围绕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民主、发展什么样的民主、怎样发展民主”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了深刻阐述,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一、认识上的新高度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终极目标和根本所在。社会主义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同人民当家作主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无产阶级的解放时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社会主义事业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而人民的利益只有靠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够真正得到维护。民主的“主”如果少了一点,就会变成“王”。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同其它主义相区别的一个关键点。一百多年来,民主伴随着社会主义的成长而进步。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历程,也翻开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篇章,把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推到了新高度。

    一是邓小平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民主?邓小平同志做了科学回答。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一论断包含了一种极其重要的内涵,即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既是一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新型经济制度,又是一种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这两者一个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范畴,一个属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范畴,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缺少民主这一内在要求,不具备民主这一本质特征,就不是全面的社会主义,就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甚至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显然,邓小平这是从社会主义民主的总体意义上来回答的。

    二是江泽民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主要包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两大内容。党内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逻辑起点,对人民民主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党内必须民主,才能领导和带动人民民主。如果党内不民主,不但不能领导人民民主,还会丧失其先进性,进而危及自身的生存,甚至损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前途。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从另一个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是胡锦涛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的十七大报告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上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新论断。这一论断表明:我们党对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有机联系的认识已经提高到生命相依的高度。这既是对民主价值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反思。民主价值的提升,显示的是人民主体地位的突出和强化,它与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民主愈发展,社会主义就愈具有生命力,而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的水平也就愈能够得到提升,这就是规律所在。同时,这一论断也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通过人民民主的健康和蓬勃发展体现出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只有扩大人民民主,才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二、发展上的新高度

    中国要发展什么样的民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是好的,符合我国的历史与现实国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党员的民主意识越来越浓,政治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原有的这些民主制度不足以吸纳广大人民的政治参与,这就要求在完善政治制度的同时,创新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保障党员和人民的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制度建设为重点,对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进行了重大拓展,把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到了新高度。

    一是保障人民的“表达权”,把“基层群众自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范畴,把人民民主扩大到新境界。

    十七大报告指出:“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表达权”作为一项民主权利在报告中首次被提出来,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在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四项民主权利中,表达权是关键。人民“知情”是为了“参与”,“以什么方式参与?”必须用言行来表达。没有表达权,监督权就难以保证。表达权涉及言论自由权,但比言论自由的内涵更加宽广。人民表达自己的意愿、利益诉求,当然始于广义上的言论、讲话或者书面文字,但并不止于言,还可以诉之以行,如举手、投票等。在一些时候,人民表达自己的意愿是言行相伴的,比如上访、举报等。表达权是对言论自由权的拓展,保障人民的表达权有利于人民更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彰显了人民民主境界的新提高。

    报告还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范畴,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人民民主扩大到新高度的突出表现。多年來,我们党在政治实践中,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为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法制进而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如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以及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无疑,这些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它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些年的民主政治实践告诉我们,仅靠这些国家层面的民主,不足以表达广大人民的意愿,反映他们的利益诉求。目前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加起来总人数大约50多万,显然他们难以充分代表全国13亿人的意愿和利益。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要畅通他们利益表达的渠道。为此,必须让他们参与到社区、村组等基层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来,实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并把它提到一个新高度来运作和认识,实现国家层面的民主和基层民主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社会主义民主的强大活力。否则,人民群众所享有的民主权利就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它能有效地推动基层民主的发展,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权利。十七大报告指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这表明了党中央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指针。

    二是明确“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使党内民主迈上新台阶。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党内民主建设时指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报告第一次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重大发展。党员民主权利如何保障?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前提条件。党员的主体地位有三层含义:一是党员是党内的主人,享有平等参与党内重大事务的权力;二是党员是党内的权力主休,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和领导干部由选举产生;三是党员是党内的行为主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去执行。只有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党员的民主权利才会得到保障。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力,为发展党内民主夯实了基础。

    党内民主的关键在于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十七大报告强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这是党内民主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重要体现,意味着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后还将继续履行职责。这就改变了过去党代表只在党代会期间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党代表的作用,增强党代会效果。随着党员主体地位的提升,党代表任期制的实施,党内民主的发展必将迈上新台阶。

    三、改革上的新高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些论述回答了新时期应当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问题,就是要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相对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无疑加大了力度,表明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决心,把政治体制改革推到了新高度。

    一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

    十七大报告明确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一个方向”、“一个根本”、“一个目标”,即: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属性;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法制保障。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物、管理经济事务和文化事业”。报告中“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让人耳目一新,这是适应社会越来越多元化的现实需要而提出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双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就是多元化的体现。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都有自己的利益需要和利益诉求,而要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只有通过政治参与来实现。党的十七大代表2220名,由全国38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其中就有“双新”组织的代表。

    报告中强调的“有序政治参与”,关键是要拓宽民主渠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重要的民主形式,也是重要的民主渠道。民主渠道有体制内渠道和体制外渠道。拓宽体制内渠道,首要的是要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对于一点,报告在继承以往的提法上,创造性地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个新建议对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重要价值,是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到新高度的突出表现。《中国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法》规定,在各级人大代表选举中,人大代表分配原则是:“农村每一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这就意味着,从选举权意义上看,四个农民才相当于一个市民,体现了城乡政治权利不平等。报告中这一提法表明,中央正在逐步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实现城乡政治平等。报告对于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刚纳入政治制度范畴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作了重要论述。拓宽体制外渠道,就要重视构建新的有效的政治平台,让公民拥有表达自己意愿和利益诉求的机会。在我国,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是不可能。这就要开辟新的政治渠道,充分利用一些好的制度、好的平台保证公民参与,如公民投票制度、听证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各种各样的民意调查制度等。著名的政治学专家俞可平教授在谈到和谐社会的稳定观时指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稳定是现代的、动态的稳定,以疏为主,它不同于静态的、传统的稳定,以堵为主”。“疏”就是疏通渠道,给人民好的平台,让人民把自己的意愿说出来,政府根据人民的合理要求,进行改革、调整,以促进社会和谐。只有拓宽体制内外两种渠道,才能真正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

    二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针对我国行政领域广泛存在的部门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等现象,十七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这是进一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的重大举措,为未来政府机构的进一步科学整合与设置、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指明了方向。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适应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党内制度必须不断完善。对于这一点,报告中进行了多处阐述,如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干部票决制等。随着这些制度的完善,党内民主也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报告还提出了“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随着党内民主的扩大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民主将呈现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 刘金旭

    相关热词搜索: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新高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