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以声为根,以情为魂

    时间:2020-10-05 07:55: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推出的文化类系列报道,它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彰显了广播的声音魅力和厚重情怀,用丰富的声音元素为听众带来一场唤醒耳朵、直抵心灵的“听觉盛宴”。在激发老文化新光彩的同时,也形成了“声音档案”,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印迹。本文从内容采制、新媒体推广、多创意呈现、资源调动助力传承等多个角度介绍并分析了该节目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 广播纪录片 季播模式 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化印记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和记忆里。可能是一句传递着乡愁的方言、可能是一份代表着地域风情的职业、也可能是一段掺杂着童年回忆的戏曲小调……这些美好回忆和文化血脉需要被保护、被传承。2015年11月下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推出特别系列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由台长阎晓明亲自策划,新闻节目中心率先制作,财经节目中心、综艺节目中心、社教节目中心等部门接力打造,在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香港之声、文艺之声、老年之声、中国高速公路交通广播、中国乡村之声等10套频率联动播出,央广网、中央电台微博/微信/微视频/手机客户端(以下简称“三微一端”)全程互动呈现,形成立体传播声势。以“广播纪录片”形式雕刻的“文化印记”,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表彰的“2015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广播文化类节目不好做。以猎奇为主的口水节目往往被评价为“没品位”,而广含寓意、格调过高的又常常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可以说,让文化味儿接上地气儿,让“阳春白雪”融入“下里巴人”,《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如同一位通晓世事、深藏不露的民间高手,通俗易懂地讲述着文化流变,不疾不徐地雕刻着文化印记,在“好听”和“动听”之间做出了精准的平衡。

    一、优选内容,定制精品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展现真实为核心的艺术形式。因为广播不同于电视,不具备展现色彩画面的优势,主要依靠声音吸引听众,而且广播节目讲究短、平、快,想要在七八钟内留住听众,题材的选择就尤为重要。《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克服了广播纪录片的诸多局限,从选题、策划、采访、撰稿、录制、播送等环节都优中选优,力求完美。中央电台多个频率专门抽调多名业务骨干组成报道组,并邀请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对报道组成员进行培训。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准备,记者们分赴各地,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与“文化印记”相关的人物、场景和故事,采访深入、扎实,为创作文化精品节目打下坚实基础。

    (一)分类选题,凸显“声”色

    广播最大的魅力在于声音,因此《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特别选择了易于凸显“声音”“语言”“音乐”元素的题材,比如“方言季”将上海、陕西、四川、广东、安徽等五地方言作为报道对象,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与“方言”及“方言拯救”相关的人物、场景和故事;“工匠季”将云南瓦猫制作、古琴制作、打铁、旗袍、油纸伞制作等五种正在消逝的传统手工艺作为报道对象,多方寻找老工匠,重现传统手艺的每一步工艺,邀请老工匠讲述手艺的兴衰故事;“戏曲季”以京剧乾旦、昆曲、二人台、广西彩调等为切入点,通过采访戏曲艺术传人和研究者,探求流变历程,展示传统魅力,述说当今戏曲艺术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职业季”中的《说唱这一行》《归来兮鲁班》《美丽绣娘》《修补时光的人》《远去的邮递员》,通过梳理职业的历史变迁,挖掘蕴藏在其中的时代价值……不难看出,这些题材可以充分满足广播对音响素材采集的需求,利于广播纪录片的制作。此外,地名故事、民间艺术、节庆风俗、古村行走、声音记忆等主题都以“声”为主,为听众奉献了一组组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细腻好听的广播力作。

    (二)文风朴实,话风温暖

    对于广播文化类节目,一般很容易陷入说教、“玩高深”的模式,而《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在撰稿中就一直强调朴实清新的文风,从解说词到人物对话, 从音响效果到垫乐搭配,没有艰深晦涩,只有原生态的展现和接地气儿的讲述。在解说词方面,中央电台播音员苏扬没有采用宣讲介绍性的语调,而是把自己设定为一位“讲述者”,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与“文化印记”相关的人物故事,温暖的话风对广播纪录片上下的穿缀、历史的阐释、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叙述、主题的升华、情感的抒发、意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音响的选用合成方面,每季报道也是别具匠心。在“方言季”每集开篇,均以方言童谣引入,稚嫩的童声直击每个人的内心,唤醒听众与各地方言沉睡的记忆。通篇以婉转别致的乡音、动人心弦的民谣、情深意切的讲述,让人耳目一新,余韵悠长。在“戏曲季”中,虽然戏曲题材有着不少经典唱段和丰富的音响素材,但是采写者们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不仅多方采访戏曲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及导演、票友、普通观众、专家学者、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等,还采录了大量演员彩排和演出情况,并从音像资料库和个人长期积累的资料中寻觅相关历史音响,使访谈、唱段、剧场演出有机统一,互为补充。而对于音响素材相对稀缺的“古村季”采访,记者不仅大量采用祠堂的钟声、学校里的读书声、古宅沉重的关门声、阅读家谱的翻书声、绕村而过的小溪流水声等代表古村味道的声音,还注意挖掘具有当地特点的地方戏曲、劳动号子等元素,在报道中一一呈现,让寂静的古村瞬间灵动起来。比如在制作《繁华散尽说碛口》时,记者采访了碛口黄河码头的老船工和民间艺人,船工号子、碛口道清等声音元素的加入,让黄河古渡口的声音形象立体饱满、直指人心。在制作《“郑义门”里访孝义》时,创作者特别邀请中央电台著名播音员方明以家族长者的口吻精心录制镌刻在祠堂里的郑氏祖训,再混配上惊心悦耳的钟声,在报道中反复呈现,引人思考,回味悠长。

    (三)按“季”播出,回归精致

    新媒体时代为广播节目的制作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碎片化利于化整为零,在各类终端播送以吸引用户;精品化塑造品牌节目,利于培养忠实“粉丝”;年轻化即适应青年人的收听习惯,可培养未来的受众群。《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就是沿着季播模式和精品路线来制作播出的。在年轻群体中,按季追美剧、追英剧,早已成为这一群体认可的行为。中央电台大胆地在广播中引入季播模式,一是分类集纳,便于收听;二是增强了新鲜感,不腻烦,提升收听忠诚度;三是给采编人员留下充足时间,精益求精,推陈出新。“习俗季”五篇报道分别由财经节目中心四位中层干部和一位青年记者完成,一位作者在手记中总结到:“《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是一种感性的记述,但其中蕴含的思考却是深邃的。新闻写作拓展到文化领域,是一种内容拓展与创新,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广播生产趋向精致化,从采写到编辑,从制作到新媒体推送,每一个环节都按照精品的标准做,这已是久违了的事。这体现着创新,实际也是回归。”

    二、新媒体同步、多创意呈现

    新媒体时代,广播已经不能单纯理解为一个发射台、一个收音机和一堆听众。如今节目品类花样繁多,“三微一端”又是大多数媒体的标配,推送内容更是趋于同质化,即便是优质的节目也很有可能淹没于信息洪流中,所以精品节目更要重视内容翻新和创意推广。“酒香也怕巷子深。”作为着力打造的广播纪录片,《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从设计之初就制定了全方位、多形式、立体的播放、推广构架。中央电台融媒体新闻指挥中心、央广网首先亮出自己的名片,在网站首页开设大型多媒体专题《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将中央电台系列报道以多媒体矩阵的形式分主题展现,综合运用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从各个角度折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专题页面设计优美、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得报道内容与页面形式相得益彰。除了这些台网合作的“基本功”,主创人员还在“三微一端”内容方面打出了自己的创意组合牌。

    (一)设置话题,社交互动

    新媒体时代,如何让用户持续关注是媒体生存的关键。而单就广播媒体而言,受众即用户,挖掘用户感兴趣的话题,保持社交媒体和用户间的互动与分享尤为重要。互动的方式十分宽泛,它可以是网络热点的探讨、段子包袱的调侃,也可以是展示自我、游戏竞争的平台。中央电台各个频率紧抓预热、播出、反馈几个环节,在每一季的话题设置上都做出了周密的安排。比如提前设置一些悬念或者一些有奖竞赛提高关注度:中国之声新媒体提前10天对“方言季”报道进行预热,先后推出《【回声】方言播新闻哪家强?快来和我们PK吧!有奖拿!》《TA的声音赛主播,你不来两嗓子?》等微信预热和互动,收到网友参与的“方言播新闻”语音互动1000多条,“方言四六级”语音互动600多条,文字参与、评论上千条。

    节目开播后,新媒体推送内容集中围绕节目内容展开。编辑们查找大量与选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将节目中采访的人物、地名、传说、典故等与时下热点、热门影视剧联系起来,制造一个个“话题点”。除了节目本身的音频资料和播出节目的文字版之外,采访中拍摄的照片、视频,都以“记者手记”“幕后花絮”的形式出现,既是对采访报道的补充,也是记者直面网友的交流。从整体布局上,中央电台新媒体中心加强了与多家媒体的合作互动。中国之声方言系列微信被公众号“微观上海”“上海新闻广播”“秦腔广播西安乱弹”、解放日报新闻客户端等转载;“戏曲季”五篇节目,做了十篇新媒体配合稿,并将这些内容分享到专业人士汇聚的戏曲微信群。此外,中国之声还通过腾讯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搜狐新闻客户端对报道进行转载,这些累计到达人数为100多万,反响强烈。

    (二)依托个性内容,多样化推广

    很多媒体都有微博、微信、客户端,但是只有玩出花样、做出品质才能真正圈住用户。《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职业季》在录音报道全媒体推送的基础上,还开设了个性化专栏节目《老马价值观》,资深评论员马尚田主笔五篇评论专稿:《信使,好久不见》 《螺蛳壳里做道场》 《十指春风》 《重拾敬意》《拍案惊奇》。年逾不惑的评论主笔“老马”从自身经历入手,以动情点发力,从儿时的一床绣花被罩、一块电子表、学生时代的一封家书到“鞍钢四十万员工下班不走,在厂区大喇叭下听评书”……诸多细节,娓娓道来,亦叙亦评,既把囿于篇幅未能在正篇中呈现的“好料”情景再现,又巧妙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这五篇文化评论专稿,既是正篇的号外也是情感与主题的升华。

    在“方言季”的推广中,中国之声新媒体部选择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方言词语,请专业人员绘制表情包,通过手机微信、微博、微信报等方式进行大规模推广,让大家在使用过程中了解各地方言,借助微信庞大的使用人群进行二次传播。

    (三)微视频直播,突出真切感

    除了微博、微信发文推送,记者们还大量采用微视频同步直播。例如,“工匠季”与360旗下手机直播App社交软件花椒直播合作,设置统一加V账号,由实习记者在记者指导下随时手机直播学艺和记者采访过程,直播内容亦可回放并将链接嵌入微信文章。同时,记者还在每篇新媒体稿件中用“美拍”视频,将手艺人的每一步工艺拍成视频,并综合制作成流水线视频,放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不仅推广了节目,更推广了濒临失传的“手艺”。

    在这次系列报道中,节目组还首次邀请沙画大师量身打造沙画微视频,在感官上最大限度地突出“印记感”,通过沙画流动的变化,配合声音、文字、音乐、故事,为这种隐形的印记打上真实的烙印。

    三、充分调动资源,为传承做实事

    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即是媒体的尊严。广播媒体人不仅希望能做出精彩的节目,更希望通过这一个个“声音档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呼吁更多有识之士来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出一份力、办一些事。在“工匠季”预热阶段,节目组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为老工匠众筹学员和想要与其合作的现代化企业,用这种方法,为老手艺在新时代寻求新合作、规划新出路。采访阶段,每期都邀请老手艺人走进与之相关的现代化工厂的生产流水线,老工匠亲身体验,说感受,谈未来。节目组希望通过新老手艺的交替、新老产业的碰撞,让老手艺与和其相关的工厂对接,找到新出路。

    四、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部分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文化的重要软实力。主流媒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了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正是遵循着这个精神而策划和实施的一项大型传播工程,其正能量毋庸置疑。《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在央广网、中央电台微博、微信、“中国广播”客户端、音频电台等新媒体渠道同步播发,并被大量转发,创下了音频节目纪录片的最高点击记录,收到良好传播效果,彰显了国家电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本文编辑:覃继红)

    相关热词搜索: 以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