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人物描写方法例谈

    时间:2020-08-17 07:53: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文学作品中,塑造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读后让人一生难忘。何以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如何欣赏和借鉴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1、肖像描写。极具传神的肖像描写,必将给读者留下永恒的印象。如《水浒传》中“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深如刷漆”的武松;《红楼梦》中“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王熙凤。作者对上述人物形象只是作了简单的勾画,而留给读者的却是永恒的定格和精神财富。这种定格和精神财富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的审美与写作习惯。

    一些作品中,作者还注意人物肖像前后对比,表现人物命运的变化。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两次写到孔乙己的肖像:第一次是“身材高大,青白脸色”,虽然其穷困潦倒,但身体尚健康;第二次到咸亨酒店时,却是“脸黑且瘦,已经不成人样”,而且残了双腿,是“用手走来的”。这一肖像描写,刻画出孔乙己身残命危的惨状。鲜明的对比,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加深了对吃人的封建社会清醒的认识:它可以把一个健康的人推向死亡。

    我们引导学生读作品,不仅要读懂文字,还应读懂作者的情感,唯有渗入自己情感的描写才是完美的。应引导学生对这种情感加以领悟,从而在习作中透过肖像描写达到文有止境而意无穷尽的魅力。

    2、动作描写。恰当的动词运用在人物的塑造上作用非凡。它可使人物或呈缠绵之态,或现悲世之怀。总之,动作描写离不开动词的运用。如宋朝词人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执手”、“相看”形象地写出了儿女缠绵之态。再如鲁迅在《社戏》中写道:“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孩子们去看社戏的愉悦心情,通过“点、磕”等词形神兼备的体现出来了。

    3、语言描写。语言是一门艺术,它是人的个性的外在表现,语言因人物所处的环境而有差异。有的快乐活泼,有的悲伤低沉;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平和舒缓;有的诙谐幽默,有的直白粗犷……豫剧《红楼梦》中有一场景:林黛玉去世后,贾宝玉闻讯而来,一句:林妹妹,我来迟了——催人泪下。宝黛之间至真至纯的感情仅此一句打动了千万人之心。鲁迅在《故乡》中叙述“我”与闺土阔别多年后的相见。闺土一句:“老爷!”浓缩了等级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渺远隔阂。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有几次语言描写,朴实至极,真挚至极。如:进去吧,里面没人。父爱岂不是比山还高,比水还深?上述几个人物的语言恰是做到了话意幽远、耐人寻味的境界。

    4、神态描写。“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恰当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能鲜明地体现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如《故乡》中鲁迅先生这样写中年闰土的神态: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分别十几年的伙伴相见,理应有说不完的想念之言、道不尽的欢喜之情。但是中年闰土与“我”相见之后,“欢喜”的同时脸上现出的还有“凄凉”。这是因为中年闰土的头脑中已经烙上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印记——儿时的朋友与今天的“老爷”决不能划等号。所以开始不敢吱声,后来才恭敬地叫了一声“老爷”。这个神态描写,把闰土与儿时伙伴突然相见的那种喜与哀以及精神麻木等复杂的心理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5、心理描写。写人叙事的作品总避免不了描摹人物的心理。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才能更好地刻画好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最后一课》中“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小弗朗士的这段心理独白犹如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倾吐了衷肠,透露出懊悔的“心曲”。

    上述文学作品中几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并不是孤立运用的,往往根据表达的需要综合运用。正如曹雪芹所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还需要我们在认真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驾驭各种技巧,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

    马仁昌,教师,现居安徽灵璧。

    相关热词搜索: 法例 描写 人物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