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论诗剧《浮士德》中对现实主义的精神表达

    时间:2020-05-07 07:55: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著名诗剧《浮士德》是由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体裁较为繁长的剧作。歌德对该剧的构思和写作贯串了他的一生,且在此过程中表达了他终身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探索。因此,诗剧《浮士德》可称之为歌德毕生作品之精华。该剧是一部将现实主义精神发挥至淋漓尽致的作品。以下,笔者将依托现实主义戏剧的相关理论内容,对此诗剧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浮士德》;现实主义

    诗剧《浮士德》是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整部剧共12111行,且分为上(二十五场)下(二十七场)两部。该剧讲述的故事取材于德国民间传说,全剧以文艺复兴后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主要是以主人公浮士德心理活动和自我意识的变化来结构故事,从而展现了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当下社会现实不满,自己努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未来道路的故事。此作将现实主义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将真实的描写与虚妄的想象、当代生活与古代传说融汇起来,通过对旧矛盾的解决和新矛盾的再次出现推进情节发展。

    一.现实主义理论下的时代与“神话故事”、作品的时间意识与历史主义、真实与想象的对立统一

    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故事梗概是当今学者宏观审视一部文学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种切入视角。所谓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指:任何作品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作者在对其创作的过程中,必定会将它置于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关系中,可谓时代讲述的神话故事;而由其生发出的“神话故事”内容,其中包括作品中反映的集体社会形态、个人生活常态等,也是学者研究该部作品的重要基础,可谓神话故事讲述的时代。时代讲述的神话和神话讲述的时代皆对于充分了解文艺作品所蕴含的时代主题与思想深意大有裨益。反观诗剧《浮士德》,一部历时六十四年才得以完成的文学巨著,其所讲述的“神话故事”与“神话故事”讲述的时代并非三言两语能概括清楚,但其又作为了解诗剧《浮士德》的前提,不得不加以阐述。读者们在细读作品后不难发现,歌德似乎将更多的笔触和表述放在了讲述“神话故事”的年代上,当主人公浮士德历经古典主义、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等艺术思潮登上舞台后,他所饱含的思想内容是丰富多样的,这样观者才能看见这个亦庄亦谐、形式多样、时讽时颂的主人公,这也是《浮士德》具有极高艺术境界的原因。

    “现实主义艺术思想具有明显的时间意识与历史主义倾向。”[1]诗剧《浮士德》成书于19世纪30年代,这是一个时代讲述“神话故事”与“神话故事”讲述时代的的年代。在历经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大地掀起了艺术寻根之旅,古希腊作为欧洲文化与艺术的发源地,成为备受推崇的圣地。对古希腊的美的追求、感性的表达以及对理想国的诉求都深深地影响着当时的文学艺术创作,歌德所创作的《浮士德》也不例外,通过描写发生在16世纪的故事,展现作品对现实主义精神表达下的时间意识与历史主义倾向。

    “真实是现实主义最核心的概念,但同时也是最惹非议的概念。”因为文学作品无形中即会夹杂作者想象的世界,其体现的正是作者在文学艺术上的创造能力。但作者又会通过自身对真实的努力追求,意在证明文本与世界之间有一种理想对应,此过程便会淡化作者创造者的身份。诗剧《浮士德》源于16世纪发生的真实故事,但不难发现歌德在对其创作的过程中添加了对情节推进、人物性格和心理空间的虚妄想象与联想。如此看来,该剧实现了一种真实与想象间二元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二.现实主义理论下的真实性格:真实存在的二元对立关系、现实的德国人物性格与内在真实性的双重心理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从莱辛开始,戏剧形式占据了优势,一直持续到德国诗歌的衰落,这种优势,除了莎士比亚的影响以外,一部分还得归于莱辛所显示的范例,但是当然,这种优势的基础还在于时代精神。必须给这种艺术形式提供范例和理论,——这两件事莱辛都做了。’”[2]可见,莱辛在整个戏剧理论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戏剧理论方面的观点主要集中于《汉堡剧评》一书中,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他的性格真实理论,他提倡德国戏剧应真正的描写德国性格,而不仅限于照搬法国的戏剧人物。

    在整部诗剧《浮士德》中,到处充斥着对“真实的”人物二元对立关系、德国人物性格和对主人公浮士德的双重心理结构的表现。这正是莱辛所提倡的戏剧作品在塑造人物時,应注意人物性格的客观真实性、人物的德国性格和性格的内在真实性的有力体现。纵观全剧,《浮士德》的故事得以成立的关键因素是上帝与魔鬼梅菲斯特的一场约定,或者称之为赌博——对浮士德博士的考验,最终以魔鬼的失败而告终,或者说这是一场在开始就知道结果的赌博,亦或是上帝与魔鬼的一场游戏,浮士德作为人类的代表被痛苦的游戏所左右。在这里便引出了全剧最突出、同时也为读者所关注的、剧中人物客观真实性格下的一对二元对立关系:上帝——魔鬼。

    无论在原作诗剧《浮士德》还是在当今众多著名话剧导演创作的的话剧版本《浮士德》里,主人公浮士德的身上均蕴含着具有内在真实性的双重性格:一种执着于尘世,追求瞬间的感官享受;另一种超凡离尘,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此处也可将浮士德的双重心理结构简单的理解为理智与情感的对立。这既是浮士德痛苦的根源,也是其作为角色能够深入人心的原因。他作为一个新兴阶级的代表,也可将其作为人类的代表,一方面对世界充满了热爱和不舍,另一方面又对世界的肮脏不屑一顾,直至生命的终止。内在心理化的、返老还童后的与现实生活中的浮士德,均在种种二元对立的真实关系中确立起了这种内在真实性的双重心理结构。且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林兆华导演的话剧《浮士德》中呈现出的这种二元对立关系一部分架构在了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另一部分则仅仅建构在了单独主体之上。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主人公浮士德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真实性的双重心理结构。

    三.结语

    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是一部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大成之作,其对于后世的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宁.西方戏剧理论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克均,游吟歌.大学美育[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马泽,山西太原人,目前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相关热词搜索: 浮士德 现实主义 中对 表达 精神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