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西域故国

    时间:2020-04-07 07:55: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三十六国,西域正式进入中原人视野。西域在中国历史中一直充满神秘色彩。大漠狂沙,明月万里,西域悲歌四扬;绿洲点点,草原无际,胡马几度阴山?在风沙中,楼兰古国被尘埃掩埋,那些我们叫得出或叫不出的名字:匈奴、突厥、大宛、西辽、且弥、乌孙、柔然……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和地理故事,又该如何抽丝剥茧、还原其本色?

    西域那些事儿

    文/云海图/Fotoe CFP

    上溯千年的交融

    西域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为文字所记载,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但它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旧石器时代。第一个走进罗布泊的人当时心情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东西方人种的西进与东迁,最终在古西域交汇出新的种族与文化。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及《逸周书》等有对西域的最早记录,书中把西域的地理民情、历史传说与中原相关资料并列详述。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商王武丁妻妇好墓出土随葬玉器756件,基本上皆由昆仑玉所制。另有考古证据表明,公元前5世纪生活于阿尔泰一带的呼揭人墓葬中有中原战国时期的铜镜,表明中原与西域的交融历史久远。当然,最为人所熟知的交流莫过于周穆王与西王母的瑶池之会:周穆王率大队人马西征,在西域受到当地首领西王母的欢迎。周穆王以丝绢、铜器、贝币等礼物相赠,西王母则在瑶池设宴款待周穆王,席间赋诗相祝。古人擅用春秋笔法,其间绮丽只能任后人揣测,但西域和中原的交流源远流长由此可见一斑。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匈奴起兵反抗月氏,冒顿自立为匈奴单于,强大的北方游牧民族成为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历代有作为的汉家皇帝无不试图紧紧地扼住草原民族的喉咙,把九州四域的控制权牢牢抓在手中。

    诸多学者将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抢掠界定为落后文明对先进文明的挑战。但跳出历史,也许千百万人前仆后继的征伐、千百年的血腥厮杀和角逐,不过是中华文明兼容并蓄、不断成长过程中的磨合过程。

    白登之围后,随着一代代“昭君出塞”,匈奴与汉朝都利用和亲带来的暂时和平壮大自己的实力。至军臣单于执政时,匈奴势力范围已东至大兴安岭,西至注入咸海的塔拉斯河,北抵漠北,南踞河套,彻底囊括了整个西域,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统一西域一方面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增加了汉政权抵御、击败匈奴的难度,但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西域各族的相互融合,拓展了北方草原和中原文明之间的交流。

    经过60余年的休养生息,汉王朝国力恢复,军事实力大增,汉武帝挥鞭西进。张骞历时13年的出使,没有为汉政权赢得大月氏(西迁的月氏人一部)的联合,而雄才伟略的汉武帝也似乎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外援上,在张骞西使的同时,汉王朝就开始了对匈奴的反击。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朝出兵,掳楼兰王,破姑师,将烽燧亭障从河西酒泉延伸到玉门,暂时控制住了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南北二道。随后,“两伐大宛”、“五争车师”,至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从此,西域被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图。

    由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水平远超西域,在统一西域后,政治的稳定、贸易交流的广泛和加快,使得当地经济文化发展迅速。而西域诸国遣子入质,汉王朝通过给予良好的教育和优裕的生活条件对质子们施加影响,也使得西域诸国在汉文化的长久熏陶下,更加亲近中原文明。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王莽篡政时,匈奴重新控制西域,各国纷纷反抗,“莎车王延最强,不肯附属”。究其原因,盖因延曾入质长安,“慕乐中国,亦复参其典法,故常敕诸子,当世奉汉家,不可负也”。在西域不断吸收、认同中原文明的同时,它作为沟通东西重要关隘的意义愈发重大。永元九年(公元97年),时任西域都护的班超就曾以朝廷的名义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条支(今叙利亚)后,虽因浪急风险未能渡海,但由此也不难看出西域的统一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带来了契机。

    大寂灭与大繁华

    东汉后期,北方的势力对比出现重大变化,鲜卑取匈奴而代之,首领檀石槐统一鲜卑东西部后,“南抄汉地,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并在弹汗山(今山西阳高县北)建廷立制。但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檀石槐去世,鲜卑瓦解,各部多先后依附于东汉和曹魏。

    西晋统一中原后,接手曹魏对西域的统治,但时值西部鲜卑势力壮大,双方就西域的控制权展开了近10年的争夺。咸宁六年(公元280年),西晋收复凉州,加强了对西域的治理。而西域各国则朝贡如故,数年间,车师前部、鄯善、龟兹等国王皆把自己的儿子送往长安作“侍子”。西晋末年,匈奴、鲜卑、羯、氐、羌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与汉族王朝对峙,十六国南北朝的政权剧烈更迭以及彼此间的战火不休,在带给西域大动乱的同时,也强力推动了新一轮的民族大融合。

    剧烈的政权与军事动荡并没有切断西域与中原的密切联系。相反,丝绸之路越发繁荣,内地和西域的贸易更加发达,文化的交流也愈发频繁和兴盛。在各民族的互相学习与借鉴中,文学艺术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西域佛教盛行,几乎年年有佛会,月月做道场,天天早晚都要烧香拜佛,因此塔里木盆地各国盛行在山岩中开凿佛洞,其中尤以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库木吐拉千佛洞、吐鲁番伯孜克里千佛洞最为知名。甚至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也可以看做是西域千佛洞影响力的延伸。

    在两地的密切交流中,佛教文化也以空前的规模传入内地,正式开启了儒释道三教支撑中华文明根基、推动中华文明演进的历程。而西域各民族的能歌善舞、喜好音乐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原的音乐文化。晋朝时,天竺乐、龟兹乐传入河西,又吸取了当地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音乐的长处,形成了独特的“西凉乐”。由于北魏鲜卑人在北方的统一,西凉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获得了统治者的大力扶持。西凉乐的数量、内容、形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西魏、北周之际被奉为“国伎”。西凉乐作为中国音乐风格形成时期的中流砥柱,可以说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最高成就,其代表作《霓裳羽衣曲》更是中国音乐史上不可多得的绝品,煌煌汉唐气魄令后人无限神往。

    天可汗的气度

    柔然、突厥的相继兴起一度撕裂了流沙东西结为一体的政治纽带,但却割不断丝绸之路两端源远流长的经济文化联系。

    隋炀帝破吐谷浑、败铁勒,在今新疆东部地区置鄯善、且末、伊吾三郡。隋朝的短命,把统一的机会留给了盛唐。唐朝在刀斩回纥、突厥,马踏高昌之后,再度实现了流沙东西的政治统一,并一度把国界推至葱岭以西,继承了汉、晋军府政治时期的历史传统,创建了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和两节度府,创置了伊州、西州、庭州三州,在今新疆东部地区全面推行郡县化。

    汉人西徙戍边的第二次移民高潮由此拉开序幕。在历史大变革的背景下,统一西域结出的众多硕果中有一位稀世奇才光照古今,时至今日仍无人不晓: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为中国文学史贡献了一个天才,他就是李白。

    唐朝在军事上的势如破竹和声名赫赫的“陌刀”一起为后世所津津乐道,在一代又一代的“国破山河在”与“重整河山待后生”中升腾为中华最强音的图腾。而这种拭目天下、舍我其谁的姿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朝兼容并蓄的文化胸襟。唐军将士多有回鹘(即回纥,唐德宗时改)人、东突厥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他们最高甚至可以做到三军统帅,如高丽人高仙芝、突厥人哥舒翰、铁勒人仆固怀恩,连终结盛唐繁荣的安禄山都是九姓胡人。西域诸国望风降顺自属当然。

    相关热词搜索: 西域 故国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