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浅析鲁迅作品中孔乙己的悲剧形象

    时间:2020-08-14 07:57: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提 要】孔乙己是清朝末年的知识分子,他奉行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書高是心中不可更改的理念。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连秀才都没有考上,没有功名利禄,生活过得非常穷酸。本文将浅析鲁迅作品中其悲剧形象,孔乙己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而在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

    【关键词】浅析 鲁迅作品孔乙己 悲剧形象

    一、《孔乙己》作品简介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是发表在一九一九年四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十九世纪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民不聊生,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仍在盛行。少数读书人爬上统治地位,但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

    二、孔乙己悲剧形象原因分析

    (一)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客观原因

    封建科举制度之侵害,《孔乙己》此文写于一九一八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诚然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乃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狂妄。科举制度终于一九零六年废除,但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因为统治的黑暗,阶级的腐败。城市里的小市民是如此的麻木,如此的贫穷,如此的可怜。

    麻木不仁的社会现状,酒店的酒客有着不同的等级区域,以下层劳动人民为主的短衣帮,以及上层地主阶级,更是有钱人为主要领域的长衫客。孔乙己首次出现在酒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是因其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穿着长袍的人。你应该坐着喝,只要你穿长袍。在小说中,“笑语声”多次被强调,“笑语声”不断重复,而“笑语声”总是伴随着孔乙己。每个人都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他,孔乙己甚至连“心”都没能刺到他的心里,这与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说,是一样的。

    (二)造成孔乙己悲剧的主观原因

    孔乙己是晚清的低级知识分子。他半生渴望参加科举考试,在“五经”“四书”中,在“四书”中献身于攀登。但孔乙己还是死了,觉得读者应该以任何方式超越普通人,在任何地方展示他的身份和知识。孔乙己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贫穷,但他觉得自己比以前更穷了,他总是站在学者的高度上。他既不属于穷人,也不属于上流阶级的地主阶级,他与社会的两大阶级,其实还是有一段距离。可怜的孔乙己与当时社会底层的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他总是穿着他认为是“长衫”的衣服。孔乙己热衷于名利,他崇拜上层阶级,鄙视劳动人民,不愿脱下标志着他身份的长衫。孔乙己无法进入学校,他很穷,迂腐,无法生活,这注定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三、孔乙己形象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封建制度和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残酷毒害

    孔乙己的悲剧是一个善良的内心对于自己的独白。这是他自己信仰的封建主义的悲剧,也是对皇家考试制度的热忱拥护。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赢得广大知识分子,总是意图灌输“阅读优先”,因此许多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就可以培养“学习”作为人生的目标,在科举梯子年复一年他们把自己的命运押注的科举赌博、封建统治阶级的鲁莽定义了死胡同。作为封建社会的学者,他相信统治者所宣扬的唯我主义的理论,甚至表现出虔诚的宗教信仰。这不会让孔乙己的整个灵魂,渗透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中,并从他的言行中表达出来。孔乙己有一种高尚的性格,但不懂生活,不能谋生,也不愿放下旧学校笼罩下自己独特的自我主义架子。

    (二)现实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却没能够中举,最终落到凄楚可怜的境地,可酒客们偏好戳他的忌讳:“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取笑的言语,显然这是对孔乙己这样软弱之人的残酷折磨,是对孔乙己这个不幸的人的悲剧的剥夺。孔乙己是封建社会的牺牲者,是一个多余的人,但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中,冷嘲热讽,越来越强化了这种冷漠、麻木、可怕的气氛。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深刻揭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那些崇拜孔乙己不幸的人,并不是个别的人,而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普遍的群体。即使在孔乙己精神上被极大地摧毁,也已成为残废的生命,人们仍不放松他悲剧性的命运,他被视为乐趣的对象。任何“孔乙己”的痛苦,都能让游客感到快乐和满足。把别人的痛苦变成自己喜欢的人的快乐该是多么的残酷,他是取笑的对象。孔乙己一生都在科举考试的路上,几十年的冷窗,无数次的考试埋没了他的青春,甚至连一个秀才也都没能考上。

    四、结语

    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我国的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孔乙己那可怜可笑的个性特征,那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揭示了封建社的封建传统制度,人民心理状态的冷漠以及那种流露出来的麻木,更是社会对命运的冷漠,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病态,是一部值得深思回味的作品。

    参考文献

    王 蒙2014《鲁迅笔下的人物孔乙己形象分析》,《新西部(理论版)》第21期。

    汪 蕾2014《试论〈孔乙己〉的文化意蕴》,《语文建设》第18期。

    陈 丹2014《〈孔乙己〉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田 芳2013《〈孔乙己〉在语文教材中的变迁及其内在规律研究》,天津师范大学。

    (通信地址: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鲁迅 浅析 悲剧 形象 作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