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前南峪“抗大”陈列馆诞生记

    时间:2020-08-31 07:54: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位于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村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简称“抗大”陈列馆),旨在宏扬抗大精神、激发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陈列馆门楣镶嵌着原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杨成武上将题写的匾额。前南峪村,曾经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敌后总校所在地。新落成的抗大陈列馆兴建在该村的南山坡上,她居高临下,气势恢宏,整个建筑由青石砌成,显得格外质朴、庄重。这里保留着邓小平、刘伯承、左权、彭德怀、吕正操和抗大副校长罗瑞卿、滕代远、教育长何长工、政治部主任张际春的旧居以及电台、图书馆、总机房等旧址。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抗大陈列馆建在前南峪的村口,下面地势开阔,十分显眼,引人注目。可是谁又知道,从前南峪村是抗大总部所在地的确定,一直到争取陈列馆的建立,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曲折动人的故事。是一些素有档案情节、热爱家乡、崇尚革命历史、有强烈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的热心人,特别是郭明臣老师(前南峪村人曾任浆水中学校长)、马志芹老师、郭成志书记(前南峪村党委第一书记、全国劳模),是他们依据一本抗大编审会编、抗大政治部1941年8月1日出版的《抗大五周年纪念大会特辑》以及许多珍贵的“抗大”资料,通过多方反复走访调查、考察认证,最后才确认了,1940年11月至1943年1月的“抗大”总部,就设在邢台县山区前南峪村,并在此办学达2年之久。

    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成立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校址迁至延安,改名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抗战八年,抗大培养了二十万优秀军政干部,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和夺取抗日战争乃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贯彻教育与战争相结合的原则,1939年6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抗大陕公等学校迁移晋东南的决定》。7月10日,抗大总校以“八路军第五纵队”番号,在司令员兼政委罗瑞卿率领下,告别延安,向敌后根据地挺进,于1940年11月到达邢台县浆水镇,对外公开称为“青年抗日联合纵队”。“抗大”1940年11月至1943年1月,曾在邢台县山区前南峪村办学达2年之久,为中国革命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抗日军政干部。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为了保密和保存抗日实力,在前南峪的“抗大”对外公开称“青年抗日联合纵队”,或称“抗大”六分校,直到解放后的许多年,前南峪附近的老百姓都不知道“抗大”总部曾在前南峪村设立过。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那些热心档案事业和有历史责任感的人们,通过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依据《抗大五周年纪念大会特辑》等珍贵的“抗大”档案资料,确认了“抗大”总部就设在邢台县山区前南峪村这一段光辉历史,为中国革命和教育史增添了光彩的一页,并催生了前南峪“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的建立。

    这些热心档案事业的人中,令人称道的其中之一,就是闻名邢台、受人尊敬爱戴的好老师、好领导马志芹。他1935年出生于革命老区邢台县浆水镇坡子峪村,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浆水中学教师,邢台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副局长,邢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县委副书记,邢台市民政局局长,邢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厅级)。

    20世纪60年代初,时任浆水中学政治老师的马志芹,自幼崇尚革命历史,胸怀报效祖国和家乡的大志。他不辞劳苦,费心尽力,走村串户,逢人就问,搜集、查找到了许多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浆水活动的有关档案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1967年,马志芹在他的姐夫,时任贵州省省委常委、省农林办主任、党组书记的张玉环的老家中,找到了一箱抗日战争时期的文件资料。张玉环1922年出生于邢台县栢峡村,5岁时随父亲迁入坡子峪。1937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1938年至1946年间,一直在太行山区一带从事革命工作,1946年冬季参加了太行区党校组织的南下工作团,1949年8月随军参加解放贵州战斗,后一直留在贵州省从事革命工作43年,1985年担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92年底离休。张玉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十分注意搜集和保存文件资料。马志芹在张玉环家找到了十分珍贵的抗日战争文件资料后,如获珍宝。其中有一本抗大编审会编、抗大政治部1941年8月1日出版的《抗大五周年纪念大会特辑》尤为珍贵。郭明臣、马志芹、郭成志等人,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以此书和有关资料为依据,给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通过组织,不辞劳苦,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反复走访调查、考察认证,与当时在前南峪抗大工作过的许多老干部取得了联系,进行座谈了解,充分证实了(下转第21页)(上接第17页)1940年11月至1943年1月,“抗大”总部就设在前南峪村这一段光辉而重要的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刘伯承、左权、彭德怀、吕正操、罗瑞卿、滕代远、何长工、张际春等都先后在前南峪战斗工作过。

    在确定了“抗大”总部就设立在浆水前南峪村后,郭明臣、马志芹老师首先在浆水中学建立了抗大纪念室,以此对广大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后将收集的文件资料移交给前南峪村,1983年在郭明臣老师的倡导下,由村在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建立了“抗大”纪念馆。上级部门以此把邢台县列为革命老区,在生产生活和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倾斜和照顾,在马志芹老师的亲自参与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1980年浆水中学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

    1986年6月(抗大建校50周年),邢台县政府投资32万元,修建了抗大纪念碑。纪念碑肃穆地矗立在前南峪村口北侧,碑上刻有胡耀邦、徐向前、何长工的亲笔题词。1995年,前南峪“抗大”旧址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继承发扬“抗大”精神,邢台县委、县政府和前南峪村,经过艰苦努力,不辞劳苦,四处奔波,争取上级部门和许多曾经在前南峪抗大战斗过的老革命家的大力支持,于1999年4月30日建成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该馆由省、市、县和前南峪村四级投资建造,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抗大专题陈列馆。陈列馆里有大量的文物、照片、图表等再现了抗大当年的学习与战斗生活。原党和国家领导人徐向前、何长工、杨成武等分别为陈列馆馆题词、题字。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

    “抗大”陈列馆的建立,给素有“太行明珠”之称的前南峪又增加了璀璨的光彩,来这里参观学习、旅游观光者,既可以亲身体会在绿色海洋里回归大自然的趣味,又能够亲自感受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当年的峥嵘岁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抗大 陈列馆 诞生记 前南峪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