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与政治文明

    时间:2021-01-21 07:55: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一国两制”构想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用和平方式民主解决祖国统一的成功尝试。是对现实进步的民主政治的实践和创造,表明了他对理想的民主政治社会的追求和向往。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呼唤政治文明、基本的内容蕴涵政治文明和实践的影响推进政治文明。总之,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政治文明思想。

    [关键词]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政治文明

    [作者简介]仇小敏,广东商学院政治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广东广州510320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10-0008-04

    “一国两制”构想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科学总结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祖国统一的思想和实践经验,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并根据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来的。是用和平方式民主解决祖国统一的一种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现实进步的民主政治的实践和创新,表明了他对理想的民主政治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从提出的背景、基本内容和实践影响来看,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政治文明思想。

    一、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呼唤政治文明

    (一)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国际环境呼唤政治文明。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使人类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也使世界人民认识到对抗和冲突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巨大障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广泛地运用于军事,使战争双方没有胜利者,也促使世界人民从野蛮、冲动的感性知觉逐步向文明和理性的方向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以两种社会制度对抗、两大军事集团对立、两种意识形态对峙以及两大平行市场相互封锁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的瓦解,宣告了冷战的结束。世界要和平、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用对话代替对抗,以谈判取代战争,进行民主政治改革。和平建设人类美好家园,已成为解决国内外各种矛盾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国内环境呼唤政治文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国内外的具体环境,虽然曾经提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也一时炮轰金门等试想用武力解放台湾,但是一直在寻求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并认为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能性正在增长,也从未放弃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努力。随着我国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便以新的思路寻求新的途径,探索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可能性。毛泽东说过,古人有言不咎既往,只要爱国,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都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目标而奋斗。毛泽东还指出,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周恩来也曾经明确指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后来周恩来把毛泽东关于和平解放台湾的根本原则和方针政策概括为“一纲四目”,它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集中概括,为邓小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构想的决策绘制了一幅蓝图。

    (三)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过程呼唤政治文明。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依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认为实现祖国统一要有个适当方式,提出不再使用“解放台湾”的提法,以“和平统一”取代“和平解放”。体现了祖国和平统一政策发展的新思维。1979年1月邓小平在华盛顿对美国参众两院议员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变“和平解放”为“和平统一”,这不是一个提法的简单改变,而是体现了和平统一政策发展的新意所在,反映的是一种平等、合作、协商、和平的精神。邓小平还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从“中央与地方谈判”发展为“两党平等会谈”。表现了海峡两岸党与党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文明价值取向。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讲话,把中国的和平统一方针具体概括为“九条”政策,其中指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邓小平认为,上述政策虽然没有概括为“一国两制”。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他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而“一国两制”就体现了这一原则,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这种看法符合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二、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蕴涵政治文明

    “一国两制”是一个科学的理论,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后来邓小平用来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邓小平对“一国两制”构想作了概括的说明: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10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长期不变。社会主义一国之内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地方政权,允许部分地区长期保留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必然会给中国的民主政治带来新的变化,促进了我国和平统一事业的发展。蕴涵政治文明思想。

    (一)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具有民主精神,蕴涵政治文明。邓小平认为。用社会主义去统一香港、澳门、台湾,难以被有关各方接受,只有承认“一国两制”构想的现实。充分照顾到香港、澳门、台湾的利益,才能找到有关各方都接受的方案。才能找到实现和平统一的途径,才能保证港澳台地区在祖国和平统一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随着香港及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构想已成为我国民主政治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综观古今中外的民主政治模式。“一国两制”构想的确立已突出地表现出它的创新特色和独特性,而且它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创新和发展。“一国两制”构想从其提出、宪法规范的确立及作为基本国策的确认。并在香港、澳门地区逐步实施。这一过程完全符合现代民主的原则和民主的程序要求,充分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原则和精神,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和发展。港澳台同胞有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

    港澳台同胞作为中国人民的一个平等组成部分。可以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港澳台的中国公民在统一之后还可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各项权利,对国家事务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讨论国家事务,提出不同的看法,还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担任国家领导职务,参加政府管理工作,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民主政治权利。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共商国家大事,充分体现了政治文明。

    (二)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具有宽容精神,蕴涵政治文明。一般来说一国只有一制,但是中国却创造性地实行“一国两制”构想,在一个单一制的国家里。在社会主义占主体地位的情形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地区的存在,这种“一国两制”构想的民主政治更需要有其独特的民主精神,表现了政治宽容的精神。是政治文明的一种表现。邓小平认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这种新办法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国际争端问题。他说。世界上的许多争端不能总是悬而不决,总要从死胡同里找个出路,否则始终顶着,僵持下去,总会爆发冲突,甚至武力冲突。如果不要战争,只能采取我上面讲的这类的方式。这样能向人民交代,局势可以稳定,并且是长期稳定,也不伤害哪一方。很显然,这里包含着政治宽容,不是一种政治权变,反映了他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一国两制”构想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它充分体现了宽容的原则和精神,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邓小平认为,由于社会性质不同。在“一国两制”构想条件下,港澳台地区肯定会有人骂社会主义骂共产党,同样内地也会有人骂资本主义骂资本家,我们允许有人骂社会主义,同样也希望信奉资本主义的人士尊重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同处一国,其对立与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也需要宽容的精神和态度。在“一国两制”构想条件下,中央不要求港澳台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不破坏大陆的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在不同地区施行,在一国之内和平相处,这种宽容的政治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容忍不同制度在一国的存在,容忍不同阶级、阶层、集团的意愿的共存,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宽容。这才是真正的民主精神。

    (三)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具有高度自治精神。蕴涵政治文明。高度自治是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和具体表现之一。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贯彻“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台人治台”的高度自治原则。根据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港澳台的居民仍可按其原来的方式活动,其自治权、各种政治权利、自身意愿将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尊重。邓小平曾谈到。港人治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未来香港特区政府的主要成分是爱国者,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香港和澳门的“高度自治”,主要是就其对特别行政区的管理而言的。实行“一国两制”构想。允许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地方自治权,它主要表现在拥有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以及财政独立,拥有自己的货币。设有单独关税区等权利。香港和澳门的“高度自治”,还表现在中央赋予的有限的处理对外事务的权力。我们承认台湾地方政府在对内政策上可以搞自己的一套。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虽是地方政府,但同其他省、市以至自治区的地方政府不同。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邓小平还指出,我们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自治不能没有限度,既有限度就不能“完全”。并且邓小平还谈到,港人治港不会变。由香港人推选出来管理香港的人,由中央政府委任,而不是由北京派出。1983年6月邓小平在进一步阐述祖国内地与台湾和平统一设想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具体内容时再次强调: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我们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而不是一个中国。

    三、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影响推进政治文明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把解决祖国统一大业历史遗留问题,纳入到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振兴中华的大目标之中,纳入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战略轨道之中,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放在一盘棋上来考虑,力图找出一个民主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和新路子。众所周知,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是指导我国政府为解决我国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所提出和制定的一项重大国策,它已经以特定的方式载人了我国宪法,它不仅是从中国现实的实践需要和可能出发的,而且是从世界现实的实践出发的;不仅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产生了影响。也对世界政治文明建设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一)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为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建设增添了新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了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使特别行政区各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政权组织形式将和国家主体部分不相同,在这些地区政权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政权组织形式基本上是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从而使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在特别行政区出现不一致。但又为整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服务,即形成国家主体部分的社会主义民主与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民主并存,使这两种民主制度在服从于共同目的即国家统一和富强的大前提下,可以通过和平竞赛、取长补短、共存共荣,最终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民主作为一种制度乃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们除了有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的不同之外,还包含着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一些普遍要求和共同规律。大陆与港、澳的联系正日益密切,在交流、交往的过程中,信奉资本主义的港、澳居民将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的民主政治。将参与中国的民主政治活动,这样他们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士将会更清楚地了解中国式的民主。更充分地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性和先进性,有利于消除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偏见。中国大陆也可以从港、澳地区及其他国家的民主政治模式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有鉴别地、适时适度地用之于中国民主政治生活之中,促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两种制度的直接相处相容,有利于中西方民主政治价值观念的比较与吸收,有利于中国人看清西方观念中那些落后的、片面的东西,有利于中国民主政治走向健康发展之路,也有利于进一步培育求同存异、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政治宽容精神,形成政治文明的新风尚。

    (二)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引起了我国国家结构的新变化,是对国家高度集权的重大突破,便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一种新的构架上使国家权力得以合理分解、运行和制约,推进了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将使我国从一般单一制

    国家变成为特殊单一制国家。从而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结构新模式。因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即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等,这些权利和权力既大大超过了我国省级以及民族自治区政府的权力,又在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某些联邦制国家中成员政府的权力,从而使我国的国家结构具有了某些复合制的特征,但她仍然是单一制而不是联邦制,更不是邦联制,乃是一种特殊单一制。在这种特殊单一制下,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将由三种地方行政单位构成,即普通行政单位、民族区域自治单位和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单位,由原来的两种地方分权形式发展为三种地方分权形式,突破了单一制下地方政府传统权力的范围。这是符合当代国家结构发展基本趋势的,是朝着深化国家权力分解程度的总方向发展的。即需要降低国家权力集中程度,改变国家权力过分集中,以便于发挥地方行政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中央政府简政放权,进行宏观调控。这也是一种民主化的趋势,便于在一种新的层面和构架上探寻如何使国家权力得以更科学、合理地分解、分配、运行、使用和有效监督及制约。而且享有高度自治权的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立法、司法经验同内地行政单位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和参考,以便建立一种高效率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政治体制。

    (三)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为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树立了成功的范例。推进了世界政治文明建设。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也考虑到解决国际争端应该采取什么办法。因为世界上这里那里有很多疙瘩,很难解开。我认为有些国际争端用这种办法解决是可能的。我们就是要找出一个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过去,好多争端爆发了,引起武力冲突。假如能够采取合情合理的办法,就可以消除爆发点,稳定国际局势。所以邓小平找到了“一国两制”构想这种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使我们从有可能爆发武力冲突的“死胡同”里找到了一条民主与文明的出路。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来访时曾经谈到: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世界上的许多争端用类似这样的办法解决,我认为是可取的。邓小平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1984年7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时说过:我很有信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行得通的。这件事情会在国际上引起很好的反应。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国家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香港问题是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的。香港问题的和平解决为世界各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台湾问题上如果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统一。美国利益也不致受损害。美国目前有一股势力,继承“杜勒斯主义”,把台湾当作美国的“航空母舰”和势力范围。一旦通过和平共处办法解决了台湾问题,这个热点也就消失了,这些人不也就死心了吗?这对太平洋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稳定,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责任编辑:荷叶]

    相关热词搜索: 构想 一国 政治文明 两制 邓小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