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论文化休克现象

    时间:2020-04-04 07:55: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人们一般从自己所熟悉的文化进入自己不熟悉的文化环境,会出现种种的不适应的状况,这就是普遍存在的文化休克现象。它的产生不但与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有关,也与各国交际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有关。文章从文化休克的发展阶段,文化休克的易感人群,怎样克服文化休克等几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帮助大家克服文化休克现象。

    关键词:文化休克;发展阶段;易感人群;训练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30-01

    一、文化休克简介

    文化休克一词由Oberg在1960年在他的一篇学术论文中首次使用,用来概括跨文化交际的种种不适应症状,后来被人们广泛接受。简单的来说,文化休克是人们对另一种不熟悉文化的心理反应,很明显从一地到另一种新的环境下,自己所熟悉的一套符号系统、价值观念,被另一套新的符号系统、价值观念所取代。会在心理上产生焦虑不安,严重的会产生各种心理方面的疾病。因此,对于如何正确认识以及怎样克服文化休克现象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化休克经历阶段

    “文化休克”大体经历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沮丧阶段、恢复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文化休克”的变化过程一般呈“U”型曲线图表来解析。

    第一个是蜜月阶段,由于人们刚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对任何事情有一种新鲜感,这个阶段一般要持续几个星期到半年的时间。这是因为人们是在到其它国家之前对异国生活充满憧憬。对看到的人、景色等一切都感到非常满意,处于乐兴奋的“蜜月”阶段。有的人在整个异国逗留中都可能停留在这一阶段,不会产生文化休克。

    第二个阶段是沮丧阶段,一般在“蜜月”期之后,由于生活习惯与自己的文化不一样,尤其价值观方面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会感到失落与焦虑。这个阶段一般要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的时间。人们在对付这种心理上的失落感时,有可能会产生敌意,也有可能会选择逃避,甚至借酒消愁等等。

    第三个是恢复调整阶段,在经历了一段沮丧和迷惑时期之后,人们逐渐地适应了新的生活,找到了应付新文化的好办法。不仅熟悉了当地人的语言、文化,也可以很好的的了解风俗习惯。失落感逐、渐减少,慢慢地适应了异国的文化。

    最后是适应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沮丧、失落感渐渐消失了。他们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也适应了当地的风俗,能与本地人友好的相处。

    三、文化休克易感人群

    并不是每一个进入异国他乡的人都会产生文化休克,一般来说,出国旅游的人通常在异国停留的时间较短,除了旅游,也不需要同当地人有什么业务上的往来。与当地人很少接触,或只是很肤浅的接触。因此,他们是情绪高涨而不是沮丧。这类人一般不会产生文化休克。

    留学生和长期在外的工作人员,他们一般来说在国外生活的时间较长,至少一两年甚至更久。他们与国外的人接触较多,对于国外的生活会经常感到不适应,文化休克的现象经常会在这些人身上表现出来。

    文化休克可以说对移民和政治难民的影响最为深远。他们在新的国家,原来的价值观念会被新价值观念所取代。他们必须要强迫自己学习新的文化,但是新的文化必然与原来的相冲突,文化休克最主要影响这类人。因此,我觉得文化休克集中反映在后两种人身上。

    四、如何克服文化休克

    至于怎样克服文化休克,我们应当意识到,既然我们无法改变新的居住环境,那么我们就应该去适应。当一个人遇到“文化休克”的时候,不要产生恐惧心理。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对自己树立信心。虽然我们不能很好的阻止“文化休克”的发生,但至少我们可以减轻进入异国文化的压力。

    针对即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我们应当意识到,价值观存在分歧是正常的。有些人虽然在西方生活几十年,在许多方面与西方人人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在价值观方面依然与他们存在很大的分歧。所以,当存在分歧时,我们不应该产生焦虑心情。我们要尽量的了解对方,在问题的处理方面尽可能一致。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训练来克服文化休克现象。以提供信息为主的训练,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可以通过视频与讨论来实现。在我们去一个国家之前就充分了解这一国家的文化,可以有助于更好的适应它。互动式的训练我认为是最有效果的一类训练,受训者与其它国家的代表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以及各种生活技巧,这样最能改善文化休克现象。

    五、结语

    文化休克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异国社会文化相冲突造成的。只要我们用一种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异国文化.便会很清楚地意识到,它不过是我们潜意识的一种假象。每一种文化能够千百年来承传下去,就一定有其存在的理由。我们只有不断的自我反思,努力适应,才能真正地克服文化休克。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刘芳本.文化的跨越-中德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付延峰,(1990-),男,汉族,山东师范大学2014级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研究生。

    相关热词搜索: 休克 现象 论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